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7104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4.区别““渴”、“喝””的字形,练习书写.

  5.再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精神.)

  三、朗读感悟,启发想象

  1.出示挂图,(师:

瞧,这就是青蛙与小鸟的合影.)

  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板书理解“井沿”.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体现以学定教思想,让学生自读自悟.)

  4.感悟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青蛙的话,读后回答: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2)理解”大话”.青蛙认为小鸟哪句话是大话?

指名读.

  播放动画.(小鸟飞过田野,飞过高山,飞过山林,飞过城市……)理解”一百多里”.

  你能把青蛙对小鸟的不相信,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齐读.

  (3)引导学生思考: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4)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A、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围以外的天,所以它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B、因为小鸟天天在空中飞,亲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认为天“无边无际”.

  (5)理解词语“无边无际”.“无边无际”到底有多大?

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无边无际?

(沙漠、大海、草原等)闭眼想象:

小鸟飞呀,飞呀,飞过田野,高山,山村,城市,飞过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

  (6)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指名读,评议,齐读.

拓展思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

  (7)带学生体验:

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天,无边无际.)

  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天不过纸筒口那么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长长的筒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纸筒口那么大.而走出教室看天,没有什么障碍挡住我们的视线,所以天无边无际.)

  (8)看画面,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

  (多媒体画面演示:

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得出结论:

这是因为青蛙的视线被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相机指名读好句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

  (9)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

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

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并交流,读出适当的语气.

  小结: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整体感悟,角色体验.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带头饰表演朗读.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4)依据画面,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音乐)

在活动中朗读,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创设展示分角色朗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四、读后悟理,理解寓意

  1.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2.是啊,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3.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

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

  4.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与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五、拓展活动,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但是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2.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它惊呆了,它会看到什么?

它会说些什么呢?

(借助多媒体,出示青蛙跳出井口的画面)

  3.学生分小组续编第四次对话.

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本文,我们都收获不小,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不懂就要问!

  可能有一些学生会提问:

  

(1)青蛙是否愿意跳出来?

(2)青蛙有没有错?

……

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为对寓言来说,故事不过是寓意的载体,寓意才是故事的灵魂.)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这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实践活动:

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

生成

板书

设计

  青蛙:

见识短浅、傲慢、自信

  小鸟:

有耐心

我们:

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教后

反思

 

“翻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寒号鸟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学习2~5自然段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

”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

”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

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

“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

(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

为什么?

  (5)练一练:

《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

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

……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

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

(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

(1):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

(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

(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

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

(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

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 喜鹊说:

“……”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

(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 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 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懒惰      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我要的是葫芦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4、抓住文中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整体感知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

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设计意图:

以实物导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之中.]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

芦:

字音是l*,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说说看,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贵有疑,会读书,会思考,就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也就在质疑中拿起书本主动求知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看看,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

(生自由读课文)

课堂是最动听的声音,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所得?

2、会读书,爱思考,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自己把课文中的生字学会?

3、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

1)看,老师把课文中难读的这些“拦路虎”请到大屏幕上来了,你们认识吗?

认读生字:

盯、葫、芦、藤、邻、哇、慢、每、言、挂、棵、治

指名读,正音.

2)给生字找个好朋友吧,读读看,怎么样?

每天、奇怪、快慢、一棵树、自言自语、好哇、挂包、治病、葫芦藤、邻居、盯着

3)下面这关,可就考你的眼力了,比比看,谁记得最快,谁写得最好!

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最难记?

咱们先一起来练一练

师在田字格中板书学生提出的字,边写边记,口头组词语.

说话容易做好难.很多时候,觉得写这个字很简单,可真正写起来,写好还真的不容易呢.怎么样?

自己拿起笔练写一个吧!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边记边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描红.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要正确,书写要规范.

4、拦路虎被你们制服了,再读书就更容易了.你再读读这篇文章.过一会儿,咱们来个读书比赛.

怎么样?

谁愿意发起挑战,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

5、指名接读课文.正音,评价

6、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将文章读得通顺流利了,从你们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还若有所思呢.的确,只有细细地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来!

那么,这篇文章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字、词、句训练仍然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重视写字指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并说一说自己觉得容易写错的地方.老师范写,学生跟写,刻下抄写,这样几个过程,扎实地落实写字训练.]

第二课时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看课件,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朗读感悟课文1、4自然段.

朗读交流第1自然段:

1、细读品味:

1)、课件两幅插图:

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说话人的表情;

葫芦叶子;

葫芦三个方面说一说.)

2)、请你找出课文中和这两幅图对应的段落,是哪两段?

朗读交流第一段:

自由读一读第一段,选你读得最好一句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A、第二句:

他种的葫芦怎么样?

结合理解:

**再看板画,请小朋友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

那我们该怎样读呢?

自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B、读一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你能把那个人爱葫芦的心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老师每天给小朋友上课.小朋友每天都做什么事呢?

请你也用“每天”说一句话.

C、第一句:

老师指着板书,听小朋友读了这一句话,老师觉得刚刚这儿的画有点问题,你发现了吗?

说说原因.理解:

长满,长满绿叶与小葫芦这么可爱有什么关系?

你说得对,请你帮老师改正.

这棵葫芦长得真美,你能不能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评价:

抓住色彩

D、说话:

看图上这么可爱的葫芦,请小朋友想象一下,长大了会是怎么样的?

指名说话,并指名板画.

E、机动:

一起想象画

F、齐读这一段课文.

而在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并列出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从图到文,学习课文.学文后,我又出现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产生问题,进入下节课的学习.这样在观察的基础上,训练口语,发展想象,以培养创新能力.]

朗读交流第4自然段:

1)、师:

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会长得那么好,可结果,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多可惜的葫芦啊!

你能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吗?

2)、我们刚刚一起读了第一段和第四段,再对比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看图说话:

1、顺序出示图2、图3、图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葫芦藤有什么变化?

(1)如:

从第二幅图上看出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但是叶子还是绿油油的.

(2)从第二幅图上看出虫子越来越多了,叶子上面都有小窟窿了.花儿也有点蔫了.

(3)从第三幅图上看出叶子变黄了,小葫芦也不再是绿绿的,油亮油亮的了,也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在这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两个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小葫芦的可爱,在想象的基础上朗读;

再有就是这么可爱的葫芦,让学生想象长大了一定会是怎么样的,这个想象说话,与下文葫芦因蚜虫而变黄落地形成了鲜明的反衬,激发学生从中产生疑问、探究原因的兴趣,为学习感悟下文打下伏笔.可谓一举数得.]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当叶子上刚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

请你读一读第2自然段;

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学习: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那个人想的是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你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吗?

再读这句话.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盯着看出什么?

课文前面为什么说每天看几次,这里用盯着,你读懂了什么?

3)、请你看着这葫芦藤,学着种葫芦的人,盯着葫芦,自言自语的说一说.

3、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当邻居让他治虫时,那个种葫芦的人是怎么说的?

请你读读第3自然段,找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交流,结合指导:

想一想种葫芦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有层次地组织学生的读书活动.自读---发现探究到自读---理解感悟.这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