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235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知识清单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

知识清单 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形式上带句号、问号、叹号),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如:

①妙!

 ②谁?

 ③刮风了。

 ④他身体很壮。

 ⑤只有努力学习的同学,才能取得好成绩。

按不同的标准,句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按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

类型一 单句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上面的举例①—④都是单句。

1.句子成分

成分

定义

举例说明

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这个句子里,“一切反动派”是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内容。

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在这个句子里,“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是陈述主语的内容,是谓语。

宾语

  宾语是动词所支配、影响或所涉及的对象,能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

一般也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我赞美白杨树。

“白杨树”是动词“赞美”所涉及的对象,回答“赞美什么”的问题,是宾语。

定语

  定语是在名词前起修饰(描写)限制作用的成分。

通常位于主语前或宾语前。

一般用“的”作标志。

(美丽)的花朵

(那个)地方

“美丽”修饰名词“花朵”,是定语;“那个”限制名词“地方”,也是定语。

状语

  状语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修饰、限制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的成分。

一般位于主语后、谓语前,用“地”作标志。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

这个任务[必须]完成。

你的水平[实在]一般。

“轻轻”修饰后面的动词短语,是状语。

“必须”限制后面的动词,是状语。

“实在”修饰后面的形容词,是状语。

补语

  补语是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的成分。

一般位于谓语后、宾语前,用“得”作标志。

一个个都笑〈弯了腰〉。

字写得〈好〉。

“弯了腰”补充说明“笑”的结果,是补语。

“好”补充说明“写”的程度,是补语。

中心语

  与定语、状语、补语相对应的成分。

  我爱伟大祖国。

(与定语相对应)

我一定去。

(与状语相对应)

他好得很。

(与补语相对应)

在一个完整、典型的句子中,句子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顺序一般是:

例句:

(全体) 同学‖[都] 做 〈完〉了 (语文)作业。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划分句子成分时一般要用“符号图示法”:

符号图示法

符号图示法的主要符号

分析举例

主语符号:

===

谓语符号:

——

宾语符号:

  

定语符号:

(  )

状语符号:

[  ]

补语符号:

〈  〉

(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乌鸦)的翅膀[绝]遮〈不住〉(太阳)的光辉。

(这)土地[真]肥沃。

我请

吃饭。

他上街买菜。

2.句子的主干

定义

举例及解说

所谓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

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压缩掉以

后剩下的部分

如:

北京的工人们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这个句子如作分析,是这样的:

(北京)的工人们,‖[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主语:

北京的工人们;谓语:

立刻修好了一座桥;动词“修”的宾语:

一座桥。

那么如上分析,把句子主语、谓语中包含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下去,因宾语是短语,压缩掉其定语,那么句子的主干就显露出来了。

这个句子的主干:

工人们修桥。

关于主干,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句子主语、谓语以及宾语的中心语。

再看几个例子:

(我)的弟弟‖[已经]准备〈好〉(一切)用品。

主干:

弟弟准备用品。

(我)的朋友‖[最近]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

 主干:

朋友写小说。

抓句子的主干,可使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分得较清楚,对理解比较长的复杂的句子是有帮助的。

如:

马克思‖[第一次][彻底]地解释〈清楚〉(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这个句子比较长。

谓语的中心语是“解释”,前面有两个状语,后面有一个补语和宾语;宾语又是由一个短语充当,其中心语是“规律”,前面又有一个名词性短语作定语。

那么抓住了句子的主干“马克思解释规律”,理解这样一个较长的句子就比较容易了。

由此可以看出,抓主干、压缩枝叶,便于逐层分别检查,有利于迅速准确找到句子的语法毛病。

但是,这只是一种方法,主干的意思不等于原句大意。

因为没有了定语、状语及对概念的限制,实际上就扩大了概念范围。

有些句子抽出主干连读,就成了病句。

例:

他的表叔是我的弟弟。

抽主干:

表叔是弟弟。

这就错了。

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不做深究,只是掌握找句子主干的基本方法就可以了。

【即时应用】

1.划分并标注下列各句的句子成分。

(1)他读书。

他读书。

(2)喜欢阅读的他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书。

(喜欢阅读)的他‖[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书。

(3)不喜欢运动却喜欢阅读的他昨天下午非常认真地读完了两本十分有意义的历史书。

(不喜欢运动却喜欢阅读)的他‖[昨天下午][非常认真]地读〈完〉了(两本)(十分有意义)的(历史)书。

(4)我用纸糊了两扇窗户。

我‖[用纸]糊了(两扇)窗户。

(5)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6)那个人把他逼得无路可走。

(那个)人[把他]逼得〈无路可走〉。

(7)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8)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那里的人们。

(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那里)的人们。

2.抽取下列句子的主干。

(1)地主阶级这样残酷地剥削所造成的农民极端的劳苦和落后,就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原因。

(2)某些口里天天讲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作教条来看的同志却忘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的理论必须结合实际的根本原则。

(3)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们有在现在努力培养自己优秀的品德、学好各种知识并在下个世纪建设中努力做出贡献、建设自己国家的决心。

【答案】 

(1)劳苦和落后是……原因。

 

(2)同志忘掉……原则。

 (3)建设者们有……决心。

3.运用抽取句子主干的方法,检查下列句子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的毛病。

(1)湖南省气钨矿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

(2)我们必须扩大和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3)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答案】 

(1)蕴藏量是地区。

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2)我们扩大和加快速度。

“扩大”与“速度”搭配不当。

(3)总产量发展。

主谓搭配不当。

类型二 复句

1.什么叫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所谓结构上互不包含,是说互不作句子成分。

复句中的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冒号表示;复句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例如:

单句:

我有一个朋友。

复句:

我有一个朋友(分句),他在物价局上班。

复句可以共有一个主语,如:

他一放学,就回家休息了。

也可以有各自的主语,如:

我喜欢红色,他也喜欢红色。

复句虽说不是学习的重点,但是,在辨析句子中,所选的句子绝大部分是复句,因为当句子结构复杂、细密起来,最容易出现语病,所以,在复句上花点功夫是大有好处的。

2.常见复句类型

类型

说明

举例

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事物,或者陈述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者对比说明几种事物。

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不分先后、轻重。

小张走了,小王又来了。

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既……又……,又……又……,有时……有时……,同样,另外,不是……而是……,是……不是……

承接复句

  几个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

分句间有先后的顺序。

  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首先……然后……,刚……就……,便,才,于是,后来,终于

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表达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一般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易到难。

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不但……而且……,不但不……反而……,尚且……何况……

选择复句

  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情,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

分句之间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只要求选择一项。

  或者跪着生,或者站着死。

不是跪着生,就是站着死。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复句

  前面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一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做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

虽然……但是……,可是,只是,然而,却

假设复句

  前面的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面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

如果不浇水,种子就不会发芽。

即使不浇水,种子也会发芽。

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万一……就……

条件复句

  前面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面分句说出在这个条件下所要产生的结果,前后分句间有条件与结果的推论关系。

  只有充分地发扬先进的东西去克服落后的东西,才能使社会前进。

只要你经常坚持锻炼,身体就会强壮起来。

无论山多高,他都上得去。

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

因果复句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推断出结果。

前后分句的关系是因与果的关系。

因为准备工作没做好,所以会议没能按时召开。

问题既然搞清楚了,就不需要再去人了。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因而,以致

【即时应用】

1.指出下列复句的关系类型。

(1)老哥哥为人非常和善,孩子们都喜欢他。

答:

因果

(2)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

答:

顺承

(3)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答:

并列

(4)只要你能上班,就应当上班。

答:

条件

(5)宝石哪怕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晶莹夺目。

答:

假设

(6)他是应该来的,只是没有时间。

答:

转折

(7)你这样做太慢了,还不如他那样做来得快。

答:

选择

(8)你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局面更糟糕。

答:

递进

2.复句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分句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强加因果等),结构混乱(分句间语序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漏用、错用、滥用关联词,关联词位置不当。

试分析下列句子在复句运用方面的错误。

(1)我们需要认真总结一下12个月来的学习经验,因为我们的学习目的是明确的。

分析:

强加因果,前后两句没有因果关系。

(2)近两年来,他的科研成果的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其中有两项不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也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分析:

后边两个分句之间的递进关系弄颠倒了,应该把次序调整一下,使意思由轻而重,构成递进关系,即改为“不但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在抢险防洪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多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分析:

本复句是顺承关系,但是次序混乱,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重新调整,可以修改为:

“在抢险防洪的战斗中,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多小时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大坝。

(4)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分析:

本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后一分句缺少同“不仅”相照应的关联词语“而且”,因而表达得不明确,应补上。

(5)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

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分析:

关联词语在复句中有个位置问题。

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前一分句的连词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连词一般在主语前。

至于后一分句,不论分句的主语是否相同,是连词都在主语前,是副词则在主语后。

句中的“不但”应在本句主语“中药”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