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4401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5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支护施工方案.docx

《支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护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支护施工方案.docx

支护施工方案

北京立思辰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3

(一)、工程简介3

(二)、基坑工程使用条件3

(三)、场地位置简图3

(四)、工程地质、水文特点5

二、方案编制依据6

三、基坑支护设计方案7

(一)、1-1剖面土钉墙支护8

(二)、2-2剖面预应力土钉墙支护9

(三)、3-3剖面土钉墙支护9

(四)、4-4剖面土放坡挂网支护9

四、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10

(一)、工艺流程10

(二)、施工方法10

(三)、施工顺序11

(四)、技术要求11

五、放坡挂网支护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12

(一)、工艺流程12

(二)、施工方法12

(三)、施工顺序13

(四)、技术要求13

六、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4

(一)、项目组织机构图14

(二)、项目主要组成人员构成14

(三)、项目主要人员岗位职责14

七、劳动力计划及主要设备材料的用量计划16

(一)、劳动力计划16

(二)、主要设备计划16

(三)、主要材料用量计划16

八、施工部署及进度安排16

(一)、施工准备工作16

(二)、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17

(三)、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措施17

九、施工质量检测方法18

十、基坑监测方案18

(一)、监测内容19

(二)、观测点设置19

(三)、观测方法19

(四)、成果分析19

(五)、变形标准19

(六)、变形观测点布置19

十一、应急预案20

(一)、应急管理组织机构20

(二)、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应急措施20

(三)、其它因素的应急措施21

(四)、安全应急措施21

十二、雨季施工方案22

十三、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24

十四、安全保证措施25

(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5

(二)、施工防火安全措施25

(三)、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设施的安全及加固措施26

(四)、临时用电方案26

十五、文明施工措施及环保措施28

(一)、文明施工管理28

(二)、环境保护管理29

十六、土方开挖施工方案29

(一)、土方工程量估算29

(二)、土方施工机选择29

(四)、土方施工机械数量确定30

(六)、土方施工组织31

(七)、土方施工工艺32

(八)、挖土质量保证措施34

(九)、挖土安全及环保措施34

十七、附件34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简介

拟建工程为北京立思辰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内,其东侧为软件园三号路,西侧为东北旺西路。

拟建工程地理位置优越,距五环路直线距离约3.8km,交通十分便利,周边有G6京藏高速公路、G7京新高速公路、五环路、后厂村路等。

拟建工程地上5层,高度为23.4m,地下2层,基础埋深-9.90m、-10.75m,总建设用地面积为21488.8m2,可建设用地面积为5389.3m2,总建筑面积为27770m2,设计室内地坪标高为47.70m(自然地面标高约为-0.30m),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进行边坡支护处理,地下室开挖到回填时间约为6个月。

基坑周边情况如下:

拟建场地周边无重要建筑物和设施,根据相关规范及规程,本工程属于二级边坡。

(二)、基坑工程使用条件

本工程基坑由于为土钉墙喷锚支护及放坡挂网支护,基坑边缘2m以内严禁堆载,同时要做好周边的地面硬化,做好地面的排水工作,防止下雨坑上积水及水流到基坑内。

边坡大部分位置按照20KN/m2考虑,因此只要车辆在3m以外行走,且路面进行硬化处理,不会影响边坡的安全。

(三)、场地位置简图

(四)、工程地质、水文特点

工程所在地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地理位置北纬39°53'-40°09',东经116°03'-116°23’,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宣武区、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县接壤。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100m以上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海拔50m左右的平原。

海淀区内最高峰为阳台山妙高峰,海拔1278m;最低处为清河镇东的黑泉村,海拔35m左右。

其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有大小山峰60余座;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只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至望儿山止,呈东西走向,把海淀区分为两部分,习惯上以此山为界,山之南称为山前,山之北称为山后,拟建场地位于山后,即海淀新区。

境内主要有永定河、北运河两大河流水系,均属海河流域。

拟建场地所在地海淀区气候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地带,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的气候特点。

年均气温12.5℃,1月份平均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为-21.7℃,7月份平均气温为25.8℃,最高气温为41.6℃。

年日照数2662小时,无霜期211天。

最大冻土深度约0.8~1.0m。

降水是北京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北京浅层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北京的降水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平原区三面环山,西部与北部为山脉形成的天然屏障,受到天然屏障的阻碍,山区降水变化较大,平原区变化较小。

根据北京各气象站1991-2003年降水量资料统计,降水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密云、怀柔、平谷及西南房山地区,降水量大于600mm;在北京市城区内,降水量在550mm左右;在平原区南部的大兴、通州的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小,为500mm左右,见图2(“北京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等值线及水系分布图”)。

海淀区年平均降水量628.9mm,集中于夏季的6-8月,降水量为465.1mm,占全年降水的70%;冬季的12-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1%。

该地区春季风速大,其次是冬、秋季,夏季风速最小。

春季风向以西北风最为突出,秋季为西南偏南风。

该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1m/s,月平均风速以四月为大,一般在3.6m/s,极端最大风速达23m/s。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和《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本场地标准冻土深度为0.8m。

北京属于海河流域,河网发育,区内共有干、支河流100余条,分属五大水系,由东向西依次为:

蓟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及大清河水系。

海淀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km,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水域面积约4km2,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1.94km2。

拟建场区内地下水以第四系潜水和承压水为主,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主要排泄途径为人工开采、地表蒸发和地下径流,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拟建场区周边主要河流为位于场区东侧的南沙河,为温榆河的上游支流,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拟建项目建设场地位于中朝准地台(Ⅰ)燕山台褶带(Ⅱ1)西山迭拗褶(Ⅲ5)门头沟迭陷褶(Ⅳ11)的构造单元上。

本区域的主要构造形迹是由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三个时期构造运动的结果。

海淀在区域上处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的南缘”,祁吕—贺兰山字型的东翼反射弧附近及新华夏构造带等三构造的复合部位。

多次的构造运动和燕山期频繁的岩浆活动使本区地层缺失,构造形迹较为复杂。

本区褶皱和断裂构造形迹主要受燕山期构造影响,燕山构造旋回晚期的造山运动使西部山区隆起,处于风化剥蚀阶段,而东部平原处于凹陷沉积阶段。

海淀山区的地质构造主要受北东向新华夏构造影响,形成香峪—大梁复式向斜。

向斜两翼(北翼在北安河到温泉乡一带,南翼在玉泉山、万寿山一带)为上古生界奥陶系石灰岩,核部为中代侏罗纪白垩系砂页岩、砾岩等。

山前平原基岩层主要受复式向斜南翼及其次一级的八大处背斜的影响。

在向斜等褶皱构造形成的同时,还伴随形成一组北东向断裂构造。

海淀山前平原,第四系松散岩层主要受东部沉积凹陷控制形成了河流冲积扇。

拟建场区位于温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冲洪积扇平原区,其第四纪沉积物主要为温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冲洪积物。

温榆河冲洪积扇顶部到前缘呈缓倾斜状,地势平坦开阔,略有起伏,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粘性土、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交互沉积而成,沉积韵律较为明显,在水平方向上从上部地带到前缘地带由粗到细纵向分布。

基岩埋深即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约为不足一百米至几百米不等。

拟建场地周边主要为建筑、道路及规划用地等,场地地势起伏不大,勘探期间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为47.40-47.65m。

根据《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条文说明之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系覆盖层等厚线示意图,拟建场区的覆盖层厚度约为150~250m。

拟建场区浅层为第四纪沉积的粘性土、粉土;其下为碎石类土、根据本次勘察野外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对本次所勘探最大孔深25.0m内地层进行合理的划分,按成因年代将本场地土层分为人工堆积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层,按地层岩性进一步分为5个大层,主要地层情况如下:

(1)人工堆积层:

分布于地表,主要地层情况为:

粘质粉土素填土①层:

黄褐色,稍密,稍湿-湿,以粘质粉土为主,含砖块、灰渣、碎石等。

杂填土①1层:

杂色,稍密,稍湿,含砖块、灰渣、碎石等。

人工堆积层厚度一般在1.7~4.5m之间,平均厚度为2.39m。

(2)一般第四纪沉积层:

自绝对标高43.1445.85m以下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层,其中各层概述如下: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层:

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含云母、氧化铁,含云母、氧化铁,含有机质,局部夹重粉质粘土薄层及砂质粉土薄层。

砂质粉土②1层:

褐黄-灰色,中密,湿,含云母、石英、氧化铁,局部含粉砂薄层。

细中砂③层:

浅灰-灰色,中密-密实,湿,含云母、长石、石英,该层中下部含圆砾约10~20%,局部夹粉砂薄层及粉质粘土薄层。

圆砾③1层:

杂色,密实,湿,圆砾含量约50%,卵石含量约15%,最大粒径约2cm,一般粒径约0.5~1cm,亚圆形,中粗砂充填。

粉质粘土③2层:

灰色,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土质不均匀,夹粗颗粒,局部夹圆砾,局部夹细砂薄层。

圆砾④层:

杂色,密实,湿-饱和,圆砾含量约50%,卵石含量约20%,最大粒径约4cm,一般粒径约1~2cm,亚圆形,中粗砂充填。

中粗砂土④1层:

灰色,密实,湿,含云母、石英、长石等。

粘质粉土⑤层:

褐黄色,中密-密实,湿,含云母、氧化铁。

粉质粘土⑤1层:

褐黄色,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等。

粉砂⑤2层:

褐黄色,密实,湿-饱和,含云母、石英、长石等,局部夹砂质粉土薄层。

典型地层剖面图如下:

详细情况参见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方案编制依据

(一)、本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本工程周边情况及业主的有关要求

(三)、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

(四)、选用规范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8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3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2

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02

1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10

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02

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等

1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国务院第393号

20、《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政府令第72号

2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2、《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京建施(2009)841号

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规程》GB50497-2009

三、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本工程开挖基坑深度最深处约10.45m,施工期间经历北京市的冬季,属于比较深的基坑,基坑周边有构筑物、道路、管线等。

以上道路、管线、构筑物等对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的影响非常敏感,加上考虑到场地的利用,以及减少土方开挖量,因此需进行基坑支护。

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施工的关键,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后期工程的施工,同时会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及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因此本工程的基坑支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根据我公司在各种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的经验,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经过认真计算和多方案比较,考虑到本工程周边实际情况,并借鉴本工程附近基坑实例,特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

针对部分基坑位置较深,为控制变形,确保基坑的安全,

土钉墙支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该技术变过去深基坑开挖中的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开挖后基坑边坡土体侧压力通过钢筋网喷射砼面板传至土钉,再由土钉传至稳定的土层中,从而保证了边坡的稳定,此项工艺融合了土钉挡墙和加筋土墙的长处,形成土钉墙复合体,能显著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和承受坡顶超载的能力,增强土体破坏延性,改变边坡突然塌方性质,经过土钉墙加固后的土层,由于土钉的加筋作用,压力浆体的渗透作用,使相邻土钉区域土体相互约束。

锚喷支护是分布多点式铰接连续板结构,是一柔性支护结构,允许土体有一定量的变形和位移,各个节点受力可自行调节,从而重新调整了结构受力状态,使结构处于最佳应力状态。

而且该方法还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无噪音;喷锚支护、基坑开挖逐步分层分段实施,不单独占用工期;施工设备简单等诸多优点。

采用土钉墙支护,其一可充分利用其水平位移小的特点,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其二分步开挖可充分暴露地下管线和构筑物,避免直接在地面打桩钻断电缆和煤气管线的恶性事故的发生,洛阳铲施工也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其三土钉墙是边挖土边支护,和土方开挖配合进行不单独占用工期。

施工肥槽按照1000mm考虑,具体方案如下:

(一)、1-1剖面预应力土钉墙支护

地面标高-0.30m,基底标高-9.90m,实际开挖深度9.60m,土钉墙支护开挖坡面按照1:

0.3坡度考虑,具体土钉参数如下:

沿护坡高度范围内共设6层土钉,第一层土钉距平台1.5米,以下按照土钉层距×水平间距=1500×1500进行梅花布设,土钉选用1Φ20钢筋,从上到下土钉长度依次为8米、9米、12米(钢绞线)、9米、8米、5米。

以上土钉墙喷射砼C20,水泥用采用普硅PSA32.5,砂为中砂,豆石粒径<20mm,水灰比0.45~0.5,灰:

砂:

石=1:

2:

2,必要时,上部初喷可添加速凝剂,土钉倾角为10°,孔径φ100mm,网片φ6.5@200mm×200mm,厚度δ=80-100mm,另外在网片侧向土钉层位置水平位置放置加强筋1Φ16。

以上支护所用钢筋盘条采用HPB300,其他均采用螺纹钢(HRB400)。

为控制基坑变形,第三排采用预应力土钉,1根7φ5钢绞线(1860Mpa),张拉12吨锁定在18#槽钢上。

(二)、2-2剖面预应力土钉墙支护

地面标高-0.30m,基底标高-10.75m,实际开挖深度10.45m,土钉墙支护开挖坡面按照1:

0.3坡度考虑,具体土钉参数如下:

沿护坡高度范围内共设7层土钉,第一层土钉距平台1.5米,以下按照土钉层距×水平间距=1500(1000)×1500进行梅花布设,土钉选用1Φ20钢筋,从上到下土钉长度依次为8米、9米、12米(钢绞线)、9米、8米、6米、5米。

以上土钉墙喷射砼C20,水泥用采用普硅PSA32.5,砂为中砂,豆石粒径<20mm,水灰比0.45~0.5,灰:

砂:

石=1:

2:

2,必要时,上部初喷可添加速凝剂,土钉倾角为10°,孔径φ100mm,网片φ6.5@200mm×200mm,厚度δ=80-100mm,另外在网片侧向土钉层位置水平位置放置加强筋1Φ16。

以上支护所用钢筋盘条采用HPB300,其他均采用螺纹钢(HRB400)。

为控制基坑变形,第三排采用预应力土钉,1根7φ5钢绞线(1860Mpa),张拉12吨锁定在18#槽钢上。

(三)、3-3剖面土钉墙支护

地面标高-0.30m,基底标高-7.50,实际开挖深度7.20m,土钉墙支护开挖坡面按照1:

0.3坡度考虑,具体土钉参数如下:

沿护坡高度范围内共设4层土钉,第一层土钉距地面1.7米,以下按照土钉层距×水平间距=1700×1500进行梅花布设,土钉选用1Φ16钢筋,从上到下土钉长度依次为8米、9米、7米、5米。

以上土钉墙喷射砼C20,水泥用采用P.S.A32.5,豆石粒径<20mm,水灰比0.45~0.5,灰:

砂:

石=1:

2:

2,土钉倾角为10°,孔径φ100mm,网片φ6.5@200mm×200mm,厚度δ=80-100mm,另外在网片侧向土钉层位置水平位置放置加强筋1Φ16。

以上剖面设计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软件和同济大学启明星软件进行计算,其计算书见附件,剖面设计详见相关图纸。

四、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

本工程部分位置支护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具有无噪音,不单独占用工期等诸多优点,具体按如下方法施工:

(一)、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如下:

 

(二)、施工方法

1)、边坡开挖:

采用反铲挖土机,预留5~10cm人工修坡,开挖深度在土钉孔位下30-50cm,预留成孔工作面宽度保证5m以上,以确保土钉成孔设备的工作面。

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分层分段开挖,按顺序施工,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及喷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70%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

2)、边坡修整:

采用人工清理,确保后期锚喷砼面层的平整。

对于土层含水量较大的边坡,可在支护面层背部插入长度为200~300mm,直径不小于25mm,四周钻有梅花孔外包滤网的水平排水管,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间距为2-4m(具体根据水量大小及范围确定),以便将喷混凝土面层后的积水排出。

3)、定位放线:

按设计图纸由测量人员用Ф6.5长10cm的钢筋钉入每一个土钉的位置。

4)、成孔:

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

钻孔后进行清孔检查,对孔中出现的局部渗水塌孔或掉落松土立即从新清孔,并及时安设土钉钢筋并注浆。

5)、土钉主筋制作:

主筋按设计长度下料。

为使土钉顺利送入土中,在土钉上每隔2米处焊接对中支架,形成锥形滑撬。

同时保证土钉在孔居中位置,防止出现偏心,以提高抗拔力。

6)、造浆注浆:

土钉送入孔中后,随即进行压力注浆,注浆压力达到0.5Mpa时,持续注满为止,在隔30分钟左右补浆一次,使砂浆能够有效渗入土体孔隙中。

采用搅拌机造浆,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为W/C=0.55-0.65;注浆采用注浆泵,注浆时,将导管缓慢均匀拔出,但出浆口应始终处于孔中浆体表面之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排出。

同时孔口要求用水泥袋封堵处理,以保证浆体饱满。

7)、坑边修坡:

在挖土过程中及时进行侧壁的修补,保证垂直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此项工艺直接关系到面层喷射砼的质量和材料耗用量,因此要严格按要求施工。

8)、挂网及锚头安装:

在修好的坡面上及时进行绑扎网片固定在坡面的短钢筋上,钢筋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与坡面间隙3-4cm,不应小于3cm,搭接时上下左右一根对一根搭接绑扎,搭接长度应大于25d,并不少于两点点焊。

钢筋网片借助于横向加强筋与土钉外端的弯勾焊接成一个整体以压住网片。

9)、喷射砼:

喷射砼顺序可根据地层情况“先锚后喷”或“先喷后锚”(土质松散时),喷射作业时,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气压0.2~0.5Mpa,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喷射距离控制在0.6~1.0m,通过外加速凝剂控制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在10~20min,喷射厚度≥80mm。

靠底边200mm高度的开挖面可先不喷,利于下一步开挖面上的钢筋设置与搭接。

10)、养护:

按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养护,温度较低时覆盖棉被。

11)、注意事项:

遇地下管网漏水,要准备PVC(Ф25mm)管及滤网以便及时插管排水。

若遇砂层局部塌方,要准备砂袋及时回填并立即挂网喷砼。

(三)、施工顺序

根据挖土的顺序配合进行土钉墙的施工,采取逐层开挖的方式边开挖边施工。

(四)、技术要求

1)、土钉施工成孔采用洛阳铲成孔,孔径保证大于100mm。

2)、成孔孔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成孔角度,在遇到障碍物时,可适当调整。

3)、开挖时,若边壁局部有坍塌,必须进行补救,以利整个边坡的稳定。

4)、喷射时,喷头与喷面应垂直,且保持0.6~1.0米距离。

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要自然养护1~3天。

5)、钢筋网与下层钢筋搭接长度为25d,钢筋网与土钉锚固装置要连接牢固,喷射砼时钢筋不得晃动。

6)、土钉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对中支架,土钉插入孔深不得低于设计长度的95%,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7)、每层土厚度需配合土钉施工进行。

机械挖土时,靠近坑壁侧要注意不得超挖,以保证土钉墙侧壁的平整度。

8)、土方开挖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分层分段开挖,严禁扣挖已施工完的土钉墙。

9)、施工坡面时,根据土体含水情况及时在坡面设置排水引流管,保证滞水引出坡面以外。

10)、预应力土钉在施工时加入早强剂,在施工完成三天后去张拉锁定,方可继续开挖下层土方。

10)、施工容许偏差见下表:

内容

标准

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

±20mm

孔深允许偏差

±30mm

孔径允许偏差

±5mm

孔距允许偏差

±100mm

钢筋保护层厚度

≥25mm

土钉墙面厚度

±10mm

土钉倾角偏差

±1°

挂网时网片距坡面

3-4cm

五、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一)、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施工工长

技术负责

预应力土钉施工队

土钉施工队

喷锚施工队

(二)、项目主要组成人员构成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拟配备如下数量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组织该工程的施工:

项目经理1人

项目总工1人

项目工长1人

质检员1人

测量员1人

施工员1人

安全员1人

资料员1人

(三)、项目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副经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规范、规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技术业务上自觉执行各种技术规范,对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对职工经常进行质量教育,树立质量第一、创优良工程意识,一切以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为前提开展工作。

2)、对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控制和领导,组织保证质量、工期、安全等措施的落实,对施工人员择优录用,严格岗位考核,奖勤罚懒。

3)、受公司法人代表委托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桩检单位进行联系,并密切与他们配合共同提高施工质量,妥善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和已经出现的问题。

4)、对参加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