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2505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教学案中图版

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通过野外观察,增强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水平1:

能够运用地理手段,观察、识别、描述自然地理现象。

水平2:

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水平3:

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

水平4: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说明自然地理现象对人类的影响。

综合思维:

说明一些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

区域认知:

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现象。

地理实践力:

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有关的自然地理要素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文献资料或图片。

(2)准备一套实习底图。

其比例尺依据

实习区域范围大小、自然环境的

复杂程度来选择。

2.装备准备

(1)实习工具类:

望远镜、

罗盘仪、地质锤、气压计、

放大镜、照相机和样本袋等。

(2)生活用品类:

适宜

实习季节和实习区域的帽子、雨衣、

防晒用品等。

3.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观察点选取:

最具

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

相互关系的地点。

(2)观察线路选取的原则

①能穿过实习区所有的

自然地理单元;

②能观察到尽量

多的自然地理要素;

③能穿过典型的

剖面、植被类型等;

④能到达实习区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

山顶、谷底等;

⑤注意沿

地貌走向进行线路的选择,如横越河谷、冲沟、海岸;

⑥进行路线调查,尽可能不走

重复路;

⑦野外情况复杂,要时刻互帮互助,注意

安全。

1.判断正误。

(1)野外调查的最基本方法是进行调查区路线调查和地表点观测。

(√)

(2)观察点和观察线路选择的最基本思路是从单个观察点入手,将数个相关的观察点连成一条观察线路。

(√)

2.观察线路的选择应当(  )

A.能观察到实习区域内所有的地点

B.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进行考察

C.尽可能沿着等高线或接近村庄

D.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答案 D

解析 观察线路应当选择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点;尽可能不走重复路,以减少工作量、劳动强度。

3.我们学习中使用的教材插图、教室内张贴的挂图,哪一个作为实习底图最为合适?

提示 都不合适。

实习区域一般都很小,应选择大比例尺地图。

而教材插图、教室挂图大都是小比例尺地图,反映区域内容过于简略,不能表示出实习区域的详细信息。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

1.实地观察:

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所学

知识和科学工具,需要调动手、腿、

眼、口、脑等一起参与。

2.综合分析:

是在对

各自然地理要素或

不同自然综合体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向和

发展规律等。

3.野外方向的识别

(1)利于

罗盘仪定方向:

先将罗盘仪水平放置,使指北针指向表盘上的“

北”,而后再观察目标物的

方位角。

(2)利用太阳定方向

①利用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定方向: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

正东日出、

正西日落,其他日期都是偏

东日出、偏

西日落。

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总是在

正南方天空。

②利用其他时刻的太阳位置定方向:

白天将手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指向

太阳,则时针与表盘上“12”时的夹角的平分线指向

正南。

 

1.判断正误。

(1)野外实习观察中不需要“听”。

(×)

(2)野外观察只需要获取一个个观察点的信息,不必进行综合分析。

(×)

2.下列地点中,全年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天空上的是(  )

A.云南省B.台湾省

C.北京市D.海南省

答案 C

解析 北京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的天空上。

3.野外观察中,怎样辨识风向?

提示 风向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显示。

如轻柔的丝巾、缕缕炊烟,或者细小纸条等,都可以随风飘动,其飘动的反方向即风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观察风向的方法需要在地势较高的开阔地上进行,以避免地形地势等因素对风向的影响。

三、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1.野外工作笔记

(1)内容:

观察时间、观察点

编号、位置、天气状况、观察点描述、剖面描述和剖面图绘制等。

(2)要求:

及时、真实。

(3)记录笔选择:

铅笔,以防止雨水浸湿。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1)一幅完整的地图至少包括

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2)野外地图填图是指在地理底图上填绘

专题内容。

 

1.判断正误。

(1)观察点的观察和描述是获得野外资料的重要手段。

(√)

(2)记录实习数据要使用钢笔。

(×)

2.野外实习观察点内容的描述,应当(  )

A.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察点简述

B.综合同一观察线路的多点概述

C.每个观察点选取一个特殊侧面描述

D.逐一观察点全面、详细、有重点的描述

答案 D

解析 观察记录要对以前选择的观察点逐一全面、详细、有重点描述。

3.探究山地沟口地貌成因的野外实习,选择怎样的考察范围、记录哪些内容?

提示 考察范围:

该沟口所在流域的沟口以上流域范围内。

内容:

地形、植被、流水、表土等。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主要包括:

项目

说明

名称

实习的

区域和所研究的地理要素

类型

是单一的自然地理要素,还是自然地理综合体

目的

野外实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仪器

野外实习所需

物品

观察线路

和观察点

记录野外实习的观察线路和观察点,还可说明选择观察线路和观察点的原因

实习内容

研究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及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的

自然综合体

方法和手段

调查、

观察、测量、采样、分析和鉴定等

实习成果

对实习内容的分析和总结,以实物、

文字、地图和图表等形式呈现

 

1.判断正误。

(1)野外实习报告中,不必说明所需的物品。

(×)

(2)野外实习成果,均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

(×)

2.一份实习报告的名称是“嵩山地区的地貌实习”,这可以表示(  )

①是嵩山附近学生的实习活动 ②实习地点在嵩山 ③考察的是专项地貌特征 ④说明实习手段是观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嵩山地区的地貌实习”表示了实习地点是嵩山,实习内容是地貌。

3.模拟对当地一座小山气温日变化的实习,撰写一份简洁的实习报告。

提示 (无统一答案,格式符合即可)

名称:

××山气温日变化测量实习报告

仪器:

温度计

观察线路和观察点:

自山脚下到山顶方向选择观察点

方法和手段:

测量

实习成果:

山脚下温度较高,气温日变化小;山顶气温较低,气温日变化大……

任务探究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和方法

安徽省沿江一城市的某中学暑假游学活动中,安排有观察最近一座1000多米高山的气温垂直变化实习任务。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这次实习前预备哪种着装?

(2)为验证“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需要做哪些测量的准备?

(3)除了测量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

[成果展示] 

(1)运动鞋或雨鞋,防晒服或雨衣,长衫。

(2)观察线路和观察点选择:

一条人们常走的登山路线,有明显标志物;查询这些标志物的海拔。

仪器准备:

温度计。

(3)不同海拔人们的衣着穿戴;不同海拔位置主要植被特征等。

1.地理野外实习准备

(1)思想准备:

实习的总体安排、实习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和

实习纪律等。

(2)相关图件准备:

地质构造图、

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卫星或航空遥感图、交通图等。

(3)仪器设备和实习用品:

仪器

用途

地质罗盘仪

测量

地质锤

敲打样本

放大镜

观察岩石、土壤、植物等

气压高度表

或海拔仪

测量高度

测尺

样方划定、测量剖面、测量距离

铅笔和记录笔

记录、填图、素描

纸张

透明纸、聚酯薄膜、坐标纸及其他类型的纸

标本袋

根据实际需要,准备布袋、塑料袋或纸袋、小塑料盒(暗盒)等

(4)生活上准备:

手电筒、雨具、水壶、食品袋、

保健药品(感冒、中暑、蛇咬、痢疾、外伤药品、晕车船药品)。

(5)身心准备:

野外调查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跋山涉水、风吹日晒,需要在精神上和身体健康上的充分准备才能胜任野外实习的完成。

2.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基本要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要尽可能多地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典型地段、现象和剖面,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野外实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进行调查区的路线调查和代表点的观察。

实习路线布置可以为线状、网格状、环状、放射状等。

(2)基本原则:

尽可能不走重复路;能穿越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能尽量多地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穿过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界线、山顶、谷底等;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如横越河谷、冲沟、海岸,进行剖面或路线调查。

(3)意义:

观测点的选择在野外实习中十分重要。

一个好的观测点,特别是那些能观察到实习地区具有代表性自然地理要素和结构的观测点最有意义。

因此,观测点的选择要典型和具有代表性。

通过这些观测点的观察,能印证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并能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能说明实习地区发育历史的关键地点,能观察大范围景观的制高点以及能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转折点等,如山顶、分水岭、河谷、湖岸等。

前人实习用过的剖面或地点。

各地区自然地理结构复杂程度差异较大,相应的观察点的分布也应作适当调整,如在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区、湖泊河流频繁交替的地区等结构复杂的区域要加密观察点,以便做好准备,随时注意观察沿途周围的情况,捕捉有意义的自然地理现象。

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本方法

实地观察、

勘测法;访谈、抽样、问卷调查法;地图法;野外定点观测法;比较、因果分析法;以及现代的“地理信息技术”科技法等。

一地理野外实习小组对河谷地貌进行实地考察。

据此完成

(1)~

(2)题。

(1)下列对河流谷地考察方案的地点、线路选择中,最不合适的是(  )

A.沿河道步行上溯或顺流而下考察

B.自河流一侧横跨河道,垂直于河流方向选择若干点考察

C.反复跨越河道、沿着迂回线路考察

D.在一侧考察若干点后到对岸再选点考察

(2)考察河谷地貌要获取的信息有(  )

①河道长度 ②河流宽度 ③河流深度 ④河岸坡度

⑤河网密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科学思维

地理实习方法的分析思路

(1)题,反复跨越河道、沿着迂回线路考察多为重复路,考察意义不大。

(2)题,河谷地貌主要在形态上,需要考察河流宽度、深度及河岸坡度等信息。

[答案] 

(1)C 

(2)B

                   

  提升运用能力

我国陕北地区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暑假对当地土壤、水分进行野外考察,绘制出下列曲线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小组观察到的植被生长最好的地点是(  )

A.阳坡 缓坡B.阳坡 陡坡

C.阴坡 陡坡D.阴坡 缓坡

答案 D

解析 阴坡、缓坡的水分条件最好,对植被生长最有优势。

2.植被生长最好的地点主要的成因是(  )

A.利于光合作用B.保水保土保肥

C.不会发生水涝D.山体遮蔽强光

答案 B

解析 缓坡径流速度慢,利于保水保土保肥,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任务探究

 野外实习成果的研究

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

这种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发生作用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地层被侵蚀的时期。

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

某地理实习小组一成员绘制了如上的素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该实习的主要方向是哪类地理要素?

(2)该队员对地理要素作出正确判断,他应该重点记录哪些内容?

(3)该实习队绘制素描图,还可以增加哪些图形信息?

[成果展示] 

(1)地质构造(类型)。

(2)岩石的地质年代(或化石特征),与地质年代表对应确定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3)图名;绘制时间;图示景观所在地理位置(观察点编号);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撰写

实习报告的撰写要求内容充实,文字简明扼要,分析透彻,提出的建议合理又有价值。

在报告撰写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思想性、科学性、综合性和逻辑性。

完整的实习报告包括

文字报告、图件数据、表格、照片、标本、样品鉴定结果等。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的题目通常为“××地区××实习报告”。

先拟出详细的编写提纲;而后再撰写实习报告。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地区××实习报告

序言:

包括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面积、社会经济和交通状况,实习时间、目的、要求、任务和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等内容。

区域地质:

包括实习区的地层、岩石、构造、地质发展简史、矿产等内容。

区域地貌:

包括地貌营力、现代地貌过程、地貌形态、形态成因、第四纪沉积物、地貌分区等内容。

区域气候:

包括气候的时空特点、变化过程、演变规律、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区域水文:

包括水系、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特征,水文与环境关系等内容。

区域土壤:

包括土壤形成的环境条件、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土壤质量评价等内容。

区域生物:

包括动、植物的种类、动物的种群、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关系等内容。

区域自然地理系统:

包括自然带的性质、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划分,以及评价自然地理要素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束语:

简述野外实习的收获和体会、存在问题和建议。

由于报告涉及内容很多,所以在撰写报告时,切忌资料堆积,篇幅过长、文字拉杂。

报告重点应放在区域

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自然地理各要素对工、农业生产和

居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分析有理有据,提出的建议有价值。

完整的实习报告包括文字报告、相关的图件、照片、表格等。

                   

下表为某学校一次野外实习获得数据。

据此完成

(1)~

(2)题。

(1)该实习报告的名称最可能是(  )

A.森林覆盖率调查

B.森林蓄积量研究

C.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D.自然带分布规律探究

(2)该实习者为了这次实习项目,还应当记录(  )

A.天气状况B.水温特征

C.草本植物构成D.土壤发育程度

科学思维

实习报告撰写的基本方法

(1)题,记录中都是高大乔木的状况,所以实习内容最可能是植被组成方面的内容。

(2)题,除了记录乔木外,还应当记录藤本植被、草本植物等。

[答案] 

(1)C 

(2)C

  提升运用能力

下表为野外实习调查所得信息处理后的数据(单位:

g/m3)。

据此完成1~2题。

月份

12

1

2

3

4

5

含沙量

0.87

1.18

1.02

1.03

0.60

0.52

月份

6

7

8

9

10

11

含沙量

0.49

0.38

0.35

0.31

0.52

0.74

1.表格数据最可能来自(  )

A.气象站B.植物园

C.水文站D.地质所

答案 C

解析 表格中数据表示水体中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来自水文站。

2.这次实习报告中还可以延伸到的内容是(  )

A.中国气候和植被的分布和变化

B.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变化趋势

C.气候、植被、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D.河道形态对泥沙径流的拦截作用

答案 C

解析 水体含沙量大小与水流速度有关,径流速度与地形关系最大;植被、气候则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所以该实习报告还可以延伸到水土流失原因的分析,故C项正确。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110页“思考”]

点拨 地理野外观察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实施过程中积极参与活动,并做好记录、注意安全等。

地理野外观察,先选择针对实习目的、最合适的观察点和观察线路,及时、真实、详细有重点的记录观察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观察结论、规范撰写实习报告。

答案 略。

[教材第112页“思考”]

点拨 按照要求观察、记录,再综合分析特征。

特征表达时最为合适的是表格形式。

答案 

(1)观察结论

观察对象

河岸

河水

河堤

莱茵河(德国波恩附近)

清澈

黄河(中国郑州附近)

浑浊

(2)分析结论

分析对象

水文

气候

流域地形

莱茵河(德国波恩附近)

含沙量小,

流速平缓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小

平原地形

黄河(中国郑州附近)

含沙量大,

流速平缓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平原地形

[教材第114页“思考”]

点拨 可以根据树木特征定方向,如树桩年轮间距较宽的为向阳一侧,树冠较为繁茂的一侧为向阳一侧,根部蚁穴较多的为向阳一侧,树皮龟裂脱落严重的为迎着冷空气一侧等。

可以根据传统民居的门窗朝向定方向,如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门朝向南方,北侧窗户一般很小等。

答案 略。

[教材第120页“思考”]

点拨 本题具有开放性,因地区、季节及时刻变化的天气影响,天空中云变化莫测。

只要记录内容格式符合地理野外实习规范要求即可。

答案 略。

[教材第121页“作业题”]

点拨 1.只要是可以反映云与天气关系的谚语即可。

2.此处云的高度很大,不具备层状,不规则块状,从下向上发展,成群、成行出现,所以为高积云。

3.因实习目的不同,考察点、考察线路有着区别。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观察出全貌、突出地理事物特征即可。

答案 1.(有关云的谚语,参考: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等)。

2.高积云。

3.(参考线路选择)

地貌:

考察峡谷、河谷地貌,在不同直道、弯道等位置处,自谷底向上至山顶垂直等高线上行,尤其在坡度变化处、岩石出露或堆积层变化处选点。

水文:

沿河道为考察线路,逆流向上或顺流而下,注意观察河道曲直、宽窄变化等位置处水文特征。

植被:

在阴坡、阳坡、陡坡、缓坡等处,自谷底向两岸山顶选择几个观察点植被分布、种类及变化特征。

土壤:

在河道曲直不同位置选观察点,再自谷底垂直向上的不同高度、坡度、坡面和植被覆盖差异变化处选点观察。

地理实践深探索

方向与建议

1.调查学校附近某河流地貌,说明地貌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调查学校附近某林地或草地,说明植被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3.调查学校附近某农田,判断土壤类型,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展示与评价

略。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探究点

题号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和方法

1、2、3、4、5、10、13、14

(1)

(2)(3)

野外实习成果的研究

6、7、8、9、11、12、14(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地理野外实习在实习底图上,预设可供选择的线路方案如下图,准备用于图示区域地形类型的考察。

据此完成1~2题。

1.最为合适的线路是(  )

A.线路1B.线路2

C.线路3D.线路4

答案 A

解析 线路1沿线跨越地形类型最全面。

2.观察中需要(  )

A.腿要勤,可以多次往返几次考察

B.口要勤,沿途在村落问询老农民

C.眼要勤,仔细观察地形单元类别

D.手要勤,收集沿途各种岩石样本

答案 C

解析 在实习底图上确定线路后,沿着线路1就可以完成区域所有地形单元的观察,不必往返;老农民对地形类型的专业语言知道较少;观察地形类型不必采集岩石样本。

某地理实习小组解读大鹏半岛地理位置及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图(下图),设计暑假野外实习线路。

据此完成3~4题。

3.观测最为丰富的海岸地貌,最为理想的线路是(  )

A.沿西部海岸线路

B.沿东南部海岸线路

C.沿东北部海岸线路

D.大澳湾—大鹏澳湾线路

答案 B

解析 图示东南海岸地貌类型最为丰富。

4.实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

①海潮起落 ②午间太阳暴晒 ③夜间寒冷 ④海陆风 ⑤洋流方向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⑤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野外实习一般在白天进行,早晚有潮汐、午间太阳辐射强烈;低纬度地区盛夏季节的夜间温度也不太低;海陆风、洋流不是要注意的问题。

河流流速一般用铅鱼测定,在水中央位置将铅鱼置于水下即可测得流速(如下图)。

一般水下0.1~0.3米流速最大。

可以单取水下0.6米流速的一点法,可以取水下0.2米、0.8米的二点法,可以取水下0.2米、0.6米、0.8米的三点法。

据此完成5~6题。

5.测定流速最为精准做法是(  )

A.曲流河段的凸岸一侧B.曲流河段的凹岸一侧

C.直流河中部的三点法D.不同河段上的三点法

答案 C

解析 曲流河段凸岸或凹岸受水流偏转的影响,水流速度异常;直流河中部的三点法求得平均值更为准确。

6.影响河水流速的因素可能是(  )

A.铅鱼大小B.铅鱼重量

C.摩擦力D.河冰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河面水流速度慢、更深的河底水流速度也慢,所以受摩擦力影响较大。

白鹿塬位于西安市东南部,是当地最大的黄土台塬。

2018年3月份某野外考察者拍摄的白鹿塬自然状况下土壤剖面照片如图。

据此完成7~8题。

7.观察土壤剖面选择3月份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无冻土影响B.少有降水影响

C.无植被覆盖D.表土没有发生流失

答案 C

解析 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植被刚刚萌发,不足以覆盖地表,不影响自然土壤剖面的观察。

8.照片中黄土崖顶部土壤中有腐殖质,底部土壤中有根孔、气孔。

中上部明显泛灰发白的层次最可能成因是(  )

A.化工厂废水污染B.季节性土壤返盐

C.史前干旱期盐尘D.人类增施草木灰

答案 D

解析 底部土壤中有根孔说明形成该层时已经有人类的农业生产,所以其后形成的土壤中最可能有人为施用的草木灰。

下图为某野外实习报告中的一个图表。

据此完成9~10题。

9.该次实习报告的名称最可能是(  )

A.“某地褶皱山实习”

B.“某地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C.“某地河谷地形实习”

D.“某地断块山实习”

答案 C

解析 图示为阶地式河谷地形。

10.该次观察线路上选点特征是(  )

A.沿线均匀分布

B.阶地上较多、陡坎附近少

C.阶地上较少、陡坎附近多

D.高处多、水位面附近少

答案 C

解析 阶地上地形一致,可以少设置观察点;陡坎附近地形变化大,需要设置较多的观察点。

下图为某小组根据同一次实习活动采集的四组土壤样本绘制的简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实习记录可以简略的地理要素是(  )

A.自然带类型B.植被覆盖率

C.农业生产方式D.土壤改良状况

答案 A

解析 地理野外实习区域较小,一般实习范围内的自然带相同,不必作过细的说明。

12.该实习可以(  )

A.说明自然带类型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B.证实植树造林对水土保持的意义

C.农业生产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作用

D.说明地理实习影响土壤类型及发育

答案 C

解析 四组土壤样本显示:

除农业耕作的土层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