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016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docx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

《细菌》教案

谢小鹰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巴斯德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唯物主义精神。

2、通过对细菌结构的认识,掌握细菌的生活条件,从而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

二、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三、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先学后教。

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预习,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自学思考题。

思考题能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找出答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

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再通过提问学生答案以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再针对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

在先学后教中渗透小组探究、讨论等合作性学习。

六、教学准备

1、精心设计自学指导和自学流程

2、准备细菌结构图片

3、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资源

4、准备相应课后练习

七、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新课导入

由于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细菌真菌的菌落等特点,但细菌真菌的差异远不止这些。

因此,抓住学生好奇心导入新课。

在新课学习之前,可以引入一些关于细菌的视频材料或者一些报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细菌的发现

细菌的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一位同学简单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

在讲述巴斯德的发现的时候,先从课件里链接到介绍巴斯德生平和贡献的网页,再用课件动画演示巴斯德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从而树立严谨的科学观。

3.细菌的形态

在观察细菌的形态时,教师可有目的的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细菌的图片后自己总结归纳出细菌的三种形态。

4.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

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细菌的永久装片亲身体会细菌的显微结构特点,也可以课件展示细菌细胞的三维结构,再展示动物、植物细胞结构,让学生通过回忆和比较形成对细菌结构的感性认识。

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征。

同时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

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总结、比较动物植物和细菌的结构。

5.细菌的生殖

对于细菌的分裂生殖及芽孢的形成,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无法将动的过程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体会。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1′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细菌真菌的群落特点,知道了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特点不同,他们个体结构也相差甚远。

现在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细菌。

请根据屏幕上出示的自学指导(课件显示自学指导),阅读书本58-61页。

【学生自学】5′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小组之间讨论。

自学指导内容:

1、能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

2、了解巴斯德;其鹅颈瓶肉汤实验证明了什么?

3、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

4、观察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并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5、说出细菌的繁殖方式;遇到不良环境时候,细菌是如何度过的?

【新课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具体资源及环境

1、新课导入

2′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差异,但细菌和真菌的差异远远不止这些。

下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细菌。

板书课题:

细菌

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差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开展新课的学习

2、情景创设

4′

播放介绍细菌的视频,提示学生思考: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怎么样?

2、细菌如何繁殖?

观看视频,并思考

适当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从初步认识细菌。

播放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创设情景。

3、自主探究8′

教师巡逻监督、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

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

教师提出自学指导后,让学生自主探究,便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的重要举措。

课件显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或者小组探究。

4、细菌的发现

6′

细菌分布在我们周围,但我们对细菌并不太了解,因为细菌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见。

以前,人们并不知道有细菌的存在,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显微镜才发现有细菌的存在。

那么细菌的发现过程是在怎样的呢?

下面请一个同学简单讲述下过程。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之后,人们知道食物、水果等腐烂是由于细菌感染的结果,但是当时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后来巴斯德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证明了细菌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已经存在了的细菌产生的。

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巴斯德的故事,再观察巴斯德的实验过程,请思考每一个步骤的设计目的。

 

学生概述细菌的发现过程。

 

学生阅读课件链接网页的巴斯德的介绍。

然后观察动画展示巴斯德实验操作过程,思考每一个步骤的目的。

请学生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综合能力。

 

通过动画模拟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产生思维的碰撞。

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

课件显示列文·虎克的肖像和他所使用过的显微镜。

 

课件链接到介绍巴斯德的网页。

播放模仿巴斯德实验的动画,并提示

5、细菌的形态3′

细菌非常微小,要借助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下面是一些细菌的图片,看完后请同学们总结归纳出细菌的形态特点。

学生观察图片,并总结归纳细菌的形态特点,然后说出来。

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

课件播放多种细菌的形态图片

6、细菌的结构

8′

细菌虽然很微小,但是具有细胞结构。

以前我们学习过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现在细菌的结构与其是否有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下面请同学观察书本“观察与思考”上细菌的结构图片,结合视频信息,认识细菌的结构形态,并比较动植物和细菌结构的异同。

小结:

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的还有荚膜、鞭毛、另外,细菌没有叶绿体,只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

异养型。

观察、思考课本的活动,然后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发表见解:

1、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代谢类型是什么?

让学生认识细菌的结构,并与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根据两种细胞异同点分析细菌的代谢类型,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展示细菌结构图片,再展示植物、动物细胞结构图片,最后列表比较结构的异同。

7、细菌的繁殖5′

细菌非常小,不能像动物和植物那样繁殖,那么它们通过何种方式繁殖的呢?

芽孢是什么?

计算:

如果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每30分钟繁殖一代,4小时候你手上共有多少细菌呢?

小结: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学生回答细菌的繁殖方式和芽孢分别是什么。

学生进行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考察学生自学能力。

注意区分出芽生殖和芽孢,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名词。

通过计算感受细菌的繁殖速度之快,同时对学生进行卫生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件播放细菌正在分裂的一组图片和动画,给学生非常直观的信息。

5、课堂小结

2′

教师提示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1)细菌的发现者是:

(2)巴斯德被称为:

“”,并创立了巴氏消毒法,他肉汤的实验证明了:

(3)细菌的形态有三种,分别是:

(4)细菌虽然有遗传物质DNA,却没有;像植物细胞一样有细胞壁,却没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还有和.

(5)细菌通过方式繁殖。

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小结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细菌的认识得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课件显示小结要点

6、课堂小测

5′

教师巡视监督。

 

教师询问学生答案,必要时进行讲解。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测题。

学生自我批改。

通过课后练习巩固知识;通过课堂小测来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策略,并作出及时的补救措施。

课件显示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流程图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繁殖方式,通过学生自学然后教师点拨,突出重点,同时也能很好地解决难点问题。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注意和改进:

1、自学指导要精心设计。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去学习,并且能学有成效,教师必须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课堂组织者和促进者、指导者。

教师的指导作用就表现在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所以,自学指导非常重要。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能力是培养出来的,如果老师能大胆放手给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这样学生的能力更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在我的课堂中,我觉得我还未能完全放开,这与我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关,以后我将会逐渐放开,让学生大胆自主探究。

3、教师尽量要少讲精讲。

教师少讲,不代表不讲,而是只讲述学生不懂的,学生通过自学已经学懂了的,教师不要多讲,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这样,一节课堂就会显得非常紧张和充实有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想也充分表现出来。

附:

【课堂小测】

一、选择题

1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孢子B芽孢C分裂生殖D出芽

3在你的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

你知道下列哪位科学家为细菌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A.袁隆平B.达尔文C.米勒D.巴斯德

4细菌细胞是由下列哪组结构构成的()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细胞膜细胞质

二、综合题

5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但里面没有成形的,外面有一层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型。

6右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细菌结构中,①是,

⑥是。

 

(2)与植物细胞相比,大多数的细菌不含,所以不能自己制造,营养方式为。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生殖,如果你的口腔中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最适合状态下,4小时后,在你口腔内的细菌数目会达到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