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1964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docx

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会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5、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学习重点:

通过摩擦起电现象认识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

对电荷的认识。

知识点一:

两种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1)正电荷:

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为正电荷。

(2)负电荷:

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板所带电荷相同的为负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为库仑,简称库,

符号为C。

4、验电器:

(1)作用:

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2)构造: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3)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例题讲解:

例1、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着的通草小球,如果小球被吸引,则小球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解析:

因为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能吸引带负电的物体,所以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

带负电或不带电

例2、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若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丙带电,丁带电。

解析: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因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发生如上所述的作用,且甲带正电,甲排斥乙,故乙带正电;乙吸引丙,故丙带负电;丙吸引丁,故丁带正电。

答案:

负正

跟踪练习:

1、(2011江苏盐城)如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2、(2013•枣庄)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3、(2013•日照)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小球一定不带电

总结归纳:

两个轻小物体如果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

(1)两个物体带有异种电荷。

(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若两个轻小物体互相排斥也有两种情况

(1)两个物体都带正电荷

(2)两个物体都带负电荷。

答案:

1、解析:

对于A选项两球带有异种电荷,应该相互吸引;对于B和D选项两球带有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所以A、B、D选项都是错误的C2、D3、B

知识点二:

原子及其结构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2、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等量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在原子核的引力作用下绕核高速旋转。

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4、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叫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元电荷用e表示,即:

e=1.6×10-19C

5、摩擦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束缚电子弱的物体转移到束缚电子强的物体。

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正电。

6、摩擦起电的两个条件:

(1)相互摩擦的物质的种类不同;

(2)摩擦时雨外界绝缘。

例题讲解:

例1、绸子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

A.玻璃棒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绸子上B.绸子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绸子上D.绸子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解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物体缺少电子带正电,多余电子带负电。

由于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绸子弱,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就失去一部分电子而带正电荷,绸子从玻璃棒上夺取了一些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上的负电荷.

答案:

A

例2、(2011江苏苏州)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解析:

电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是一个电子的转移过程,一个物体缺少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必然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

而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

C

总结归纳: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

(1)看被研究的物体是否吸引轻小物体;

(2)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其他带电体是否有相互作用;(3)利用验电器检验。

跟踪练习:

1、(2013年苏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

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2.(2011自贡)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一些原子核D.摩擦创造了电荷

答案:

1、解析:

电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是一个电子的转移过程,不是原子核转移的过程,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

梳子带负电,是因为梳子得到了电子,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是错误的;摩擦起电是电子的得失,一个物体得到多少电子,另一个物体就会失去等量的电子,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A2、A

知识点三:

导体、绝缘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

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

橡胶、塑料、油、陶瓷玻璃等。

3、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如:

①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含有杂质的水是导体。

②玻璃是绝缘体,而烧红的玻璃却能导电。

4、金属是靠自由电子导电;盐的水溶液是靠自由离子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例题讲解:

例1、(2011江西)在我们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对物体进行分类,如以下物品可分为两类:

①铅笔芯、铝制易拉罐、铜导线。

②塑料笔套、橡胶、食盐。

这两类物品属于()

A.导体和绝缘体B.金属和非金属C.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D.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

①中的物品都是导体容易导电,②中的物品都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此这两类物品是以导电性能来分类的,分别属于导体和绝缘体。

答案:

A

 

例2、小刚拆开了家庭电路中常用的白炽灯泡和灯头,如图所示,则以下灯泡和灯头上的各部件中全部属于绝缘体的是()

A灯头后盖、螺旋B、玻璃泡、锡块

C、螺旋、金属片D、灯头后盖、玻璃泡

解析:

螺旋套、金属片、螺旋、锡块都是金属,都是用来导

电的,是导体;玻璃泡和灯头后盖(电木)都是绝缘体,

都是为了防止人触电的.

答案:

D.

跟踪练习:

1、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  )

A、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B、ABD是导体,C是绝缘体

C、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D、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2、(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杯B.竹筷C.瓷碗D.不锈钢杯

答案:

1、A2、解析:

玻璃、竹筷、瓷碗都是绝缘体,而不锈钢杯是导体D

课后作业:

1、(2013龙

岩)

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D球()

A.带与A球不同种的电荷

B.带与B球不同种的电荷

C.带与C球不同种的电荷

D.一定带正电荷

2、(江苏南京2013)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A”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

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

带电物体能    轻小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将塑料棒取走,铝箔条由于        不能立即停止转动。

3.一个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一个通草球时,通草球被吸引,则()

A.通草球一定带正电B.通草球一定带负电

C.通草球一定不带电D.通草球可能带负电

4.有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同种电荷B.都带正电荷C.都带负电荷

D.一个带正电荷,另一个带负电荷

5.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

A.人体B.玻璃C.塑料D.橡胶

6.如图所示,电工师傅常用的测电笔,外壳是用不导电的绝缘体材料制成的,而测电笔的笔尖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这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

A.耐高温B.导电性C.硬度高D.延展性

7.将轻小的金属杆A用一根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判断它是否带电的各种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验电器的金属球跟它接触,若金属泊张开,A肯定带点

B、用带点小球B靠近它,若它被吸引,则A肯定带电

C、用带点小球B靠近它,若它被推开,则A肯定带电

D、用纸屑靠近它,若纸屑被吸引,A肯定带点

8、(2014山西)用在干操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电。

9、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10、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A该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该物体内部没有电子荷

C该物体内部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D该物体内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

1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

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可以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12、下表是几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资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资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石棉将带___电.

(2)木棉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羊毛___.(选填“强”或“弱”)

(3)由表中___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两者带电情况.(选填“能”或“不能”)

13、小明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图,提出一个问题.

14、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15、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

16、小强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碎纸片,发现纸屑先被玻璃棒吸引,接触玻璃棒后又马上离开了。

这是为什么?

17、如果你在做饭时,一不小心将胡椒粉和食盐混在了一起,你能想办法将他们快速分开么?

说说你的做法

课后作业答案:

1、A2、吸引;运动状态;惯性3、D4、A5、A6、B7、B8、 带电  负 9、10、C11、电吸引12、正强能13、答: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问题:

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14、答:

用塑料桶装运汽油时,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壁摩擦,使汽油和塑料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由于塑料是绝缘体,电荷不会传到地面,而是越积越多,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使空气电离,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使汽油燃烧,造成火灾或发生爆炸事故15、答:

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捆扎绳摩擦起电;塑料绳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同种电荷越多,斥力越大,散开得越大16、答:

被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吸引轻小物体,纸片吸在玻璃棒上,也带上了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纸片离开17、答:

用塑料小勺在毛料衣上摩擦,小勺带电后,吸引较轻的胡椒粉。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认识断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能画简单的电路图和连接简单的实物图。

学习重点:

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难点:

能辨别“通路”、“短路”、“断路”。

知识点一:

电流

1、形成: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2、方向:

①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②当把用电器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两级时,电流沿着“正极

用电器

负极:

的方向移动。

③在金属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例题讲解:

例1、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正电荷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只有自由电子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解析:

形成电流方向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所以A、B选项是错误的;但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自由电子带负电,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

C

例2、如图所示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体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B、两种电荷都向右移动

C、○不做定向移动,●向左定向移动

D、○不做定向移动,●向右定向移动

解析:

导线是金属,金属内部能自由移动的只有电子,原子核不能自由移动,图中电流方向向右,自由电子方向向左移动。

C答案是正确的

答案:

C

跟踪练习:

1、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能不断的释放电子,关于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地面流向尖端B、从尖端流向地面

C、没有电流D、由地面和空气带电多少决定

2、从显像管尾部的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该电子束的电流方向是从流向。

答案:

1、B2、荧光屏阴极

知识点二:

电路的构成

1、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流的通路,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电器、电源、开关、导线组成的,缺一不可。

2、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1)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2)电路必须是闭合的。

3、按要求画电路图

(1)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2)画电路图时应注意几点即三要,三不要:

①符号要正确,不要自造符号②电图与实物图要对应,不要张冠李戴③元件分配合理,元件符号不能画在拐角处

(3)电路图要画成方形或长方形,有棱有角、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即符号正确、元件对应、图形对称

(4)画电路图的一般顺序如下:

先找电源定干路;再看支流几条路;柱下几条线就有几条路(支路),路中几元件,就留几个空,一定型、二填空、第三标符号

5、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与电路图一一对应。

(2)导线的端点要画在接线柱底下。

(3)连接元件的导线不能交叉

(4)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顺序:

分析电路有几条支流;先选元件多的一条,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通过每一个元件,回到电源负极组成一条回路;再将元件少的一条支路并联上。

(先多、后少;先正、后负)

例题讲解:

例1、根据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

解析:

如电路图可知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干路部分有两个元件,两条电路分别各有两个元件。

答案:

连接电路图如图所示

例2、根据实物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解析:

分析电路,电路只有一条通路,电路中有四个元件,先画出一个矩形框,并留出四个元件空位,按循序将元件的电路符号填进,最后标明物理量符号。

答案:

如图所示。

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电池、蓄电池是电源,发电机不是电源B、电动机也是一种电源

C、手机电池、计算机电池都是电源D、蓄电池在充电时也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2、下列几组物品中,全组均为用电器的是()

A、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B、微波炉、收音机、空调开关

C、电铃、开关、电源插座D、电铃、电池组、电话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B、在闭合电路中,要产生持续的电流,必须有电源

C、物体中有自由电子,就一定有电流D、使带电体与导体接触,导体中就有持续的电

答案:

1、C2、A3、B

知识点三:

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

电路接通有电流通过,电路中的用电器工作,灯泡发光;

2、开路:

又叫断路,是指某处断开的电路,可能是开关断开、接线柱接触不良、用电器损坏、灯丝断了等。

开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不工作。

3、短路:

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与电源两级连接的电路。

短路分两种。

①电源短路如图甲。

②部分电路短路如图乙。

 

例题讲解:

例1、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断开S1、S3,闭合S2,电路是通路

B、断开S2、S3,闭合S1,电路是通路

C、断开S1、S2,闭合S3,电路是通路

D、断开S1、,闭合S2、S3,电路是短路

解析:

只闭合S2时,L1、L2都能发光,形成通路,A项正确;只闭合S1时,电路中只有L1、接在电源两端形成通路,B项正确。

只闭合S3时电路断路,C项错误。

断开S1,闭合S2、S3时,导线会直接将电源两级连接起来,形成短路,损坏电源,D项正确。

答案:

C

例2、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炮L1、L2都能发光的是( )

解析:

电路图的组成至少要有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这四部分,若缺少一部分,就不正确;电路要连成通路,如果出现短路、断路即电路不能闭合等现象,也不正确。

(1)S闭合时,造成短路;图(3)中缺少电源;图(4)中,S闭合时,造成短路;

答案:

B

例3、如图所示,电冰箱门框上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与开关相连的弹簧伸长,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发光;当冰箱门关闭时,弹簧被压缩,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解析:

此题属于应用性题型,要根据题意,找出与图有关的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是得出时正确答案的关键;我们可以关键性词语:

弹簧伸长,照明灯发光;弹簧压缩,照明灯熄灭。

A图符合要求,B图弹簧压缩时照明灯发光,不符合题意;C图和D图都是不论弹簧伸长还是压缩,照明灯都不会发光,故都不合要求。

答案:

A

跟踪练习:

1、电扇中有一个自动断电的安全装置,如图所示,当电扇倒立时它电路;正立时,它电路。

(选填“断开”、“闭合”)

2、如图所示,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整个电路处于状态;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的时,电路处于状态;

答案:

1、断开闭合

2、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整个电路都没有电流,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当S1闭合,S2断开,电流从正极通过S2和灯泡到负极构成通路;当开关S1、S2都闭合的时,电流从正极通过S1直接到负极,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断路、通路、短路。

课后习题:

1、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等部分

2、电池和发电机在电路中是提供的装置,它们是。

而像电灯、电风扇等在电路中是的装置,它们是。

开关能够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3、按图所示的实物图画电路图

4、根据图

(1)、

(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5、(2011自贡)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灯泡亮,电铃不响B、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C、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D、小灯泡亮,电铃响

6、(2013•娄底)新交通法规于2013年1月1日施行,驾驶员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汽车上设置了“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7、(江苏南京2013)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

A、L1 不能发光,L2 能发光B、L1能发光,L2 不能发光

C、L1 、L2都能发光D、L1 、L2都不能发光

8、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

(导线不允许交叉)

9、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

某同学用一根导线探究其故障:

当把导线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灯L1不亮;当把导线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都不亮,由此可知()

A、灯L1短路B、灯L1断路C、灯L2短路D、灯L2断路

10、家庭电路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有:

灯泡的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灯头或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这些现象都属于.而如图所示的情况属于

11、如图所示,磁控猴子是一个史上最小气的猴子,只要你抢走它手上的香蕉,它就不停的大吵大闹,你把香蕉还给它,他就停止吵闹。

香蕉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A.开关B.导线C.电源D.发声器

12、野营时,小红携带的手电筒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1)请根据图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①②③

13、下面四种情况小灯泡不能发光的是()

14、(2013漳州)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1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

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________。

 

课后练习答案:

1、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2、电能电源电能用电器开关3、略4、略5、A6、B7、B8、略9、B10、断路短路11、A12、

(1)图略

(2)①灯丝断了(或灯泡坏了)②电源失效③开关(或其他部分电路)接触不良13、B14、轻小物体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