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562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docx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复习题

说明:

1、根据笔记整理,可能不完整。

2、时间匆忙,错误、遗漏之处请大家自行修改。

一、填空题

1、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

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4、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被后世学者誉为文论史的“双星”。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称赞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体大而虑周”,钟嵘的《诗品》是“思深而意远”。

钟嵘的《诗品》是“百代诗话之祖”。

5、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谈到“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

6、白居易在《与元九诗》中最著名的两句话: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7、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的重要见解,“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8、在诗歌理论方面出现了四个主要派别:

以王士禛为代表的神韵派,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

9、“姚门四弟子”是指方东树,姚莹,管同,梅曾亮。

10、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1、两汉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

12、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思想。

13、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二、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说:

“温柔敦厚”说是儒家是诗教观,从乐教生发而来,强调文学艺术与政治教化的关系。

“温柔”是指颜色温润,性情和柔,“敦厚”是指为人朴实、厚道。

用于诗教要求人们性情和顺,不要违反礼教。

要怨而不怒以实行教化。

用于感化人之善心。

这种思想有培养封建顺民消极作用的一面,也有艺术表现上追求委婉,含蓄,积极的一面。

2、诗无达诂说:

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诗无达诂”即是说“《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因鉴赏主体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审美鉴赏中的理论术语之一。

3、风骨:

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

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一般以为,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言语表达。

可以认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肌理说:

翁方纲的肌理说是一个以学问为本、通法于变,而一概求诸古人的诗学体系。

“肌理”二字取自杜甫。

所谓肌理,肌是比附,重点在理。

翁所说的“理”是义理与文理的统一,包括伦理道德、历史掌故、音韵、训诂、修辞等,与后来的桐城派所倡导的考据义理文章合一的说法非常近似,表现出肌理说更注重学问、考证、辞采的倾向,正是当时乾嘉实证学风的文学反响,代表了当时朴学派的说诗观点,形成“学人之诗”,其流一直持续到近代。

5、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之际盛行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和社会思潮。

玄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是以《老子》《庄子》《周易》三部玄学经典而称之为“三玄”而得名。

“三玄”是在《颜氏家训·勉学》中提出来的观点。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玄学发扬玄远:

崇尚清谈,以虚无为特征。

具有很强的理性思辨,又称之为玄远之学,清谈之学,思辨之学。

一种是沈约《宋书·雷次宗传》最先使用玄学。

一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哲学界把这一时期的学术文化称为“魏晋玄学”。

玄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是汉魏之际中国学术思想不断变化的产物,是曹魏集团与司马氏政权对当时社会名士实行压抑迫害政策的结果。

也是魏晋名士风度及思维方法与生活方式使之然。

玄学以黄老之学去糅合儒家经义以替代日趋衰弱的汉代经学。

在门阀制度下魏晋名士以出生门第,容貌意止,虚无玄远的清谈为标榜形成一种新的时代风尚和社会思潮。

6、虚静:

“虚静”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一种静观的精神境界。

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被庄子重新阐发。

庄子认为要进入道德境界就必须先进入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

而虚静的必须在“绝学去智”的基础上才能达到。

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深刻的认识,进入一种“大明”的境界。

7、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孟子提出的一个文学批评方法。

出自《孟子·万章》上篇。

“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

8、隐秀:

隐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来的: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所谓隐,不是要使文学作品晦涩难明,而是要使读者味之无尽,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余地。

所谓秀,不是要作家堆砌辞藻,而是要逼真自然,使读者言如亲临其境一般。

可见,隐秀即意象的有机交融,也即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9、神韵:

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是清初王士禛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

王士禛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还没有把它看成是诗歌创作的根本问题,到王士禛,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出来。

其神韵说的中心就是诗歌的审美表现方式问题,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能作全面精细的刻画。

然而,整体的世界尽管没有被直接描摹出来,但应该是具体可感的,如镜中花、水中月一样。

10、朴学:

朴学为朴质之学,最初见于《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

汉儒之学注重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后世学者泛指汉学古文经学一派为朴学。

清代崛起的乾嘉学派上承汉儒古文学派,下开宋儒性灵之学,致力于治经考据,所以也称为朴学。

朴学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在保存和传递古代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积极之意。

乾嘉学派的共同之处在于重汉学,释文字,通训诂,精校勘,善考证。

乾嘉学派一是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一是以戴震为代表的徽派。

在学术成就上徽派超越了吴派,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被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这不仅在于他们学问的出类拔萃,更重要在对后期的朴学思潮影响重大。

11、形神论:

形神论是由儒家的文质说和元气论生发出来的一个思想。

其实质就是以象表质在作品中形成的成果。

司马谈论“凡人之所生者,神也;人之所托着,形也。

由此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

《淮南子》从元气自然论的立场来谈论形、神、气三者之间的关系。

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在《淮南子》中还强调形对神的主宰作用。

《淮南子》:

“心者,神之至也;神者,心之宝也;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而从害。

12、童心说:

明后期重要的思想家李贽,他的思想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童心,他所谓的童心就是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

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的价值标准。

这种观点与七子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方的,成为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

13、知人论世说:

出自《孟子·万章》下篇。

知人论世是指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环境,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14、性灵说:

袁枚的“性灵”说,是袁枚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

性灵说主张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是和道德、政治无关的性情,只要是真性情,就是有价值的。

性灵说的另一方面内容,是主张诗歌在艺术创作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要在学古中求变。

在审美方面,性灵说主张风趣,摆脱庄严的道德政治面孔,凸现轻松活泼的个性表现。

15、格调说:

沈德潜所说的“格调”,实际上包括体裁和音节二方面,这是他选诗的首要标准。

他主张诗歌所表现的性情应该有益于教化,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

“格调”说所指的体裁指的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及技巧系统,体现为一套具体的法则。

而音节是字音经过选择和有规则的组合构成的语音模式,形成诗歌的音乐美。

16、隋唐佛学:

佛学是佛教经典之学,是佛教文化广泛传播的必然产物。

印度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历汉魏六朝的洗礼与融合,到隋唐五代形成盛况空前的繁荣局面,在历史上成为隋唐佛学。

隋唐佛学包括寺院禅学和居士禅学。

寺院禅学以僧侣为主,从事佛经翻译和授徒讲经。

居士禅学以文人士大夫为主,居家参禅,以禅喻事,以禅论诗,以禅论社会人生。

17、理学:

理学又称为程朱理学,程朱道学。

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

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理学有北宋“二程”,程颐、程颢开始创立。

理学又经过其弟子杨时,再传弟子罗从颜,三传弟子李侗。

到南宋朱熹完成。

从广义上说,理学还包括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并延伸到朱熹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着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派的最大代表,所以理学又称为朱子学。

三、概念区分

1、儒教道教:

相同点:

(1)两家都以人为本,以人和人的价值作为中心议题,高扬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两家都主张爱人,富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意识。

儒家主张为仁义而舍身,道家提倡不要因为功名利禄而殉生。

(3)两家都看重美。

以美作为各自人格追求和审美崇尚。

(4)两家都重道。

表现出一定的天人合一的倾向。

儒家住人道,循依天道,道家主人道,顺合天道。

不同点:

(1)思想起源不同。

儒家思想起源于齐鲁文化,是史官文化。

道家思想起源于荆楚文化,是巫官文化。

(2)儒家学说以政治伦理哲学为基础,注重文与质的统一。

表现出伦理教化的思想。

道家思想以生命哲学为基础,崇尚以天合天,表现出自然化,自由的思想。

(3)儒家主善,重美善统一。

道家主真,注重美真统一。

(4)儒家注重功利,属于政治功利化美学和文论批评。

道家超功利,主张无功利的美学和文论批评。

(5)儒家重入世,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的奋斗目标。

道家重出世,以清静无为、自由为人生的目标。

2、中学和西学:

西学是和中学相对而言,是指西方科技文化和西方文明。

包括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方法论。

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近代科技成果。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中华制度,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

二者的区别在于:

中学植根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西学植根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

中学属于农耕文明阶段,西学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阶段。

中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西学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

中学以承继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为中介,西学以新式学校教育为桥梁。

鸦片战争后,由于中西文化势差,造成“西学东渐“的局面。

3、古文和骈文:

古文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章写作的两种基本语言表达方式,古文的名词是后起的,是针对骈文而提出来的,指骈文产生以前先秦两汉文章写作的语言表达方式,即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语言表达方式。

骈文萌芽于两汉,兴起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及唐初,它是一种讲究骈俪、对偶的语言表达方式。

骈文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以四六句为主,二是句式结构和词语性质的对偶。

四、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所蕴含的文论批评思想。

1、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

(书p73)

2、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书P87)

3、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

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书P88)

4、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

(书p88)

5、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书P19)

五、问答题

1、魏晋玄学对古代文论批评的影响是什么?

答:

总的来说,,玄学在魏晋南北朝盛行,作用是实现了中国古典哲学由宇宙构成论向宇宙本体论的转变。

在文学艺术与文论批评方面更趋于自觉,使这时期的文论批评走向繁荣。

(1)魏晋时期,玄学的言意之辨和名教与自然合一的论争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

开拓了人们的思维空间。

论证主要围绕“有无关系”“本末关系”“形神关系”“一多关系”四个方面。

这个论争使魏晋时期文论批评达到深刻的玄学意境。

(2)玄学本体论构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理论基石。

玄学本体论是“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学问。

玄学本体论由四大关系构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本末关系”“一多关系”“动静关系”。

“自然无为”思想是指凡是有为的都是非第一性,只有无知,无形,无意是第一性,是至高无上的精神所在。

(3)魏晋风度与个体人格精神追求及超越有限以达到无限之美的人生境界。

“玄心,洞见,妙赏,深情”是形成魏晋风度的内在条件,“颖悟,旷达,真率”是魏晋风度的外在特点。

这两大方面构成了“魏晋风度”。

从总体上看,魏晋玄学与文论批评的共同连接点主要在以个体人格理想与内在的自我精神上,超越有限而追求无限,在玄学家看来超越有限才能达到无限。

超越有限的唯一途径就是顺应自然,获得自由,使人生的意义价值进入无限的理想境界。

(4)玄学在艺术创作上推动“玄言诗”“山水田园诗”的出现。

强化中国古代的诗学观念,导致了文学自觉时代的出现。

(5)宋文帝刘裕建立了“四学”:

文学,玄学,儒学,史学。

2、怎样理解叶燮的“才、胆、识、力”说?

答:

(1)这是叶燮在《原诗》中提出的一个诗歌理论思想。

他认为诗人的胸襟具体体现在才、胆、识、力四个方面。

他说“大凡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

”作家的才、胆、识、力既与人的天赋禀性有关,也和人的后天学习有关。

(2)识,对才、胆、力都有重要的知道作用。

才,指作家的才能;胆,指作家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提出创新见解;识,指作家对客观事物的理、事、情的认识;力,指作家的艺术功力和气魄。

(3)叶燮认为:

“才、胆、识、力”四者具有“交相为济”的关系。

“胆”既有赖于“识”,又能扩充和发展“才”,“惟胆能生才,但知才受于天,而抑知必待扩充于胆邪。

”而“才”有须有“力”以载之,“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3、陆机在《文赋》中阐发了那些思想?

答:

(1)对以构思为主的文学创作过程的认识。

首先,他认为进行艺术构思的前提是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

要“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其次,构思的情态要“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最后,他认为在艺术构思中要有灵感,即“应感之会”。

文思之通或塞决定于灵感之有无。

(2)在文体风格方面,他论述道: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3)具体表现技巧方面。

在结构和布局方面,他强调必须恰如其分的安排好意和辞,即所谓的“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在艺术技巧方面,原则是:

构思精巧,辞藻华美,抑扬顿挫。

(4)陆机还提出了文学艺术标准:

应,和,悲,雅,艳。

4、严羽的《沧浪诗话》阐发了那些文论批评思想?

答:

(1)“别材”,“别趣”说是严羽整个诗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别材”的“材”是才能的意思。

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

“别趣”是说诗歌有特别的趣味。

(2)“意境”说。

“惟在兴趣”,诗歌就有含蓄深远,韵味无穷的意境。

严羽对这种意境艺术特征的描绘是: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3)

“妙悟”说。

严羽认为诗歌艺术的奥秘不是语言所能表达清楚的,也不是理论能够说明白的。

一定要从大量的上乘佳作中,凭借内在的直觉思维,从内心去感受和体验,才能体会诗歌的魅力。

(4)“以盛唐为法”。

要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的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的自然化工美。

有抑扬顿挫的诗歌格律美。

5、“诗言志”在历史流变中形成的流派?

答:

(1)重志。

要求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道德规范和教化。

孔子:

“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体现这。

唐代韩愈,柳宗元,元白诗派,朱熹都是这派。

这派观点违背了文艺规律,片面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

严重窒息了文学发展。

(2)重情。

注重强调诗歌对抒发个体情感的作用,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就是重情的典型体现。

沈约提出的“以情纬书”都是这种体现。

重情理论缺点:

忽视文学的社会性,客观性以及教育作用,给文学创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是对“诗言志”理论的片面发展。

多诗歌艺术规律的总结有比较大的贡献。

(3)情志并重。

它是“诗言志”的主流。

这种认识既强调是个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又重视了文学本身的抒情言志,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乐记》表达了怎样的封建正统文艺思想?

答:

(1)音乐的本源在人心感物。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谓之乐。

”这里提出了“物——心——声——音——乐”的音乐本原论。

(2)音乐对社会政治有重大的反作用。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这里提出了“声——音——乐——心——物(社会政治)”的音乐作用论。

这就是“文学——人心——治道”。

音乐的功用可以直接影响政治的治乱。

(3)关于音乐的创作问题。

《乐记》强调了音乐表现感情的特点,同时指出音乐创作必须有高度的真实性,应当是人的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7、《文心雕龙》文学鉴赏和批评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答:

(1)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讲,一是要“披文以入情”。

创作是一个由情到辞的过程,欣赏是一个由辞到情的过程。

读者先感受到艺术形象,再进一步体会作家的主观情志。

二是要有“知音”的姿态。

《知音》篇说:

“知音其难哉!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三是要摒弃主观偏好,客观公正的评价文学作品。

(2)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讲,一是要“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刘勰说:

“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

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要求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二是要“无私与轻重,不偏于憎爱。

”大量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并总结文学创作规律才能给作品正确的评价,做到“无私与轻重,不偏于憎爱。

“三是要运用“六观”的具体方法。

所谓六观:

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8、司空图队意境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提出了“味外之旨”说。

在钟嵘“滋味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诗歌的“味外味”的问题。

他说:

“文之难,而诗犹难。

古今之喻多矣。

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2)提出了“思与境偕”说。

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最高水平。

(3)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

诗歌的意境存在于诗歌中具体的实的景物描写之外,要借助暗示和象征的手法,使读者在实的景物描写之外构成一个虚的,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体会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4)提出了“韵味说”。

他认为“味”是诗歌所必须具备的属性。

有韵味的诗歌在形象上“近而不泛”,在意境上的特点是“远而不尽”,诗歌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意境创造上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六、论述题

1、结合古代文论批评实际,论述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的基本内容。

(根据自己理解作答)

答:

一、中国古代关于文源论的认识

1、文源于物

文源于自然物。

《易传》:

观物取象。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余地。

观鸟兽之形与地之宜。

”观物取象说从哲学高度说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一切内容都是来源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

因此,从朴素唯物主义的高度,其中也蕴含着自然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源泉的基本道理。

文源于社会事物。

韩愈《送孟冬野序》:

“诗之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2、文源于道

文源于自然之道,天道。

——道家观点。

文源于圣人之道,人道。

——儒家观点。

(道沿圣以重文,圣因文而明道)

圣人之道{社会伦理:

三纲五常;社会政治:

齐家治国平天下}

3、文源于心

心理:

心灵中生发

王守仁:

心无外物

“诗缘情”(陆机)

“诗言志”:

诗歌抒发人的主观情志

4、文源于经

六经,五经,四书五经等古人写下的经典文献。

(宋)李涂:

千万世文章出自四书五经。

(北齐):

颜之推:

“夫文章者,源出五经。

(清)朱尊:

“六经者,文之源也。

结论:

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其他的是流,不是源。

二、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创作论

老子:

致虚极,守静笃。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虚静”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一种静观的精神境界。

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被庄子重新阐发。

庄子认为要进入道德境界就必须先进入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

而虚静的必须在“绝学去智”的基础上才能达到。

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深刻的认识,进入一种“大明”的境界。

《人间世》云: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三、文学的创作方法

道家:

言不尽意。

儒家:

言能尽意。

老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庄子‘外物》: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意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言能否尽意的问题直接涉及到文学创作是否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主要是受言不尽意论的影响但是又并不因此否定语言的作用,更不否定文学创作,而是要求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构思内容的时候就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不受语言文字表达思维内容时局限性的束缚,而是借助语言文字的暗示象征等特点探求言外固定之深意。

四、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文质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形神论

《庄子‘知北游》: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文学艺术家只有抓住最能体现对象形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于一般的特殊的“形”,把它真实生动的描绘出来,这样才能达到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五、文学风格论

《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孟子:

“吾善养我浩然之气。

六、欣赏批评论

孟子: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提出全面见解的是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

1、博观。

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

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六观:

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

2、欣赏批评的途径

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

无私与轻重,不偏于憎爱。

“评理若衡,照辞如镜。

3、诗无达诂

由西汉董仲舒提出的进行文学欣赏的方法,与接受美学的观点相近。

意思是诗歌没有一个共通的解释。

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七、变化发展论

通变论:

“通变”是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的重要术语,一般指文学的沿革与发展。

起源可以追溯到《易传》。

“通变”主要在汇通、通晓的基础上才能求得事物的变化发展。

“变”有纵变、横变。

“通变”的“变”指变化发展,“通”是在汇通、通晓的基础上继承创新。

2、论述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的民族特色。

(根据自己理解作答)

答:

一、批评家的非职业化

中国:

官员,文人,批评家。

自娱自乐。

文人与批评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包容的关系。

中国批评家职业化在明代中叶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时期。

二、文体形式多样化

书信序跋这类文论批评居多,短小精悍。

经验型文论居多,抽象思辨论著少。

三、文论批评的主体化

1.在中国古代文论批评中贯穿着主体情感的红线。

“情与礼”的冲突,“情与理”的冲突,二者以唐代为界限。

“诗言志”、“诗缘情”(陆机)、“情景交融”(唐代)。

2.重人品,强调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薛雪《一瓢诗话》:

“心正则言正,志正则身正,心志不正则诗亦不正。

3.重主体素养,强调“才、胆、识、力”的结合

这是由叶燮在《原诗》中提出。

依次解释为才能;破旧立新的胆识;学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才力,笔力。

叶燮云:

“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

四、文论批评方法的意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