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6498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Word文件下载.docx

而在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迅速,金价长期陷入低迷,步步下跌。

美国股市对美元金价往往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当股市上涨时,人么纷纷抛出手中的其他资产包括黄金而买入股票,企图在股市中获利。

所以美元金价往往和美国股市的走势呈相反关系。

而且美国股市往往和美元走势方向一致,这样就增强了对金价影响的力量。

为此,人们常常关注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产生影响的就是美国政府和一些咨询机构发布的经济指标等,例如,每月获每周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非农业新增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美国过时和美元的景气程度,也会对金价产生影响。

世界其他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则往往影响到黄金的需求和供给,也会对金价产生间接的影响。

例如亚洲经济危机时,东南亚各国都减小了黄金的消费,欧德国家还出现大量黄金作为再生金返回市场的现象,这自然也影响到金价走高。

再如世界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印度每年的黄金消费是和气候紧密相关的,因为农民是购买黄金的重要力量,而影响收成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每年的季风,所以当季风好时候黄金消费就多,反之消费就下降。

(二)各国政府及中央银行的黄金政策

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持有大量的黄金,而他们对持有黄金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银行在增加黄金储备,而有的银行则采取减少黄金储备的政策,伺机出售黄金,所以对国际市场的金价也有很大的影响。

1999年,国际金价下跌到20年来的最低水平,其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英国银行决定出售黄金,使国家的黄金储备从700吨减少到315吨,并开始了两个月一次的拍卖,而瑞士则准备将2600吨黄金储备减少一半,既出售1300吨。

正是在英国第三次拍卖黄金之后,金价跌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252美元/盎司。

除了出售黄金以外,还有不少国家采取出借黄金的政策。

一般是由国家央行把黄金出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黄金出街给产金商或者投机商等,借以来获得利息。

而这些黄金在市场上出借以后,就加大了黄金的供应,促使金价走低。

但是由于黄金价格下跌,对于有大量黄金储备的国家来说就不利了,因为他们库存中的黄金实际发生了贬值。

而且金价不断走低,对于生产黄金的国家来说也很不利。

南非的黄金生产商当时就联合起来在欧洲举行抗议。

所以在1999年9月,欧洲15各国家的中央银行联合签署了一个关于限制售金贷金的协议,其主要内容如下:

《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Agreement)

1999年9月26日,欧盟组织成员(不包括丹麦和希腊)以及瑞士宣布了下列条款:

(1)黄金依然是全球货币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协议的签字国决定未来五年按每年大约400吨,合计不超过2000吨的计划限定黄金销售。

五年后协议将重新修订。

(3)协议的签字国将把其贷金规模限制在已有的贷金数量之内,不再增加新的黄金用于借贷和黄金衍生物。

没有在协议上签字的包括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国际结算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协议签署之后,美国生命它既不买也不买。

日本生命不出售黄金,国际结算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声称他们将遵守协议精神。

该协议到期之前,2004年3月8日欧洲15国央行在瑞士的巴塞尔再次举行会议,其基本精神和前次协议基本一致,只是将每年售金数量提高到不超过500吨,期内总售金数量不超过2500吨.

这两次协议至今为止的实际完成情况下:

到2004年9月,在第一个限制售金协议范围内,各个签字国家出售的储备黄金数量有:

瑞士1170吨、英国345吨、荷兰235吨、奥地利90吨、葡萄牙125吨、德国35吨,合计2000吨。

在2004年9月到2006年9月的第二个限制售金的协议范围内,各个签字国家出售的储备黄金数量有:

欧洲央行114吨、奥地利26.7吨、比利时30吨、法国239.6吨、德国9.7吨、荷兰122.5吨、葡萄牙125吨、西班牙65.6吨,此外还有瑞典25吨、瑞士130吨(以上统计数据是到2006年9月供给完成了811.2吨,比计划指标低122.8吨)。

各个国家对黄金采取不同的政策,对航近消费进面对金价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以我国为例,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家需要外汇,对黄金采取统购政策,私人不得持有和买卖黄金,所以也谈不是黄金消费。

而随着发展,对航近的政策也逐步走向开放,首先是润需个人购买黄金首饰,随后是允许个人购买金条,然后是开放各类黄金投资业务,是我国在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黄金消费也逐步增长。

中国的黄金消费有可能从当前的每年200多吨增加到400-500吨,这将对国际市场的金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印度就是在国家对黄金采取开放政策以后上升为全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的,2005年消费达近700吨。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

最后二三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巨大变化。

最明显的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而外汇市场的发达,是古老的货币——黄金黯然失色。

因为持有外汇,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收益,而持有黄金不但不能从中获益,而且还需要为之付出保管费。

这是黄金越来越不受宠的主要原因。

金融市场的变化,包括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等都给黄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而银行利率,特别是美国银行的利率对金价的影响很大,其原因就在于前面降到过的国际黄金借贷市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黄金市场呈现出了单边下跌的走势。

从1980年的800多美元/盎司一只下跌到1999年时的接近250美元/盎司。

这是因为黄金者的没有用了吗?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炒作的成分。

因为各个国家的央行把黄金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把黄金借给产金商和投机商。

他们拿到黄金后就在市场上卖掉,然后把所得的资金村到银行里获利。

贷金利率很低,通常一年期的只有1%左右,而银行的利率高的多,像美国银行的利率就长期保持在5%以上,加上黄金的价格又在持续下跌之中,这样产金商已经把5年甚至10年以后的黄金产量都拿出来做空。

直到1999年金价已经迫近了黄金生产商的生产成本,以致

南非的黄金生产商到国际上举行抗议,要求控制金价。

但是金价在1999年出现猛烈上涨之后,并没有保持住,反而在2001年再次跌倒了250美元附近。

而这一次金价却真正站稳了脚跟,出现触底反弹,并从此走出上扬的行情。

这里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美国的低利率。

因为美国的利率在一年的时间里13次下调,一直下跌到银行间拆借利率只有1%,是45年来的最低点。

在这样的价位上,产金商和投机商已经无法做空,因为银行利率和贷金利率之间的差价很小,他么做空几乎没有利润可赚,甚至还赔钱,于是就反过来了。

投机商开始买入黄金做多,而生产商则把以前做空的部位冲销掉,称做对冲减持。

(四)各主要黄金生产商的套期保值策略对金价的影响

世界上虽然很多公司都生产黄金,但是一些大公司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美国的纽蒙特公司2005年产金近200吨,接近世界第五大黄金生产国——秘鲁一年的产金量。

而这些公司每年销售的黄金并不和生产出来的黄金数量一致,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

重要的原因在于产金商并非都是在生产出来黄金以后才销售,而是往往通过出售黄金期货、期权提前或推迟销售。

有时一些公司甚至在黄金被生产出来以前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就出售掉。

这是在过去金价下跌时产金商为了保护自己所采用的一种策略。

而在当前金价上涨的时候他们就改变策略了,因为过去定下的金价往往比较保守,当金价上涨时他们还按原来的价格出售就吃亏了。

所以自2000年特别时2001年以来,各产金商纷纷减少对冲,也就是在过去签下的销售合同到期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又签订新的销售合同,而是将生产出来的黄金交给经纪银行,而银行又会把这些黄金还给中央银行,回归到国库了。

这样市场上供应的黄金就减少了。

2004年生产商对冲减持达到400多吨,2005年数量虽有所减少,但人对金价有一定支持作用。

(五)金价与汇率的关系

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特别是美元和个黄金主要生产国货币如南非的兰特、澳大利亚的澳元以及黄金主要消费国货币如欧洲的欧元、日本的日元等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被动,往往对金价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黄金是美元用美元标价的商品,我们通常所说的金价都是美元汇率下跌时,使用其他货币如欧元和日元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就会发现他们使用当地货币购买黄金时金价变的便宜了。

这样就刺激了他们的消费,黄金需求增加,使金价走高。

而反过来,当美元汇率上涨时,是使用欧元和日元购买黄金的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金价变高了,这样就抑制了他们的消费,黄金需求减少,使金价走低。

例如,假定金价保持550美元/盎司不变,当美元和欧元的比值为1.1:

1时,欧元金价时500欧元/盎司。

如果美元兑欧元的汇率下跌到1.2:

1,欧元金价下跌到458欧元/盎司。

如果美元兑欧元的汇率上涨到0.9:

1时,欧元金价也会上涨到611欧元/盎司,这样购买黄金的人就会减少了。

汇率对黄金生产国的影响也产生着同样的效果。

这是因为当美元汇率上升时,对于出售黄金的国家,如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生产商会发现他们出售黄金时得到的收入增加了。

因为矿山的生产成本是按当地货币计算的,销售黄金后有利可图。

这样就会刺激他们出售黄金,甚至把还没有生产出来的黄金提前在市场上做期货销售掉,结果就是市场上的供应增加了,使得金价走低。

而在美元汇率下跌时,黄金生产商出售黄金时得到的收入就会减少,这样就会使他们推迟出售黄金,把生产出来的黄金尽量地囤积起来,等待市场转好。

结果使生产商的供应减少了,金价随之走够。

同样假定金价保持550美元/盎司不变,当美元和澳元的不值为1:

1.4时,澳元金价是770澳元/盎司。

如果澳元对美元汇率下跌到1:

1.5时,澳元金价上涨到825澳元/盎司,这样出售黄金的人就会增加了。

美元汇率还直接影响到黄金生产商上午获利。

例如,南非的货币兰特在前几年大幅升值,这样生产成本换算成美元时大幅上升:

而黄金在出口时换回的兰特数量减少,利润下降,这样生产商的积极性就受到打击而不愿增产,导致产量下降。

从黄金的保值角度来看,黄金也是一种商品,而且是保值性好,及价值最稳定的商品。

所以美元和它的比价直接反映出美元的价值。

这样当美元汇率下跌,也就时美元的价值下跌时,自然金价要上涨了。

(六)黄金供求情况

黄金供应主要来自矿产金、再生金、央行售金、生产商对冲减持和逆向投资。

再生金指的是收拾挥手后再做成金锭投入黄金市场,而非以旧换新。

逆向投资是指以前进行的黄金投资反向进行,如把金条卖掉换成货币。

洋行售金和生产商对冲减持已经在前面提到,下面讲一下其他的供应情况。

目前每年全球矿山生产的黄金为2000多吨,约占总供应量的70%。

从产金分布的地区看,南非、北美和澳洲依然是最主要的产区,但是呈现出日渐衰落的势头。

中国、俄罗斯、印尼、秘鲁等国家在迅速追赶上来,不过和前几名还有一定的差距。

黄金生产成本并非是影响产量的主要音色,在最近两年金价虽然上涨了不少,但南非等国家的黄金产量仍在减少。

这是因为他们的老矿区资源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由于前几年金价低迷,勘探和开发工作跟不上,致使可供开采的黄金出量不断减少,因而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有减缓的趋势,除非金价的上涨足以吸引对黄金开采业增加投资。

黄金产量和黄金价格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产量上升会增加市场上黄金总的供应量,因而抑制金价的上涨;

反过来金价上涨则会刺激对黄金开采业的投资,使黄金产量增加,这是很明显的。

再生金和哥哥国家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金价高低都有密切关系。

自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经济危机造成该地区大量黄金回收,是1998年再生金数量突破1000吨的主要原因。

而近几年的金价上涨也使2002年以来世界再生金的数量一直保持在每年800吨的水平以上。

逆向投资是黄金投资的方向行为,在金价低迷时,投资黄金的人少,逆向投资的就多;

金价上涨,黄金投资增加,逆向投资就少。

(七)黄金需求情况

黄金需求主要包括黄金消费和黄金投资两大部分。

黄金消费包括首饰业,其他用金业如电子、装饰(建筑、服饰…)、医疗等。

黄金投资则是指用于储备(指政府、央行、国际组织等的行为)、储备(指企业、机构或者个人行)或投机(既有投资商也有个人)用的金条、金币等。

黄金生产商的回购也包括在内。

首饰是黄金消费中最重要的方面,2005年全球用于首饰的黄金2700吨,占了消费总量的2/3。

但是近年来黄金用量由于受到铂金和钻戒等其他材料首饰销量增加,以及用K金首饰代替足金首饰倾向的影响,消费有所下降。

黄金投资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影响,也和各个国家、地区的形势有关。

除了近两年因为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紧张、恐怖主义威胁加大、经济复苏缓慢等造成黄金投资增加之外,我们也看到有其他的因素影响。

如在2000年之前,因为“千禧年”的到来造成恐惧,特别是传说计算机系统可能发生问题,许多人纷纷买入金币,造成黄金投资增加。

又如2002年初,因为日本银行取消对大额存款的保险,导致日本人大量买入黄金,是黄金投资剧增。

目前全球的投资呈上升趋势。

(八)影响黄金走势动的其他因素

除了上面讲到的这些主要因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

时间因素。

例如节假日是一个影响金价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大的节日如西方的圣诞节,中国、东南亚等国的春节,印度的新年(排灯节)等都是黄金首饰的旺销季节,由于对黄金的需求增加而使金价上涨。

而在节假日前夕,特别是当双休日碰上节假日连休时(国外称之为长周末)由于休息的时间比平常要长,如果在此期间因为其他因素造成金价发生变化,手中持有大量黄金或者黄金衍生物的投资者就会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在这时职业投资者往往要减少手中持有的仓位以防不测,这对短期金价往往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心里因素。

人们的心里对金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职业投资者往往就利用这点使金价上下波动,以便从中牟利。

首先,人们有从众的心理,所以和股票一样,往往是买涨不买落。

这样当买的人多时金价就上涨,于是吸引更多的人来买,金价就涨的更多。

而在金价下跌时人们怕还会继续下跌,所以买的人就少,使得金价下跌不止。

其次,是求稳的心理。

当金价快速上涨时,人们希望金价还能回到原来价位,所以很难持久;

而在金价逐渐上涨时,人们看到金价难于回到原来价位,所以得意持续。

比价影响。

其它商品的价格,首先是其他贵金属的价格,其次是石油的价格等对金价往往也有一定的影响。

贵金属价格中首先是金银价格的关系,虽然说在更多的情况下使金价带动银价,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银价也能带动金价。

白银虽然在工业上主要是在电子业和摄影业中需求很大,因而具有相当多的工业金属的属性,但是仍然属于贵金属的范畴。

所以人们经常关注金银价格之比,当比值在50-70之间时被认为是正常的,而当比值过大或过小时就可能由一方需要调整了。

金价本身的高低对黄金需求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向印度这样一些国家里,当金价上涨时购买黄金的人就减少;

反过来,金价下跌时,购买黄金的人就增加。

所以当金价上涨时,首饰消费等会下降,是的需求减少。

而需求减少又会抑制金价上涨。

金价变化的快慢有是对需求的影响更大,特别时当金价突然变化时,需求的变化也比较大,只有金价长期维持一个走势的时候,寻求的变化才会不那么明显。

例如,在美国发生“9·

11”事件之后金价逊色上涨了40美元,但是在不久之后又归于平静,因为需求根部是价格的变化。

一些消费者会认为金价太高而暂停消费,等到金价缓慢上升,消费者看到金价上涨成必然趋势时,也就不再因为金价高而减少消费了。

资金因素。

推进金价走高需要资金,所以当美国(或其他国家)股市走高时,有些人就会抛售黄金兑现以便把资金拿去卖股票;

另外,有时如期货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也会有人抛售黄金兑现用来在期货市场上追加保证金。

总之,各个市场之间不是相互隔离,而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以上诸因素中,供求关系和全球特别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其主要作用,而且是长期起租用的因素。

而各国央行和生产商的策略则对黄金的中期走势影响较大,往往会决定在一个时期内金价的变化。

而美元汇率和油价等则经常直接对金价发生影响,所以往往有美元涨、金价跌或者油价涨、金价跌的说法。

二、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就是对黄金市场中诸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特别是黄金价格的走势和它自身以前的走势相比较,从中找出规律,从而确定金价运动的方向。

如果说基本分析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为什么波动,技术分析解决的主要问题则是市场什么时间和位置发生波动。

或者说基本分析人士关系的首先是原因,而技术人士关心的主要是结果。

技术分析的基础是相信所有市场波动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这是了解市场供求关系的窗口。

因为市场毕竟是按照商品的价格而非价格来进行交易的。

技术分析有三条基本原则:

市场行为包容一切、趋势分析高于一切和历史会重演。

(1)市场行为包容一切指明所有影响价格的政治、经济、媒体和大众心理等因素都已经反映在价格的变化之中,所以只要研究价格的变化就足够了。

(2)趋势分析的重要性是说市场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找出市场的主要趋势,一旦趋势明朗了,趋势延续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如头脑感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受到外力之前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市场在出现明确的改变趋势的迹象之前将保持沿原有方向运动

(3)历史会重演时说虽然市场会变化,但人们心理不会改变。

当价格再从高峰到低股之间变化的时候,人们的心理也会在贪婪到恐惧、乐观到悲观之间变化。

所以反映几个走势的图形必定会在适当的时候重演。

应用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金价的走势,决定应对的策略。

但是不要把它看成像数学公式一样精确的科学,以为掌握了它就可以在市场中百战百胜。

它只是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收益,降低风险,却不能为我们打保票。

有的人认为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是互不相容的,导致两者的拥护者相攻击。

其实市场的发展证明,两者的长期运行轨迹是相同的,完全可以并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