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60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g、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

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

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

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

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

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

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

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

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

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

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

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2

  班会目的

  1、掌握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关爱生命,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

  班会内容

  一、话题引入:

  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极大,并且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__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8级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防震减灾,珍爱生命。

  二、地震的前兆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发生之前有时会有一些前兆,我们如果能掌握这些前兆,就会对地震的预防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

如地震前往往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野生动物反应异常,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

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决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三、地震发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四、学习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

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学生在学校如何避震?

  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教室上课的,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如果正在操场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当在室外上课。

  3、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

承重墙墙根、墙角;

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

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吊顶、吊灯下;

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

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3

  5—9月,是雷雨天气集中的季节,为了提升儿童青少年对雷电、暴雨等气象自然灾害的认识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班级开展了三场“知识守护生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将有关防雷电、暴雨等灾害的知识带进课堂、走近小学生。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

排练节目;

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同学们,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

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

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

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

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

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

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

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

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这次日本发生了9。

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五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

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5、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

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学生5: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学生6: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学生7: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

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学生8: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6、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4

  一、班会时间:

  20__年5月15日

  二、班会地点:

  五二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和班长

  五、班会主题: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六、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解关于地震的相关常识,以及在地震来临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进行避震等。

让学生懂得怎么样进行避震减灾,努力把伤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内容:

  1、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2、使学生学会判断大震前的前兆;

  3、让学生懂得地震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及其避震要点;

  4、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伤害的图片和资料,采用主持人介绍避震减灾的尝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进行避震减灾,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演习。

  九、活动过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3、组织学生学习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状况。

  4、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十、活动小结:

  1、活动成果:

  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而且他们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应变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

  2、不足之处:

  

(1)、班队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2)、在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过程中,秩序出现一点混乱,但在主持人的维持下得到很好控制。

  (3)、在组织讨论和交流时学生的发言不够踊跃,可知学生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

  1.马上就一年了,回顾历史了解汶川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危害。

  2.掌握灾害时自救的常识。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男:

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

这一时刻,是全人民都不该忘记的时刻。

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

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也是历史罕见的。

此次地震,振源只离地表30km,振动了大半个。

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个原子弹的威力,且余震多达一千多次。

可谓是天将降大难于!

  女:

瞬间,有多少人的生命轨迹发生了逆转,他们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家园变成凄惶的废墟。

在那片废墟上的是形单影只,哭红双眼的家人和一只只仿佛在留恋徘徊的黑色蝴蝶。

让我们随着短片,走进这令人沉痛的汶川大地震,为死去的同胞默哀!

  (放视频《快一年了!

回顾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事件》)

面对灾难和死亡,人们没有屈服。

伴随着温总理奔忙的脚步,我们的心里一直燃烧着希望;

在房梁塌陷的一瞬间,是教师完全燃尽正旺的生命,照亮孩子稚嫩的脸庞;

面对救援战士“再让我救一个”的呐喊,我们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让我们把一首诗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送给灾区的人民,让故去的人们得以安息!

诗朗诵。

  二、诗歌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

  三、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

小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

大地震已造成6万9千多人死亡。

数字是触目惊心,令人沉痛的。

但是在此次大地震中,与北川相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究其原因,是校长叶志平4年来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

地震发生时,1分36秒内全校师生2多人按指定路线有序撤到操场上。

痛定思痛!

其实,我们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常识,就能在灾难中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地震发生后,同学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汶川大地震确实教育了我们,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自救常识,让我们再来讨论如果其他灾害发生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四、小组讨论上一个问题。

  五、主题班会。

  自然灾害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团结一致,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我们怀着希望起程,一切困难、灾难都将被我们踩在脚下。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6

  一、班会目标:

  1、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班会过程:

  

(一)介绍首个“防灾减灾日”的知识。

  20__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__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其意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二)让同学们广泛发言,畅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做总结。

  1、地质灾害:

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

雨涝、洪水、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

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

五、冰雹灾害:

  5、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三)假设同学面临了自然灾害,你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措施?

  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防浓雾:

1。

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

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

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遇到火灾时的应急自救措施: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

  2、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对火灾的处理方法。

  3、知道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要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拨打119,当地时间危险发生的时候能够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

  2、学会火灾逃生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多数会是交待安全的话)

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

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

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

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发生在宁安市的一次空前的大灾难:

2005年6月10日下午3时15分,正当我们还安静的坐在教室内读书的时候,一场由瀑雨引发的山洪无情地冲进了沙兰镇中心小学,洪水夺走了100多个幼小的生命,给无数家长和教师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创伤。

(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讲解)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交流当危险发生的时候。

(课件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如何拔打119

  创设着火了的情境(由两名学生表演创设情境,一名演家中着火了的小主人,小主人看到着火了慌张地乱喊乱叫;

一名演大火,叫嚷着要烧了一切。

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这样慌里慌张、乱喊乱叫对不对?

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多数会说不要慌张,快打119。

根据情况决定用不用全班讨论)

  2、与119对话

  表演:

大火围着小主人转,小主人打了119拿着电话问所有学生:

“我该怎样和他们讲呢?

都要说些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请每一组都来讨论,制定拨打119的具体过程,一会用表演的方式来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组织学生得到最具体的方法)

  三、火灾自救方法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火灾中逃生的方法,要求记住是如何得到的逃生方法)

  1、(表演:

拨打完119后,小主人松了一口气,说:

“这回我可以坐下来等消防员叔叔来救我了。

”)

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生:

不对。

那他应该怎样做才对呢?

逃离火灾现场。

现在我们都置身于楼房的火海之中,楼道是不可能走了,消防队正在赶来,请各组交流你们调查的收集到的火灾逃生方法,选出最快、最有效的逃生方法,用你们自己的形式汇报给大家。

  各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和学生可以对每一种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检验是不是有效。

评选出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推广。

  四、总结

  你认为学了本节知识对你有哪些帮助?

  五、调查任务

  回家后调查其他危险发生的时候的逃生方法。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2、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3、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学重点】

  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一、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防灾减灾日”意义。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__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种类有:

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

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

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