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170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docx

小古文110篇含翻译图文打印版第九期

经典诵读

 

小古文欣赏与诵读

第九期

第十九组到底有没有鬼

91、活见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注释:

①赴饮:

去参加宴会。

②值:

遇到,正值。

③盖:

古时把伞叫盖。

④蔽:

遮盖。

⑤投:

跑到,跳进去。

⑥撩(liáo):

撩拨。

⑦愈益恐:

更加害怕。

⑧炊糕者:

做糕点的人。

⑨亟:

急迫的。

⑩俄顷:

不一会儿。

⑪踉跄:

走路不稳。

⑫愕然:

吃惊的样子。

译文:

有一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正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

看见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了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

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

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

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

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

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人家中。

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

92、鬼见鬼

董文恪公未第时,馆于空宅,云常见怪异。

公不信,夜篝灯以待。

三更后,阴风飒然,庭户自启,有似人非人数辈,蹑足拥入。

见公大骇曰:

“此屋有鬼!

”皆狼狈奔出。

公持梃逐之。

又相呼曰:

“鬼追至,可急走。

”争逾墙去。

注释:

①篝(gōu):

竹笼。

②飒(sà):

形容风声。

③蹑(niè):

踩,踏。

④梃(tǐng):

棍棒。

译文:

董文恪公及第以前,在一所空宅中起馆教书。

有人说空宅中常见鬼物,董公不信,夜间点灯专等鬼物。

三更以后,院中阴风飒飒,门户自开,一群似人非人的鬼物杂沓地拥进室。

他们一见董公,大惊失色地说:

"这屋有鬼!

"又都狼狈不堪地逃了出去。

董公持杖追赶,鬼物们又你呼我叫地说:

“鬼追来了,快跑!

”争先恐后地翻墙逃走了。

 

93、鬼误

驴村严氏,为苕中旧族。

其亭馆皆芜秽不葺。

有客宿其外楼,败槛折棂,积尘满几。

客殊胆弱,人静后,蒙被而卧。

忽闻楼上橐橐声,心栗焉,以为鬼来矣。

俄而声渐绕榻,心益怖,以手启被,出两目视,于黑影中见渺小鬼搴帷直入。

客大骇,跃起,持被扑鬼,而裸居其上,坚坐达曙。

主人出,呼客下榻,共视之,则其家扑雀狸也。

注释:

①葺:

修理房屋。

②棂(líng):

旧式房屋的窗格。

③俄(é):

表示时间短。

④橐(tuó):

象声词。

⑤曙(shǔ):

天亮,破晓。

译文:

驴村严家,是苕中的贵族遗旧。

他们家的亭台馆舍荒芜腐朽有失修缮。

有位客人住在他家的外楼,(那楼)栏杆破败窗格断折,尘埃积满茶几。

(那)客人胆子特别小,(夜深)人静后,蒙着被子睡觉。

忽然听见楼上有笃笃声,心中颤栗,以为鬼来了。

一会儿那声音渐渐地绕到床边来了,心中更是恐怖,用手掀起被子,露出两只眼睛来察看,在黑影中看见很小的鬼撩起帐子进来。

那客人非常害怕,跳起来,拿被子扑鬼,就裸体坐在上面,坚持坐着直到天亮。

(清早)主人进来,叫客人起床(时),两人一起看那鬼,是他家抓麻雀的猫啊。

94、荆人畏鬼

荆人有畏鬼者,闻槁叶之落与蛇鼠之行,莫不以为鬼也。

盗知之,于是宵窥其垣,作鬼音,惴弗敢睨也。

若是者四五,然后入其室,空其藏焉。

或侜之曰:

“鬼实取之也。

”中心惑而阴然之。

无何,其宅果有鬼。

由是,物出于盗所,终以为鬼窃而与之,弗信其人盗也。

注释:

①惴:

害怕。

②若是:

像这样。

③空:

使……空。

④侜(zhōu):

欺骗。

译文:

荆国(楚国)有个很怕鬼的人,听到干枯的树叶落地的声音和蛇鼠爬行的动静,都认为是鬼。

盗贼知道这点,于是夜晚到他家墙上偷看,作出鬼的声音,(他)害怕得不敢斜眼看一看。

像这样四五次,然后小偷进入他家,搬空了他家收藏的财物。

有的人骗他说:

“真的是鬼拿去了。

”(他)心迷惑然而还是暗暗认为的确是的。

不久,他家的宅子果然闹鬼。

因此,即使他的财物被发现出现在盗贼的住所,他始终还是认为是鬼偷了送给盗贼的,而不相信是那个人偷的。

 

95、宋定伯捉鬼

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

问之,鬼言:

“我是鬼。

”鬼问:

“汝复谁?

”定伯诳之,言:

“我亦鬼。

”鬼问:

“欲至何所?

”答曰:

“欲至宛市。

”鬼言:

“我亦欲至宛市。

”遂行。

数里,鬼言:

“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

”定伯曰:

“大善。

”鬼便先担定伯数里。

鬼言:

“卿太重,将非鬼也?

”定伯言:

“我新鬼,故身重耳。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

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

“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

”鬼答言:

“惟不喜人唾。

”于是共行。

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

定伯自渡,漕漼作声。

鬼复言:

“何以作声?

”定伯曰:

“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

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

恐其变化,唾之。

得钱千五百,乃去。

注释:

①诳:

欺骗。

②至:

到。

③迟:

慢。

④共递:

一起轮流交替。

⑤畏忌:

害怕。

⑥执:

捉住。

译文:

宋定伯年轻的时候,夜里行走遇见了鬼。

宋定伯问他是谁,鬼说:

“我是鬼。

”鬼问道:

“你又是谁?

”宋定伯欺骗他,说:

“我也是鬼。

”鬼问道:

“你想到什么地方去?

”宋定伯回答说:

“我想到宛县的集市上去。

”鬼说:

“我也想到宛县的集市上去。

”于是(他们)一起前往。

走了几里路,鬼说:

“步行太缓慢,彼此可以交替的背着,怎么样?

”宋定伯说:

“好啊。

”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

鬼说:

“你太重了,难道你不是鬼吗?

”宋定伯说:

“我是新鬼,所以身体重罢了。

”宋定伯于是又背鬼,鬼一点重量都没有。

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

宋定伯又说:

“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

”鬼回答说:

“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

”于是一起走。

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听鬼渡水,完全没有声音。

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

鬼又说:

“为什么有声音?

”宋定伯说:

“我刚刚死不久,(这是因为)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对我感到奇怪。

  快要走到宛县的集市了,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

鬼大声呼叫,声音“咋咋”的样子,要求放开让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

(宋定伯)把鬼一直背到宛市中,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把它卖掉。

宋定伯担心它变化(成鬼),就朝鬼身上吐唾沫。

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

第二十组学习这件事儿

96、奕秋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注释:

①弈秋:

弈,下棋(围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②通国:

全国。

通:

全。

③之:

的。

④善:

善于,擅长。

⑤诲:

教导。

⑥以为:

认为,觉得。

⑦鸿鹄:

天鹅(大雁)。

⑧援:

引,拉。

⑨将至:

将要到来。

⑩弓缴(zhuó):

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说:

不是这样的。

97、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yǎ)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zì),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yǒu),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fǔ)膺(yīng)曰:

“汝得之矣。

注释:

①彀(gòu)弓:

把弓拉满。

②眥(zì):

同“眦”,眼眶。

③牖(yǒu):

窗子。

④簳(gǎn):

箭杆。

译文:

甘蝇,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只要他)一拉弓肯定野兽趴倒鸟掉下。

(他的)弟子名叫飞卫,拜师甘蝇学习射箭,后来超过了他的师傅。

名叫纪昌的人,又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

飞卫说:

“你先学不眨眼的功夫,然后才可以谈得上(学习)射箭的事。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他的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紧盯着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就算是锥子尖抵到眼皮了,(他)也不会眨一眨(眼)。

(他)把这事告知飞卫。

飞卫说:

“还不行,必须学完看以后才行,(炼到)看小的东西就好象看大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象很显著的东西,然后再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的毛绑着虱子挂在窗户上,面向南面望着它,十天之,逐渐看得大了;三年之后,(他看那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了。

(再)用眼睛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了。

于是用燕国的牛角做的弓,北方的蓬竹做竿的箭射那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是悬吊它的牛毛还不断。

于是(纪昌)把这事告诉了飞卫。

飞卫跳起来拍着胸脯说:

“你学成了啊!

98、蜀鄙(bǐ)二僧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yù)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钵(bō)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而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

“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

“你凭借什么前往?

穷和尚说:

“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

富和尚说:

“我几年想要买舟顺江而下,(到现在)还不能去(南海),你凭什么前往!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

他把自己的这件事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

一个人树立宏伟大志,难道还不如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99、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暮,何不炳(bǐng)烛乎?

"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shào)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mèi)行乎?

  平公曰:

“善哉!

”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

“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

“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

“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

“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曾听说:

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

“讲得好啊!

 

100、教学相长(zhǎng)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

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