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5615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 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含答案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二)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

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解析:

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B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错;C项,“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同时“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原文是“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项,“从而推动……”错,从原文看没有因果关系。

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解析:

A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的论证过程及方式。

本项中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的是中外交流带来的社会和技术的变化,而不是“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

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属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裱画徐

马 犇

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

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

徐家的裱画史不短。

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

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边寿民,工诗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

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

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

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

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

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

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

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

在约定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

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

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

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

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

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

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

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

不会出意外。

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

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

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

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

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

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

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

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

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

淮城人惊叹不已。

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

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交代了淮城兴盛的裱画市场,然后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裱画徐,接着介绍了徐家裱画的历史渊源,这些内容都交代了小说的写作背景。

B.小说中有几处介绍裱画技术的文字,这是因为多数人并不很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补充介绍,有利于读者对裱画徐技术的认识。

C.小说在情节展开时,巧设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城制贩赝品的情况的背景,更能表现小说颂扬诚信为人的主旨。

D.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段,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

解析:

D 小说中并没有语言描写。

5.“裱画徐”除了裱画技艺高超外,还有哪些品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解析:

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重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等。

分析裱画徐的形象特征,可以结合小说中的“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

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等内容考虑;然后,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①综合素养好。

他善裱,能画,工篆刻。

②坚守诚信,人们的名画旧藏他不作伪。

③被逼迫做的赝品他都留有标识,并向公安局举报。

6.小说使用了哪些伏笔和照应?

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6分)

 

 

 

解析: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从小说中找出照应的部分和属于伏笔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如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是为后文犯罪分子找他做赝品做伏笔;徐家家规中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的做法形成照应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①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是后文犯罪分子找他做赝品的直接原因;②徐家家规中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的做法形成照应;③他装裱之后要钤印,在后文他被迫做赝品留标识得到照应;④前文写他能画,与他在给公安局的举报信里用毛笔勾画那几个人的肖像前后照应。

(答出3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

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

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

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

问及原因时,有人说:

“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

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

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

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

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

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

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

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解析:

D 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可知本项错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解析:

AE 本题考查对阅读材料的鉴别和评说能力。

B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原文无据;C项,“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的表述与该项前面不构成因果关系。

D项,“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是作者提出的建议,不是该方案已经制定了。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要抓住题干中“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个问题,在文中筛选相关信息;同时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切忌凭空随意作答。

考生依据文本进行归纳整理概括即可。

答案:

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

初,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

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

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每焚契免责。

乡人甚敬重之。

魏孝明时,盗贼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还经南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

奉绢千匹,元忠唯受一匹,杀五羊以食之,遣奴为导,曰:

“若逢贼,但道李元忠遣送。

”奴如其言,贼皆舍避。

永安初,就拜南赵郡太守。

值洛阳倾覆,庄帝幽崩,元忠弃官还家,潜图义举。

会高祖率众东出,便自往奉迎。

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因进从横之策,备陈诚款,深见嘉纳。

时刺史尔朱羽生阻兵据州,元忠先聚众于西山,仍与大军相合,擒斩羽生。

即令行殷州事。

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寻兼中

书令。

天平四年,除使持节、光州刺史。

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征收。

被报,听用万石。

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

事讫表陈,朝廷嘉而不责。

兴和末,拜侍中。

元忠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以声酒自娱,大率常醉。

家事大小,了不关心。

园庭之内,罗种果药,亲朋寻诣,必留连宴赏。

每挟弹携壶,敖游里闬,遇会饮酌,萧然自得。

武定元年,除东徐州刺史,固辞不拜。

孙腾、司马子如尝共诣元忠,见其坐树下,拥被对壶,庭室芜旷。

谓二公曰:

“不意今日披藜藿也。

”因呼妻出,衣不曳地。

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

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

其年卒于位,年六十,谥曰敬惠。

(选自《北齐书·李元忠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B.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C.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D.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

解析:

B 回答这个问题,注意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四个选项中的不同停顿点的正误,一是根据正确的停顿点使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如“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从动词“论述”分析,其宾语是“旧事”;从动词“抚掌”分析“笑”也是“高祖”的谓语,由此判定“笑”后停顿。

再如“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从主语“斛斯椿等”分析,其动词谓语是“以”分析,“于荣利”是“淡”的倒置状语,由此判定“荣利”后要停顿;从“以”分析“经怀”后要停顿等。

最后通过排除法得到答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技又叫“方伎”,指医卜星相各种技术;文中的意思指医药及养生之类的技术。

B.“车”指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露车”指没有车盖、车帷的比较简陋的车。

C.古代使臣奉命出行要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使持节,一种官职。

D.藜藿是两种野菜的名称,古人一般把自家比较好的饭菜说成藜藿,是自谦的说法。

解析:

D “古人一般把自家比较好的饭菜说成藜藿,是自谦的说法”错误,“藜藿”指粗劣的饭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元忠仁爱宽厚,治疗有病乡亲。

李元忠因母亲年老多病,就专心学习医药方面的知识,后来看到有病的人,不论这个人高低贵贱,他都为他们治疗。

B.李元忠赤胆忠心,深受高祖信任。

在高祖率众自东出兵,李元忠拜见高祖,向高祖陈述纵横的策略,体现出他的赤胆忠心,让高祖十分信任他的为人。

C.李元忠不慕虚荣,做事实事求是。

光州遭灾,担任刺史上书请求赈灾,朝廷准许发放一万石粮食,李元忠不图虚名,最终发放十五万石,后受到朝廷的嘉奖。

D.李元忠不事家产,爱好饮酒作乐。

李元忠虽身处要职,但不把物质利益放在心上,以音乐、饮酒自娱,致使庭院荒芜、室内空旷,妻子也穿着不曳地的短衣。

解析:

C “不慕虚荣”错误,原文有“徒有虚名,不救其弊”,意思是每家发放升斗粮食不能赈灾,只是徒有虚名,不是说李元忠“不慕虚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每焚契免责。

(5分)

译文:

 

 

(2)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

(5分)

译文:

 

 

答案:

(1)李元忠的家境平素就十分富厚殷实,家里的人在乡里多靠借贷给别人获利,李元忠会常常烧掉借约,免掉他人的债务。

(2)两人相看,叹息而去,随后给李元忠送来了许多的粮食、丝绢衣服,他接受后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

  参考译文: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

当初,李元忠因为母亲年老多病,就专心医药,研习数年,于是精通医术。

李元忠仁慈忠恕,看到有病的人,不问贵贱,都帮忙治疗。

李元忠的家境平素就十分富厚殷实,家里的人在乡里多靠借贷给别人获利,李元忠会常常烧掉借约,免掉他人的债务。

因此,极受乡人敬重。

魏孝明帝时,贼寇蜂起,清河有五百人戍守西方边境,回家时经过南赵郡,由于道路被阻,一同投奔了李元忠。

他们奉送的千匹绢帛,李元忠只收下一匹,宰杀五头羊招待他们,最后派奴仆做向导,李元忠说:

“如果遇上寇贼,就说是李元忠派来护送的。

”奴仆按照他的话去做,寇贼们都回避而放过他们。

永安(北魏孝庄帝年号)初年,李元忠拜南赵郡太守。

适值洛阳陷落,北魏孝庄帝在被囚禁中驾崩,李元忠便弃官回到了故乡,暗中图谋起义。

恰逢高祖率众自东出兵,李元忠便前往逢迎。

李元忠乘坐着没有帷盖的车,车上放着素筝浊酒,见到了高祖,并向高祖表述很多方法、谋略,话语中显露了赤诚忠心,赢得高祖的信任。

此时刺史尔朱羽生据州府阻挡来兵,李元忠先在西山聚集兵众,然后与大军会合,一下子捉住了羽生,并杀了他。

高祖就命令他主持殷州政事。

每当高祖在宴席上谈论旧事,就拉着元忠的手笑。

后由于隐晦地批评朝廷,李元忠丢掉了官职。

这一时期,朝廷离心,起义的人多遭猜忌。

斛斯椿等认为李元忠淡于名利,又不以时事放在心上,所以,不(把他)归属于猜忌、嫉妒人当中。

不久,兼中书令。

天平四年,授使持节,光州刺史。

当时州内灾荒,人多菜色,元忠上表请求赈贷。

待秋收后归还。

朝廷同意,准许使用万石。

元忠认为万石赈民,平均算来,一家只有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于是拿出十五万石进行赈济。

事情完结后上报朝廷,皇上嘉奖了他。

兴和末年,拜待中。

李元忠,虽然提任要职,最初对日常杂事从不插手,而只以声酒自娱,且常常喝醉。

大小家事,也是一点都不关心。

园庭之中,种满了果树药材,亲戚朋友来访,一定留下喝酒,经常拿着弹弓带着酒壶,在乡里游玩,饮酒作乐,怡然自得。

武定元年,授东徐州刺史,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

孙腾、司马子如曾一同拜访过李元忠,见他坐在庭院中的树底下,披着被端着酒壶,周围再无他物。

李元忠对二位说:

“没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饭食。

”边说边呼妻出来,其妻衣不曳地。

两人相看,叹息而去,随后给李元忠送来了许多粮食、丝绢衣服,他接受后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

武定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

这一年死。

年六十,谥号敬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晚次湖口有怀(节选)

刘长卿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人夜晚在湖口这个地方住宿,看到秋天的湖光水色,心中有感而写下这首诗。

B.首句是即景抒情,诗人从帝乡向远方眺望,想象自己将踏上长达万里的路程。

C.“白发”在古人眼里象征年老,“沧波”则是眼前的湖水,三、四两句的写法是实写。

D.诗句中的“扁舟”跟“今夜谁家扁舟子”“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扁舟”均指小船。

E.大雁在秋天不分昼夜向南迁徙,发出阵阵叫声,让诗人难以入眠,增添了许多愁情。

解析:

BC B项,“诗人从帝乡向远方眺望”错误。

应为“站在湖口向帝乡眺望”。

C项,“写法是实写”错误,应是虚实结合。

15.诗歌的尾联耐人寻味,请赏析其艺术效果。

(6分)

 

 

答案:

①使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②写出了诗人在深夜中看到落叶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