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5320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7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

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4、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

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课文,认识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识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看挂图,激情并揭题。

  1、看挂图。

  2、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3、这就是每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

第一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出示课题)。

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一

激动的场面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思考:

课文写了些什么?

  2、反馈,集体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出示要认的生字。

旗旦京广仪式班护队曲令卫

3、学生识记,齐读分组读男女比赛读

4、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国旗元旦北京广场庄严隆重仪式

四、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广严曲旦京众式

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3、分析字形,说识记方法。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写生字,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1、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规范书写生字。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升旗仪式的时间,地点。

3、指名朗读。

(二)自学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升旗仪式是庄严隆重的呢?

(自由朗读)

3、学生自由汇报结合指导朗读。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人?

他们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

2、指名回答。

3、知道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全班齐读全文。

2、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又是怎样的呢?

你能说说吗?

想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升旗仪式?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画一面国旗。

 

教学后记:

 

2秋天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4、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积累词语。

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教学要求:

认识13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会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天的文章,(板书课题:

秋天)齐读课题,认识“秋”字,你是怎么记住“秋”呢?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1、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横线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想办法弄懂画横线的字的读音。

3、小组交流生字的读音。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分析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

3、重点分析字形:

枣:

上下结构,上面是束少一横,下面是两点.

四、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7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交流识记方法。

3、学生汇报,师范写。

4、学生给7个生字组词。

五、作业: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用自己的话说说。

3、秋天到了,太阳不再炎热了,哪些东西让人感受天气凉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呢?

这些景物怎样?

2、你能读好这个自然段吗?

试着读给同桌听。

3、汇报朗读体会。

4、指导背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找出果园里哪些果子熟了?

2、这一段该怎样读好它呢?

你能说一说,读一读吗?

3、齐读这段,尝试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丰收的秋天还在哪里呢?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2、学生汇报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教育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或图片。

教学后记: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敕勒歌》。

教学要求: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

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

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五、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

首、川、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

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

似。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

首、似

六、总结。

1、背诵古诗。

2、教育学生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

七、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望庐山瀑布》。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时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

(出示挂图)庐山秀丽的风

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

今天我

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

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导名读全诗。

三、再读诗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2.小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师解答学生未解决的词语。

4、出示挂图,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想象意境,背诵诗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尺、挂、流、烟,

2.记忆生字。

按结构记字。

独体字:

    左右结构的字:

挂、流、烟。

3.指导书写。

五、总结谈话,课后拓展。

1.这节课,我们和诗人一起领略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到诗人对

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你喜欢的古诗。

在古诗朗诵会上读给大家听。

六: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教学后记:

教后记:

4、日月潭

教学要求: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看挂图,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

(可采用多种方式进

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纱”的翘舌音、“名”“映”“胜”的后

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建筑

  请四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片、央、南、名、美、丽、岛”。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

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卡认读生字、词。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研讨。

 

(1)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中的“轻纱”和童话中的仙境指的是什么?

(3)什么吸引了游人?

3、指名汇报以上问题。

4、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三、总结全文: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它不仅是台湾人民

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

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

美美地读一读。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要求:

1、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3、背一背古诗《池上》。

   4、朗读《感谢》,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让学生懂得“中国之最”。

    6、讲一讲自己的暑假生活,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练习查字典。

    2、在读背中扩大积累。

    3、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在读、记、背中扩大积累。

教具准备:

字典小黑板挂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1、2题。

教学要求:

1、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

   2、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

掌握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查字典

   1、让学生自学第一部分查字典的内容。

   2、学生汇报。

   3、认识字典的各组成部分。

   4、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

   5、怎样在字典中查到生字呢?

以绶字为例,边教学边练习查字典。

   6、让学生查“笼、绕、羞、隆”

   7、总结部首查字法。

  三、读一读,比一比

    小黑板出示:

   1、注目、祖母

   2、古迹、估计

  3、名胜、名声

    你发现了什么?

(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四、作业:

用部首查字法查第5课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背一背、读一读,我的采集本。

教学要求:

1、学习《池上》,背下来。

   2、朗读《感谢》,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中

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与爱戴。

   3、让学生懂得几个“中国之最”,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和自主积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池上》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讨论。

   4、教师点拨不理解的地方。

   5、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6、指导背诵。

   7、小结。

  三、读一读

   1、出示题目:

感谢

   2、请大家朗读这首诗歌。

   3、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流利。

   4、分角色朗读。

   5、文中谁感谢谁?

(板书)

   6、小鸟为什么要感谢蓝天?

……

   7、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8、在我们身边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你想感谢谁呢?

能不能学着短文编

一编呢?

   9、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我的收集本

    让学生读一读课本上的几个“中国之最”,并把他们收集到收集本上。

  五、作业

   1、背《池上》。

   2、朗读《感谢》,并仿写几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能说会道。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暑假生活,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和大家一

起分享快乐。

   2、训练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并把自己说的写下来,注意语句连贯、

通顺。

教学重难点:

能够说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就过去了,你在暑假里过得快乐吗?

你有什么有

趣的事儿告诉大家?

你想知道同学们的趣事吗?

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

的题目就是“说说我的暑假生活”。

二、说一说

1、看图,指名说说他们的话。

2、分组说说自己的暑假生活。

3、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三、写一写

1、大家说了那么多,能不能写下来呢?

2、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互相读一读,改一改。

4、师讲评学生的习作。

四、作业:

修改作文并抄写

 

教学后记:

 

5、窗前一株紫丁香

教学要求:

1、会认13个生字。

会写7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

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师生间的深厚情谊。

教准准备:

紫丁香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

正确朗读课文,会认13个字,会写7个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

(出示紫丁

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

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

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板

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讨交流。

  3、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三、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

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

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师、伸、时、绿、甜、您”。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

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五、作业: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生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2、教师引读。

(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

  3、学生选读。

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4、朗读全诗。

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三、品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

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

引导学生: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

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让学生充分回答)

  4、指导背诵。

5、学生练习背诵。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首诗歌,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热爱老师的那一颗水晶般的

心。

希望大家学习他们要尊敬老师。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教后记:

教学后记:

 

6、阳光

教学要求:

1、认识13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够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习佳子孝敬老人,关心家人,心中

充满爱。

教学重点:

1、认识13生字,会写8个字。

  2、通过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阳光的可爱。

学习佳子孝敬老

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奶奶的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我们每天都可以走到阳光下,同学们可以快乐地来到阳光下享受

着美好,晴朗,温暖的阳光.而那些享受不到阳光的人又是多么遗憾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阳光的课文.

  板书:

6.阳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4、学生汇报.。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3、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组词.

  4、讲识记要诀.

  5、学生书写.

  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

 6、评比.

  出示好的示范、不够好的讲评,指正.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请几个学生分段读.

  3、全班齐读.

  五、作业

  1、认读,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奶奶的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听写.

  2、讲讲课文大致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讲一讲你喜欢的原因.

  3、汇报学习.

  4、理解奶奶说的话:

"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

"

  5、学生讨论交流。

  三、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奶奶虽然没有得到阳光,但是她感受到了佳子的孝

心,佳子的孝心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奶奶的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向佳子学

习,要懂得小孝敬老人。

  四、作业: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后记:

教后记:

 

7、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要求: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大致了解科文写了什么事,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了这块石

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1、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这块石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要求: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1)看了这幅画,大家想问什么?

(2)这口井在哪?

(3)这口井为什么要围起来?

(4)这口井有什么作用?

二、学习生字,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读通顺

认读生字。

2、自由组成四人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

3、师生予以串讲故事。

4、理解题目。

三、自由读课文,提出问题、

1、毛主席为什么决定带领红军战士为村里人挖一口井?

2、毛主席怎样找到水源?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

师范写,生书写。

五、作业:

抄写生字各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这块石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教学挂图。

2、议论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

二、理解课文,朗读课文。

1、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

(2)师引导。

2、朗读第二段。

(1)个别朗读。

(2)请学生回答对自己朗读的满意表现在哪里?

为什么满意?

讲一讲。

3、朗读第三段。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评价。

(3)读得好的地方。

4、读第四段。

(1)从“解放”一词,大家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2、教育学生对革命领袖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

教后记:

 

教学后记:

 

8、朱德的扁担

教学要求: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