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7265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

23A+X②22A+X③21A+Y④22A+Y

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3.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倍体马铃薯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和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子女与父母的性状总有一些差异,这些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

D.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了8个碱基对,不属于基因突变,应属于染色体变异

4.用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得到的子代是()

A.八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患白化病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B.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C.羊水检查是产前诊断的唯一手段

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6.下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两种染色体行为示意图,其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均涉及DNA链的断开和重接

C.均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D.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7.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的主要原理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结合

B.诱变育种可在较短时向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C.用AaBb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得植株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

D.用AaBb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得植株基因种类和数量均增加

8.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

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筛选培育抗病毒新品种

C.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D.适当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获得的无子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细胞融合

C.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转基因生物是重组DNA技术的成果,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10.图4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

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

1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②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③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④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⑤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⑥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⑦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

A.①②③B.④⑥C.④⑤⑥⑦D.③④⑤

12.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其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植物:

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

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13.某农科院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高品质小麦新品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B.a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D.b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14.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如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

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脱分化

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

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

15.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

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16.如图中的甲、乙为染色体配对时出现的一种现象,丙、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现象,①至④是对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或结果的解释,其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图甲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有片段缺失

②图乙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有片段倒位

③图丙会导致染色体片段重复

④图丁会导致基因重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囊性纤维病(囊肿性纤维化)的遗传方式如图。

下列疾病的类型最接近囊性纤维病的是(  )

A.白化病B.流行性感冒

C.21三体综合征D.红绿色盲

18.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19.如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

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④D.②③④

2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②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③所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④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⑤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②④D.②③⑤

21.如图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的图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基因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22.经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如图所示,有人称多出的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

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B.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D.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2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24.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不结种子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同源染色体

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25.某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不可能是(  )

A.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发生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D.发生了基因重组

26.对下列细胞图中有关染色体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是体细胞,也可能是生殖细胞

B.图甲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体细胞,该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C.图乙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图乙中含有4个DNA分子、4个着丝点、4个中心粒

27.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和制片3个步骤

C.在低倍镜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D.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28.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多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

B.选择具有某种遗传病的家族作为调查对象

C.选择发病率较高的高血压病作为调查对象

D.选择尽可能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29.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

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

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30.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

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31.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

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

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32.人类常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

A.都是纯合子B.都是杂合子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33.“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和返回,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先进行列。

据报道,“神舟七号”飞船上除了搭载文化物品外,还搭载了生物菌种、植物组织培养幼苗、农作物和花卉的种子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幼苗在太空中失去了所有应激性

B.太空育种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

C.产生的新品种都对人类有益

D.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34.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种群,使种群发生进化

D.共同进化仅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5.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l%B.30%,42%C.70%,2l%D.70%,42%

3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共同进化总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7.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

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前足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

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38.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3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环境变化越剧烈物种进化速度越慢

B.随着工业污染的加剧桦尺蠖浅色基因频率定向升高

C.害虫抗药性形成是农药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D.兰花与专门给它传粉的蛾通过生存斗争实现共同进化

40.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分别为(1/2)×[1-(1/2)n]。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

A.发生了隔离B.发生了自然选择

C.没有发生生物进化D.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分)如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B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C、F过程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

(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育种时间比较长,原理是;如果为缩短育种年限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的原理是。

(4)现有三个水稻品种,①的基因型为aaBBDD,②的基因型为AAbbDD,③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如果每年只繁殖一代,若要获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________年的时间。

42.(15分)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

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

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

这种培育技术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处杂交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

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43.(15分)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的筛选。

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图所示。

(1)卵母细胞除从活体输卵管中采集外,还可以从已处死的雌鼠________中获取。

(2)图中的高血压相关基因作为,质粒作为_______二者需用切割后连接成重组载体,该过程与质粒上含有有关。

(3)子代大鼠如果和___________,即可分别在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说明高血压相关基因已成功表达,然后可用其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

(4)在上述转基因大鼠的培育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CDCCB6----10BDBBC11-----15BBDDB16-----20DACBC21-----25BCDCA26------30DBDDB31-----35ABBBD36------40CADCC

二、非选择题

41.

(1)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

(2)E基因重组(3)AD基因重组ABC染色体变异(4)三年

42.

(1)纤维素酶、果胶酶(2分)  原生质体  愈伤  再分化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2分)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2分)

体细胞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的个体 (2分)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 (答对一个既给分)

43.

(1)卵巢

(2)目的基因 (载体)运载体  同一种限制酶限制酶识别位点(限制酶切割位点、酶切位点、切割位点)

(3)检测到相应蛋白质(产生相关蛋白质)     出现高血压

(4)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姓名

班级

学号

高二期中生物答题纸

41.

(1)B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C、F过程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

(2)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

(3)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原理是;缩短育种年限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至少需要________年的时间。

42.

(1)先用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_,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

这种培育技术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43.

(1)从已处死的雌鼠中获取。

(2)高血压相关基因作为,质粒作为二者需用切割后连接成重组载体,该过程与质粒上含有有关。

(3)子代大鼠如果和,即可分别在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说明高血压相关基因已成功表达

(4)所用到的主要胚胎工程技术是、和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