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概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6518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心理健康概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概述.docx

《心理健康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概述.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概述.docx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交友、求职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情绪尚不稳定等因素,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引发一系列心理烦恼和困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大学生将基本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提高对一般心理问题调适能力,增进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拥有一颗开放的心,去接纳、欣赏周围的人、事和物,从而促使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含义

长期以来,“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没查出疾病,就是健康”这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一直为许多人所持有。

然而,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对心理健康的关切程度也与日俱增,于是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一、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初始概念

20世纪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做的定义为:

“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

”我国《辞海》(1989年版)中也将健康定义为:

“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二)健康新概念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变革,健康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健康不再局限于无躯体疾病。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

“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这是对健康较为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

这种对健康的理解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不仅要看他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为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具体如下。

(1)精力充沛,能够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感到过分紧张。

(2)社会生活的态度积极,对于大事小事,不过分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

(7)反应敏捷,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由这十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等情况,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的人,也会导致生理疾病。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这一新概念是以生理健康为物质基础并发展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

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21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又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即“五快”、“三良”健康的含义。

所谓“五快”是指:

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食得快,说明胃口很好,对食物不挑剔,证明内脏功能正常;便得快,说明排泄轻松自如,证明胃肠功能好;睡得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说得快,表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心肺功能正常;走得快,证明精力充沛、旺盛,无衰老之症。

所谓“三良”是指:

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个性,即性格温和,意志坚定,经常保持乐观和幽默;良好的处世能力,即适应环境,热爱生活,不怨天尤人,善于享受生命;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待人接物以“和为贵”为准则,遇事不斤斤计较,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这一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它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已经走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曾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角度阐述过。

美国举行的第三次儿童健康及保护会议(1929年)认为: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的知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能力。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协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是这样定义的: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①

精神医学者孟尼格尔(K.Meninger)认为: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②

心理卫生学者阿可夫(AbrArkoff)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有价值心质”的人,即:

①有幸福感;②和谐(指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之间协调);③自尊感(包含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④个人成长(潜能充分发展);⑤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该年龄应有的行为);⑥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⑦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⑧从环境中自我独立(独立自主,自由而自律);⑨有效适应环境。

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定义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即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具有一种持续良好的心境,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二)心理健康的特点

心理健康具有以下特点。

1.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绝对的。

从不健康到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它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

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个人就一定心理不健康,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2.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

人们常常把心理状态分为健康和不健康两种情况,然而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从严重的各类神经症、轻度的各类心理障碍、心理状况一般,到心理状况良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可以说,心理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而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3.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

心理健康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既可以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也可以从健康转变为不健康。

例如,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遭受连续的挫折和失败打击时,如果不注意心理调适,就可能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同样,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恢复到心理健康状态。

我们所做的每一次判断都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状态,既不代表过去,也不代表将来,但与过去和将来都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判断心理健康状况应有发展的眼光。

4.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心理健康所描述的只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心理表现状态或发展水平,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应有不同的心理健康尺度。

心理健康者的整体人格协调,积极乐观,但也不是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其个别方面也可以有不适应,人格方面也会有一些弱点。

同样,对一个所谓的心理障碍患者而言,他往往也只是人格的某一方面(如社交、情绪等)不适乃至偏离正常,但他仍有某些积极的人格特征,或者说,在其他方面还可能表现得“很健康”,比如一个社交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很优秀。

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能因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人的心理健康可以从相对不健康变得健康,也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健康。

三、常见心理异常的类型

常见的心理异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引起的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是由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人格因素交互作用所致的持久的心理冲突。

当事人能觉察到这种冲突并体验到痛苦,影响到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尽管这种痛苦有时可以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然而却难以被他人觉察和理解。

神经症可以分为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

2.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它可以分为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等,如遭遇精神创伤后突然发病,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面临类似灾难情景可感到痛苦、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等。

3.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也称病态人格,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癔病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

4.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又称为性变态,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常见的性心理障碍有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指向障碍,如易性癖症、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性施虐、同性恋等。

5.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有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如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失眠症、嗜睡症、夜游等。

6.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一类较为严重的心理异常。

精神障碍患者的整体心理机能瓦解,不仅心理活动本身各个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破坏,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

精神分裂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多发生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病程多迁延,常见的有思维障碍、联想散漫、知觉扭曲、情绪错乱、动作怪异、妄想、幻觉等;其次是偏执性精神障碍和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对每个人都有着特殊意义,心理健康不仅让自己的身心处于愉快和谐状态中,而且自己与他人也能保持融洽的关系。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因此把握住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预见其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对每一位大学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对每个人都有着特殊意义,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不仅让自己的身心处于愉快和谐的状态中,而且自己与他人也能保持着友好的相处和融洽的关系,这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有幸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学毕业后,他们分布在各种行业,有的人可能成为某一行业的带头人。

只有心理健康、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对精神文明才有良性的提升作用。

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努力,大学生理所当然身在其列。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其拥有开创、自信、进取、合作精神,使个体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人格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必然有心理活动的参与,同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能否保持心理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抵制不良影响,对培养健全人格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是人们进行工作、学习、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有了健康的心理,大学生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意志坚强,自我意识完善,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

总之,大学生如果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就会慢慢养成稳定的、相对健全的人格;同时,健全的人格也是心理健康的内容之一。

只有心理各方面都健康发展,才能为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而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体验,影响到他对当前生活与处境的适应以及对未来前途与命运的把握。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条件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认为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用处不大,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结果学得被动,也很痛苦,不知该怎么办,从而产生心理困惑;而有些大学生习惯了高中阶段的“灌输式”学习,对大学阶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适应不了,虽然很努力,成绩总上不去,从而产生严重的自我挫败感。

这些心理障碍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即使症状最轻的一时的过度忧虑、心情烦躁或狂喜狂悲、情绪亢奋等,也会引起上课分神,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不能与外界同步或有效交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得意或失意情绪中,这必然会引起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根本不思学习。

而一旦形成了中度、重度的心理疾病,患者几乎无法正常维持学业,且需要家人的照顾、社会的帮助。

因此,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确有着重要意义。

4.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Dalecarnegie)调查了各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①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情感比智商更重要。

当一个人拥有自信,情绪积极乐观、意志品质坚强时,就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当一个人处于自卑、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状态时,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从而限制自己潜能的发挥。

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对人的智力发展和成就的取得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反,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性格有明显缺陷的人,在事业上也往往到处碰壁,其智能的发挥也同样会受到阻抑。

正如“木桶理论”所讲,由多块板构成的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多块板中最长的一块,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板的长度。

也就是说,如果心理素质这块板很短,其他板再长,也是盛不了多少水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健康?

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

这是两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衡量生理健康有一系列客观的标准,如血压、心率、体温、营养情况、身高与体重的比率,甚至还有视力和听力等。

而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体、明确和容易把握。

目前,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经都有过研究和论述。

中国古人所讲的“君子”、“仁人”、“宽人”、“至人”、“圣人”等等,就是具有健康人格的心理健康的人。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六种。

(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孔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孔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保持情绪的平衡。

古人云: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

(4)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像孔子那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古人云:

君子要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如下。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与米特尔曼(Mittelman)提出的标准①如下。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我,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国许又新教授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以下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

(1)体验标准:

是指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

(2)操作标准:

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以及个人的社会效率和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等。

(3)发展标准:

是指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我国郭念锋教授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以下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

(2)心理活动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6)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自我意识完善。

(3)情绪适中。

(4)意志健全。

(5)人际关系和谐。

(6)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

(7)人格相对稳定。

(8)心理活动协调。

(9)社会适应良好。

(10)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心理科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十分复杂,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产生是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与特殊学习环境以及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生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脑损伤

根据临床观察和专家的研究分析,脑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萎缩、脑炎、脑血管疾痛、脑外伤等,会直接导致各种心理异常表现,出现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严重遗忘症、人格异常等。

例如,人的言语运动部位在中央前回部分,如果此处受到损伤则仍然能听懂别人的话,能看书,但却不会说话,这就是失语症。

脑损伤还会产生情感障碍,如有人表现出过度的快乐或悲伤,有人会产生幻觉和妄想。

2.遗传因素

遗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造成个人心理发育不良的遗传因素约有150种,根据美国智力缺陷协会调查,智力低下的患者80%与遗传因素有关。

大量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尤其是在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占主要地位。

3.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

专家认为,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如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组织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有某种障碍,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协调作用有某种障碍等,会导致病态人格等心理异常,神经类型属弱型的人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引起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4.躯体疾病

慢性病人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会变得心情忧郁,烦躁不安、敏感多疑、承受力下降、痛苦失望、情绪稳定性降低、行为控制能力减弱、兴趣缺乏,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还可导致心理障碍。

重症病患者如果得知自己的病情无治愈的希望,就会对恢复健康失去信心,心情可能很低落,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也可能情绪变得异常激动,易暴躁。

(二)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言,社会因素比生理因素更为重要。

这里所指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

1.社会环境

人不仅是生物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人必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特定的集体中生活,社会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人们必须根据自己从社会中获得的信息,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

然而这种适应性有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调,从而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引起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带来情绪体验上的巨大变化,而严重持久的心理平衡失调会导致心理失常。

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信息量在急剧膨胀,社会生活的节奏在加快,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

改革的深入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有些人的社会心态严重失常,急于求成的浮躁、盲目冲动的攀比等汇成了巨大的社会思潮。

人们面临传统观念的变革、价值体系坐标的选择、新生活方式的适应等,而这种变化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东西方文化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与冲突。

东方重义,西方重利;东方尚礼,西方尚法;东方重和谐,西方重竞争;东方讲群体利益,西方重个人利益;等等。

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学生常常会感到茫然、疑虑、混乱。

诸如对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从自我为中心、享受与享乐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求新求异心理使青年们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化,而这些东西与中国现实社会有许多地方格格不入,使青年学生因此陷入了空虚、混乱、压抑、紧张的情绪中,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处于两难或多难的境地。

长时间的心理失调必然带来心理上的冲突,出现适应不良的种种反应。

2.学校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大学是大学生生活的场所,学校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适应大学生活。

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变化很大,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乃至人际关系方面大学生都需要重新适应。

比如学习方面,中学时老师讲得多,而大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生活方面,中学时父母照顾多,而大学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从心理适应上讲,中学的学习尖子周围充满着赞扬声,优越感强,但到大学后,人才荟萃,尖子生原有的优势不再明显,学习上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而使情绪低落。

(2)专业选择不当。

学在生高考选择专业时具有一定盲目性,由于他们对大学专业设置不太了解,所以每年都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认为不符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调换专业的要求。

一旦解决不了,就闹情绪,表现出对学习无兴趣,消极悲观,随意缺课。

长此下去,会使其心理矛盾强化,导致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

(3)学习生活紧张。

许多同学常常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担心,时时感到学习的压力。

这种紧张和压力一方面来自繁重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来自同学之间的竞争等。

如果这种压力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4)业余生活单调。

当代大学生活仍然可以用“三点一线”来概括,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课堂、食堂和宿舍,大学生称之为“一只书包两只碗,教室、宿舍、图书馆”。

他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单调,缺乏足够的娱乐场所。

而青年人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对业余生活的多样化要求迫切,但常常不能得到满足,因而缺乏生活的乐趣,感到枯燥无味。

(5)人际关系复杂。

处于大学时期的大学生虽然有一种闭锁性的心理特征,但他们也渴望与别人进行交流和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