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1957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docx

测量学实习报告中国地质大学

测量学实习论文

实习名称周口店、温泉镇野外定点实习

实习地点周口店、温泉镇

起讫日期2015.05.11-05.12

班级11111111班

指导教师付宗堂

姓名恒哥

学号1111111111

第一章前言

1、实习目的

测量学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悉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

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2.掌握航片野外判读的基本方法。

3.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

4.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图上测量。

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教育,是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实习任务

(1)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1.任务

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分组进行野外用图找点和野外定点。

2.内容

1)准备工作:

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要素,熟悉野外用图的基本工具(罗盘和GPS手持机)的操作。

2)野外用图:

根据地形图和图上提供的基本路线,每组找到路线上事先标定的检查点号。

学生必须按照这些规定的路线行进,并将每组要求的检查点位置标绘到图上去。

3)野外定点:

能够进行地形图的实地对应,进行坡度和断面测量。

3.实习地点:

温泉、周口店。

(2)航片野外判读

1.任务

掌握航片判读的基本方法。

每组完成该地区主要地物的野外判读工作。

2.内容

1)准备工作:

了解航片的地理位置、拍摄时间等,对照地形图了解地貌状况。

2)野外判读:

沿选定的调查路线,根据该地区的航片判读主要地物(道路、河流、居民地等),并在透明纸上绘出主要地物和调查路线。

3.实习地点:

温泉镇。

(3)罗盘的使用

熟悉地质罗盘的基本构造和测量原理,掌握用罗盘测量方位角和倾角的方法,学会用罗盘进行交会定点及草测道路。

(4)GPS的野外应用

熟悉GPS的各个画面功能,如定位、测角、导航、量速等,用GPS检校罗盘后方交会的准确性。

(5)绘制地形剖面

选定一条线路,用罗盘测出各段线路上的地面倾角,绘制地形剖面。

(6)草测道路

学会如何将缺失道路标在地形图上。

通过皮尺测距、罗盘测方位角,在地形图上描绘出道路的大致延伸情况。

3、实习要求

1.实习结束,应上交以下资料:

1)野外用图和定点的成果资料:

用图:

找点结果地形图;

定点:

标明定点结果的透明纸、剖面草测图和坡度计算成果。

2)野外判读成果图:

表明主要地物(河流、道路、居民地、湖泊等)的透明纸,并在透明纸上标明判读所走路线。

3)校内地形图量测的成果。

4)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和校内量测结果以个人为单位)

2.实习中学生应遵守纪律,实习期间如其他课程未明确通知停课,则不能因实习缺课。

第二章实习内容

一、周口店实习项目

步行路线如下:

原油厂门口——牛口峪水库——一副坝——二副坝——三副坝——向源山——污水处理厂——牛口峪水库——簸箕掌——大砾岩山——三不管沟——公路

路线上各经由点的主要工作内容分别为:

1.在原油厂门口进行目估定点,确定所在点的图上位置;

(首先进行地形图的定向,可利用油罐、桥、小路和大杠山、采石场等线形地物或明显的地物。

进而确定站立点的位置)

起始位置,原油场东侧小桥

我们在该点进行了手持GPS的使用说明和练习、站立点的定点。

使用罗盘测量可知罗卜顶到我们的方位角为130°,竖角-7°;301高地到我们的方位角为122°,竖角-8°。

2.由上一点沿路向南,至一小路交叉口,判断该点与上一点的坡度,估计距离,记录结果。

(可利用罗盘测定倾角,估计距离并与图上量取距离比较)

在主坝测量可知,我们在各个地物到我们的方位角如下:

主坝上后方交会定点的数据记录如下:

地物地貌标志

罗盘南针读数/竖角读数

301.1高地

110°/11.5°

山顶庙

190°/5.5°

罗卜顶

110.5°/6.5°

103.5°/6.5°

GPS仪测得此处坐标为:

00410-611E;004395-958N。

3.在一副坝西,确定周围地形,用罗盘进行交会定点。

地形图上,在一副坝西可以看到一岔路口,该点在岔路口东侧。

站在该点,可以看到大杠山的山脊及房山西。

同时,一副坝西,在小路上测得房山西到我们的方位角为260°,且由地形判定我们所处位置偏东侧为NW-SE向的山谷,综合以上因素,确定我们在地形图上位置。

4.在一副坝东端确认地形。

并到房山西山顶看三角点。

用GPS测定大地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记录并与图上比较。

5.二副坝的北端,用罗盘定出西北方向新电视塔的实际位置标定出来(图上未标出)。

同时进行地形的确认。

(首先将站立的位置在图上确定下来,然后利用罗盘测定方位角,确定电视塔在图中的位置)

我们选取二副坝以及房山西确定未知塔的方位,我们采用前方交会定点的原理,用罗盘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

二副坝及房山西前方交会定点数据记录如下:

标志物

罗盘南针读数

房山西

42°

二副坝坝尾

82°

选取的定点用的地物——塔

6.四副坝中,确认周围地物和地貌,用罗盘定点。

(主要是看四副坝NW侧污水处理厂、北侧山顶庙与图上的对应;看西南方向的301高地、骆驼山等,从中选择几个地点进行实测和后方交会)

四副坝附近后方交会地点数据记录如下:

地物地貌点

罗盘南针读数

山顶庙

152°

301.1高地

73°

骆驼山

92°

7.到骆驼山与大砾岩山之间路上,进行200米左右的断面测量。

(首先确定断面起点坐标,断面的方位,用罗盘测倾角,用测绳量距离,GPS仪测起点和终点高程。

在室内绘制断面图)

测得的数据如下:

长度/m

9.1

36

17

21

42

29

10

12

22

13

地面倾角/o

+1.5°

+2.5°

+1.3°

-3°

-2.5°

+3.5°

-5.5°

-6°

-6°

-2°

所绘剖面图如下

至此,周口店野外定点实习结束。

二、温泉镇实习项目

步行路线如下:

岔路口——体育馆旁的新修建筑物——定点标识1号至11号——定点标识20号22号——定点标识24号、155.4高地——定点标识28、29、32、33、34、35、36、38、39号点——指定路线——公路

路线上各经由点的主要工作内容分别为:

1.十字岔路口

首先使用罗盘确定北方向,环顾四周,借助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在地形图上找到明显的地物——位于我们东北侧的山顶亭子。

从亭子到站立点的方位角是31°。

按照老师要求,我们用皮尺测得桥长为31.82米,而航片上的桥长约为3.5毫米,由此数据可计算出航片的比例尺约为1:

8374。

通过步测,可得花坛的长度约为84米。

2.体育馆旁的新修建筑物

利用米长丈量该建筑物的各个边长数据

3.定点标识1号至11号

1号点:

起点1号位于公路旁,距离公路大约30米;

2号点:

顺着路线前行,到达二号店,该点位于烟囱的167°方位角;

3号点:

3号点距离2号点大约90米,在图上沿路线做曲线大约9毫米即可得到它在图上的对应点;

4号点:

4号点距离3号点20米左右,在图上沿路线做出2毫米即得4号点;

5号点:

5号点前方第十遍地,结合地形图分析可知5号点位于鞍部;

6号点:

从5号点到6号点是上升的路线,而6号点前方略有下降的趋势,可知6号点位于两基本等高线之间;

7号点:

6号点到7号点的地形和缓平坦,说明与等高线平行,而且7号点位于山谷,可在图上定点;

8号点:

8号点位于从7号点出发后到达的第一个山基础,将山脊线延长与小路相交即可得到;

9号点:

8号点之后可以看到:

山谷——山脊——山谷交替产生,9号点第二个山谷处,利用小路拐弯的方向可以来辅助定点;

10号点:

9号点后沿路可见一山脊,山脊的地方可以看到10号点,山脊线与我们的路线相交于10号点;

11号点:

20号点继续前行第一个山脊处可见11号点。

4.定点标识20号、22号点

20号点:

10号点过后的第一个山谷,可见20号点,利用山谷线与线路相交;

22号点:

岔路口处可见22号点;

5.定点标识24号点、155.4高地

24号点:

该点处在22号点至155.4高地的1/3山路处。

155.4高地:

该点处以黑龙潭山上的亭子和球场作为已知点,分别测出他们到我们的方位角是176°、225°。

在地形图上进行后方交会定点即可得到站立点位置。

6.定点标识28、29、32、33、34、35、36、38、39号点

28号点:

沿路线下山到山脚下即可见到28号点,地形图上表示出28号点应位于刚路过的山头与半天云岭之间的鞍部处;

29号点:

沿路线前进,自28号点之后可见一处山谷,然后是一处山脊,在此山脊处可见29号点。

在图中做出山脊线与路线的交点,即可定出29号点;

32号点:

29号点之后继续沿路前进可见一处山谷,山谷处可见32号点。

将山谷线与路线相交所得交点即为32号点;

33号点:

32号点之后可见一处山脊,较为宽缓。

33号点位于此山脊。

由于此处山脊比较宽缓,且33号点位于路线转折处,利用这些便可定点;

34号点:

33号点之后的第一个山谷可见34号点,做出山谷线后与路线相交即可得34号点;

从34号点之后地形图上便无行进路线,我们的任务是根据之后的行进路线和周边的地形——山脊、山谷的分布状况,结合罗盘的定向、皮尺的测距绘制接下来的路线。

35号点:

34号点之后经过的第二个山谷可见35号点。

34号点:

35号点前行30米左右即可遇到36号点;

38号点:

将行进路线在图中补全后,又可与已知路线相接。

沿已知线路前进在一个转弯处即可见到38号点;

39号点:

由38号点继续沿路线前进,在三岔路口处可见到39号点。

7.指定路线

从34号点出发,沿路前进并不断用罗盘定向、皮尺测距来确定自己的方位和行进路线的大致走势。

绘制路线时,主要依据山脊、山谷与路线的位置关系作图;有的路线高程变化不大,可推测其与等高线近似平行。

主要利用这些关系来做图。

另外,也可以根据路线的平直程度将路线划分成多段,用罗盘测出每段路线的坐标方位角,并用皮尺测出每段路线的长度,然后依比例尺将路线用平滑的曲线在地形图中绘出。

所得数据如下:

自起点起每一段路线的坐标方位角(北针读数)

103°

105°

141°

226°

150°

103°

150°

265°

对应路线的距离/米

34

25

30

35

19.1

34

19.8

45

自起点起每一段路线的坐标方位角(北针读数)

240°

205°

228°

175°

215°

214°

275°

对应路线的距离/米

22.9

22.9

27.5

45

42.8

13

41

结合测得数据即可绘制出行进路线,具体见下图:

8.公路

最终沿着路线即可走到公路,我们的实习便接近尾声。

9.实物定点

图中我们自39号点之后依次经过D2点、C4点、A3点,路经羽毛球馆和一处小学。

三、作业方法

在周口店的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后方交会定点法,因为我们往往是要确定自己在图中的位置,然后选择已知的明显地物来确定站立点。

只有一处,在确定未知塔的在图中的具体位置时,采用前方定点交会的方法。

在温泉镇的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后方交会定点法,在将各个站立点确定之后,在图中标明、连线,所得到的路线即是我们的实习路线。

4、成果

(一)周口店:

1.在各个主要地点测得我们相对于主要地物的方位;

2.骆驼山与大砾岩山之间路上200M长的剖面绘制;

3.实习过程中各主要地物的定点描绘。

(二)温泉镇:

1.在各个主要地点测得我们相对于主要地物的方位;

2.温泉航片的认识与野外判读;

3.实习全程的路线图描绘。

5、示意图

见透明薄纸和网格图。

第三章实习总结

在两天的实习中,虽然很多知识和仪器的操作方法在之前的课堂学习和校内实习中已经有所了解和掌握,但在野外的实地应用中依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根据周围地物地貌定点。

在山上,由于这个季节植物比较繁盛,造成了视线被阻碍、遮挡,不容易对周围进行观察。

这时,应来回走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必要时可登上一些高坡或是山顶进行观测和定点,从而扩大观测的范围,提高定位精度。

同时,可适当借助罗盘判定到明显地物的方向,并根据目估的距离,大致确定自己的位置。

在用罗盘进行交会定点时,应选择较为明显、容易观察的地物进行量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测量三处明显地物的方位,然后在图上进行标绘,若三条线未相交于一点,取其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中心为观测点位。

在野外观测中,应时刻注意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地物的对比,并对实际地形地物的变化进行记录,从而对地形图进行完善和补充。

通过本次的野外测量实习,可以说,对于我们学习测量学这门课,对于我们真正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应用测量这门实用的技术都是大有裨益的。

像地质学和测量学这样的学科,都是源于实际,用于实际,只靠书本字面上的学习是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和很好地对其进行运用的,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因此,还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更多地给学生以像这样在实地、在运用中学习的机会,相信必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