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256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人高考语文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nniú

全牛:

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庄子·

养生说》: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6.不赞一词bù

nyīcí

一句话也不说。

《史记·

孔子世家》: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鲁迅《呐喊·

头发的故事》

缄口不言

作谓语;

指一言不发

7.乌烟瘴气wūyānzhà

ngqì

乌烟:

黑烟;

瘴气:

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

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

“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8.久假不归jiǔjiǎbù

guī

假:

借;

归:

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孟子·

尽心上》: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

◎谢国桢《平景孙事辑·

著述考》

逾期不归、有名无实

完璧归赵

偏正式;

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9.明日黄花mí

ngrì

huá

nghuā

黄花:

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过时之物,曰~。

胡继宗《书言故事·

花木类》

作宾语;

含贬义,比喻迟暮不遇

10.马革裹尸mǎgé

guǒshī

马革:

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后汉书·

马援传》: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临阵脱逃

作谓语、定语、宾语;

11.千夫所指qiānfūsuǒzhǐ

为众人所指责。

形容触犯众怒。

《汉书·

王嘉传》: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其倾覆可立而期。

◎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

众矢之的

作定语、宾语;

形容触犯众怒

12.文不加点wé

nbù

jiādiǎn

点:

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汉·

祢衡《鹦鹉赋序》:

“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援笔一挥,~。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夔关姚卞吊诸葛》

一气呵成

作谓语、宾语;

13.坐地分赃zuò

fēnzāng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

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赃。

附近一带防军,望风生惧,没人敢与接仗,甚且与他勾通,转好~。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五回)

14.振聋发聩zhè

nló

ngfākuì

聩:

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醍醐灌顶、震耳欲聋

15.登堂入室dēngtá

ngrù

shì

堂、室:

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先进》: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

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初出茅庐

连动式;

用于称颂人

16.师心自用shīxīnzì

师心:

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

自用:

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而已。

◎严复《救亡决论》

妄自尊大、好为人师

不耻下问、虚心好学

含贬义,指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17.相敬如宾xiāngjì

ngrú

bīn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

李昌祺《剪灯余话·

鸾鸾传》

相亲相爱、互敬互爱

敬而远之

作谓语、定语、状语;

18.秀色可餐xiù

kěcān

秀色:

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

餐:

吃。

原形容妇女美貌。

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

“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秀外慧中、国色天香

其貌不扬、面目可憎

含褒义

19.济济一堂jǐjǐyītá

济济:

形容人多。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尚书·

大禹谟》:

“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摄影中~的满是儿童。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高朋满座、群贤毕集

一盘散沙、分道扬镳

20.鳞次栉比lí

ncì

zhì

栉:

梳篦的总称。

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周颂·

良耜》:

“穫之挃挃。

积之粟粟。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南朝宋·

鲍照《咏史》诗: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

(清·

王韬《瀛壖杂志》)

密密麻麻、密密层层

参差不齐、杂乱无章

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21.石破天惊shí

tiānjīng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

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唐·

李贺诗《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陈继泰被他们这样的一来,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吓得个肺腑皆崩,神魂出窍。

张春帆《宦海》第十九回

惊天动地、天翻地覆

默默无闻

作谓语、定语、补语;

形容震惊

22.倚马可待yǐmǎkědà

i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请日试万言,~。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

比喻文章写得快

23.雨后春笋yǔhò

uchūnsǔn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张耒《食笋》诗:

“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象~,努力学习西方。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24.行云流水xí

ngyú

nliú

shuǐ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苏轼《答谢民师书》: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结构如~,层次分明,先后呼应。

◎茅盾《〈力原〉读后感》

无拘无束、挥洒自如

矫柔造作

作宾语、定语;

25.可圈可点kěquānkědiǎn

本义:

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值得加以圈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延伸义:

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举例:

1.影片中男女主角的表演都~。

  2.这个海龙王倒是读过不少书嘛,这遣词造句倒是颇为~

26.不忍卒读bù

rěnzú

卒:

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27.穷形尽相qió

ngxí

ngjì

nxià

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

陆机《文赋》:

“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

其所以爱之之故无他道焉,不外~,引人入胜而已。

陶宗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绘声绘色、原形毕露

平铺直叙

作谓语、状语;

含贬义,形容丑态毕露

28.尸位素餐shīwè

isù

cān

尸位:

空占职位,不尽职守;

素餐:

白吃饭。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朱云传》: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在我们这里既没有“老虎”可打,也没有“苍蝇”可欺,所以简直有“~”之嫌,心里很觉得不安。

◎邹韬奋《经历·

临时的组织》

29.溢美之词yì

měizhīcí

溢:

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

过分吹嘘的话语。

亦作“溢美之言”。

30.叹为观止tà

nwé

iguānzhǐ

叹:

赞赏;

观止:

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襄公二十九年》:

“德至矣哉,大矣!

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

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

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海底捞针

用于事情很容易做到

31.巾帼奇才jīnguó

巾帼: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

女子中有特殊才能的人。

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据这景象,岂但是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奇才哩!

32.趋之若鹜qūzhīruò

趋:

快走;

鹜:

野鸭。

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33.亦步亦趋yì

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田子方》: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

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

几个原则》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如法炮制

独具匠心、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含贬义

34.凤毛麟角fè

ngmá

olí

njiǎo

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容止》:

“大奴固自有凤毛。

”《南史·

谢超宗传》:

“超宗殊有凤毛。

”《北史·

文苑传序》: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全县只考上你一个,无论如何是~。

◎梁斌《红旗谱》二十

百里挑一

俯拾即是、多如牛毛

35.评头论足pí

ngtó

ulù

nzú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

“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太度,评头品足,少不免要乱哦几句诗出来了。

你应该多干点实事,不要总~。

评头品足

36.上行下效shà

ngxià

o

效:

仿效,跟着学。

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班固《白虎通·

三教》: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旧唐书·

贾曾传》:

“上行下效,淫俗将成。

如法炮制、鹦鹉学舌

源清流洁

作主语、谓语、宾语;

37.炙手可热zhì

shǒukěrè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杜甫《丽人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握大权,待郎充犬吠篱边。

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烜赫一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兼语式;

38.一掷千金yīzhì

qiānjīn

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吴象之《少年行》:

“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他仅用几句话,就把那种奢侈豪华,~的情景描绘出来了。

挥金如土、挥霍无度、穷奢极侈

节衣缩食、省吃俭用、量入为出

39.弹冠相庆tá

nguānxiāngqì

弹冠:

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王吉传》: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

’”宋·

苏洵《管仲论》:

“一日无促,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额手称庆、鸡犬升天

如丧考妣

含贬义,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40.巧立名目qiǎolì

ngmù

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昭梿《啸亭杂录·

卷三·

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乃星使临工,以为巧立名目,不容申辩。

向企业~收费的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实事求是

辨析近义词

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原则是:

词不离句,存同析异。

一、具体方法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一)从色彩方面辨析

褒义词:

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

如:

鼓励、成果、抵御、果断。

贬义词:

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

煽动、后果、抗拒、武断。

中性词:

不表示褒贬。

鼓动、结果、抵抗、决断。

(二)从词义上分辨

1、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

  ①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

(范围最大)

  ②还是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去切断敌人的逃路。

(范围较小)

  ③这是一次最壮烈的战斗。

(范围最小)

2、词义侧重点不同

改革:

革,除旧,改善:

善,完善,

化装:

有假扮的意思,化妆:

是使容貌美丽

屹立:

侧重稳,矗立:

侧重直,耸立:

侧重高

豢养:

喂养动物,一般不用于人,若指人时,则表示收买和利用,含贬义。

饲养:

喂养牲畜,可与“员”、“场”组成词组。

喂养:

多用于牲畜,用于人时,只限于婴儿。

(三)从搭配习惯上辨析

1.词语习惯搭配不同:

充足:

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阳光充足,水源充足)。

充分:

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条件充分、理由充分)。

充沛:

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体力充沛)。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

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

2.适用的对象不同

爱护:

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

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抚养:

用于长辈对晚辈。

奉养:

用于晚辈对长辈。

3.词性的不同

阻碍:

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障碍:

名词,排除一切障碍。

强大:

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

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四)从词的内部结构上辨析

二、技巧例示

1.报名在昨天已经技巧例示(截止、截至)。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止、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截止”是指到某时间停止,不再发展;

“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2.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祛除)疾病。

  

祛除:

除去(疾病、邪魔);

 

驱除:

赶走,除掉(入侵的人等)。

3.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条,(包括、囊括)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汇。

囊括:

全部包括(与“绝大多数”矛盾)

4.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篡改:

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贬)窜改:

一般地改动成语、对联等(中)

5.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乞求、祈求)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乞求:

向人讨要(施舍、宽恕) 

祈求:

恳切希望

6.个体户应当文明经商,不得(牟取、谋取)暴利。

 厂工会主席为了为职工(牟取、谋取)更多利益,常常与厂长争得面红耳赤。

 

牟取:

谋取利益,贬义词

谋取:

设法获得正当利益,中性词

7.在美国的默许和(纵容、怂恿)下,沙龙政府把阿拉法特封锁在斗室之中,切断他和其他巴勒斯坦官员及国际社会的联系。

纵容:

不加制止 

怂恿:

鼓动别人做

8.他苦读寒窗16年,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学力)。

 他仅念完高中,但现在的(学历、学力)却达到了大学本科水平。

学历:

学习的经历,即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

学力:

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9.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留传)到今天。

这把茶壶是祖上(流传、留传)下来的。

都有传下去的意思。

流传:

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

物品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10.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于1998年(面市、面世)。

 这个居民小区新建的120套住宅,将于年底(面市、面世)

面市:

走向市场面世:

问世

现代文阅读:

一、语文“小阅读”(科技说明文)干扰项设置方法:

1、部分与整体;

2、已然与未然;

3、或然与必然;

4、主要与次要;

5、原因与结果;

6、言此与言彼;

7、言多与言少;

8、客观与夸大(或缩小);

9、有据与凭空。

二、现代文阅读答题语言组织基本规则

(1)要显:

要条分缕析、不能含蓄、笼统

(2)要简:

不要罗嗦、繁琐;

要概括、简洁

(3)要选好句式:

用判断句、陈述句,不用省略句和问句(4)要依文解文

古诗鉴赏知识

一、考查内容及应答思路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

卒章显志。

2.描写(修辞)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

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

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

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

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

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

即:

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诗歌分类

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