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7291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S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96B.92C.23D.46

9.已知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l2

2HCl。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已知其分子数之比为11∶5∶1,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40.3%B.28.9%C.44.8%D.30.5%

10.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大

C.硫化羰是酸性氧化物

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BD

11.某有机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R+13O2===8CO2+10H2O。

()

根据质量守定律,R的化学式为

A.C4H10B.CH4C.CH4OD.C2H4O2

A

12.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

超临界水具有通常状态下水所没有的特殊性质。

它可以和空气、氧气及一些有机物质均匀混合。

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氮气、水等。

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废物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13.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在甲骨上刻字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D.铸造青铜器皿

14.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和所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扇子扇灭蜡烛的火焰,说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B.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说明该粉尘一定是面粉

D.加入高锰酸钾也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说明高锰酸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08年南通)古语道:

“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

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6.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

为了贮存、运输和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

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

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二氧化锰B.澄清石灰水C.盐酸D.氯化钠

17.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A.14∶11B.11∶14C.7∶11D.11∶7

18.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2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g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

A.Cu和MgB.Zn和AlC.Mg和AlD.Zn和Cu

CD

19.农业科技人员虽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内定期施放适量的CO2,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1)为什么增加CO2含量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说明原因;

(2)可采用什么化学物质来增加CO2的含量?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增加CO2时,盛药品的塑料桶悬挂在高处的原因;

(4)无限增加大棚里的CO2行吗?

说明理由。

解析:

(3)为了让农作物与CO2充分接触(4)不行

(2)CaCO3+2HCl=CaCl2+H2O+CO2↑

(1)因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CO2

(每小题2分,共8分)

2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D)

21.鉴别一氧化碳、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

D.将少里澄清石灰水分别倒人四瓶气体中

22.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①铝、镁均有剩余;

②铝、镁均耗尽;

③镁耗尽,而铝有剩余()

A.仅②B.①②C.①③D.②③

23.往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金属离子是(  )

A.Ag+、Cu2+、、Mg2+、Fe2+B.Cu2+、、Mg2+、Fe2+

C.Mg2+、Fe2+D.Cu2+、、Fe2+

24.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B.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冶炼钢铁

C.用铁可以回收硝酸银废液中的银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25.“先锋Ⅵ”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肌肉注射。

常用的“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中有先锋素0.5g,注射时应配置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高于20%,则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mLB.2mLC.3mLD.4mL

26.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3℃,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答案

27.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8.(7分)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

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

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

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

(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

(5)需要(1分)浓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意对即可,1分)(4)Ca(OH)2+H2SO4=CaSO4+2H2O(化学式正确1分,配平正确1分)

(3)A(1分)

(2)酸化土壤、腐蚀、破坏森林植物、腐蚀建筑物(答出一点即可)(1分)

(1)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2分)

(7分)

29.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

对下列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30.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二、填空题

31.(5分)右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

催化剂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

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

的变化,其中表示硫原子,○表

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或“纯净物”),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2+O2催=化=剂=2SO3    纯静物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其它合理也行)

32.区分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进行测定。

【解析】此题考察水硬度检验及PH测定。

可根据肥皂泡的多少判断水的硬度。

可使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

故答案为肥皂水;

PH试纸

33.(6分)判断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1)氯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

(2)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氯化钙溶液: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3)CuSO4+Ba(OH)2=Cu(OH)2↓+BaSO4↓

(2)不反应,因为CaCO3易溶于盐酸(或弱酸H2CO3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强酸HCl)

(1)NaOH+HNO3=NaNO3+H2O

(6分)每题2分

3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在不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条件下,通过添加试剂的方法将含有硝酸的硝酸钙溶液变为中性。

甲同学提出选用石灰石粉末,乙同学提出选用澄清的石灰水。

比较甲、乙两同学所选试剂,你认为同学的选择不可行;

理由是:

试剂虽然能除去原混合液中的,但

乙H+(或HN03或硝酸)在不使用指示剂的情况下,难以控制溶液的酸碱性

35.(5分)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开始

了炼铁。

请写出用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的化学方程式②。

(2)据有关资料报导,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金属M长

期露置于空气中,表面已被锈蚀。

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外,还含有C、H、

O三种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

使金属M锈蚀的物质中一定有①(填化学

式,下同),可能有②。

(3)小芳同学为了验证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你认为其

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说明:

所用蒸馏水经煮沸迅速冷却;

固体干燥剂只吸水且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3)AE

(1)①铝(或Al)。

②4CO+Fe3O44CO2+3Fe。

(2)①H2O、CO2,②O2。

(5分)

36.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

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C

37.(8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在激动人心的体育世界中,处处充满这化学知识。

请回答:

(1)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

奥运“祥云”火炬的燃料成分中含有液态丙烷,请通过比较在下表中写出丙烷的化学式。

物质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已烷

化学式

(2)发令枪响后为什么会产生白烟呢?

火药纸里的药粉含有氯酸钾和红磷,扣动扳机时,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①氯酸钾受撞击分解产生氧气:

2KCl

2KCl+3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大量白烟。

(3)我们常看到队医用一个小喷壶,在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喷了几下,然后受伤的运动员竞又生龙活虎地冲向了球场。

小壶里装的是氯乙烷(

),一种无色、沸点只有13.1C的易挥发有机物。

当氯乙烷药液喷洒在运动员受伤部位时,很快会“消失”,这说明(填分子的一种基本性质)。

由于氯乙烷蒸发(填“吸热”或“放热”)使皮肤表面的温度骤然下降,知觉减退,从而起到镇痛和局部麻醉的独特作用。

(4)“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

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对空气没有污染的两种气体,这两种气体应是和(填名称)。

(3)分子是不断运动着,吸热(每空1分)(4)氮气,二氧化碳(每空1分)

(1)

(2分)

(2)4P+5

2

(2分)

38.从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⑴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⑵厨房洗洁剂中的碱;

⑶板浦汪恕有滴醋中的溶质⑷焙制糕点时用的小苏打;

⑴CO2

(2)NaOH(3)CH3COOH(4)NaHCO3

39.(4分)A、B、C是实践化学常见的物质。

A、B都是白色固体,C为黑色粉末。

⑴若将A、C混合后加热,A能转化成B,同时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C在这个反应中作。

⑵A、B、C中可以作化肥的是(填化学式)。

(12KClO3

2KCl+O2↑分解反应催化剂

(2)KCl)

40.(12分)地球“发烧”了

材料l.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空气的成分可分为恒定成分和易变成分两类。

恒定成分是指在空气中含量大,在任何地方含量几乎不变,包括78.06%氮气、20.94%氧气、0.94%氩等稀有气体,合计约占99.94%。

易变成分是指在空气中含量很少,但因季节、地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的活动而引起相对含量的较大变化,甚至某些成分急剧增加或减少。

下表中列出了大气中几种易变成分:

易变成分(浓度cm3/m3)

变化的原因

二氧化碳约300(约占空气的0.03%)

水蒸气约290(约占空气的0.03%)

甲烷约1.0~1.2t

天然气泄漏

氮的氧化物约0.52

化石燃料的燃烧

臭氧0.01~0.04

含氟化合物的使用

硫的化合物:

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一氧化碳

汽车尾气等

合计:

0.06%

材料2.自然界中碳循环

自然界中碳循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球上动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角度看,为什么空气如此重要?

(答出3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正遭受空前严重的破坏。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主要的温室性气体,含量增加导致气候变暖、地球“发烧”、灾害频发,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最严重的问题。

分析材料2,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写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中,以石灰石为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⑧中,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⑨中,消耗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④中,以天然气为例,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如何除去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

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CO2约为l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l亿吨/年,仅靠碳的自然循环来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已不可能。

为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化学家们正想尽办法用化学反应的手段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①火电厂用碱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获得化工产品碳酸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常压、300℃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甲烷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三甲基膦做催化剂,在高压、极低温度条件下,CO2和H2可以高效合成甲酸(HCOOH),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2+4H2====CH4+2H2O     ③CO2+4H2========HCOOH

①2NaOH+CO2===Na2CO3+H2O

(3)(3分,每空l分)

CH4+2O2===CO2+2H2O

CO2+H2O===H2CO3

CaCO3===CaO+CO2↑光合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砍伐、植被减少。

(2)(6分,每空l分)

或:

大气中臭氧层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植物生长离不开氮元素,而空气中的氮气是氮元素的最大储备仓库;

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没有大气中水蒸气参与的水的天然循环,一切生命活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

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

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

(1)(共3分,每条l分。

答出下列中的任意三条均可。

三、简答题

41.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⑴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的反应

⑵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

⑶利用K2CO3溶液和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⑴碱(1分)

⑵难溶物(或不溶物或沉淀)(1分)

⑶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1分)

42.

如右图所示:

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哪些主要现象?

(至少写出三条)

(3分)钟罩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高处蜡烛先熄灭,低处蜡烛后熄灭;

钟罩内液面上升

四、实验探究题

43.(10分)某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过量的C0:

通人饱和NaOH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02+NaOH==NaHC03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填写操作名称)能把NaHC03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4)如果缺少装置B,装置C中会生成的杂质是。

(5)进行装置D实验时.观察到下层蜡烛比上层蜡烛先熄灭,由此不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填写字母标号)。

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0分)

(1)锥形瓶导管(各1分,共2分)

(2)CaCO3+2HCl==CaCl2+H20+C02

(3)过滤(1分)(4)NaCl(5)CD(只选C或D得2分,全对得3分)

44.(2分)活性炭是防毒面具滤毒罐里的吸附剂,可用来吸附氯气等有毒气体。

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

气体

二氧化碳

氢气

氧气

氮气

氯气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44

2

32

28

71

气体的沸点/℃

-78

-252

-183

-196

-34

被吸附体积/mL

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