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695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护理学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必修课。

本课内容特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专业理论课及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执行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以满足整体化护理的需要的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

护理学基础包括两大部分:

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

第7~20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将能够:

1、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2、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

3、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

4、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

5、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

6、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本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

为使学生明确教学的具体要求,本课程以行为目标的形式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教学要求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目标以外的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四、课程衔接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五、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本课程的主媒体是护理学基础教材及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辅助媒体是18学时电视课,网上教学辅导;考试辅导资料等。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实习课20学时,课程实施和媒体的相互配合及学习建议详见课程设计方案。

六、教学方法

多种媒体教学,学生以自学为主,结合学习指导教材、音像教材及辅导课、小组活动、网上学习及实习进行学习。

本课程的主教材为郑修霞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第二版);辅导教材为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第二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建议课外主要参考书目

1.邹恂.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第3版.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2.邹恂.现代护理诊断手册.第3版.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3.殷磊.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章护理学概论(5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护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护理

(二)近代护理

(三)现代护理

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护理与护理学

(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三)护理概念的转变

三、护理专业与护士角色功能

(一)护理的专业特征

(二)护士的专业角色

(三)护理功能

(四)临床护理服务方式

四、护理学基础的学习内容、目的与方法

(一)学习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方法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

1、描述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

2、列出专业护士的主要角色功能。

3、描述各种临床护理服务方式。

4、举例说明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在护理实践中的意义。

5、讨论影响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护理实践中的相关理论与概念(7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系统理论

(一)理论概述

(二)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二、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一)理论概述

(二)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三、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一)理论概述

(二)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四、应激与适应的概念和理论

(一)理论概述

(二)应激与适应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

1、陈述一般系统论对人的认识。

2、按照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列出个体的各种需求。

3、陈述成长与发展的概念及规律。

4、列举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八个发展阶段。

5、举例说明应激原、应激、适应和应对概念。

6、简述塞尔耶应激学说的中应激反应的三个阶段。

7、举例说明一般系统理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成长与发展理论以及应激与适应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护患关系与沟通(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护患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性质

(二)护患关系的分期

(三)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与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沟通的概念与技巧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的形式

(三)有效的沟通及沟通技巧

(四)治疗性沟通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够:

1.描述护患关系的性质与分期

2.复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意义以及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

3.陈述沟通的概念。

4.举例说明影响沟通的因素。

5.陈述治疗性沟通的特点。

6.描述治疗性沟通中常用的沟通技巧。

7.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沟通技巧。

第四章护理理论与模式(5学时)

教学内容

一、Orem的自理理论

(一)Orem的自理理论中的四个基本概念

(二)Orem自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Orem自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二、Roy适应模式

(一)Roy适应模式中的四个基本概念

(二)Roy适应模式的主要观点

(三)Roy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能够:

1.复述Orem和Roy对人、环境、健康、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2.复述Orem自理理论中自理、自理力量、治疗性自理需求的概念

3.叙述Orem自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4.叙述Roy适应模式的主要观点。

5.举例说明自理理论和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五章护理程序(5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

(二)护理程序的发展间史

(三)护理程序的特性

二、评估

(一)资料的收集

(二)资料的组织

(三)资料的记录

三、护理诊断

(一)概述

(二)护理诊断的发展历史

(三)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

(四)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

(五)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六)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

四、计划

(一)排列优先顺序

(二)制定目标

(三)制定护理措施

(四)护理计划成文

五、实施

(一)实施前的准备

(二)实施

(三)实施后记录

六、评价

(一)收集资料

(二)比较资料与目标并作出判断

(三)修定护理计划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

1.复述护理程序的概念及步骤。

2.叙述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3.复述护理诊断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4.解释护理诊断的分型方法。

5.按正确格式书写护理诊断。

6.复述合作性问题的概念。

7.按正确格式书写合作性问题。

8.描述合作性问题与护理诊断的区别。

9.复述护理诊断的排序原则

10.按正确格式书写护理目标。

11.列举书写护理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2.描述护理措施的类型及制定时的注意事项。

13.为具体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第六章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7学时)

教学内容

一、病人对疾病的反应

(一)病人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二)病人对疾病的行为反应

(三)病人对疾病的心理适应过程

(四)影响病人心理社会反应的相关因素

二、病人的心理社会评估

(一)心理社会评估的目的和特点

(二)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

(三)心理社会评估的内容

三、焦虑

(一)焦虑的性质

(二)焦虑的原因

(三)焦虑的诊断依据及分级

(四)焦虑病人的护理

四、疼痛

(一)概述

(二)疼痛的发生机理

(三)病人对疼痛的反应

(四)疼痛病人的评估

(五)疼痛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够:

1.描述病人对疾病的心理、行为反应及心理适应过程。

2.陈述影响病人心理社会反应的有关因素。

3.描述焦虑的定义、性质、诊断依据及分级。

4.描述疼痛的定义及护理诊断标准。

5.举例说明疼痛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

6.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疼痛的评估方法。

7.在护理实践中为焦虑病人和疼痛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8.在护理实践中对病人进行心理社会评估。

第七章医院环境(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医院环境

(一)医院的物理环境

(二)医院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病人床单位的准备

(一)备用床

(二)暂空床

(三)麻醉床

(四)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三、出入院病人的护理

(一)病人入院时的护理

(二)病人出院时的护理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

1.描述环境的组成及含义。

2.复述医院环境中适宜的物理环境标准及调节法。

3.举例说明住院期间社会文化环境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4.描述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社会文化环境的方法。

5.描述出入院病人护理的主要内容。

6.按操作规程准备床单位。

第八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7学时)

教学内容

一、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二、清洁、消毒、灭菌

(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二)消毒、灭菌的种类和方法

(三)各种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

(四)洗手与手消毒

三、无菌技术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三)常用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

四、隔离

(一)隔离的目的

(二)隔离制度

(三)隔离种类

(四)其他隔离种类

(五)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

1、描述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原则。

2、复述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3、描述消毒、灭菌的种类、方法及注意事项。

4、列举各类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及保养原则。

5、复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作用机理及注意事项。

6、描述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7、按无菌技术的原则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8.描述隔离的概念、意义、目的及隔离种类。

第九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5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常用力学原理

(二)力学原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三)不正确使用力学原理可能造成的问题

二、协助病人保持各种体位

(一)仰卧位

(二)侧卧位

(三)半坐卧位

(四)端坐位

(五)俯卧位

(六)头低脚高位

(七)头高脚低位

(八)膝胸卧位

(九)截石位

三、移动和搬运病人

(一)移动和搬运病人的常用方法

(二)移动和搬运病人时的注意事项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

1.举例说明力学原理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

2.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站立、行走、下蹲、起立、持物、拾物

3.描述常用体位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4.按力学原理正确协助病人采取和保持各种体位

5.按力学原理正确移动及搬运病人

6.描述移动及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

第十章病人舒适的需要(3学时)

教学内容

一、舒适

(一)舒适的概念

(二)影响舒适的因素

(三)促进病人舒适的护理

二、休息与睡眠

(一)休息

(二)睡眠

三、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和种类

(二)影响病人活动的因素

(三)活动受限对病人的影响

(四)病人活动状况的评估

(五)促进病人活动的护理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

1.复述舒适、休息、全范围关节运动的概念

2.列举影响舒适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3.陈述睡眠的周期

4.识别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5.列举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方法

6.描述活动对机体的意义

7.识别活动受限的原因

8.能按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活动的方法

第十一章病人清洁卫生的需要(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皮肤、头发的护理

(一)皮肤的解剖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三)皮肤的评估

(四)皮肤附属器的评估

(五)皮肤护理的方法与原则

(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二、口腔的护理

(一)口腔卫生的评估

(二)口腔护理的方法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

1.描述满足病人清洁卫生需要的意义。

2.描述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生理功能。

3.评估不同病人对清洁卫生的需要。

4.按规程为病人提供皮肤、头发、口腔护理活动。

5.列出压疮发生的原因及好发部位。

6.描述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7.为压疮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7学时)

教学内容

一、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三)体温的测量方法与记录

(四)体温异常及其护理

二、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一)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二)血压的生理变化及异常

(三)血压的测量方法与记录

三、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一)脉搏的产生

(二)脉搏的生理变化及异常

(三)脉搏的测量方法与记录

四、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二)呼吸异常的表现

(三)呼吸的测量方法与记录

(四)促进护理功能的护理方法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

1、描述生命体征的正常生理范围。

2、识别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

3、按规程进行生命体征观察。

4、正确记录生命体征的观察资料。

5、为高热病人及呼吸困难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6、正确管理体温计和血压计。

第十三章病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一)热能

(二)营养素

二、病人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一)影响饮食与营养的因素

(二)营养状况的评估

(三)促进病人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四)液体的出入量

三、医院饮食

(一)基本饮食

(二)治疗饮食

(三)试验饮食

四、特殊饮食护理

(一)管喂饮食

(二)要素饮食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

1.复述热能、营养素、基础代谢、要素饮食的概念。

2.描述各类营养素的基本功能。

3.描述对护理对象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和内容。

4.列举促进病人营养的护理措施。

5.列出医院的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6.描述鼻饲饮食与要素饮食的目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7.按规程正确执行鼻饲法。

第十四章胃肠及排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7学时)

教学内容

一、胃活动的观察与护理

(一)胃的解剖及生理

(二)恶心、呕吐的机理及分类

(三)呕吐病人的护理

二、大肠活动的观察与护理

(一)大肠的解剖及生理

(二)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

(三)排便的观察

(四)排便异常病人的护理

(五)灌肠法

三、排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

(一)泌尿系的解剖及生理

(二)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

(三)排尿活动的观察

(四)促进正常排尿

(五)排尿异常病人的护理

(六)导尿法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

1.描述胃活动的形式与功能。

2.复述恶心、呕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3.描述灌肠的种类、目的、常用溶液、作用机理及注意事项。

4.按操作规程正确执行灌肠法、膀胱冲洗法及导尿法。

5.识别影响正常排便及排尿功能的因素。

6.描述协助病人维持正常排便及排尿功能的护理活动。

7.为排泄功能异常的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第十五章给药(9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给药过程中护士的职责

(二)给药的目的

(三)药物的种类及给药途径

(四)药物的管理

(五)给药的原则

(六)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二、口服给药法

(一)摆药方式

(二)发药

(三)服药后的处理

三、吸入给药法

(一)蒸汽吸入法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三)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四)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四、注射给药法

(一)注射给药的原则

(二)注射给药的评估

(三)各种注射法

五、其他给药法

(一)皮肤外用药

(二)粘膜给药法

六、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一)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二)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三)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四)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五)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六)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

(七)碘过敏试验法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

1.陈述药物的保管及给药原则。

2.解释吸入法给药的原理。

3,按操作规程完成三种吸入法给药。

4,描述注射法给药的原则。

5.按规程进行各种注射法的操作。

6.阐述常用皮试液配制的方法。

7.正确判断过敏试验的结果。

8.描述破伤风脱敏注射的步骤。

9.描述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原理、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

第十六章输液与输血(7学时)

教学内容

一、静脉输液

(一)概述

(二)静脉输液的部位与方法

(三)静脉留置针与输液泵的应用

(四)输液反应与防治

二、输血

(一)血液及制品的种类

(二)输血的方法

(三)输血反应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

1、描述静脉输液的原则、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2、按规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

3、独立排除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4、描述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作用。

5、复述输血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6、描述输液、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第十七章一般急救技术(8学时)

教学内容

一、止血、包扎、固定

(一)出血与止血

(二)包扎

(三)固定

二、心肺脑复苏

(一)概述

(二)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及表现

(三)基本生命支持

(四)进一步生命支持和持续生命支持

(五)心肺脑复苏的普及

三、氧气疗法

(一)概述

(二)缺氧的评估

(三)给氧前的准备

(四)给氧方法及操作步骤

(五)氧气疗法的注意事项

(六)氧气疗法的并发症及预防

四、洗胃术

(一)目的

(二)方法

(三)洗胃的禁忌证

(四)洗胃液的选择

(五)洗胃的注意事项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

1.识别出血的类型

2.列出常用的止血法。

3.描述绷带、三角巾及多头带的包扎原则。

4.举例说明三角巾及多头带包扎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5.复述固定的目的及原则。

6.复述呼吸心脏骤搏的表现。

7.复述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及原则。

8.描述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操作的有效指标。

9.正确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操作。

10.列出缺氧的类型。

11.复述氧气疗法的分类。

12.分析各种氧气疗法的适应证及原则。

13.举例说明氧气疗法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4.正确执行给氧方法。

15.描述洗胃的适应证,禁忌证。

16.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洗胃方式和洗胃溶液。

17.能复述洗胃的注意事项。

18.按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各种洗胃术。

第十八章危重病人的管理(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危重病人的病情监测

(二)危重病人的呼吸道管理

(三)危重病人的一般护理

(四)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标

1.复述危重病人的监测内容

2.描述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

3.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4.陈述常见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5.复述呼吸机常见报警的原因及简单处理方法。

6.为上呼吸机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7.正确进行吸痰操作。

第十九章临终病人的护理(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临终关怀

(二)濒死与死亡

二、临终病人的护理

(一)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二)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和护理

(三)临终病人的护理原则

(四)临终病人家属的反应及护理

三、病人死亡后的护理

(一)尸体护理

(二)死者家属的护理

目标

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

1、复述临终关怀的概念。

2、描述临终病人各阶段的心理反应及生理变化。

3、列出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死亡的诊断依据。

4、描述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5、按规程正确进行尸体护理。

第二十章标本的采集(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意义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

二、常见标本的采集

(一)血液标本采集

(二)尿标本采集

(三)粪便标本采集

(四)痰标本采集

目标

1.描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2.描述采集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标本的目的、要求及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3.列出常用尿标本防腐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正确采集各种常用标本

《护理学基础》临床实践课时分配

第一次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1学时

第二次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1学时

第三次病人舒适的需要2学时

第四次病人清洁卫生的需要2学时

第五次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1学时

第六次病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2学时

第七次胃肠及排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2学时

第八次消毒、灭菌、无菌技术2学时

第九次给药3学时

第一十次输液与输血2学时

第一十一次一般急救技术2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