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6499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docx

浙科版高中生物考前提升训练A光合作用精品课堂学习导学案

1.3.6光合作用(A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A.叶绿体的外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中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在光下裂解( )

A.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C.所需能量来自ATP

D.速率与色素含量、光强度等有关

3.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  )

A.葡萄糖、NADPH、ATP

B.NADPH、二氧化碳、ATP

C.NADPH、氧气、ATP

D.葡萄糖、二氧化碳、水

4.欲通过观察倒置的装有水生植物和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下列四支倒置的试管中,设计最佳的一组是(  )

A.a试管和d试管B.a试管和b试管

C.b试管和c试管D.a试管和c试管

5.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

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

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a、b和dB.a、c和e

C.c、d和eD.b、c和e

6.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B.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7.(2018·温州八校联考)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植物叶肉细胞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甲中的B点骤变为C点,短时间内三碳酸分子含量将快速下降

B.图甲中若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则A点将向右移动

C.图乙中,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

D.图乙中,与F点相比,E点三碳酸分子的含量较高

8.

科研人员用茶树离体叶片测定了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4min时,水裂解产生气体的去向有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细胞外

B.若茶树植株长期处于16min时的状态,则其不能正常生长

C.与8min时相比,4min时叶绿体中的ADP、NADP含量较少

D.在最初的0~4min,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的下降,阻止了CO2的供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4分)

9.(7分)(2018·浙江11月选考真题)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

取去除淀粉的某植物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A~D四组烧杯中,在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检测结果

A

富含CO2的纯水

光照

+

B

富含CO2的纯水

黑暗

-

C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光照

++

D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

注:

“+”表示检测出淀粉,“++”表示检测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测出淀粉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去除植物叶片中的淀粉?

____________。

 

(3)据表分析,将CO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_______组。

在植物体内,CO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__________循环,其产物可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__________,并运到植物体其他部位供细胞利用。

 

(4)检测结果表明离体叶肉细胞可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

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在块茎中,淀粉长期储存在_____________中。

 

10.(7分)(2018·浙江4月选考真题)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______________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减少而降低了光合速率。

由此推知,若遇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可对该植物进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

 

(2)提取上述四组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进行纸层析分离,结果发现,第4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的第_________________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

 

(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的提取液并测定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

 

11.(8分)(2018·嘉兴模拟)如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循环,该循环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NADPH在该循环中的作用为________。

 

(2)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然后与________一起合成蔗糖,再运出叶肉细胞。

 

(3)若将光照撤离,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________(填“下降”“上升”或“不变”)。

 

(4)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光合产物中含18O的除糖类外,还有________。

 

12.(12分)(2018·丽水模拟)如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能吸收光能,以某种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是该色素的________。

 

(2)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分为图中Ⅰ、Ⅱ两个阶段,Ⅱ阶段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其实是一系列________反应;首先,在酶的催化作用下,1分子的CO2与1个RuBP结合,形成1个________,这个分子随即分解成2个3-磷酸甘油酸,接下来是还原反应;NADPH和ATP在完成了还原反应之后,又回到________状态。

图中的④在合成淀粉或蔗糖时会脱下磷酸,脱下的磷酸又可进入叶绿体,则④表示________。

 

(3)若用含18O的

O浇灌植物,经足够长时间后,在植物周围的空气成分中能测到18O的是________。

 

 

1.【解析】选B。

叶绿体的基粒就是叠起来的类囊体,光合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2.【解析】选D。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在光下裂解发生在类囊体膜上,产物为H+、电子和氧气,所需能量来自色素吸收转化的光能,因此水在光下裂解的速率与色素含量、光强度等有关。

3.【解析】选C。

光反应光解水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ADP和Pi合成ATP。

4.【解析】选D。

该实验变量为倒置的装水试管中是否有植物,故应该选a与c对照。

5.【解析】选B。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部位c、e被锡箔纸遮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而a部位为黄白色,没有叶绿素,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加碘液不会变蓝。

6.【解析】选A。

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说明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A项正确;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蓝紫光,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或蓝紫光下,则会有氧气产生,B项、C项错误;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光能,同时产生ATP,D项错误。

7.【解析】选D。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若图甲中的B点骤变为C点,即光强度增大,光反应增强,短时间内三碳酸分子利用增加,但是生成量变化不大,这样细胞内的三碳酸分子在短时间内含量将快速下降,A项正确;图甲中若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则与原来相比,光合效率降低,这样光补偿点增大,A点将向右移动,B项正确;图乙中,与G点相比,F点CO2浓度低,碳反应消耗的NADPH量少,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C项正确;图乙中,与F点相比,E点CO2浓度低,细胞内三碳酸分子的含量较低,D项错误。

8.【解析】选C。

实验开始4min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氧气的去向包括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细胞外,A正确;在16min时,净光合速率为0,植株不能正常生长,B正确;4min与8min时相比,4min时气孔导度较大,碳反应速率较快,消耗的ATP和NADPH快,生成的ADP和NADP较多,C错误;根据曲线分析,净光合速率下降趋势与气孔导度下降趋势相似,其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下降,CO2供应减少,D正确。

9.【解析】

(1)依据题表分析,本实验共有4组实验,比较烧杯中液体成分可知,葡萄糖为可变因素,通过处理条件可知光照为可变因素,所以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葡萄糖和光照。

(2)为了去除植物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进行暗处理,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细胞呼吸消耗尽。

(3)光合作用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据题表分析,只有A、C组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

在植物体内卡尔文循环中,1分子的CO2与1个核酮糖二磷酸结合,会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经还原后生成三碳糖磷酸,大部分三碳糖磷酸被用于核酮糖二磷酸的再生,部分三碳糖磷酸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淀粉,部分三碳糖磷酸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4)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在块茎中,淀粉长期储存在白色体中。

答案:

(1)葡萄糖和光照 

(2)暗处理

(3)A、C 卡尔文 蔗糖

(4)叶绿体基质 白色体

10.【解析】

(1)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温度和光照,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

对比图中曲线可知,低温和光照处理的植物叶片,由于低温使合成叶绿素的有关酶的活性降低和强光使叶绿素分解,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叶绿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减少,光反应降低,光合速率降低。

为减少叶绿素的损失,可进行遮光处理。

(2)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色素分离时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出现的色素带分别为: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强光照条件下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增多,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降低,色素带3(叶绿素a)和4(叶绿素b)的宽度变窄。

(3)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的提取液并测定吸光率,可以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

答案:

(1)叶绿素含量 低温和光照 蓝紫光和红 遮光

(2)碳酸钙 3、4 (3)吸光率

11.【解析】

(1)图中由CO2的吸收可判断该生理过程为卡尔文循环,NADPH既有还原性又带有能量,故可供氢(作还原剂)和供能。

(2)一分子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而成。

(3)若将光照撤离,光反应受阻,ATP和NADPH的合成受阻,无法继续还原再生成RuBP,故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含量下降。

(4)CO2中的O在卡尔文循环中一部分转移

到生成的水(

O)中,一部分转移到生成的葡萄糖中,而

O又可作为光反应的原料进行光解,产生18O2。

答案:

(1)卡尔文 三碳酸分子的还原(“CO2的还原”“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均可) 供氢(作还原剂)和供能(写全才可)

(2)果糖 (3)下降

(4)H2O、O2(或“

O、18O2”,写全才可,多写脂质、蛋白质也可,多写CO2不可)

12.【解析】

(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以某种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是该色素的吸收光谱。

(2)Ⅱ阶段(碳反应)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其实是一系列酶促反应。

首先,在酶的催化下,1分子的CO2与1个RuBP结合,形成1个六碳分子,这个六碳分子随即分解成2个3-磷酸甘油酸,接下来是还原反应;NADPH和ATP在完成了还原反应之后,又回到NADP+和ADP状态。

图中的④在合成淀粉或蔗糖时会脱下磷酸,脱下的磷酸又可进入叶绿体,则③表示三碳糖。

(3)若用含18O的

O浇灌植物,经足够长时间后,在植物周围的空气成分中能测到18O的有

O、C18O2、18O2。

答案:

(1)吸收光谱 

(2)酶促 六碳分子 NADP+和ADP(写全才可) 三碳糖

(3)

O、C18O2、18O2(写全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