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4704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

汉代1两=15.625g;清代:

1两=36.9g

项目

汉代

清代

1石

1石=四钧=29760克

1石=120斤=70800克

1钧

1钧=三十斤=7440克

1斤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斤=16两=590克

1两

1两=24铢=15.625克

1两=36.9克

1圭=0.5克

1撮=2克

1钱=10分=3.69克

1石=2斛=100000毫升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斛=5斗=5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斗=10升=1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升=10合=10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

1合=10毫升

1龠=5撮=10毫升

1引=10丈=355厘米

1丈=10尺=35.5厘米

1尺=10寸=3.55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一、汉代

1石=四钧=29760克

1钧=三十斤=7440克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圭=0.5克

1撮=2克

1方寸匙=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1.5克

一钱匙=1.5-1.8克

一铢=0.65克

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克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

1龠=5撮=1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石”:

读shí,后来读dàn

“龠”:

读yuè

1引=10丈=2310厘米

1丈=10尺=231厘米

1尺=10寸=23.1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1分=0.231厘米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苈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

二、清代

1石=120斤=70800克

1斤=16两=590克

1两=36.9克

1钱=10分=36.9克

1石=2斛=100000毫升

1斛=5斗=50000毫升

1斗=10升=1000毫升

1升=10合=1000毫升

1合=10毫升

1引=10丈=355厘米

1丈=10尺=35.5厘米

1尺=10寸=3.55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二、进制关系

1.十六进位制与公制重量单位对照表

一厘:

约等于十毫(0.03125克)。

一分:

约等于十厘(0.3125克)。

一钱:

约等于十分(3.125克)。

一两:

约等于十钱(31.25克)。

一斤:

约等于十六两(500克)。

2.古代医家用药剂量对照表

一方寸匕:

约等于2。

7毫升,或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一钱匕:

约等于5分6厘,或2克强。

一刀圭:

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一撮:

约等于四刀圭。

一勺:

约等于十撮。

一合;约等于十勺。

一升:

约等于十合。

一斗:

约等于十升。

一斛:

约等于五斗。

一石:

约等于二斛或十斗。

一铢:

一两等于二十四铢,十六两为一斤。

一枚:

以铜钱中较大者为标准计算。

一束:

以拳尽量握足,去除多余部分为标准计算。

一片:

以一钱重量作为一片计算。

一字:

古铜钱面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的量。

一茶匙:

约等于4毫升。

一汤匙:

约等于15毫升。

一茶杯:

约等于120毫升。

一饭碗:

约等于240毫升。

三、

古今度量衡对照表

我国历代医药书籍中,关于用药计量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具体的轻重、多少,往往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制度的改革颇有出入,古制大多小于今制。

鉴于读者应用中药时往往会参阅古今文献,在此收录一些有关古今度量衡对照的研究资料,仅供参考(个别折合数字经复算后略有改动)。

(一)古方度量衡对照表(均为十六进位制)

年代

朝代

尺度

容量

衡量

一尺合市尺

一尺合厘米

一升合市升

一升合毫升

一斤合市两

一两合市两

一两合克数

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0.5973

19.91

0.1937

193.7

7.32

0.46

14.30

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0.8295

27.65

0.3425

342.5

8.26

0.52

16.13

约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

西汉

公元25年~220年

东汉

0.6912

23.04

0.198

198.1

7.13

0.45

13.92

公元220年~265年

0.7236

24.12

0.2023

202.3

公元265年~420年

西晋

0.7236

24.12

东晋

0.7335

24.45

公元420年~589年

南朝

南宋

0.7353

24.51

 

 

 

 

 

南齐

0.2972

297.2

10.69

0.67

20.88

0.198

198.1

7.13

0.45

13.92

公元386年~581年

北朝

北魏

0.8853

29.51

 

 

7.13

0.45

13.02

北齐

0.899

29.97

0.3963

396.3

14.25

0.89

27.83

北周

0.7353

24.51

0.2105

210.5

8.02

0.50

15.66

公元581年~618年

(开皇)

0.8853

29.51

0.5944

594.4

21.38

1.34

41.76

(大业)

0.7065

23.55

0.1981

198.1

7.13

0.45

13.92

公元618年~907年

0.9330

31.10

0.5944

594.4

19.1

1.19

37.30

公元907年~960年

五代

公元960年~1279年

0.9216

30.72

0.6641

664.1

公元1279年~1368年

0.9488

948.8

公元1368年~1644年

0.9330

31.10

1073.7

10.737

公元1644年~1911年

0.9600

32.00

1035.5

10.355

(二)古方中几种特殊计量单位

在古方中,除了上述计量单位外,还有方寸匕、钱匕、刀圭等,列举如下供参考。

1.方寸匕

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量器,形状如刀匕。

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未约为2g,草木药末约为1g左右。

2.钱匕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力度者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

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

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株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

3.刀圭

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

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4.字

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5.铢

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

汉以二十四株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三)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折算

1.基本折算

1公斤(kg)=2市斤=1000g(g)。

1g(g)=1000mg(mg)。

2.十六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斤=16两=500g(g)。

1两=10钱=31.25(g)。

1钱=10分=3.125(g)。

1分=10厘=0.3125g(g)=312.5mg(mg)。

1厘=10毫=0.03125g(g)=31.25mg(mg)。

1毫=3.125毫克(mg)。

3.十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斤=10两=500g(g)。

1两=10钱=50g(g)。

1钱=10分=5g(g)。

1分=10厘=0.5g(g)=500mg(mg)。

1厘=10毫=0.05g(g)=50mg(mg)。

1毫=5毫克(mg)。

三、度量衡制的演变

1.度量衡制

《伤寒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记载说: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

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

1合=20ml,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

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

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

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

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

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

45g30g15g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

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15g15g10g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

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

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

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

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

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

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

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

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

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

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

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