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121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docx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经验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是我国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饲料价格节节攀高,鸡蛋价格却停滞不前,导致蛋鸡养殖的利润变得越来越微薄。

有的养殖户甚至出现了亏本的现象。

那么怎么样才能扭转这种利润低下的局面呢?

有些人认为蛋鸡品种体型越大,利润就会越高。

其实不然。

今天,我们就给您介绍一种体型小,但是还能增加利润的蛋鸡新品种——“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

体型小、能赚钱?

 可能对很多农民朋友来说,这还是头一回听说。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虽然体型小,但是它能节约饲料,它的饲料转化率比普通型蛋鸡要高出15%-20%。

它只需要1公斤饲料就能转化为0.5公斤鸡蛋,也就是,料蛋比是2.04:

1。

而普通型蛋鸡,大约需要1.25公斤饲料才能转化0.5公斤鸡蛋,料蛋比是2.5:

1。

这样,整个周期下来,农大三号节粮小型蛋鸡,要比普通蛋鸡的收入高。

另外,农大3号的身材比较娇小,所以我们可以提高饲养密度25-30%,这样经济效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还具有抗病性强,鸡蛋品质好等优点,更加提高了它的附加值。

在近年蛋价低、料价高的情况下,养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经济优势就更加突出了。

那么,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是哪儿选育的呢?

它有没有通过品种审定呢?

一、品种审定及选育过程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是由中国农业大学 蛋鸡研究组 多年培育的蛋用新品种。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涉及到一个关键的基因,dw基因。

dw基因是一个生长激素受体的缺陷型基因,它会使骨骼变短、生长受阻,但是产蛋等繁殖性状基本正常,而且还可以节约饲料。

以往,这一基因主要应用在肉鸡上。

从1990年起,中国农业大学 蛋鸡研究组 开始把dw基因导入普通高产蛋鸡中,经过八年的反复杂交和筛选,终于培育出繁殖性能高、节省饲料的矮小型褐壳蛋鸡纯系——w系。

以后,再逐渐筛选出性能稳定、适合市场需求的节粮小型蛋鸡配套系。

该配套系是以三系配套的模式来生产农大3号商品代的。

    首先通过普通蛋鸡LD系和普通蛋鸡LC系杂交,产生后代LDLC母鸡。

然后再通过矮小型公鸡W系和LDLC母鸡杂交,产生商品代——“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

商品代通过出生时羽毛的生长快慢来鉴别雌雄。

由于“农大3号”能够节约粮食,增加利润,是一种比较好的蛋鸡品种。

它于2004年4月26日,通过了国家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模样。

 

二、形态特征及生产性能

形态特征

成年的“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体型娇小,鸡冠为单冠,身高比普通型蛋鸡要矮10厘米,主要体现在它们的腿比较短。

农大3号大部分的蛋鸡,羽毛为纯白色。

小部分羽毛为红褐色。

成年体重约为1.55-1.65公斤,比普通型蛋鸡要轻25%左右。

生产性能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从20周龄开始产蛋,到72周龄淘汰。

饲料转化率比普通型蛋鸡提高15%-20%。

料蛋比是2.04:

1。

每只鸡平均一年产蛋306.4个。

产蛋最多的时候,每100只鸡,每天可产93-96个鸡蛋,即产蛋率93-96%。

所产的鸡蛋,每个蛋重平均56克,蛋壳粉色,蛋形自然。

适应性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适应性广,我国从南到北,均可养殖。

虽然,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饲养管理与普通型蛋鸡大致相同,但是,它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如果不注意这些,也可能养不好农大3号鸡。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可以笼养,也可以散养。

由于笼养是现代蛋鸡饲养的最主要方式,所以,下面,我们主要向您介绍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配套笼养技术。

三、笼养技术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笼养技术,可分为场址选择、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预产期的饲养管理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这五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场址的选择。

(一)场址选择

养鸡场要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电源有保障的地方,并远离村镇和其他畜禽场,并且方便运输。

建好了养鸡场,我们就可以养鸡了。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0-9周)

鸡宝宝从出壳后到羽毛未长全,需要人为供温的这一阶段,叫做育雏期。

农大3号蛋鸡的育雏期比普通型蛋鸡要长一些,为0-9周龄。

这与农大3号蛋鸡的生理特点有关,它吃的少,育雏期长一些,有利于它的充分发育,特别是体重的增长。

在农大3号的鸡宝宝们,进入育雏舍之前,我们要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进雏前的准备

清扫消毒

为了让鸡宝宝有一个健康舒服的家,在进雏前,我们要对育雏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冲洗。

最后,进行熏蒸消毒。

每1000立方米,用14升水,加入14升甲醛,再加入7公斤的高锰酸钾固体,对空雏舍进行密闭熏蒸24小时,杀死在空雏舍中存在的病菌。

然后打开门窗通风24小时,就可以了。

调节环境温湿度

在小鸡进雏前,要提前供暖预热,使雏舍内温度达到35-36摄氏度。

调节环境相对湿度在65%左右。

如果湿度过低,可向地面洒水来增加湿度。

在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鸡宝宝们就可以住进它们的新家了。

2、进雏及密度

由于提供雏鸡的种禽厂已经将公鸡全部挑出来了,所以购买回来的小鸡全部是母鸡。

在小鸡进入雏舍时,我们只要清点好小鸡的数目,按规定的数目装入育雏笼内,就可以了。

进雏时,每平方米50-100只小鸡。

随着小鸡的长大,要不断调整密度,到9周龄末,饲养密度调整为每平方米约25-30只。

3、开饮与开食

开饮

在鸡宝宝出壳后24小时内,要给它们喝第一次水,这就叫开饮。

首先要配制好开饮水。

在每15升水中,加入15克的电解多维, 750克的葡萄糖和0.2克的头孢赛福。

其中,电解多维的作用是补充维生素,缓解小鸡进雏时的应激反应。

头孢赛福的作用则是提高小鸡的抗病性。

将配制好的开饮水,装入真空饮水器中,提前放入育雏笼中。

小鸡对红色很敏感,看见红色的水槽,它就会去啄。

这么一啄,就喝到了它出生后的第一口水。

其他的小鸡也跟着模仿,也学会了喝水。

如果有个别的小鸡还是不喝水的话,可以人工强制饮水。

方法是将小鸡的嘴按到水里2秒钟,然后放开就可以了。

开食

在鸡宝宝全部喝到水后,再开食,就是第一次给小鸡喂饲料。

农大3号雏鸡要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

将雏鸡专用的饲料加到红色的开食盘上,放到育雏笼里面。

同样,利用小鸡对红色敏感的特性,小鸡受到红色吸引,去啄开食盘,这样,就吃到了它出生后的第一份食物。

4、饲喂

农大3号雏鸡的育雏料,必须含有高蛋白,最好是颗粒饲料,以方便小鸡采食。

育雏料的主要营养标准是代谢能2800-2850kcal/kg(这个 单位 念 :

 每 公斤 饲料 含有 2800-2850卡路里的 代谢能 ),粗蛋白18.5-19%, 精氨酸1.20%, 赖氨酸0.9%,蛋氨酸0.4%,钙1%,有效磷0.50%等。

参考饲料配方为玉米66%,豆粕30%,和预混料4%。

喂料应少给勤添,让小鸡自由采食。

饲料的厚度要适中,一般不要超过食槽高度的二分之一。

第1周可日喂8次,以后改为日喂6次,夜间适当减少喂料次数,让鸡宝宝们充分休息。

我们还要确保饮水的清洁卫生,昼夜都不能断水。

随着小鸡的采食,饲料的厚度变得越来越薄,这时我们需要对饲料进行匀料。

用手将饲料搂向食槽内侧,使食槽内侧的饲料变厚。

这样做,一是让小鸡能  够得着料。

二是为了刺激采食,使小鸡的体重尽快达到标准的要求。

匀料可以在两次喂料的中间进行,次数不限。

5、光照

为了让鸡宝宝健康地生长发育,我们还应该制定正确的光照制度。

第1~3天,每天光照时间为24小时(h),光照强度为3w/m2(每平方米3瓦);第4~7天,每天光照16h(小时),光照强度为3w/m2;第2周,每天14h,光照强度为2w/m2;第3周,每天12h,光照强度为2w/m2。

第4周,每天10小时,光照强度为1w/m2。

第5-9周,每天8小时,光照强度为1w/m2。

白炽灯和节能灯都可以用来照明。

注意,育雏期的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能延长。

6、温度

农大3号雏鸡,前期适宜的温度,比普通雏鸡要高出1-2摄氏度。

前3天,雏鸡舍内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5~36℃。

第4-5天,环境温度保持在32-34℃。

第6-7天,环境温度保持在30-32℃。

以后可每周下调2℃,一直降到18-24℃时,保持衡定。

7、湿度与通风

育雏舍内相对湿度,0-1周龄,应保持在60%~70%;2-3周龄,保持在55%-65%。

从4周龄开始,保持在50%~65%就可以了。

如果,湿度过低,可以通过洒水来增加湿度。

如果湿度过高,可以适当通风除湿。

鸡的体温高,代谢旺,从第2周起要注意适当进行通风换气。

8、断喙

为防止发生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一般在7~10日龄时,要对小鸡进行断喙。

断喙,可以借助断喙器来进行。

用食指按住小鸡的下颚部,拇指按住小鸡的头部,使小鸡的身体成为一条直线,使头部伸长,舌头后移。

然后在上喙二分之一处垂直,快速切下。

由于小鸡的下喙比上喙长。

这样垂直切下,就正好是在下喙1/3处。

切后还应该将喙的切口在烙片上停留一会,以利于止血。

在断喙时,要避免切到小鸡的舌头。

在断喙前后,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使电解多维在饮水中的最终浓度达到千分之二就可以了。

加入多维,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应激,另一方面是为了止血和伤口愈合。

9、其他

农大3号雏鸡的免疫程序和普通型蛋鸡基本相同,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的种类和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免疫程序,使鸡群保持高度、持久、一致的免疫力。

每天打扫卫生,定期带鸡消毒,定期擦拭相关器具,使育雏舍内外保持清洁卫生。

饲养员还要每天认真观察鸡群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当9周龄末的雏鸡,体重达到0.55-0.58公斤后,就可以转入育成期管理了。

如果体重不达标,则应该继续喂育雏料1-2周,直到体重达到标准。

(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10-18周)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育成期是从10周龄到18周龄的这段时间。

1、饲养密度

9周龄末,10周初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约25-30只;随着育成鸡的长大,要不断调整密度。

到18周时,逐渐调整为每平方米约10-12只。

2、饲喂

农大3号育成期饲料的特点是低蛋白、低纤维。

饲料的主要营养标准是代谢能2700kcal/kg,粗蛋白16-16.5%, 精氨酸0.72-0.95%, 赖氨酸0.55-0.70%,蛋氨酸0.34%,钙0.75-0.90%,有效磷0.40-0.45%。

饲料的参考配方为玉米67%,豆粕23% ,麦麸8%。

预混料2%。

逐渐换料:

从育雏期到育成期,饲料应当逐渐更换。

前两天用2/3的育雏料和1/3的育成料混合饲喂,第3-4天各用1/2,来混合饲喂,第5-6天用1/3的育雏料与2/3的育成料混合饲喂。

以后全部换成育成料。

每天饲喂3次。

适时匀料,并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

与普通育成鸡不同的是,农大3号育成鸡,一般不限饲,仍然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以促进农大3号育成鸡体重尽快达到标准。

3、调整均匀度

调整鸡群,使鸡群的体重均匀度达到80%以上,为以后的产蛋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鸡群情况,将体重、大小相对一致的鸡,放在一起进行饲养。

将体重小、体格弱的鸡放在一起,继续饲喂育雏料,使它们的体重尽快达到标准的要求。

4、光照

农大3号育成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要保持恒定。

一般来说,10-16周,育成鸡的光照时间为8个小时,光照强度为1W/m2。

育成后期17-18周龄期间,为了促进性成熟,应该给鸡补充光照。

每周增加1小时光照,即17周龄,光照9个小时,光照强度为5W/m2;18周龄,光照10个小时,光照强度为5W/m2。

5、温湿度

农大3号育成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大,在18-27摄氏度之间。

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或低于13度的低温,会显著影响育成期采食量。

农大3号育成期对空气湿度的适应性很广,一般不用考虑。

农大3号育成期其他的管理和普通型蛋鸡基本相同,就是要搞好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合理免疫,带鸡消毒,使农大3号育成鸡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大3号18周龄前后,体重达到1.20-1.25公斤,体重均匀度达到80%后,育成期结束,进入预产期管理。

体重不达标的个体,要继续饲喂育成料。

(四)预产期的饲养管理(18-20周)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从18周龄起进入预产期,为期2-3周,即18-20周。

这一时期的管理,主要是为产蛋做准备。

1、饲养密度

将18周龄的鸡转到专用的蛋鸡笼中。

这个蛋鸡笼,比普通的蛋鸡笼要矮10厘米左右,因此可以提高饲养密度25-30%。

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约10-12只。

2、更换饲料

预产期,应该逐渐将育成料更换为产蛋料,逐渐提高钙的含量,这样,可以使体重小的鸡尽快达到标准,同时促进母鸡产蛋前有一定量的钙储备。

另外,可以减少突然换料带来的应激,使农大3号鸡逐渐地适应料的改变。

第1-5天,用1/4产蛋料和3/4育成料混合饲喂。

第6-10天,用1/2产蛋料和1/2育成料混合饲喂。

第11-14天,3/5产蛋料和2/5育成料混合饲喂。

以后全部用产蛋料饲喂。

产蛋料的主要营养标准为代谢能2700-2750kcal/kg,粗蛋白16.7-17.0%, 精氨酸0.70-0.88%, 赖氨酸0.69-0.86%,蛋氨酸0.40-0.43%,钙3.6-3.8%,有效磷0.25-0.31%。

产蛋料的参考配方为玉米64.5%, 豆粕24%,鱼粉1%,石粉8.5%,预混料2%。

一天喂三次,让其自由采食。

适时匀料,并提供卫生充足的饮水。

3、光照

农大3号预产期,光照时间,要小幅度地提高。

18周龄,每天光照10个小时。

 19周龄,每天光照11个小时。

 20周龄,每天光照12个小时。

光照强度为5W/m2。

4、温湿度

预产期适宜的温度为18℃~27℃,冬季最好能保持在13℃以上,夏天最好能保持在30℃以下。

农大3号预产期对空气湿度的适应性很广,一般不用考虑。

农大3号预产期的其他管理和普通型蛋鸡基本相同,就是要加强卫生管理,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消毒,为农大3号鸡的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到20周龄末,当农大3号鸡的体重达到1.30-1.35公斤后,就可以转入产蛋期管理了。

体重达不到标准的,要继续喂料,直到达标为止。

(五)产蛋期的饲养管理(21-72周龄)

从21周龄开始,一直到72周龄,这段时间是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产蛋期。

产蛋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鸡群创造卫生、舒适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鸡群的遗传潜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1、饲养密度

从预产期管理,进入产蛋期管理,饲养密度基本不变,为每平方米约10-12只。

2、饲喂

每天饲喂三次,让其自由采食。

适时匀料,并提供卫生充足的饮水。

产蛋料的营养标准和参考配方,在预产期管理中已经有详细说明,这里就不介绍了。

需要注意的是,产蛋期间,不要轻易改变饲料的配方与原料,否则会影响产蛋率。

3、光照

农大3号产蛋期,每天的光照时间,应该缓慢递增。

21周龄,每天光照13个小时。

以后每2周增加1小时,递增至17小时为止,保持衡定。

光照强度为5W/m2。

4、温湿度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在23-27摄氏度饲料转化率最高。

18-23摄氏度,鸡身体最舒服,有最佳的产蛋性能。

环境温度不能超过30度,或低于13度。

农大3号产蛋期对空气湿度的适应性很广,一般不用考虑。

5、体重

在21-30周龄期间,农大3号蛋鸡的体重会递增,从1.30公斤长至1.55-1.60公斤。

30周龄后体重几乎很少增长,故产蛋期间体重应在1.55-1.60公斤为正常。

如果体重太轻会影响农大3号蛋鸡产蛋性能的发挥。

6、适时捡蛋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一般在上午产蛋。

我们可以在上午9点和下午2点左右捡蛋2次。

我们的日常打扫、消毒、免疫等工作,应该尽量安排在下午2点以后进行,以免打扰蛋鸡产蛋。

 观众朋友们,“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就给您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您的生产带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