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6222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docx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

学号

成绩

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专业工业工程

课程名称生产管理课程设计

学号

姓名吴振波

指导教师栾兰

题目名称螺杆泵产品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设计

设计时间2016年3-6月

2016年3月24日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通过运用MRP原理,对某企业的生产单位所拥有的生产能力进行调度以及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通过产品的订单数量和交货期逆序计算出各工艺阶段的提前期,根据现有的生产力计算出具体的设备数,再通过提前期与量之间的关系,编写出每天的生产计划。

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过程中的主要决策问题有:

确定不同产品的生产顺序、生产设备数和某一产品的生产批量、零件每天的生产安排,整个订单的上产作业安排。

 

Abstract

ThiscourseisdesignedprimarilythroughtheuseofMRPprinciple,acompanyownedproductionunitsproductioncapacityschedulingandpreparingproductionplan.Byproductordersanddeliveryleadtimeiscalculatedinreverseorderofeachstageoftheprocesstocalculatethespecificnumberofdevicesbasedontheexistingproductiveforces,through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mountofleadtimeandprepareadailyproductionplan.Themaindecision-makingproblemsinthepreparationofproductionplanningprocess:

determiningtheorderoftheproductionofdifferentproducts,productionequipmentandanumberofproductionbatchesofpartsdailyproductionschedule,theentirejobschedulingproductionorders.

 

1前言

该课程设计是基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基础上,对于任何运营的企业,都可以初步了解这个企业的运营目的,运营状况以及发展动向。

通过案例来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

产品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计划条件下,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依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对企业的产品品种,工艺过程,生产能力和订货情况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和协调,以保证生产的管理运作顺利进行。

达到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活动过程。

 

2设置生产单位

依据产品工艺及生产产品的具体情况生产部下设的生产单位为:

热处理车间、泵体生产线、衬套生产线、主杆生产线、从杆生产线、组合生产线(生产阀体、阀杆、法兰盘、轴套)、暂存库、组装车间、成品库。

具体的职能科室和车间划分如图1所示

图1-1公司职能结构图

2.1部门职能

总经理:

主持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实施董事会决议,制定公司的规章并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决定对公司职工奖惩,对外代表公司处理业务等。

研发部:

负责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调研、论证、开发、设计工作。

制定新产品开发预算和研发计划,并组织实施

市场部:

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新产品促销活动,客户开发及管理,接订单及出货安排,进出口运输处理,售后服务接洽。

质检部:

负责进公司的各类物资计质量检验,负责对公司产品的计质量检验。

生产部:

制定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进度,物料采购及仓库备料进度。

销售部:

正确掌握市场,确定销售策略,建立销售目标,制定销售计划,管理销售活动。

财务部:

财务管理,应付账款、产成品成本计算、一般会计、年度总预算及财务调度等事项

人事部:

进行员工招募及考核,制定教育训练计划等人事业务。

3生产组织方案确定

3.1确实生产类型及设备数

3.1.1确定生产类型

(1)按对象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按某种产品来组织生产单位,将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工序和设备装置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

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2)按工艺原则的生产过程组织,它是按生产工艺来划分生产单位。

一个生产单位汇集同类(或类似)工艺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装置,对企业的各种产品进行相同的工艺加工。

如铸造厂、锻造车间、车工车间等。

较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或单件生产。

(3)模块式生产(重复型);模块式生产的基础:

成组技术;模块式生产系统:

零件在生产单元内部流动可有不同的形式;模块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的比较。

在产品生产时,在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中,阀体、阀杆、法兰盘和轴套工艺加工工艺相似,加工所用的设备有很多相同,所以可将这四种零件放在同一模块中加工,其他零件的加工过程较为复杂,所用设备分散,设备各自的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可将其他零件按产品流程加工。

因此,对于生产车间的生产环节可以采用模块式生产类型进行生产。

3.1.2按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设备数

(1)根据产品工艺过程,已知台份能力为1800台,易损件(主杆、从杆、轴套)能力为2000~2500件,在前面1800台的基础上加上该生产能力(这里取主杆。

从杆。

轴套各2500件),又已知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则可以确定每道工序所需时间为公式:

每道工序所需总时间(分)=月生产能力(件)*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分)

假定工厂采用8小时工作制,周六日为双休日,工作准备结束时间为1小时,每月净工作日为22天,所以:

一个月总工作时间(分)=工作天数*一天工作时间(分)

则可计算出一个月内总工作时间=22*(8-1)*6=9240分

再根据公式:

设备台数=每道工序所需总时间/一个月内工作时间

(2)设备数量的计算

依据最佳设备负荷率在80%左右所以计算过程中负荷率高于90%的设备通过增加设备平衡,平衡后设备数量计算过程如下:

见表3-1

 

立车

(1800*4)/9240=0.78≈1

立车-1

(1800*9)/9240=1.75≈2

摇臂钻

(1800*2)/9240=0.38≈1

立铣

[(1800*4)+(1800+2500)*3]/9240=2.17≈3

立铣-1

(1800*5)/9240=0.97≈2

检验台-1

(1800*3)/9240=0.584≈1

热处理炉

[(1800*30)+(1800+2500)*20]/(4*9240)=3.78≈5

普车

(1800*13)+(1800+2500)*1/9240=2.998≈4

专用镗床-1

(1800*13)/9240=2.53≈3

镗床-2

(1800*14)/9240=2.727≈3

专用镗床-2

(1800*14)/9240=2.727≈3

(1800*4)+(1800+2500)*9/9240=4.968≈6

检验台-2

(1800*4)/9240=0.78≈1

深孔钻

(1800+2500)*3/9240=1.396≈2

外圆磨床

(1800+2500)*4/9240=1.861≈3

数控铣-1

(1800+2500)*10/9240=4.654≈6

专用调直仪

(1800+2500)*4/9240=1.8613≈3

检验台-3

(1800+2500)*4/9240=1.861≈3

数控铣-2

(1800+2500)*10/9240=4.654≈6

调直仪

(1800+2500)*4/9240=1.861≈3

检验台-4

(1800+2500)*4/9240=1.861≈3

铣床

(1800*1)/9240=0.194≈1

立钻

(1800*3)/9240=0.584≈1

钳工台

(1800*5)/9240=0.974≈2

检验台-5

(1800*1.5)+(1800+2500)*0.5/9240=0.525≈1

磨床

(1800+2500)*3/9240=1.396≈2

表3-1设备数量表

计算过程中有些设备的负荷率过大,例如:

热处理炉的计算台数为4台,但是负荷率高达94.5%,所以为了降低负荷率从而达到实际的负荷要求,考虑把热处理炉的数量增加达到5台。

依据这种情况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对符合率高于90%的设备都做了增加设备来降低负荷率的调整,调整后的设备负荷率在表1给出。

依据表3-1设备具体数量见表3-2

立车

1

立车-1

2

摇臂钻

1

立铣

3

立铣-1

2

检验台-1

1

热处理炉

5

普车

4

专用镗床-1

3

镗床-2

3

专用镗床-2

3

6

检验台-2

1

深孔钻

2

外圆磨床

3

数控铣-1

6

专用调直仪

3

检验台-3

3

数控铣-2

6

调直仪

3

检验台-4

3

铣床

1

立钻

1

钳工台

2

检验台-5

1

磨床

2

表3-2设备数量详

3.1.3按生产方式确定生产设备数

(1)当ti

(2)当ti>=ti+1时,以i道工序最后一个零件的完工时间为基准,往前推移

(n-1)*ti+1作为零件在(i+1)工序的开始加工时间,

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的加工周期为T平顺为:

(公式3-1)

式中,n为零件加工批量,ti为第i道工序的单件工序时间,m为零件加工工序

1、泵体工艺的设备台数见表3

分两批:

82/2=41

T1=2*[41*(4+9+2+4+5+3)-(41-1)*(4+2+2+4+3)]=1014>420

T2=2*[41*(4+4.5+2+4+5+3)-(41-1)*(4+2+2+4+3)]=645>420

T3=2*[41*(4+4.5+2+4+2.5+3)-(41-1)*(4+2+2+2.5+2.5)]=600>420

T4=2*[41*(4+3+2+4+5+3)-(41-1)*(3+2+2+2.5+2.5)]=557>420

T5=2*[41*(2+3+2+4+2.5+3)-(41-1)*(2+2+2+2.5+2.5)]=473>420

T6=2*[41*(2+3+2+2+2.5+3)-(41-1)*(2+2+2+2+2.5)]=349<420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数值

1014

645

600

557

473

349

设备

立车

立车-1

摇臂钻

立铣

立铣-1

检验台-1

数量

2

3

1

2

2

1

表3-3泵体工艺设备台数

2、衬套工艺的设备台数见表3-4

分一批:

82/1=82

T1=82*[0.75+3+3+13+14+14+4+4]-(82-1)*[0.75+3+3+13+14+4+4]=1189.75>420

T2=82*[0.75+3+3+13+7+14+4+4]-(82-1)*[0.75+3+3+7+7+4+4]=1668.75>420

T3=82*[0.75+3+3+13+7+7+4+4]-(82-1)*[0.75+3+3+7+7+4+4]=1094.75>420

T4=82*[0.75+3+3+6.5+7+7+4+4]-(82-1)*[0.75+3+3+6.5+7+4+4]=602.25>420

T5=82*[0.75+3+3+6.5+4.7+7+4+4]-(82-1)*[0.75+3+3+4.7+4.7+4+4]=745.75>420

T6=82*[0.75+3+3+6.5+4.7+4.7+4+4]-(82-1)*[0.75+3+3+4.7+4.7+4+4]=557.15>420

T7=82*[0.75+3+3+4.3+4.7+4.7+4+4]-(82-1)*[0.75+3+3+4.3+4.7+4+4]=409.15<420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数值

1189

1668

1094

602

745

557

409

设备

热处理炉

普车

专用镗床1

镗床2

专用镗床2

检验台-2

数量

1

2

3

3

3

1

1

表3-4衬套工艺设备台数

3、主杆工艺的设备台数见表3-5

分四批:

196/4=49

T1=4*[49*(0.5+2+3+3+4+5+5+4+3+4)-48*(0.5+2+3+4+5+4+3+3)]=1862>420

T2=4*[49*(0.5+2+3+3+4+2.5+2.5+4+3+4)-48*(0.5+2+3+2+2+2.5+2+2+3)]=1938>420

T3=4*[49*(0.5+2+3+3+2+2.5+2.5+2+3+4)-48*(0.5+2+3+2+2+2.5+2+2+3)]=1154>420

T4=4*[49*(0.5+2+1.5+1.5+2+2.5+2.5+2+1.5+2)-48*(0.5+1.5+1.5+1.5+2+2.5+2+1.5+1.5)]

=744>420

T5=4*[49*(0.5+1+1+1+1.3+1.25+1.25+1.3+1+1.3)-48*(0.5+1+1+1+1.25+1.25+1.25+1+1)]=360.4<420

项目

T1

T2

T3

T4

T5

数值

1862

1938

1154

744

360

设备

热处理炉

深孔钻

外圆磨床

数量

1

2

3

3

3

设备

数控铣-1

数控铣-1

专用调直仪

立铣

检验台-3

数量

4

4

3

3

3

表3-5主杆工艺设备台数

4、从杠工艺的设备台数见表3-6

分八批:

196/8=25

T1=8*[(2+5+5+4+2+4)*25-(2+5+4+2+2)*24]=1520>420

T2=8*[(2+2.5+5+4+2+4)*25-(2+2.5+4+2+2)*24]=1500>420

T3=8*[(2+2.5+2.5+4+2+4)*25-(2+2.5+4+2+2)*24]=1288>420

T4=8*[(2+2.5+2.5+2+2+4)*25-(2+2.5+4+2+2)*24]=984>420

T5=8*[(2+2.5+2.5+2+2+2)*25-(2+2.5+2+2+2)*24]=584>420

T6=8*[(2+1.67+2.5+2+2+2)*25-(1.67+1.67+2+2+2)*24]=640>420

T7=8*[(2+1.67+1.67+2+2+2)*25-(1.67+1.67+1.67+2+2)*24]=538>420

T8=8*[(1+1.67+1.67+2+2+2)*25-(1+1.67+1.67+2+2)*24]=466>420

T9=8*[(1+1.67+1.67+1.3+2+2)*25-(1+1.67+1.3+1.3+2)*24]=532>420

T10=8*[(1+1.67+1.67+1.3+2+1.3)*25-(1+1.67+1.3+1.3+1.3)*24]=526>420

T11=8*[(1+1.67+1.67+1.3+1+1.3)*25-(1+1.67+1.3+1+1)*24]=441>420

T12=8*[(1+1.25+1.67+1.3+1+1.3)*25-(1+1.25+1.3+1+1)*24]=438>420

T13=8*[(1+1.25+1.25+1.3+1+1.3)*25-(1+1.25+1.25+1+1)*24]=364<420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T11

T12

T13

数值

1520

1500

1288

984

584

640

538

466

532

526

441

438

364

设备

数控铣-2

数控铣-2

调直仪

检验台-4

数量

2

4

4

3

2

3

表3-6从杆工艺设备台数

5、阀体工艺的设备台数见表3-7

分一批:

82/1=82

T1=82*(2+1+1+3+0.5)-81(1+1+1+1+0.5)=331.5<420

项目

T1

数值

331.5

设备

普车

铣床

立钻

钳工台

检验台5

数量

1

1

1

1

1

表3-7阀体工艺设备台数

6、阀杆工艺的设备台数见表3-8

分一批:

82/1=82

T1=82*(1+2+2+0.5)-81(1+2+0.5)=167.5<420

项目

T1

数值

167.5

设备

普车

普车

钳工台

检验台5

数量

1

1

1

1

表3-8阀杆工艺设备台数

 

7、法兰盘工艺的设备台数见表3-9

分一批:

82/1=82

T1=82*(2+2+0.5)-81(2+0.5)=166.5<420

项目

T1

数值

330.5

设备

普车

立钻

检验台5

数量

1

1

1

表3-9法兰盘工艺设备台数

8、轴套工艺的设备台数见表3-10

分一批:

196/1=196

T1=196*(1+3+0.5)-195*(1+0.5)=589.5>420

T2=196*(1+1.5+0.5)-195*(1+0.5)=295.5<420

项目

T1

T2

数值

589.5

295.5

设备

普车

磨床

检验台5

数量

1

2

1

表3-10轴套工艺设备台数

综上利用生产方式计算如下:

表3-11

设备

数量

设备

数量

设备

数量

立车

2

检验台-5

4

钳工台

2

立车-1

3

普车

6

调直仪

3

摇臂钻

1

专用镗床-1

3

专用调直仪

3

立铣

5

专用镗床-2

3

外圆磨床

3

立铣-1

2

镗床-2

3

深孔钻

3

检验台-1

1

热处理炉

2

数控铣-1

4

检验台-2

1

磨床

2

数控铣-2

8

检验台-3

3

铣床

1

10

检验台-4

3

立钻

2

表3-11生产设备数量详表

3.2生产车间布置

车间布置是指对车间各基本工段、辅助工段、生产服务部门、设施、设备、仓库、通道等在空间和平面上的相互位置的统筹安排。

车间布置旨在最有效地利用厂房空间,一方面方便于工作操作,避免生产设备的过度拥挤;另一方面,注意厂房的通风和防火防爆,确保安全生产。

其具体内容包括:

1.在纵跨、横跨、高跨、露天跨建筑面积上的安排;

2.在厂房内空间分层的安排;

3.在多层建筑内的安排。

车间的平面布置要根据工厂的生产大纲和车间分工表、生产流程、工艺路线、生产组织形式、机器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确定。

好的车间布置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搬运路程,让物料从进入车间依次流经各个工位后流出车间。

通过分析给定的数据和条件可以得知生产的产品中泵体的工艺,衬套的工艺,主杆和从

杆的工艺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生产各自所用的设备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对于这几个零件的生产组织形式综合考虑之后选择用以产品为导向的生产组织形式;对于阀体、阀杆、法兰盘、轴套的工艺分析我们发现这几个零件的生产工艺第一道工序都为车最后一刀工序都用检验台五进行检验,只是中间工艺略有不同,所以对这几个零件的生产采用模块化生产。

车间布置如图所示

检验台2

检验台3

检验台4

检验台5

立铣

立铣-1

立车-1

摇臂钻

专用调直仪

铣床

立钻

立车

深钻孔

调直仪

磨床

钳工台

外圆磨床

数控铣-1

数控铣-2

图3-1生产车间布置图

4作业计划的制定

4.1生产计划的内容

生产计划就是企业为了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或顾客要求的产品,所确定的在什么时候生产,在哪个车间生产以及如何生产的总计划。

企业的生产计划是根据销售计划制定的,它又是企业制定物资供给计划、设备治理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依据。

生产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调查和猜测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计划方法、正确制定生产计划、库存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和计划工作程序、以及计划实施与控制工作。

4.2工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根据设计要求要根据资料中某月的订货情况制定出工厂的生产计划,其中订货情况如表4-1和表4-2所示

 

产品品种

A-1

B-2

B-3

A-1

A-2

C-3

数量(台)

350

420

450

100

200

80

交货期(天)

11

11

22

22

22

22

表4-1产品订货情况

配件品种

a-122

a-123

a-124

数量(台)

100

100

100

交货期(天)

222

22

22

表4-2配件订货情况

通过对产品的订货数量和交货期进行分析,根据现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决定依照产品的订货先后顺序和产品的交货时间前后进行加工生产,即按照表4-1给定的订货顺序依次对各种产品进行生产。

经过对给定资料的分析选用MRP法制定产品生产的进度计划。

由于工厂的生产能力为1800台/月,一个月净工作日为22天,所以工厂每天的生产能力为81台/天。

所以通过MRP法编制的物料需求计划见下表4-3和表4-4

 

产品

周期(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A-1

预计生产

81

81

81

81

26

实际生产

81

81

81

81

26

现有量

81

162

243

324

350

产品

周期(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B-2

预计生产

55

81

81

81

81

41

实际生产

55

81

81

81

81

41

现有量

55

136

217

298

379

420

产品

周期(天)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3

预计生产

40

81

81

81

81

81

5

实际生产

40

81

81

81

81

81

5

现有量

40

121

202

283

364

445

4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