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0032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docx

中考地理复习第十六单元西北地区

第十六单元 西北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

  (2019黄冈)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饮食。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特色饮食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C )

A.①B.②C.③D.④

2.上题①所在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 )

A.高寒B.干旱C.湿热D.冷干

解析:

第1题,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干燥炎热且少雨,一般条件下,干旱地区的居民常常以烤制食品为主。

因为烤制食品具有抗干燥、耐收藏、耐腐蚀等特点。

第2题,①为青稞酒,为青藏地区的特产,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2019东营)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读“兰新铁路部分路线图”,回答3~5题:

3.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线选址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C )

A.水源B.聚落

C.地形D.气候

4.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火车站的选址不尽合理,理由可能是( D )

A.线路过长B.工程量过大

C.易受山洪侵袭D.距离城镇较远

5.一直到现在,兰新铁路也没有改变该区域的城镇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城镇分布受制于( B )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

C.工业分布D.矿产分布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铁路线沿1000米等高线延伸,故图示区域铁路线选址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第4题,据图可知吐鲁番市和鄯善县距离兰新铁路火车站较远,故该区火车站选址不合理。

第5题,新疆吐鲁番市降水稀少,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

  (2019广东)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

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晾晒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脱水干燥。

读“河西走廊示意图”,回答6~8题:

6.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B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B.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C.经济发达、科技先进D.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7.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 A )

A.祁连山的冰雪融水B.内蒙古高原的地下水

C.大气降水D.引黄河水

8.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对它描述正确的是( D )

①有亚欧大陆桥经过 ②气候相对两侧湿润 ③地形相对两侧低平 ④绿洲农业发展基础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第6题,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该地区深处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有利于种子的储存,光照充足有利于种子的生长。

第7题,由题目可知,该地区位于祁连山山麓,当地人们利用山上的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使这里成为著名的农业区。

第8题,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该地区有称为亚欧大陆桥的兰新铁路经过,受地形的影响;地形相对两侧更低平,绿洲农业的基础更好,与气候相对两侧更湿润无关。

  (2019苏州)下图为新疆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对图中地理事物判读正确的是( C )

A.①——陇海铁路B.②——天山山脉

C.③——塔里木河D.④——柴达木盆地

10.图中甲地区的铁路沿盆地边缘延伸,主要原因是  ( A )

A.靠近城市,城市密集B.地势平坦,便于修建

C.光照充足,视野开阔D.距离较短,方便运输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新疆地理事物和影响塔里木盆地交通的因素。

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兰新铁路,②是昆仑山脉,③是塔里木河,④是准噶尔盆地。

第10题,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盆地边缘为山麓地带,冰雪融水多,水源较丰富,人口和城市集中,所以铁路沿盆地边缘分布。

  (2019江西)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地下引水灌溉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读“坎儿井结构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坎儿井输水部分采用暗渠,主要是为了( B )

A.防止冬季封冻B.减少水蒸发

C.获取清洁水源D.减少工程量

12.在绿洲上发展农业,必须十分注意防范( D )

A.水土流失B.环境污染

C.暴雨洪涝D.土地沙漠化

解析:

第11题,坎儿井是指在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并引至地面用于灌溉的水利设施,大体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第12题,本题主要考查新疆坎儿井和环境问题。

绿洲位于沙漠的边缘地带,周围被沙漠包围,所以利用不当就会造成土地沙漠化,会被沙漠

吞噬。

13.实现塔里木盆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B.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解析:

由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塔里木盆地位于温带,不能种植热带水果。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不能大面积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塔里木盆地缺水,不能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2019贵阳)“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

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

2018年开始,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试验田。

据此回答14~15题:

14.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C )

A.大气降水B.河流水

C.高山冰雪融水D.湖泊水

15.我国大力研发“海水稻”可以( D )

A.利用海水资源B.改变大众口味

C.抵挡海浪侵蚀D.缓解人地矛盾

解析:

第14题,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第15题,海水稻是在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

利用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以缓解我国人多耕地不足的问题,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6.“辽阔草原美丽山冈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灿挂在蓝天上……”一首《草原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沿A→B→C方向,植被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地下水

C.可观赏沙漠景观,参观坎儿井,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

D.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每年举办民族特色活动竹竿舞

解析:

据图可知,此地是西北地区。

沿A→B→C方向,降水越来越少,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河水补给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

西北地区有沙漠景观,有坎儿井,有“古丝绸之路”的足迹。

竹竿舞是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特色活动。

  (2019德州)读“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和草方格沙障图”,回答17~18题:

17.近几十年来,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大量开采矿产,破坏天然植被

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C.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18.在西北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草方格沙障。

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B )

①改变植被类型 ②截留水分 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削减风力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析:

第17题,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有可能导致荒漠化,但不是该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放牧和过度开荒等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是导致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

第18题,本题主要考查草地的作用。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的半隐蔽式沙障。

其功能:

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二是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草方格沙障主要是防治荒漠化,并非保持水土和改变气候类型。

二、综合题

19.(2019东营)东营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研学旅行的相关材料。

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一)研学目标

了解研学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研学过程

同学们搜集了研学地区的有关地图(如下图)。

第一站:

东北平原

(1)东北平原,春季是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季节,该季节土壤水分较充足。

分析这里春旱不严重的自然原因。

第二站:

内蒙古高原

(2)河套平原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区。

分析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

条件。

第三站:

黄土高原

(3)大家来到黄土高原,看到这里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

原因。

(三)研学总结

(4)同学们研学归来后,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

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地形区

土地利

用类型

农业

部门

农作物

熟制

生态环

境问题

东北平原

旱地

种植业

水土流失,

湿地锐减

内蒙古高原

草地

黄土高原

种植业

一年两熟或两

年三熟

水土流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

(1)题,东北平原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导致春季土壤水分较充足。

(2)题,据图可知河套平原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河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第(3)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坡度大;过垦过牧,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第(4)题,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

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利于发展畜牧业。

过度放牧,开垦草原,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

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

答案:

(1)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2)(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

(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3)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坡度大;过垦过牧,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意思正确即可)

(4)一年一熟 畜牧业 草场退化或土地荒漠化 旱地

20.(2019丰台区一模)近水而作,生态先行 我国西北地区人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下图为西北地区示意图。

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1)据图,找出两项能够反映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信息。

(2)图中甲、乙两地是西北地区荒漠中的“米粮川”,据图分别说出甲、乙两地主要的灌溉水源。

(3)丙盆地盛产优质的长绒棉,该地区棉田的分布特点是(双选)

(  )

A.面积较小,零散分布

B.沿山麓、河流分布

C.集中分布在盆地内部

D.大面积连片分布

  每年9至10月,新疆棉花成熟时期,铁路部门会开通采棉专列,方便来自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的采棉大军前往新疆采收棉花。

(4)“采棉大军进疆”的现象反映出影响该地区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是          。

 

除了这种方式外,该地区还可以采取          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塔里木河流域是胡杨林的天堂,两岸分布的天然胡杨林,构成一道长达数百千米的天然林带。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流域大片胡杨林死亡。

在下面框图内横线上填上适当词语反映胡杨林的减少

过程。

胡杨耐旱、抗风沙,能够拔盐改土。

经过十八年的综合治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恢复生机。

生活在该流域的居民感受最深:

沙化面积减小了,干涸的海子有水了,空气的湿度增加了,起沙、浮尘减少了,植物物种由17种增加至46种,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

(6)说出胡杨林的恢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至少答出2点)

示例:

干涸的海子有水了:

涵养水源。

 

 。

 

解析:

(1)题,图中能够反映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信息有:

多沙漠分布;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等。

(2)题,图中甲是河套平原,其灌溉水源是黄河水,乙是河西走廊,其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第(3)题,丙塔里木盆地盛产优质的长绒棉,该地区棉花的分布特点是面积较小,零散分布,沿山麓、河流分布。

第(4)题,“采棉大军进疆”的现象反映出影响该地区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缺乏,除了这种方式外,该地区还可以采取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机械采摘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第(5)题,由于西北地区有滥牧现象,造成草场退化,气候干旱,滥垦现象会造成耕地增多,该地区的河流水量减小,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会枯死。

第(6)题,胡杨林的恢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沙化面积减小了,空气的湿度增加了,起沙、浮尘减少了,植物物种由17种增加至46种,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

答案:

(1)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沙漠(荒漠)分布广;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答出两项即可)

(2)甲地:

河流水(黄河);乙地:

高山冰雪融水。

(3)AB

(4)劳动力不足(劳动力短缺) 机械化采摘(合理即可)

(5)退化(减少) 变干 增多 减少

(6)“能够拔盐改土”:

改良土壤 “沙化面积减小了”:

防止沙漠化加剧 “空气的湿度增加了”:

调节绿洲气候 “起沙、浮尘减少了”:

防风固沙或净化空气 “植物物种由17种增加至46种,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

增加生物多样性(答出两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