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5693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4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docx

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复习题

《食品检验工》理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要素有6个方面,下面的(D)可以不属于范围。

A、人员素质B、仪器设备C、环境条件D、化验室安全

2.在重量分析中,若样品中不需要测定的成分被共沉淀,则会引起(D)。

A、过失误差B、偶然误差C、随机误差D、系统误差

3.标准偏差(S)是对有限的测定次数而言,在表示无限次数测定时,要使用总体标准偏差(σ)。

此两者之间的关系

=(B)。

A、

B、

C、

D、

4.原子序数为12,其元素的符号为(D)。

A、NaB、KC、SiD、Mg

5.对于

的化学反应,下面(B)的改变,不会影响反应速度。

A、反应物浓度B、压力C、反应温度D、都不影响

6.下列物质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是(C)。

A、蔗糖B、蛋白质C、淀粉D、油脂

7.下列分析不属于仪器分析范围的是(C)。

A、光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

C、萃取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D、层析法测定食品农药残留量

8.沉淀滴定中,莫尔法测定

时,可能的干扰离子是(D)。

A、与Ag+生成沉淀的阴离子,如

B、与

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如

C、有色离子

等D、A、B、C选项都正确

9.微生物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A)。

 A、经验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B、经验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C、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D、经验时期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10.称量时样品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会引起(B)。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D、试剂误差

11.制定标准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体现了制定标准的(C)原则。

A、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体健康B、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技成果

D、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

12.测量时读错了砝码,将会引起(A)。

A、过失误差B、偶然误差C、方法误差D、系统误差

13.0.756为( C )有效数字。

A、五位B、四位C、三位D、二位

14.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原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分子被破坏,组成了新的分子

D、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也被破坏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

B、催化剂不能影响产物和反应物的相对能量。

C、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D、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的速度。

16.自然界植物果实中不存在的低聚糖是(C)。

A、葡萄糖B、果糖C、乳糖D、蔗糖

17.用0.10mol/LNaOH标准溶液分别滴定20.00mL的

和HCOOH溶液,若消耗的NaOH的体积相同,则这两种溶液中

和HCOOH浓度之间的关系是(C)。

A、

B、

C、

D、

18.根据重量分析分类,食品中粗脂肪测定属于(C)。

A、沉淀重量法B、气化重量法

C、萃取重量法D、电解重量法

19.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C)。

A、脂蛋白B、外膜C、脂多糖D、肽聚糖

20.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时,一定要使用(C)试剂。

A、化学纯  B、分析纯  C、基准   D、以上都是

21.我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指的是(B)。

A、主要技术内容相同

B、技术内容相同,没有或仅有编辑性修改

C、技术内容有较大差异

D、技术上只有很小差异,编写方法基本对应

22.以下因素中,将导致实验偶然误差的是(B)。

A、共沉淀现象B、环境温度波动C、蒸馏水不纯D、操作不熟练

23.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式

的结果为(B)。

A、0.12706B、0.1271C、0.127D、0.13

24.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A)。

A、丁达尔现象B、通直流电后,离子定向移动

C、用滤纸过滤分离D、加入电解质形成沉淀

25.下列过程不可逆的是(D)。

A、食盐溶解B、硬脂酸钠的盐析

C、

的水解D、蛋白质的加热变性

26.下列关于不饱和烃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C)。

A、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与

水发生加成反应,使

水褪色

C、燃烧时火焰不如饱和烃明亮

D、能发生聚合反应

27.在配位滴定法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H突跃范围越大

28.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后,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这是由于(C)。

A、分子的振动B、分子的转动

C、原子核外层电子跃迁D、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29.细菌对糖的分解,是将多糖分解成丙酮酸,厌氧菌将丙酮酸进一步分解成各种有机酸、

,此过程称为(C)。

A、三羧酸循环B、氧化C、发酵D、还原

30.盐酸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 A )。

A、易挥发,组成会变B、相对摩尔质量较小

C、酸性太强D、滴定时常有副反应发生

31.沉淀重量法中对沉淀的要求不正确的是(B)。

A、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且易于洗涤和过滤B、沉淀必须是无机物

C、沉淀吸附杂质少D、沉淀容易转化为称量式

32.为探证某食品中是否含有Hg2+,应配制下面(C)试剂。

A、0.1mol/L

B、0.25mol/L

C、0.5mol/L

D、0.1mol/L

33.下面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C)。

A、纯度为99.99%的

B、纯度为99.98%的

C、纯度为99.98%的

D、纯度为99.98%的

34.以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质标定

溶液浓度,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的气泡未赶出,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则会导致(A)。

A、测得

溶液浓度偏小B、测得

溶液浓度偏大

C、滴定体积减小D、对测定结果无任何影响

35.用

消化后的样品滤液1mL,加入数滴

和几粒

结晶,振摇,如

层呈现紫色,示有(A)。

A、

B、

C、

D、

36.原麦汁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2.0665g浸出物包括的是(A)。

A、1g酒精、0.9565g

、0.11g酵母

B、1g酒精、0.9565g

、0.11g麦芽糖

C、1g水份、0.9565g

、0.11g酵母

D、1g水份、0.9565g酒精、0.11g

37.配制0.2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000mL,下面氢氧化钠取样正确的是( C )。

A、直接称取氢氧化钠8g

B、吸取饱和NaOH溶液5mL

C、吸取饱和NaOH溶液10mL

D、直接称取NaOH12g

38.食品中氨基酸的定性检验,加入水合茚三酮呈(A)现象。

A、蓝色或紫色B、红色C、黄色D、亮绿色

39.下面各种酸味调节剂在使用中有限量规定的是(B)。

A、磷酸B、富马酸C、柠檬酸D、乙酸

40.下面各甜味剂主要性状或用途错误的是( A)。

A、甜蜜素:

白色结晶粒状,不适用于糖尿病者食品,遇亚硝盐效果更好

B、糖精钠:

白色结晶,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消化,不适用于婴儿食品

C、麦芽糖醇:

无色透明粘稠液,适用于防龋齿甜味剂,糕点面包保湿剂

D、甘草:

淡黄色粉末,甜而略苦,高压症及循环系统障碍人应避免食用

41.为探证某食品中是否含有铜离子,应配制下面的( B)试剂。

A、0.1mol/L

溶液B、0.25mol/L的

C、0.2mol/L的

D、0.1mol/L的

42.取某食品样的清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氯离子呈有(A)现象。

A、白色沉淀B、黄色沉淀C、褐色沉淀D、黑色沉淀

43.取用

消化后的样品滤液1mL,加入数滴

和几粒

结晶,振摇若有碘存在,则

层有(C)现象。

A、白色沉淀B、黄色C、紫色D、蓝色

4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16g氧气与16g臭氧(

)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

B、4g氢气与18g水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

C、2g氢气与18g水的物质的量是不相等的

D、16g氧气与2g氦气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

45.用茚三酮法测定麦汁中α-氨基氮的含量,不需使用的仪器为(D)。

A、分光光度计B、高精度恒温水浴

C、定时钟D、滴定管

46.在以邻苯二甲酸氢钾(

)为基准物标定

溶液时,下列仪器中需用操作溶液淋洗三次的是(A)。

A、滴定管B、容量瓶C、移液管D、锥形瓶

47.下面各甜味剂主要性状用途错误的是(B )。

A、甘草:

淡黄色粉末、甜而略苦,高血压症及循环系统障碍人应避免食用

B、糖精钠:

白色结晶,耐热、耐碱、耐酸,适用糖尿糖患者及儿童食用

C、甜蜜素:

白色结晶粉末、对热光稳定,遇亚硝盐、亚硫酸盐高的水质产生橡胶味

D、麦芽糖醇:

无色透明粘稠液,适用于防龋齿甜味剂,糕点面色保湿剂

48.下面各防腐剂的主要性状或用途错误的是(B )。

A、苯甲酸:

不溶于水pH≤4.5时,对广泛的微生物有效,唯对产酸菌作用弱

B、苯甲酸钠:

易溶于水,pH≤6时才有抑菌作用,生产中可直接加入酸性食品中

C、丙酸钙:

白色结晶,易溶于水,防霉效果好而对酵母无影响,多用于面包生产

D、山梨酸:

酸性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

49.饮料中苯甲酸钠和糖精钠的分析,通常应选用下面的装置和玻璃仪器( C)。

A、蒸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冷凝管B、分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分馏柱

C、萃取装置,用分液漏斗和烧杯D、回流装置,用圆底烧瓶和空气冷凝管

50.减小分析天平称量误差的措施中,下面最重要的一条应该是(A )。

A、定期对天平和砝码进行计量检定B、减小天平室的气流,温度和震动影响

C、同一个试验使用同一台天平D、掌握好称量物品的性能

51.在某食品的消化液中,加入0.25mol/L的(D)生成白色沉淀会转灰褐色的表示有

A、

B、

C、

D、

52.有关银量法中摩尔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重铬酸钾为指示剂,且浓度约为

mol/L

B、滴定时溶液的pH值为6.5~10.5

C、摩尔法的标准溶液是

D、加防止

沉淀吸附

,滴定时要充分振摇

53.2g氢气,8g氧气,12g二氧化碳,16g二氧化硫,在标准状态下,所占的体积最大的是(B)。

A、氧气B、氢气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

54.1.130mol/L标准溶液稀释一倍后,其浓度为(D )mol/L。

A、0.06B、0.055C、0.05650D、0.05515

55.食品中氨基酸的定性检验可采用下面的( B)试剂。

A、甲醛B、水合茚三酮C、

D、NaOH

56.下面各甜味剂主要性状或用途错误的是(A )。

A、甜蜜素:

白色结晶粒状,不适用于糖尿病者食品,遇亚硝盐效果更好

B、糖精钠:

白色结晶,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消化,不适用于婴儿食品

C、麦芽糖醇:

无色透明粘稠液,适用于防龋齿甜味剂,糕点面包保湿剂

D、甘草:

淡黄色粉末,甜而略苦,高压症及循环系统障碍人应避免食用

57.GC法测定糕点中丙酸钙时使用的检测器是(B)。

A、TCDB、FIDC、ECDD、FPD

58.实验室分离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成分或从混合液中分离出一种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采用的装置及组装玻璃仪器正确的是(B)。

A、回流装置,用球形冷凝管和圆底烧瓶

B、蒸馏装置,用蒸馏瓶和冷凝管

C、蒸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冷凝管

D、分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分馏柱

59.某化验员发现常用的一只小烧杯称量后质量有问题,下面的分析检查原因可以不考虑的是( D )。

A、检查天平的感量是否正确B、检查砝码读数是否有错

C、检查天平的水平是否正确D、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60.开启天平后天平的标尺时动时不动或摆到某一处突然停止,下面可排除的原因是(C)。

A、检验天平是否水平B、检查阻尼筒空隙间是否有纤维物类

C、砝码与物品重量相差较远D、盘托与称盘间隙太小

61.下面各防腐剂的主要性状或用途错误的是(D)。

A、苯甲酸:

难溶于水,pH为2.5~4.0时抑菌最小浓度0.05~0.1%

B、苯甲酸钠:

易溶于水,pH值为3.5时0.05%的浓度可完全阻止酵母菌生长

C、山梨酸:

酸性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嗜气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

D、丙酸钙:

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对酵母、霉菌均有作用,宜适用西点生产中

62.实验室分离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成分或从混合液中分离出一种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采用的装置及组装玻璃仪器正确的是(B)。

A、回流装置,用球形冷凝管和圆底烧瓶

B、蒸馏装置,用蒸馏瓶和冷凝管

C、蒸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冷凝管

D、分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分馏柱

63.某化验员发现常用的一只小烧杯称量后质量有问题,下面的分析检查原因可以不考虑的是(B )。

A、检查天平的感量是否正确B、检查砝码读数是否有错

C、检查天平的水平是否正确D、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64.用酸度计测定溶液pH值时,应用(D)校正仪器。

A、标准酸溶液B、标准缓冲溶液

C、标准碱溶液D、标准离子溶液

65.在作霉菌及酵母菌测定时,每个稀释度作(C)平皿。

A、4个B、3个C、2个D、1个

66.某食品检出一培养物,其生化试验结果为:

(-),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需进一步作(A)试验。

A、ONPGB、甘露醇C、山梨醇D、血清学

67.溶血性链球菌在血清肉汤中生长时,管中的现象是(B )。

A、块状沉淀  B、絮状或颗粒状沉C、均匀生长   D、混浊

68.食品中微量砷(As)的测定,应采用(D)分析法。

A、化学B、滴定C、色谱D、光度

69.用组织捣碎机粉碎样品时,样品中金属离子的含量有可能会(C)。

A、减少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

70.为探证某食品中是否含有铜离子,应配制下面的(B)试剂。

A、0.1mol/L

溶液B、0.25mol/L的

C、0.2mol/L的

D、0.1mol/L的

71.当称量物品时,开启天平后,指针到某处骤然停止,可能的原因是( B)。

A、天平零点有问题B、天平的某一处有障碍

C、天平的灵敏度太高D、天平已到了平衡点

72.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是基于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组成化学原电池的(A)与溶液的pH大小有关。

A、电动势B、电流C、离子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

73.用2个标准缓冲溶液对酸度计定位时相差到3格,与下面原因可能无关的是(C)。

A、标准缓冲溶液污染了B、玻璃电极老化了

C、电压不稳D、甘汞电极阻塞

74.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正确的是(C )。

A、选择灵敏度档B、调节“0”电位器,使电表针指“0”

C、预热20minD、调节10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处

75.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它是一种(C)。

A、饲料添加剂B、兽药

C、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D、抗生素

76.最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A)。

A、沙门氏菌B、产毒霉菌

C、致病性大肠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

77.薄层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素素B1的方法中,采用下列(A)作为吸附剂。

A、硅胶GB、CMCC、聚酰胺粉D、氧化铝-G

78.薄层比色法测糖精钠含量,下列操作错误的是(C)。

A、聚酰胺薄层板制成后于80℃干燥1h

B、饮料类样品称样后,加(1+1)盐酸,再用乙醚提取

C、提取糖精钠的乙醚层通过无水Na2SO4后,在电炉上加热使乙醚挥干

D、准确称取经120℃,4h干燥后的糖精钠;用乙醇溶解定量

79.取某食品消化液一滴在点滴板上,加0.25mol/L的(A)生成红棕色沉淀示有

存在。

A、

溶液B、

溶液

C、

溶液D、

溶液

80.二硫腙比色法测Pb含量,选择测定波长为(B)。

A、540nmB、510nmC、610nmD、440nm

81.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是基于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组成化学原电池的()与溶液的pH大小有关。

A、电动势B、电流C、离子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

82.用标准缓冲溶液对酸度计定位时,最大的相差到3格,下面原因中的(  )可以首先排除。

A、玻璃电极老化了B、标准缓冲溶液pH值不准

C、甘汞电极阻塞D、预热时间不够

83.实验室灰尘对下列情况影响说法欠妥当的是()。

A、对微量成分的分析结果影响很大B、对仪器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C、对微生物繁殖传播有利D、对食物成分定性鉴定影响很大

84.一组测定结果,有个别值的相对偏差较大,应该()。

A、先删去该测定值,再计算平均值B、先检验,再决定是否剔除

C、计算标准偏差,若小,可以保留D、计算变异系数,若小,可以保留

85.对冰棍进行微生物检验时,应先将其置(),融化后立即进行检验。

A、0~4℃1hB、45℃水浴30min

C、7℃水浴30minD、室温30min

86.某食品作菌落总数测定时,如10-1菌落数多不可计,

平均菌落数为305,

平均菌落数12,则该样品应报告菌落数是()。

A、30500B、12000C、31000D、21000

87.从一饮料中检出一可疑菌,其生化试验结果为:

(-),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补种ONPG试验为阳性,判断该培养物()。

A、沙门氏菌B、大肠艾希氏菌

C、柠檬酸杆菌D、志贺氏菌

88.作霉菌检查时,欲采粮食样品,应分层定点取样,一般可分()或分层随机采取不同点的样品充分混匀。

A、二层三点B、二层五点C、三层三点D、三层五点

89.溶血性链球菌在血清肉汤中生长时,管中的现象是( )。

A、块状沉淀 B、絮状或颗粒状沉C、均匀生长    D、混浊

90.银盐法测As含量,银盐溶液吸收生成的砷化氢形成()色胶态物。

A、红B、黄C、蓝D、绿

91.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时,采用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

A、作吸附剂B、参加反应C、帮助沉淀D、脱水

92.饮料中苯甲酸钠和糖精钠的分析,通常应选用下面的装置和玻璃仪器()。

A、蒸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冷凝管

B、分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分馏柱

C、萃取装置,用分液漏斗和烧杯

D、回流装置,用圆底烧瓶和空气冷凝管

93.酿造用水氨氮采用纳氏比色法测定前,干扰物多时,样品蒸馏处理的pH应( )。

A、≤6.0B、≤4.0C、=7.4D、>8.0

94.碘量法测定酒精中醛的含量,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

A、将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分解游离出来

B、与过量的亚硫酸氢钠作用

C、与样品中的醛作用

D、消除样品中醇和酯的干扰

95.黄酒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下面操作错误的是( )。

A、准确吸取10.00mL样品

B、用

滴定至pH8.2为终点

C、加入中性甲醛溶液10mL

D、用

标准溶液滴定至pH10为终点

96.利用麦芽浸出液所含多种酶在一定温度下的综合水解性能,促进大麦内容物的分解,然后测大麦浸出液的(),从而得出样品的浸出物重量。

A、重量B、体积C、密度D、波美度

97.用邻菲罗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加入邻菲罗啉的作用是( )。

A、氧化

B、还原

C、螯合剂D、显色剂

98.下面关于白酒质量与香型说法不妥当的是( )。

A、清香型白酒的乙酸乙酯占总酯的50%以上

B、固态白酒的总酸比液态法白酒高

C、白酒的香味成份总酯越高越好

D、极少量的双乙酰使白酒口味呈蜂蜜香甜

99.下列( )符号表示一个变压器。

A、

B、

C、

D、

100.下列稳压电路中,负载Rz上的电压是()。

 

A、+8VB、-8VC、+5VD、-5V

101.砷斑法测As,其中溴化汞试纸的作用是与砷化氢反应生成()色斑点。

A、绿B、黑C、黄D、蓝

102.作志贺氏菌分离时,在选择平板上挑选可疑志贺氏菌菌落接种()培养基。

A、三糖铁琼脂B、三糖铁和半固体

C、半固体D、半固体和靛基质

103.在啤酒生产的糖化过程中,可采用()来控制蛋白分解程度。

A、总氮的测定B、隆丁区分法C、多肽的测定D、氨基酸的测定

104.黄酒中氧化钙的化学测定法,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的是定量的( )。

A、草酸铵B、氧化钙C、硫酸D、硫酸溶解

后释放的

105.甲醇的光度测定中,下列因素( )对测定结果影响最大。

A、空白试验B、

用量

C、显色剂用量D、样品酒精含量及取样量

106.不影响样品浸出物含量(协定糖化法)测量结果的因素为下列()。

A、麦芽汁20℃相对密度B、密度瓶的重量

C、水的质量D、乙醇乙醚洗涤密度瓶

107.食用酒精氧化试验选用配制标准液的试剂是( )。

A、三氯化铁、氯铂酸钾B、三氯化铁、氯化钴

C、三氯化铁、高锰酸钾D、三氯化铁、氯化钾

108.酿造用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加入对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 )。

A、紫红色的偶氮染料B、红色配合物

C、浅红色盐类D、蓝红色溶液

109.常用的保险丝是由铅锡合金等材料制成,特点是柔软、熔点低,其熔断电流应等于( )。

A、额定电流B、额定电流的1.3~2.1倍

C、额定电流的5~6倍D、额定电流的10倍

110.一个2μF的电容器和一个100W的白炽灯泡串联后,接入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则流过灯泡的电流为( )。

A、0.135AB、0.455AC、0.104AD、0A

111.在某食品消化液中加入

溶液后有黄色沉淀产生,说明该食品中可能有()。

A、

B、

C、

D、

112.为探证某食品中是否含有铜离子,应配制下面的()试剂。

A、0.1mol/L

溶液B、0.25mol/L的

C、0.2mol/L的

D、0.1mol/L的

113.食用酒精氧化试验选用配制标准液的试剂是( )。

A、三氯化铁、氯铂酸钾B、三氯化铁、氯化钴

C、三氯化铁、高锰酸钾D、三氯化铁、氯化钾

114.杂醇油的光度法测定,显色剂用浓硫酸配制,其作用是( )。

A、用浓硫酸氧化杂醇油才能显色

B、排除甲醇、甲醛的干扰

C、用浓硫酸将杂醇油脱水,转为不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