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7405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docx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16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6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表示等位基因的是A.Yy  B.XY  C.yy  D.YY【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等位基因的概念,要求学生知道等位基因的表示方法,难度较小;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常用一对大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其中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不是,隐性基因则用该小写字母表示,因此Y与y可表示一对等位基因,A正确;XY、yy、YY均不能表示一对等位基因,BCD错误。

  2.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下列能验证基因自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子代全为黑光B.黑光×白粗→子代全为黑粗C.黑粗×黑光→3黑粗∶1白粗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答案】D  【解析】验证基因自组合定律的方法是测交,即选择亲本为黑色毛皮粗糙的个体与白色毛皮光滑的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中黑色毛皮粗糙∶黑色毛皮光滑∶白色毛皮粗糙∶白色毛皮光滑≈1∶1∶1∶1时,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组合定律;所以本题选D。

3.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复制发生在间期,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联会后形成四分体结构,A正确。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促使R菌转化为S菌的“转化因子”是A.S菌多糖荚膜  B.R菌蛋白质  C.R菌的DNA  D.S菌的DNA【答案】D  【解析】根据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可知,促使R菌转化为S菌的“转化因子”是S菌的DNA,选D。

  5.下列属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特征的是A.空间结构与蛋白质一样具有多样性B.碱基按G与C,A与U互补配对  C.DNA分子排列中,两条长链上的核糖与磷酸的排列千变万化D.DNA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答案】D  【解析】所有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没有多样性,A错误;DNA分子中G与C、A与T配对,B错误;DNA分子排列中,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排列顺序固定不变,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C错误;DNA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D正确。

6.红绿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据调查得知,某中学的学生中基  B  因型人数统计如下表,则正常基因X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人数  A.%  B.88%  C.93%  D.%【答案】B  【解析】等位基因的概念可知,X的基因频率是X与X和X的和的比率,表格信息可知,调查的人数男性5000人、女性450人,因为男性个体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和其等  B  位基因,因此该种群中X的基因频率=÷=88%,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7.一段双链DNA分子中的:

的值为A.无法确定  B.碱基对的数目确定C.1  D.1或【答案】C  【解析】于双链DNA分子中A=T,G=C,所有其:

的值为1,选C。

8.下列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B.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C.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染色体一定比Y染色体大  B  B  B  b  XX200BBXX40BbXX10bbXY440BXY60bD.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雄性个体【答案】D  【解析】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A错误;雌雄同体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B错误;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但其X染色体比Y染色体小,C错误;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雄性个体,D正确。

9.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1和5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产生的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C  【解析】分析图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图Ⅱ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特点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图甲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的形态不同),2和3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6和7是一对同源染色体,5和8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1和5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A错误;图Ⅱ中①和②为姐妹染色单体,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可能会含有等位基因,若①上某位点有基因A,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a,B错误;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C正确;图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

  10.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品种⑥的途径Ⅰ→V,属于杂交育种的方法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C.通过Ⅲ→Ⅵ过程的Ⅲ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答案】D  【解析】培育品种⑥的途径Ⅰ→V,属于杂交育种的方法,A正确;过程II→IV时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因为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B正确;III→VI时单倍体育种,III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Ⅵ为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者低温处理使单倍体幼苗的染色体加倍的过程,C错误;过程VI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只能处理幼苗,因为单倍体没有种子产生,D错误。

  11.有一种塑料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可以降解,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培育专门“吃”这种塑料的细菌能手的方法是()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答案】C  【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培育细菌新品种只能通过诱变育种,故本题选C。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只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使用,A错误;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所以B、D错误。

12.下列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的是()A.棉株中含有杀虫蛋白基因  B.大肠杆菌中具有胰岛素基因相应的mRNAC.土豆含有抗盐的基因D.酵母菌中提取到了人胰岛素【答案】D  【解析】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数目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了相应蛋白质,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涉及了蛋白质已合成,所以选D。

13.下列四个试管中能模拟翻译过程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多肽的过程,所以本题选C。

  14.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和所利用到的实验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  A.A  B.B  C.C  D.D【答案】B  【解析】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物中含有淀粉,但没有用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沃森、克里克用物理模型构建法构建并制作了DNA的双螺旋结构,B正确;格里菲斯完成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C错误;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应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D错误。

  15.下列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出现的是A.出现同源染色体  B.分裂间期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组合D.着丝点分裂【答案】C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出现的主要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自组合等行为,所以本题选C;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存在、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着丝点的分裂是二者共有的行为,所以ABD错误。

  16.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科学家萨克斯沃森、克里克格里菲斯摩尔根科学发现光合作用产物中含有淀粉DNA的双螺旋结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物理模型构建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类比推理法  B.DNA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B  【解析】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的片段,A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的DNA片段,B错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C正确.【考点定位】基因与DNA的关系  【名师点睛】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17.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

若以公式N=计算,则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  A.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家庭数B.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C.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D.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总家庭数【答案】C  【解析】若以公式N=a/b×100%行计算,则公式中a应表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b表示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18.与玉米植株颜色有关的一对基因Pl和pl在第6染色体长臂的外段,纯合紫株玉米与纯合绿珠玉米米杂交,F1植株均表现为紫色。

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玉米的花粉,然后给绿株授粉,在734株F1幼苗中出现2组绿苗。

经细胞学鉴定表明,这是于第6染色体上载有Pl的长臂缺失导致的。

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C  【解析】题意可知:

F1幼苗中出现的2组绿苗,是于第6染色体上载有Pl的长臂缺失导致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19.下列关于大肠杆菌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进行  B.遗传物质的复制在宿主细胞内完成C.遗传物质中所含的糖属于单糖D.遗传物质中特有的碱基是U【答案】C  【解析】大肠杆菌遗传物质只能是DNA,A错误;大肠杆菌遗传物质的复制只能在自身细胞内完成,B错误;大肠杆菌遗传物质中糖类是脱氧核糖,脱氧核糖属于单糖,C正确;遗传物质中特有的碱基是T,D错误。

决定mRNA的序列是通过A.碱基互补配对B.DNA的自我复制C.mRNA的密码D.tRNA的反密码【答案】A  【解析】DNA决定mRNA的序列是通过二者之间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A正确。

21.人的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A.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B.胰岛细胞中原有的血红蛋白基因一定于外界环境变化而丢失C.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D.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D  【解析】人的胰岛细胞来源与受精卵,含有人的全部基因,其能产生胰岛素,而其他种类的细胞不能产生胰岛素,是于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选D。

22.下列关于单倍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蜜蜂中的雄峰就是单倍体个体B.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C.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D.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子【答案】B  【解析】蜜蜂中的雄峰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体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雄蜂是单倍体,A正确;若果是多倍体产生的生殖细胞发育而成的单倍体,体细胞内不只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植物中单倍体,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C正确;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一般得到的是纯合子,D正确。

  2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B.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  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A正确;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于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发生变化,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改变,此确定种群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B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C错误;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种群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正确。

  【点睛】注意理解并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4.某位同学尝试做了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下列是他的某些操作,不正确的是A.选择洋葱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  B.将洋葱长出的1cm的不定根在4℃条件下诱导培养36小时C.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D.解离后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再及时漂洗【答案】D  【解析】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观察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在低温处理中染色体的加倍,所以必须选择洋葱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A正确;将洋葱长出的1cm的不定根在4℃条件下诱导培养36小时,B正确;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C正确;解离后,先漂洗,再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D错误。

25.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B.是DNA母链的片段    C.和DNA母链相同,但T为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答案】A  【解析】DNA分子复制是以DNA分子两条单链分别为模板,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A-T,G-C,各自合成新的DNA子链,并与其模板链重新螺旋,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的过程。

所以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选A。

二、综合题  1.下图一、图二表示两种出现囊性纤维病的家庭。

    从图_______可推知,控制囊性纤维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图二中,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正常女孩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图一F1中,患病女孩产生的生殖细胞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图一中双亲第二胎生了一个正常的男孩,该男孩为囊性纤维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一常AaAaa2/3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图解一可知,正常双亲生出一个患病女儿,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的基因型都为Aa。

根据图解二,结合该病的遗传方式,正常父亲的基因型为Aa,患病母亲的基因型为aa,他们的正常女孩的基因型为Aa。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从图一可推知,控制囊性纤维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根据图解二,结合该病的遗传方式,正常父亲的基因型为Aa,患病母亲的基因型为aa,他们的正常女孩的基因型为Aa。

  图一F1中,患病女孩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图一中双亲第二胎生了一个正常的男孩,该男孩为囊性纤维病致病基因携带者(Aa)的概率为2/3。

  【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图解一判断囊性纤维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B和T同时存在T存在,B不存在基因型雌雄同株雄株T不存在(B_tt或bbtt)雌株  雌雄同株的玉米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能稳定遗传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

某一株玉米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现要确定某雄株的基因型,选择纯合的雌株与之杂交。

①若后代全为雄株,则该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若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_______,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  【答案】4BBTT雌雄同株:

雄株:

雌株=9:

3:

4bbTT1:

1bbTt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

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组合定律,当B和T同时存在(B_T_)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_)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B和T同时存在(B_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总共含4种基因型,即BBTT、BBTt、BbTT、BbTt。

其中能稳定遗传个体的基因型为BBTT。

  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的玉米的基因型一定为双杂合,即BbTt,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基因型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bbT_)、雌株(Btt或bbtt),分离比为9:

3:

4。

  

(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_)时为雄株.若想后代全为雄株,则双亲必须都是bb,且有一个亲本是应该是雄性做父本),则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根据题意分析,当T存在,B不存在(bbT_)时为雄株。

若想知道某雄株的基因型,可选择纯合的雌株与之杂交。

可假设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则后代全为雄株;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bbTt,则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

1。

  【点睛】本题关键要抓住题干中表中信息确定不同性别的玉米的基因型,或者根据玉米基因型确定其性别。

  3.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1和基因2一般______(“会”或“不会”)出现在人体内同一个细胞中。

  图中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②过程所需的原料为_________,①②过程的直接能量物质为_____________。

  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会细胞核游离的氨基酸ATP基因突变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图解,①过程表示转录过程;②过程表示翻译过程;③过程表示酶控制代谢过程,说明黑色素的合成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过程。

④⑤过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决定生物性状。

  人体体细胞都是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所以每个体细胞所含有的基因都与受精卵相同,即含有人体发育的全套基因。

此可知,基因1和基因2一般会出现在人体内同一个细胞中。

  图中①过程为转录,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②过程为翻译,所需的原料为游离的氨基酸。

①②过程的直接能量物质为ATP。

  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2突变。

  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内一些生化反应,从而间接控制部分性状。

  【点睛】本题关键要看懂图解中每一个过程代表的含义。

4.下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中②③④共同构成的物质的名称叫_______________。

  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其作用机理是破坏_______键。

该分子独特的__________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______________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的进行。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为11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单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__个,腺嘌呤的数目是__________个【答案】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⑤氢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4000900  【解析】试题分析:

图示为DNA分子的一个片段,①为连接一条链上的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酯键;②为磷酸,③为脱氧核糖,④为含N碱基——胞嘧啶C,⑤为氢键,⑥为碱基对。

  结合前面的分析,图中②③④共同构成的物质为DNA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叫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NA解旋酶的作用是使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所以其作用部位⑤氢键。

  该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其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的进行。

  根据双链DNA中碱基配对原则,A=T,C=G,如果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C为1100个,则G=1100个,腺嘌呤A=T=2=900个。

根据DNA分子中一个单体中含一个碱基,则4000个碱基对应的单体的数目为4000个。

【点睛】熟悉双链DNA的分子结构组成和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下图为某动物体细胞示意图,数字及字母分别表示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该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

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其后期有________条染色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1和2号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___________。

配对后的一对染色体中含有A基因有______个,姐妹单体有_________条。

  如该动物为雌性,完成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生殖细胞内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答案】428联会24AB或ab或Ab或aB  【解析】试题分析:

图示动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根据前的分析可知,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有2个染色体组。

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其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有8条染色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1和2号是同源染色体,其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

于配对的染色体是复制完成的染色体,都包含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以配对后的一对染色体中含有A基因有2个,a基因2个,姐妹单体有4条。

  如该动物为雌性,完成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生殖细胞内于染色体减半,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组也减半,只能含2个;再根据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组合的规律,该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于只有一个,所以其基因组成为4种可能中的一种。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小题。

必须把握配对的染色体都完成了DNA复制,因染色体上DNA加倍,其基因组成也加倍,且每条染色体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其二是雌性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生殖细胞——卵细胞,其基因组成只能占4种中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