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9317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docx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

古代汉语复习纲要

  郑伯克段于鄢

  

(一)文字方面

  1、“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古今字躲避。

  2、“姜氏何厌之有?

  厌——餍古今字满足。

  3、“公赐之食。

食舍肉。

  舍——捨放着,放在一边。

  4、“佗邑唯命。

  佗——他异体字

  5、“不义不暱。

  暱——昵异体字

  6、“庄公寤生。

  寤——牾通假字倒逆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阙——掘通假字挖掘

  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无生民心。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无——毋通假字不要

  

(二)词汇方面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

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

  城:

城墙。

国:

这里指诸侯的封邑。

有时也指诸侯的国都。

如: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国之一”意为国都的三分之一。

  2、“君将不堪。

  堪:

经得起,受得住。

不堪,即受不了。

  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所,处所,地方。

“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

滋蔓:

滋长蔓延。

图:

图谋、谋划

  4、“况君之宠弟乎?

  宠:

尊,处于尊荣地位。

  5、“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

倒下去。

这句意思是,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既而:

过了不久。

  鄙:

边境上的城邑

  7、“无庸,将自及。

  无庸:

不用。

  及:

赶上,这里指招致。

  8、“厚将得众。

  厚:

丰大,这里指土地扩大。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完:

修茸城郭。

  聚:

聚集民众。

  缮:

修缮。

  甲兵:

甲,铠甲;兵,兵器。

  具:

备,准备。

  10、“夫人将启之。

  启:

开门。

  11、“公伐诸鄢。

  诸:

“之于”的合音字,“之”为代词,指代共叔段;“于”为介词,介进地点状语“鄢”。

  12、“遂寘姜氏于城颍。

  寘:

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1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封人:

封,疆界;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

  1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尝:

品尝,体会滋味。

未尝,不曾尝过。

  羹:

带汤的肉食。

  请:

表敬副词,表示“请允许我……。

  遗:

(wèi)赠,送给。

  15、“敢问何谓也?

  敢:

表敬副词,表自谦,有大胆,冒昧的意思。

  16、“君何患焉?

  患:

忧虑,担心。

  17、“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黄泉:

复合词,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使……惊。

  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庄公)。

  ⑵“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合乎法度。

  ⑶“无生民心。

  生:

使动用法,使……生。

“民”、“心”为“生”的双宾语,意为:

不要使民生二心

  ⑷“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

  2.宾语前置句式

  ⑴“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

  ⑵“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谓”的宾语。

  ⑶“君何患焉?

  宾语前置句。

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

  ⑷“其是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

用代词“之”复指宾语“是”。

  3.习惯句式

  ⑴“佗邑唯命。

  “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形式。

  ⑵“君将若之何?

  “若……何”是一种固定格式,意为“把……怎么样?

”或“对……怎么办?

”“若之何”即“把它怎么办?

  4.虚词用法举例

  焉

  ①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应理解为“于此”(“在这里”,“在这时”等)。

如:

“虢叔死焉。

”(虢叔死在这个地方)“君何患焉?

”(您在这件事上担忧什么?

  ②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如:

“姜氏欲之,焉辟害?

”(怎么能躲避祸害?

  其

  句首句中语气词。

如: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难道谁还说不是这样吗?

)“其”在句中加强反问语气。

又如:

“其是之谓乎!

”(大概所的就是这个吧?

)“其”在句中表示推测语气。

  

  

  齐桓公伐楚

  

(一)文字方面

  1、女:

通“汝”

  2、共:

供,古今字。

  

(二)词汇方面

  1、风马牛不相及

  风,放逸奔跑。

  2、侵、伐、攻、克、征、次

  P18

  (三)语法方面

  1、无以缩酒

  无以……,是常用句式,意为“没有什么用来……”。

  2、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不谷是为”和“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宾语前置的格式,即“不谷是为”应该是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是继先君之好,现在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条件是用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

  3、楚国方城以为城,

  方城以为城:

以方城为城;汉水以为池:

以汉水为池。

方城、汉水都是前置兼语,“以……为……”,是兼语句的一个句式。

冯谖客孟尝君

  

(一)文字方面

  1、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属,通嘱。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食si4,通饲,给人吃。

  3、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责,同债。

债的本字。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

  懧,同懦。

异体字。

  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反,返,古今字。

  5、孟尝君不说,曰:

“诺,先生休矣。

  说,悦,古今字。

  6、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介,通芥。

小草。

  

(二)词汇方面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草具,粗劣的饭菜。

  2、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有顷,不久。

  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揭,举。

  过,拜访。

  4、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区区,少,小,此亦隐指放债之利。

  拊,抚育,抚慰。

  5、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就国,前往自己的封邑。

就,走近,引申为前往。

  6、冯谖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仅,副词,才。

  7、(齐王)曰: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不祥,不善。

  被,遭受。

  宗庙,祖宗。

  祟,神祸,灾祸。

  被于宗庙之祟,即遭受到祖宗降下的灾祸。

  不足为,不值得帮助。

为,帮助。

  (三)语法方面

  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客我,以我为客,处动用法。

  2、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何市而反,宾语前置。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衣冠,名词用作动词。

穿好衣服,带上帽子。

  4、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虚上位,把最高的职位空出来。

  虚: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使……空。

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字方面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捨的古字,舍弃。

  

(二)词汇方面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有军事行动。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夫(fu2):

指示代词,那。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力:

施展才能。

陈,摆布,这里是施展的意思。

力,才力,才能。

  就列:

承担职位。

就,动词,接近,走向,这里有承担的意思。

列,位置,这里是职位的意思。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危:

侧倾不稳。

  持:

扶持,搀扶。

  颠:

头朝下跌倒。

  焉:

疑问代词,用作状语,为什么。

  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兕(sì):

一种独角犀牛。

  柙(xiá):

关猛兽的笼子。

  椟(dú):

木制的匣子。

  6、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夫:

指示代词,那个。

  取:

强力占有。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讨厌,憎恨。

舍曰,回避说。

辞,托辞、辩解之辞。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

担忧。

  9、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盖:

连词,追述原因,原来是。

  10、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xiang4):

辅助,帮助。

  (三)语法方面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古代汉语中表示反问语气的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恐怕……吧”。

  尔是过:

责备你。

尔:

第二人称代词,你。

是:

助词,标志“尔”是前置宾语。

过,动词,责备,批评。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东蒙主:

以(之)为东蒙主的省略。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何以……为:

古代汉语中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一般译作“为什么要……呢”。

  4、既来之,则安之。

  安:

使动用法,使……安心。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

使动用法,使……来。

子路从而后

  

(一)文字方面

  1、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除草。

  2、使子路反见之。

  反:

“返”的古字。

  

(二)词汇方面

  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后:

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丈人:

年长的人,老者。

  蓧:

diao4,除草用的农具。

  2、子见夫子乎?

  夫子: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这里指孔子,有老师的意思。

  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四体:

四肢。

  勤:

勤劳,勤苦。

  孰:

谁。

  4、植其杖而芸。

  植:

立着插上。

  5、止子路宿

  止:

挽留。

  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行其义:

做他应该做的事。

  (三)语法方面

  1、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

给……吃。

  见:

使动用法,使……见。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如之何:

为什么,古代汉语表示询问的一种固定结构。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其句子独立性。

夫子当路于齐

  

(一)文字方面

  1、曾西蹴然曰。

  蹴,通“憱”。

不安的样子。

  2、以齐王,由反手也。

  由,通“犹”,好像。

  3、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犹:

通“由”,从。

  

(二)词汇方面

  1、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当路:

当道,指身居要职,掌管政权。

  许:

兴。

  2、或问乎曾西曰:

“吾子与子路孰贤?

  或:

有人。

  乎:

介词,作用相当于“于”。

  吾子:

亲密尊敬的对称。

  3、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然则:

这样,那么。

  4、曾西艴然不悦,曰: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艴(fu2)然:

恼怒的样子。

  尔:

你。

  何曾(zeng1):

为什么竟然。

曾:

乃,竟然。

  比:

等同看待。

  5、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

  得君:

遇君,受到君主的赏识重用。

  如彼其专:

像他那样专一。

其:

句中语气助词,无义。

  6、功烈如彼其卑也。

  功烈:

功业。

  卑:

低下,不足道。

  7、尔何曾比予于是?

  于是:

和这个人。

  8、(孟子)曰: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所不为:

所不做的那种人。

  “子为”之“为”:

认为。

  愿:

倾慕。

  9、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以:

凭借。

  霸:

推行霸业。

  显:

显名,扬名。

  10、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滋:

益,更加。

  11、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犹:

还。

  洽:

滋润。

  12、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若易然:

这么容易。

若:

这么,如此。

  法:

效法。

  13、文王何可当也。

  当:

对等,相当。

  14、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故家:

有功勋的旧臣之家。

  遗俗:

先代留下来的习俗。

  流风:

流传下来的风尚。

  15、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

  相与:

共同。

  辅相:

辅佐协助。

  16、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乘势:

趁机会。

  镃(zi1)基:

锄头。

  待时:

等待农时。

  17、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

  改辟:

再开拓。

指扩展土地。

  改聚:

再聚集。

指招徕、增加人口。

  18、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疏:

间隔久。

  19、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憔悴:

困顿,萎靡。

  20、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置邮:

驿站传递。

置是马递,邮是车递。

  (三)语法方面

  1、以齐王,由反手也。

  王:

音wang4,名词用作动词,行王道统治天下。

  2、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朝:

使动用法,使……来朝。

  运之掌:

“运之于掌”的省略。

  3、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之能御:

之用作御的前置宾语。

  

  

  许行

  一、文字方面

  1、“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偪——逼,古今字,威胁。

  2、“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煖——暖,异体字,暖和。

  3、“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

  有——又,通假字。

  4、“劳之来之,匡之正之。

  来——徕,通假字,招徕。

  5、“昔者,孔子没。

  没——殁,古今字,死。

  6、“子贡反,筑室于场。

  反——返,古今字,返回。

  7、“师死而遂倍之。

  倍——背,通假字,背叛。

  8、“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暴——曝,古今字,晒。

  9、“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

  倍——背,通假字背叛。

  10、“皜皜乎不可尚已!

  尚——上,通假字,超过。

  已——矣,通假字,句末语气词。

  11、“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贾——价,古今字,价格。

  12、“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伯——佰,通假字,百倍。

  二、词汇方面

  1、词义

  

(1)“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之:

至,到。

  

(2)“愿受一廛而为氓。

  廛:

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

  氓:

由外地或外国迁来之民。

  (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褐:

用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为当时贫苦人所穿。

  (4)“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厉:

危害,坑害。

  (5)“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易:

交换。

下文“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中的“交易”为词组。

“易”为动词,指交换,以物换物。

“交”为副词作状语,指交相,相互。

注意此处“交易”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交易”。

  (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爨:

烧火做饭。

  (7)“何许子之不惮烦?

  惮:

害怕。

  (8)“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

疲劳,羸弱。

  (9)“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举:

选拔。

  敷:

施行,也即治理的意思。

  (10)“益烈山泽而焚之。

  烈:

动词,放大火烧。

  焚:

放火烧林进行围猎。

  (11)“舜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瀹:

疏导。

  注:

把水灌入,让水流入。

  決:

排除水道壅塞。

  (12)“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稼穑:

并列复合词,指农业生产。

单用则“稼”指种植,“穑”指收获。

  树艺:

并列复合词,指种植,“树”、“艺”都是种植的意思。

  (13)“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叙:

次序,等级。

  信:

诚信,诚实。

  (14)“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易:

治。

此处指耕种。

  (1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则:

效法。

  (16)“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亦不用于耕耳。

  亦:

情态副词,只是,不过。

  (17)“门人治任将归。

  任:

担子,行李。

  (18)“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非:

动词,非难,否定。

  (19)“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

  幽:

幽暗,幽静。

  (20)“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情:

本性。

  蓰:

五倍。

  (21)“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

平列。

  2、词和非词的辨析

  

(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虽然:

表让步连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2)“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句中“陶冶”指从事陶冶的匠人。

又“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句中“陶冶”指陶冶这类工作。

陶冶:

词组。

陶,烧制陶器。

冶,冶炼铁器。

可用作名词  ,指烧制陶器、制作铁器的匠人或工作。

  (3)“‘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

  然则:

代词“然”与表顺承的连词“则”的搭配使用,“然”承接上文,“则”表示在此情况下据事理应推出的下文。

“然则”连用,意为“这样的话,那么……”。

  (4)“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荡荡:

叠音联绵词,广大辽阔的样子。

  (5)“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巍巍:

叠音联绵词,高大的样子。

  (6)“皜皜乎不可尚已!

  皜皜:

叠音联绵词,光明洁白的样子。

  3、多义词的词义辨析

  与

  ①动词,给予。

“文公与之处。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②动词,参与。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③介词,同,和。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④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带有推测的意味。

“自织之与?

”“自为之与?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原指足踵,脚后跟,此句中活用作动词,带宾语“门”,意思是走到门前。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3)“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飧”本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做饭,用连词“而”连接,作动词“治”的状语。

  (4)“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

“冠。

”曰:

“奚冠?

”曰:

“冠素。

  “衣”“冠”皆活用为动词,意为穿衣戴帽,在句中作谓语,有的还带上宾语。

  (5)“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劳”,使……劳。

  “匡”,使……正。

  “直”,使……直。

皆为使动用法。

  “翼”,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庇护,带宾语“之”。

  (6)“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德”,本指恩德,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施加恩惠。

  (7)“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名”,用作动词,指用语言称赞形容,前面受状语“无能”修饰。

  (8)“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学”,表示“向北方”。

  2、宾语前置句式

  

(1)“奚冠?

  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的宾语而前置。

  

(2)“许子奚为不自织?

  疑问代词“奚”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

“奚为”即“为什么”。

  (3)“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先”的宾语而前置。

“或”为肯定性无定代词,意为“有人”“有的”。

这句意为:

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4)“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江汉”、“秋阳”分别充当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此句应理解为:

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

  (5)“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戎狄”、“荆舒”分别是动词“膺”、“惩”的宾语,用代词“是”复指而前置。

  (6)“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是”为动词“学”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而前置。

  (7)“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之”是代词,因为充当否定句中的动词宾语而前置。

“或”为语气词,无义。

  3、被动句式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人”的被动句式,应理解为:

被人治理。

  

(2)“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治于人”“食于人”都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

“食于人”意为被人食。

“食人”为主动句式,意为供养人。

  (3)“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变于夷”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夷”的被动句式,意为被夷所改变(同化)。

  4、主谓倒置句

  

(1)“大哉,尧之为君!

  “尧之为君”是用连词“之”置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后形成的名词性词组,在本句中为主语。

谓语“大”由于被强调,而放到了主语的前面,形成倒装句。

  

(2)“君哉,舜也!

  “舜”为主语,“君”为谓语。

本句同样也是为了强调谓语而倒装。

  5、习惯句式

  

(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三句皆为“以……为……”的习惯句式。

是介词“以”和动词“为”的搭配使用,意为“把……作为……”。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以为”即“以……为”的习惯句式,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

可理解为“把这个作为谋生的手段”。

  

  

  五蠹

  一、文字方面

  1、古今字

  ⑴“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说——悦感到喜悦。

  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采——棌栎木。

  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庸——傭雇工

  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士——仕做官

  2、异体字

  ⑴“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蜯——蚌

  ⑵“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

  饟——饷供给食物

  3、通假字

  ⑴“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脩——修学习

  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翦——剪修剪

  ⑶“泽居苦水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