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5212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docx

初中化学评分标准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1 鉴别氨水、硫酸铜、氯化钡、氢氧化钠四种溶液

一、实验设计原理:

鉴别氨水、硫酸铜、氯化钡、氢氧化钠四种溶液。

二、实验用品:

试管4支(Ф18×180mm)、试管架、试管刷、未知溶液A、B、C、D(分别在细口瓶中装有浓氨水、硫酸铜、氯化钡、氢氧化钠四种溶液,随机标示A、B、C、D)、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满分(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取下试剂瓶塞,分别闻A、B、C、D四种液体的气味,观察颜色,鉴别出氨水和硫酸铜溶液。

A、取下试剂瓶塞,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一手拿试剂瓶,一手由瓶口向鼻孔方向轻轻扇动。

(1分)

B、实验完毕立即盖好试剂瓶塞。

(0.5分)

C、将鉴别出的氨水和硫酸铜溶液试剂瓶另处摆放。

(0.5分)

2分

3、将剩余两种溶液分别倒入两支试管,盖好试剂瓶塞,并放回原位。

分别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A、启开瓶盖,瓶盖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倾倒完毕后,立即盖好瓶盖。

(0.5分)

B、试剂瓶持拿正确,标签向手心。

.(0.5分)

C、持拿试管正确,倾斜角度合适。

(0.5分)

D、倾倒操作正确,且无液体流在瓶、管之外。

(0.5分)

2分

4、报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2分),并得出正确结论(2分)

4分

5、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洗净试管,仪器、药品复位,擦净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2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

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二、实验用品:

稀盐酸(装在滴瓶里)、氢氧化钠稀溶液(装在细口瓶里)、pH试纸、标准比色卡、试管(Ф15mm×150mm)1支、试管架、玻璃棒(置于250ml广口瓶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试管刷、玻璃片、、洁净的白纸、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满分(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先取1~2mL氢氧化钠溶液,再测定其PH值。

A、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

倾倒完毕马上盖好瓶塞。

(0.5分)

B、试剂瓶、试管持拿操作正确。

倾倒液体操作正确,且适量(取量超过3mL以上不得分)。

(1分)

C、取pH试纸一条,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0.5分)

D、将待测液正确滴于pH试纸上,并在半分钟内将试纸的显色与标准比色卡颜色比较。

所测pH值误差不超过±1个pH值单位。

(1分)

3分

3、向盛有氢氧化钠的试管中逐滴滴入盐酸(1~2mL),振荡。

A、滴加液体操作正确,且无明显超量。

(1分)

B、振荡动作正确。

(0.5分)

1.5分

4、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值.

重复上述第2步C、D操作。

(1.5分)

1.5分

5、向教师报告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1分),并得出正确结论(1分)

2分

6、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洗净试管,仪器、药品复位,擦净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3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

硫酸铜溶液(盛于125ml细口瓶中)、铁钉、托盘天平、白纸2张(10cm×10cm)、镊子、烧杯(100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并使之平衡。

A、取下天平架上的橡胶垫,将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

(1分)

B、在天平的托盘上各放一张同样的白纸,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0.5分)

C、如不平衡,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直至平衡。

(0.5分)

2分

3、取用10mL左右硫酸铜溶液,并准确称量盛有10mL左右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一根铁钉的总质量。

A、取出装硫酸铜溶液的细口瓶,正确启开瓶塞,并将其倒放于桌面。

取用完毕,立即盖好。

(1分)

B、将硫酸铜溶液倒入100mL烧杯中约10mL左右(无洒落),然后将其放在左盘上。

(1分)

C、用镊子取一根铁钉放入左盘中。

(1分)

D、用镊子夹取砝码于天平右盘上(由大到小),再把游码拨至相应刻度处,使天平保持平衡。

(1分)

4分

4、把铁钉放入盛硫酸铜的烧杯中观察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用镊子把铁钉放入盛硫酸铜的烧杯中(放置方法正确),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1分

5、向教师报告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0.5分),并得出正确结论。

(0.5分)

1分

6、整理复位。

用镊子将砝码放于砝码盒内原处,将游码拨回零刻度线处(0.5分)。

将废纸弃入指定污物器内,仪器、药品复位。

(0.5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4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一、实验原理:

观察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二、实验用品:

酸性硫酸铜溶液(硫酸铜饱和溶液与1:

4的硫酸溶液按5:

1配制)、10%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架、试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和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向试管中倒入酸性硫酸铜溶液。

1、持拿试管正确。

(0.5分)

2、瓶盖倒放,持拿试剂瓶正确,倾倒无洒落。

(1分)

3、倒入约2ml溶液。

(0.5分)

2分

3、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持拿滴管正确,悬空滴加2~3滴氢氧化钠溶液。

(1分)

1分

4、向试管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产生沉淀。

持拿试管正确,瓶盖倒放,持拿试剂瓶正确,倾倒无洒落,至产生沉淀。

(1分)

1分

5、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2分),得出正确结论(2分)。

4分

6、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洗净试管,仪器、药品复位,擦净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5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硫酸钠的鉴别

一、实验原理:

碳酸钠与硫酸钠的鉴别,碳酸钡与硫酸钡的区别。

二、实验用品:

碳酸钠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盛于125ml细口瓶中)、稀盐酸(盛于125ml细口瓶中)、氯化钡溶液(盛于滴瓶中)、试管架、试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和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取少量碳酸钠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

1、持拿试管正确。

(0.5分)

2、瓶盖倒放,持拿试剂瓶正确,倾倒无洒落。

(1分)

3、倒入约2ml溶液。

(0.5分)

2分

3、滴加氯化钡溶液。

持拿滴管正确,悬空滴加氯化钡溶液。

(1分)

1分

4、向试管中倒入稀盐酸。

持拿试管正确,瓶盖倒放,持拿试剂瓶正确,倾倒无洒落。

(1分)

1分

5、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2分),现象解释正确(2分)。

4分

6、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洗净试管,仪器、药品复位,擦净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6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

一、实验原理:

通过锌片、铜片、镁片分别与稀盐酸的反应,学会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简单方法。

二、实验用品:

试管(Ф18mm×180mm)3支、试管架、锌片(三种金属均盛于一表面皿中)、铜片、镁片(一小段即可)、镊子、稀盐酸(盛于125ml细口瓶中)、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将锌片、铜片、镁片分别小心放入3支试管中。

A、试管横放。

(0.5分)

B、用镊子夹取锌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

(0.5分)

C、缓慢地将试管直立,让锌片、铜片、镁片分别慢慢滑入试管底部。

(0.5分)

1.5分

3、在上述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各5ml。

A、启开试剂瓶,瓶盖倒放在桌面上,取用完毕,立即盖上。

(0.5分)

B、倾倒药液时,持拿试剂瓶、试管操作正确。

(1分)

C、将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倾倒药液,无流洒现象,倒入药液约5ml。

(1分)

2.5分

4、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2分),得出正确结论。

(2分)

4分

5、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洗净试管,仪器、药品复位,擦净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7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一、实验原理:

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二、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带砝码盒)、量筒(50ml)、白纸2张(10cm×10cm)、药匙、滴管、玻璃棒、烧杯(250ml)、细口瓶(盛装蒸馏水)、广口瓶(盛装氯化钠)、盛装废弃物的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正确称取5g氯化钠。

A、检查天平是否放置平衡,取下天平架上的橡胶垫。

在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张同样的白纸。

(1分)

B、将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观察是否平衡。

如不平衡,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直至平衡。

用镊子夹取5g砝码于天平右盘的纸上。

(1.5分)

C、取下装氯化钠的广口瓶盖,倒放于桌面,用完及时盖上。

(0.5分)

D、用药匙取氯化钠,用右手持钥匙,左手轻轻敲打右手腕,逐渐添加在左盘上,药品无洒落,称量准确。

(1分)

E、把称取的氯化钠倒入一洁净的烧杯内,药品无洒落,纸上不留明显残留物。

(0.5分)

4.5分

3、准确量取45ml蒸馏水。

A、取出装蒸馏水的细口瓶,开启瓶塞,倒放于实验桌上,取用完毕,立即盖上。

(0.5分)

B、向量筒中正确倒入适量蒸馏水(略少于所量体积且无洒落)。

(0.5分)

C、用胶头滴管正确吸取蒸馏水(有提离液面后挤压动作),向量筒内滴加,边滴边观察,加至凹液面与45ml刻度线平齐。

(1.5分)

D、将量筒中的蒸馏水全部倒入烧杯中。

(0.5)

3分

4、正确搅拌,至氯化钠完全溶解。

搅拌操作正确,且无玻璃棒多次碰撞烧杯壁。

将所配溶液倒入制定容器中。

0.5分

5、整理复位。

将废纸弃入指定污物器内,仪器、药品复位,擦净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一、实验原理:

正确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二、实验用品:

试管(Ф20mm×200mm,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集气瓶(125mL)、玻璃片、试管架、带导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铁架台(带铁夹)、碳酸钙(大理石或石灰石、块状)、稀盐酸(1:

2)、酒精灯、木条、火柴、表面皿、镊子、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按要求正确持拿试管靠近管口的一端。

转动塞子塞紧橡皮塞。

(0.5分)

0.5分

3、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A、先将导管口放入水中,再握住试管。

(0.5分)

B、观察到浸没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或松开手,导管内水面上升并形成稳定的水柱。

(0.5分)(或用加热试管的方法)

1分

4、用铁架台固定气体发生装置。

A、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

(0.5分)

B、试管固定牢靠,且基本垂直放置。

操作时无仪器损坏。

(0.5分)

1分

5、调整集气瓶与气体发生装置的相对位置,完成实验装置。

集气瓶口向上放好,并备好玻璃片,集气瓶与气体发生装置的相对位置正确。

(0.5分)

0.5分

6、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向试管里先放入碳酸钙,后倒入酸液(0.5分)。

放入碳酸钙时试管先横放或倾斜,后慢慢直立。

(0.5分)

B、启开的稀盐酸试剂瓶瓶盖倒放在桌面上,用完立即盖好。

(0.5分)

C、试剂瓶、试管持拿正确,倾倒液体操作正确,倒入稀盐酸无流洒现象。

(1分)

D、倒入稀盐酸。

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

(0.5分)

3分

7、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导管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大部分。

(1分)

1分

8、验满。

验满时用燃着的木条移到集气瓶口处。

确认集满,对已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先将导管撤出并用玻璃片盖好,再熄灭酒精灯。

(1分)

1分

9、拆除装置。

拆除装置,并将仪器复位,擦净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9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一、实验原理: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二、实验用品:

试管(Ф20mm×200mm)2支、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滴管、吸管或玻璃管,蒸馏水(盛于烧杯中,贴标签)、石蕊试液、稀盐酸、火柴、表面皿、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约3-5ml蒸馏水,再分别滴加石蕊试液,振荡。

A、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

倾倒完毕马上盖好瓶塞。

(1分)

B、试剂瓶、试管持拿操作正确。

倾倒液体操作正确,且适量(取量超过试管容积1/3以上不得分)(1分)

C、滴加液体操作正确。

(0.5分)

D、振荡动作正确。

(0.5分)

3分

3、向一只试管加入1~2ml稀盐酸,另一只试管吹入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

倾倒液体操作正确,且适量,倾倒完毕,立即盖好瓶塞。

(1分)

(未按要求吹入二氧化碳,后继4、5步骤最多得2分)

1分

4、将吹入过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至沸腾。

A、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先预热,试管倾斜约45°。

(2分)

B、加热时用外焰,试管底部不接触灯芯。

试管口不向着自己和别人。

加热完毕,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1分)

3分

5、观察现象,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能正确地描述和解释实验现象。

(1分)

1分

6、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洗净试管,并将仪器恢复原位,擦净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10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一、实验原理:

利用石蕊、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二、实验用品:

试管(Ф15mm×150mm)5支、试管架、待鉴别溶液A、B、C(其中1:

4稀盐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均装于125ml细口瓶中,三者随机标示A、B、C)、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分装于滴瓶中)、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

(1分)

1分

2、待鉴别溶液的取样:

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B、C三种溶液。

A、正确启开细口瓶,并将瓶塞倒放于桌面上。

倾倒完毕马上盖好瓶塞。

(0.5分)

B、倾倒液体时,持拿试管、细口瓶操作正确。

(1分)

C、倾倒液体操作正确,无液体洒落。

倒入药液2mL左右。

将装有待鉴液的试管依次放置于试管架上。

(1.5分)

3分

3、向装有A、B、C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鉴别出1种溶液。

再另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倒入尚待鉴别的另两种溶液少许,并分别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进行鉴别。

向老师报告鉴别现象及结果。

A、滴管提离液面,挤压后再取液,取液量合适。

(1分)

B、滴管转移和滴加过程中无洒管外,悬空滴加。

(1分)

C、振荡动作正确。

(0.5分)

D、第二次取液、滴液操作正确无误。

(0.5分)

E、现象及结论正确。

(2分)

5分

4、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要求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将仪器清洗、复位,擦拭桌面。

(1分)

1分

合计

10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学生签名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