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3435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规范编制组

2016年10月

 

《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

 

制定主管部门: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起草单位: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目录

目录I

1项目背景-1-

1.1任务由来-1-

1.2工作过程-1-

2广东省纺织染整工业发展概况-2-

2.1行业发展现状和省内发展现状-2-

2.2主导(典型)生产工艺、技术现状,分析主要资源(包括能源)与环境问题-3-

2.3清洁生产的机会和潜力分析内容-11-

2.4技术规范编制的意义-12-

3适用范围-12-

4编制依据和参考文献-13-

4.1编制依据-13-

4.2参考文献-13-

5主要技术内容确定及说明-14-

5.1适用范围-14-

5.2审核程序、目的要求和工作内容-14-

5.3审核工作表和检查清单-19-

5.4“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大纲”说明-19-

5.5规范的实施-19-

5.6关于附录内容的说明-19-

6与国外同类标准或技术法规的水平对比和分析-20-

7与执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关系,与其他现行标准的关系-20-

8规范实施的建议-21-

 

1项目背景

1.1任务由来

(1)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以“关于对变更2014年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申请的复函”(粤环函[2016]116号)文件下达了本规范制订任务;

(2)承担单位: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1.2工作过程

2016年初,由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指标体系编制组,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HJ469-2009)等相关要求,启动了本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

2016年起,编制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①对广东省纺织染整工业发展现状、清洁生产审核方法研究现状、环境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标准、技术规范等开展了文献检索与查阅工作;

②对我省纺织染整企业生产工艺、产排污现状、清洁生产水平及开展情况等进行了数据资料采集与现场调研;

③结合《清洁生产审核办法》、《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广东省关于全面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工作的意见》等,优选目前我国纺织染整工业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清洁生产工艺,以及清洁生产过程控制方案,并确定落后工艺范畴;

④向部分纺织染整行业、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专家就纺织染整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方法、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方法,以及纺织染整清洁生产工艺与落后工艺范畴等进行了深入咨询。

2016年10月,编制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参考《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订技术导则》相关要求,起草了《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初稿。

初稿完成后,征求了我省纺织染整行业专家及清洁生产专家审核意见,对规范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本次征求意见稿。

2广东省纺织染整工业发展概况

2.1行业发展现状和省内发展现状

我国纺织工业产业链完整、种类齐全,是我国的优势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0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达到4130万吨,产量占世界57%,内需占70%,2014年1~6月,全国3.8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38.5亿元。

我国13亿人口的穿着使用使得内需成为我国纺织行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我国必须保持相当数量的纺织业。

广东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集散市场中心、出口基地,工业产值从1978年的13.18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6322.2亿元,实现高速发展。

广东纺织产业已形成门类较健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工业生产体系,是广东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九大支柱产业和六大优势传统产业之一;其中,印染行业以针织、牛仔染整为主,成为我省纺织产业独具特色的行业。

表12010年-2014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单位:

亿元)

行业类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纺织业

2632.69

2325.59

2132.53

2456.08

2530.59

纺织服装、服饰业

2304.28

2901.79

2995.82

3478.72

3791.61

总计

4936.97

5227.38

5128.35

5934.8

6322.2

占全省比重

5.75%

5.51%

5.36%

5.41%

5.28%

我省印染行业主要通过引进港澳台及日韩等独资、合资为主体的印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印染产品从“三来一补”的出口加工贸易做起,逐步转向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带动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产品结构以棉、棉混纺、各类化纤及其混纺、交织的印染布面料为主,企业大都集中在沿海的珠三角及粤东地区,形成各自特色的产业链。

表22014年部分地市纺织工业规模以上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单位:

亿元)

排名

地市

产值

占比

产业特色

1

揭阳

1121.3

17.7%

薄织物印染、衬衫、针织及家居服

2

佛山

1114.6

17.6%

棉及化纤混纺交织印染、西装及家纺产品

3

广州

709.4

11.2%

棉纺织印染、(色织、针织)牛仔面料及服装、针织品

4

东莞

705.6

11.2%

棉及棉混纺针织印染、休闲服装

5

汕头

682.5

10.8%

棉及化纤混纺针织印染、内衣、家居服

6

中山

486.6

7.7%

棉及棉混纺针织印染、休闲服装

7

深圳

289.8

4.6%

棉纺织印染及服装、针织品

8

江门

251.1

4.0%

棉纺织印染、(色织、针织)牛仔面料及服装、针织品

9

汕尾

201.7

3.2%

棉及化纤混纺针织印染、内衣、家居服

10

顺德

189.2

3.0%

棉及化纤混纺交织印染、西装及家纺产品

11

惠州

175.6

2.8%

棉及棉混纺针织印染、休闲服装

2014年,我省印染布产量发展到102.3亿米,近年经济形势影响,印染产业快速萎缩。

到2015年1-8月,我省印染布产量仅有25.52亿米,为全国印染布总产量的7.54%。

2.2主导(典型)生产工艺、技术现状,分析主要资源(包括能源)与环境问题

2.2.1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现状

a)生产工艺流程

纺织染整生产工艺较复杂,纺织染整过程一般分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

前处理

指去除纺织材料上的天然杂质、浆料、助剂及其他沾污物等各类杂质,提高纺织材料的润湿性、白度、光泽和尺寸稳定性,以利于后续染整加工。

前处理主要包括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预定型等工序。

烧毛是指将纱线或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在热灼的金属表面擦过,烧去表面茸毛的工艺过程。

烧毛的目的是去除织物表面长短不宜的纤毛,使布面光洁美观,以防止纤毛影响染整的工艺效果。

如化纤织物烧毛不但能去除纤毛,也能改善起毛起球现象。

除特殊品种(如绒布)外,大部分织物一般要经过烧毛工序。

退浆是指去除织物上的浆料,以利于染整后续加工的工艺过程。

棉、粘胶以及合成纤维等织物的经纱,在织造前大都先经过浆纱,目的是为了增加织造过程中经纱表面的光滑度,提高耐磨性能和强力,减少断头现象。

浆料在染整过程中会影响织物的润湿性,并阻碍化学品对纤维接触。

因此织物一般都先经退浆。

棉织物退浆兼有去除纤维中部分杂质的作用;合成纤维织物有时可在精练过程中同时退浆。

煮练是指用化学方法去除棉布上的天然杂质,精练提纯纤维素的工艺过程。

该工序主要是针对棉、麻等天然纤维,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漂白是指除去纤维材料、纺织品等物中所含色质,使之变白的过程。

目的是去除织物上的色素,增加织物的白度,并继续去除残留的蜡质及含氮物质等。

一般采用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对印花布和漂白布产品进行漂白加工。

丝光是指棉纱线、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经冷而浓的烧碱溶液处理,获得蚕丝样光泽和较高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

通常棉织物、麻织物、麻棉混纺交织物及麻棉及合纤的混纺织物均需进行丝光处理。

预定型是指织物在染印前为稳定织物尺寸、形态,防止后加工过程中遇热收缩变形而进行的定型过程。

染色/印花

染色是指对纤维和纤维制品施加色彩的过程。

在染色生产过程中,为使织物染色均匀,需将染料、各种助剂配制成各种不同的染液,在不同的温度下对织物进行染色,染色过程是以水为媒介。

生产中所用染料是由织物的纤维决定的。

典型染料染色方式及特点可见表3:

表3典型染料染色方式及特点

序号

染料

适用

形式

染色条件

特点

1

活性染料

棉、麻、粘胶纤维、锦纶、丝

浸染、轧染

碱性、中低温

染料可溶,上染率偏低

2

分散染料

涤纶、锦纶

浸染、轧染

微酸、高温

染料不溶,上染率高

3

酸性染料

锦纶、羊毛、丝

浸染

酸性、中温

染料可溶,上染率高

4

阳离子

腈纶

浸染

中温

染料可溶,上染率高

5

硫化染料

棉、麻、混纺

浸染、浆染

碱性、中温

染料不溶,上染率低

6

还原染料

棉、麻、混纺

浸染

氧化、还原

染料不溶,上染率高

注:

表中低温是指室温--50℃,中温是指60-90℃,高温是指≥100℃。

典型染色设备及特点可见下表:

表4典型染色设备及特点

序号

设备种类

特点

适用织物

1

射流染色机、溢流染色机、气流染色机、绳状染色机

适应强,间歇式生产

机织物、针织物

2

轧染机

连续化生产,生产批量大

机织物

3

匹染浆染机、束染浆染机

连续化生产,染和浆一体

纱线

4

染纱机(柜式染纱机、射流染纱机、筒子染纱机)

间歇式,适应性强

纱线

5

径轴染色机

间歇式,适应性强

机织物,经编针织物

6

卷染机

间歇式,适应性强

机织物

7

散纤维染色机

间歇式,适应性强

散纤维

印花是指把循环性花纹图案施于织物、纱片、纤维网或纤维条的方法,又称局部染色。

该工序是将染料、助剂和粘合剂调制成色浆,再通过印花设备印到织物上,形成各种不同颜色和花型的织物,经汽蒸固色、水洗、整理等工序成为最终印花产品。

典型印花工艺见表5:

表5典型印花工艺

序号

印花工艺

适用织物

工艺特点

1

平网印花

各种纤维的机织物和针织物

连续性生产,大批量生产

2

圆网印花

各种纤维的机织物和针织物

连续性生产,大批量生产

3

滚筒印花

各种纤维的机织物和针织物

连续性生产,大批量生产

4

转移印花

化纤织物

适应性广,耗水量少,要印纸

5

喷墨印花

各种纤维

不需要制版

6

拔染印花

各种纤维的机织物和针织物

连续性生产,大批量生产

7

发泡印花

各种纤维的机织物和针织物

连续性生产,大批量生产

印花主要生产设备有滚筒印花机、平网印花机、圆网印花机、转移印花机等,其辅助配套设备有蒸化机和水洗机。

后整理

后整理是指织物经过水洗、轧光、拉幅、预缩等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所进行的加工工艺,如改善手感、硬挺整理、柔软整理、防缩防皱、改善白度、阻燃、防静电等,整理分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

典型后整理工序可见表6:

表6典型后整理工序

序号

后整理工序

作用

所用设备

1

柔软处理

改善织物的手感

染色机,或专用设备

2

热定形

改进织物表面质量和尺寸

热定形机

3

防缩

降低织物的缩水率

预缩机、定形机

4

轧光

提高织物表面光亮度

轧光机

5

防水防油

使到织物不宜透水或沾油

染色机、定形机或专用设备

6

防污

提高织物防污能力

染色机、定形机或专用设备

7

阻燃

提高织物的阻燃性

染色机、定形机或专用设备

8

磨毛、抓毛

增加织物毛绒

磨毛机、抓毛机

随着客户对织物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后整理生产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

b)典型生产工艺流程

筒子纱线工艺流程:

筒子纱以纱线为原料,经过络筒、染色、后处理等工序加工而成,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图1筒子纱工艺流程图

纱线浆染工艺流程

纱线浆染是以棉纱为基本原材料,主要加工工序有染色和上浆,且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

纱线浆染生产工艺流程图可见下图。

图2纱线浆染工艺流程图

纱线浆染的浆染是连续式生产,具有产量大的特点。

棉机织物轧染工艺流程

棉织物是指全棉织物、人棉织物以及浅色的涤棉混纺织物等。

以机织坯布为原料,采用连续式轧染设备、平幅的方式进行生产,其生产工艺流程可见下图。

图3棉机织物轧染工艺流程图

针织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针织物包括化纤布、棉织物等,是与机织物不同编织方式的织物,针织物一般采用间歇式染色机、坯布以绳状的方式进行生产。

图4为针织印染布的工艺流程图,以针织经编布为原料,经过煮练除油、染色、印花、定型等工序而成。

图4针织织物染整工艺流程图

牛仔布工艺流程

牛仔布生产是以纱线为基本原料,经过浆染、织造和后整理等工序而成。

生产工艺流程可见图5。

图5牛仔布生产工艺流程图

牛仔布是在坯布的基础上经过退浆、丝光、定型和预缩等工序后的产品。

2.2.2分析主要资源(包括能源)与环境问题

a)资源能源使用情况

纺织染整工业主要生产原材料为各种纤维以及各种染料助剂、如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等,公用工程主要涉及水、电、热能和煤以及压力气体等。

a)主要污染物

纺织染整工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印染废水、定型机废气、印染污泥、各类固体废弃物等。

a)污染物的产生和种类

废水是纺织染整工业主要的环境污染物。

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和化学助剂等,染整废水具有以下特点:

①COD变化大,高时可达2000~3000mg/L,BOD较低,B/C比一般在0.20~0.25左右,甚至更低;②pH高,如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废水pH可达10以上,丝光、碱减量pH可达14;③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及浆料,废水粘性大;④水温水量变化大,因加工品种、产量的变化,导致部分废水水温一般在40℃以上,将影响废水的生物处理效果。

典型纺织染整工序产生废水的情况见表7,主要产品废水水量和水质见表8和表9。

表7典型纺织染整工序产生废水情况

工序

带入废水中污染物的化学成分

污染特征

退浆

淀粉分解酶、烧碱、过氧化氢、PVA或CMC浆料

废水量占染整总废水量的15%,pH值较高,有机物含量高,BOD占染整废水总量的45%左右,COD较高

煮练

碳酸钠、烧碱、碳酸氢钠、多聚磷酸钠等

pH值高(10~13),废水量大,废水呈深褐色,COD高达3000mg/L,温度较高,污染严重

漂白

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保险粉、亚硫酸钠、硫酸、乙酸、甲酸、草酸等

废水量大,一般碱性较高,BOD约为200mg/L,COD较高,含有残余的氧化性物质

丝光

烧碱、表面活性剂等

碱性较强,pH值高达12~13,SS和BOD较低

染色

染料、烧碱、元明粉、保险粉、硫化钠、硫酸、表面活性剂等

水质组成复杂、变化多,色度一般很深,高达400~600倍,棉类印染碱性强(pH值在10以上),化纤类印染偏酸性,COD较高,BOD低,可生化性差

印花

染料、尿素、氢氧化钠、表面活性剂、保险粉等

废水中含有大量染料、助剂和浆料,BOD和COD较高,废水中BOD约占染整废水BOD总量的15%~20%,色度高,氨氮含量高,污染程度高

整理

树脂、表面活性剂等

废水量少,对整个染整废水水质影响小

碱减量

对苯二甲酸、烧碱等

pH值高(>12),有机物浓度高,COD可高达90~100g/L,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降解,属高浓度难降解废水

各阶段水洗的用水量最大,水洗废水量约占印染废水总量的50%~60%,且成份复杂,水质变化大,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染色废水和印花废水水量较少,但所含染料和各种物质的量大。

各种印染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难以生物降解物质,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

表8不同织物的染整废水量

产品名称

机织棉及棉混纺织物

(m3/100m)

针织棉及棉混纺织物

(m3/t)

化学纤维织物

(m3/t)

废水量

0.8~2.0

80~160

100~160

注1:

织物标幅91.4cm。

注2:

不同阔幅、厚度产品采用吨纤维产生量计算染整废水量时,可参照《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有关规定,“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导则”(FZ/T01002-92)附录B,根据织物阔幅和厚度进行折算。

表9不同织物的染整废水水质

废水类型

pH

色度(倍)

COD(mg/L)

BOD5(mg/L)

SS(mg/L)

机织棉及棉混纺织物

8~11

100~500

400~1000

100~500

100~400

针织棉及棉混纺织物

7~11

50~400

300~600

100~250

100~300

化学纤维织物

8.0~10.0

100~200

500~800

100~200

50~150

炭化后中和

5.0~6.0

--

300~400

80~150

1250~4800

毛粗纺染色

6.0~7.0

100~200

450~850

150~300

200~500

毛精纺染色

6.0~7.0

50~80

250~400

60~180

80~300

纺织染整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有锅炉烟气、热定型机废气、烧毛废气、烘干废气等。

各类废气产生的部位和工序见下表:

表10废气产生情况

序号

种类

产生部位

产生工序

1

锅炉烟气

蒸汽锅炉、热载体锅炉

燃料燃烧

2

热定型机废气

热定型机

热定型过程

3

烧毛废气

烧毛机

烧毛过程

4

烘干废气

各种烘干机

织物烘干过程

纺织染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布碎、污泥和生活垃圾等,各种固体废物的产生部位与特点见表11:

 

表11固体废物的产生与特点

序号

污染物种类

产生部位

产生工序

特点

1

废纱、废布、

染色、质检

染色、质检、对色等

量少,分散,一般固废

2

污泥

污水处理站

物化、生化

量较大,含水量高,严控固废

3

废包装材料

各部门

各种原辅材料包装

种类多,数量不确定

4

煤渣、煤尘

热电站、锅炉房

煤燃烧的残渣和粉尘

种类单一,量较大

5

生活垃圾

办公、生活及厨房

日常办公生活

种类多,性质复杂,数量不确定

从上表可见,纺织染整行业固体废物种类较多,性质复杂。

根据固体废物的特性及相关国家规定,需要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按照国家标准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和GB2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处理。

纺织染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风机、空压机、生产设备、抽风机、各类泵等。

部分风机、水泵等机械噪声较大,单机噪声值超过85分贝。

一般可以分成机械运动噪声、蒸汽加热噪声等,纺织染整企业噪声的产生与特点见表12:

表12噪声的产生与特点

噪声种类

产生工序和设备

特点

蒸汽加热噪声

染色机、洗水机等

间歇性,声量中等

汽轮机

持续性,声量稳定

机械运动噪声

染色机、定型机等

不规则的间歇性,音量大小不一

发电机、风机

持续性,声量较大

风机、水泵

持续性,风机声量较大

2.3清洁生产的机会和潜力分析内容

纺织染整行业与清洁生产相关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资源能源利用、生产技术、综合利用与污染物产生指标。

现将各种相关指标归纳如下: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主要包括:

取水量、用电量、耗标煤量、水浴比、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染料消耗等。

生产技术指标主要包括:

上染率、设备作业率、综合成品率等。

综合利用指标主要包括:

余热利用率、染料回收利用率、废水回用率等。

污染物产排指标包括:

废水产生量、COD产生量、SO2排放量等。

2.4技术规范编制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第28条第二、第三款和《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中第二章第八条都对存在“双超双有”可能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规定,并强调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

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的企业,可以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提出进一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目标,存在“双超双有”现象的企业需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将污染物削减、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或削减作为清洁生产审核的首要目标。

并指出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重点强调了清洁生产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清洁生产审核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是非常必要的。

《广东省关于全面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清洁生产推进模式,全面深入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目前从工艺上、技术上、管理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是可行的。

3适用范围

明确了凡涉及纺织染整生产的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时均可以按照或参照本规范执行,同时也适用于从事纺织染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咨询服务机构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本规范不适用于洗毛、麻脱胶、煮茧等纺织用原料生产的企业或生产设施。

 

4编制依据和参考文献

4.1编制依据

本标准编制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范性文件的基本要求进行,遵循清洁生产的指导思想,在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以及纺织染整行业产业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按照纺织染整产品生命周期,从原辅料到生产过程直至产品处置的各个环节,对纺织染整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贯彻清洁生产“全过程污染预防”的原则。

本标准编制依照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定技术导则》(HJ469-2009)的规定建立了本规范主体框架;根据清洁生产审核原理与审核思路,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管理、员工的八个方面入手,紧密围绕着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方案产生和筛选、方案的确定、方案实施、持续性清洁生产这7个审核步骤,对规范内容归类阐述。

以体现规范标准的条理性与规范性。

4.2参考文献

建立本规范体系的依据是国家有关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环境保护政策等有关文件。

这些文件涉及到纺织染整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明确了鼓励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限制的技术。

相关文件列出如下:

GB/T3485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