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5554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docx

课内文言文阅读备考

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附:

近六年德州中考试题文言文原题)

(26+6)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父异焉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3.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原因何在?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略无阙处良多趣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三峡壮美的景观,让作者流连忘返,为何在他深情的描述春在后,夏在前?

谈谈你的理解。

(3分)

 

三、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晓雾将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作者通过罗列大自然独特美景的方式,再现“山川之美”,而不是抓住一个具体的景观,展开详细具体的描写。

这种写法的高明之处在哪?

(2分)

 

4.结尾“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贬官到黄州的苏轼,并未如常人一般消沉、落魄,而是找到了“闲人”这个身份,请结合课文,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2分)

 

4.此文格外简短,亦格外传神,无一句语言描写,但意味无穷。

假如你是文中的张怀民,你会和苏轼说些什么呢?

(2分)

 

五、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选贤与能是故谋闭而不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为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自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做出了不懈努力,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具体例子。

(3分)

 

六、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湖中人鸟声俱绝惟长堤一痕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作者乘舟至湖心亭看雪,下文却写到了与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否多于?

为什么?

(2分)

4.“痴”字可以说是解读本文的关键,请结合课文说一说作者的“痴”表现在什么地方?

(2分)

 

七、

忽一人大呼:

“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虽人有百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为什么要具体描写宾客的表现?

(2分)

4.本文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口技表演者使用的道具之简单,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别说一说作用。

(2分)

 

八、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观潮》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方其远出海门皆披发文身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3.第一节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浙江之潮?

(2分)

 

4.结合第二节内容,说说弄潮勇士的高超技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九、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久而乃和日再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在文中把自己与“同舍生”做了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

(2分)

 

4.你在求学的路上遇到过什么困难,请结合本文谈一谈启发。

(2分)

 

十、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小石潭跟人的总体感觉是怎样的?

请结合本文和作者经历,谈一谈“不可久居”的原因。

(4分)

 

十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野芳发而幽香颓然乎其间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选文第一节的写作顺序有什么特点?

(2分)

4.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

他们的心情有何共同特点?

(2分)

 

十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不以千里称也食马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呜呼!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3.食马者是如何对待千里马的?

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4.俗话说: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与本文的观点是否冲突?

你赞成哪种说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2分)

 

十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从流飘荡皆生寒树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用文中原句概括富春江两岸景色的特点。

(2分)

 

4.有很多读者质疑本文最后一句放错了位置,请问你觉得放在哪里最好,并说明理由。

(2分)

十四、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晏如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及爱好。

(2分)

 

4.你觉得五柳先生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2分)

 

十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于时冰皮始解柔梢披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初春景色的?

(3分)

 

4.联系本文内容,写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1分)

 

十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伤先帝之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选文第一节为诸葛亮自述身世。

哪些句子是表明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

(2分)

 

4.出师之前,诸葛亮不放心后方,他向后主提出了几条建议,请写出其中两条。

(2分)

 

十七、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皆次当行今亡亦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前做了哪些准备?

(2分)

4.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

(2分)

 

十八、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秦王色挠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读毕选文后,请你概括唐雎的性格特点。

(2分)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的原因是什么?

对表现唐雎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十九、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时人莫之许也此人可就见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身怀大才、腹有良谋?

(3分)

 

二十、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委而去之亲戚畔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2分)

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结合原文介绍其中的一种?

(2分)

 

二十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苦其心志入则无法家拂士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逆境造就了人才的成长,请补充一个名人事例加以说明。

(3分)

 

二十二、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万钟于我何加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认为什么是“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2分)

 

4.请列举一个我国历史人物“舍生取义”的例子。

(2分)

 

二十三、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公输》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子墨子九距之不能绝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3.从公输盘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

(2分)

 

4.本文证明了墨子学说中的哪个主张?

要实现这个主张,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要求?

(2分)

 

二十四、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相梁》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惠子相梁或谓惠子曰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3.庄子讲述鹓鶵的故事,用意何在?

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品质?

(3分)

 

二十五、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安知鱼之乐请循其本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3.从这个先贤的小故事里,表现了庄子和惠子两种不同的性格特点,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3分)

 

二十六、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汝之不惠一厝朔东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智叟和愚公的对话,表现了两个人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4.愚公移山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对现代人而言,是否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说说你的理解。

(2分)

 

附:

一、2009年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王之蔽甚矣                 ②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2分)

 

二、2010年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停数日,辞去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他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分)

 

三、2011年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11.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