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0407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8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docx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

顶管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顶管工程为宣城市峡山路污水顶管工程,工程位于宣城市经济开发区,为DN1000钢筋砼管,管埋深约7.5—14.7米,顶管长度为112米,计划设Φ4.5米工作井1个,Φ3米接受井4个。

根据所提供施工图及现场踏勘,顶管穿越的土层大部分为粘土夹角砾层,且地下水位低顶管所在图层均于地下稳定水位线上,因此综合考虑,顶管施工工艺采用手掘式顶管机既是非机械的开放式(或敞口式)顶管机,在施工时,采用手工的方法才破碎工作面的土层,破碎辅助工具主要有镐、锹以及冲击锤等。

破碎下来的泥土或岩石通过专用运输车来输送。

二、设计依据:

1、根据踏勘及宣城地区经验,本工程设计岩土参数如下:

粘土夹角砾,γ=19.9KN/M3,C=32KPa,ψ=28°.

2、《顶管施工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三、注意的材料的选用及要求

1、钢材:

“Φ”钢筋HPB235,“Φ”钢筋HRB335。

2、水泥:

强度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硝酸盐水泥。

3、沙子:

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4、碎石:

中碎。

5、顶管材料DN1000钢筋砼管道112米,采用F型刚制承口的III级顶管专用管材,在钢套环内设楔形胶圈密封止水。

未经事宜:

按国家相关建筑材料规范执行。

四、主要施工方案

根据实际地层状况,在本着安全第一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分析,本顶管工程的工作井和接收井采用圆形钢筋砼支护方式;顶管采用手掘式(或敞口式)顶管机,方案概述如下:

4.1施工顺序

总体施工顺序: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顶管施工→检查井及内管道施工→回填收尾。

第一施工顺序为1#工作井→1#、2#、3#接收井。

第二施工顺序为2#工作井→3#接收井、3#工作井。

第三施工顺序为3#工作井→接受井。

4.2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本工程共设3座工作井和4座接收井(见平面布置图),均采用钢筋砼支护工艺施工。

工作井、接收井均采用逆做法施工,工作井、接受井芯内土的开挖方法采用:

对于较软的土方采用人工使用铁锹、镐,对较硬的强风化、中风化岩采用空压机风镐等工具进行挖掘。

芯内土的提升使用电动葫芦架提升,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运输至15米以外堆土处。

(一)、施工方法:

1、逆做法土方开挖及井壁施工:

(1)、施工顺序、方法:

逆作法施工顺序

 

(2)基坑开挖

在开挖前,由测量工根据图纸尺寸进行桩位测放,经校核无误后,用红砖砌出200mm高240mm厚护圈,并用醒目的红三角在护圈上标出十字线。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坑开挖边线确认后,即可进行挖土工序的施工。

采用人工从上至下逐层用镐、锹进行挖土,每层开挖深度1.1米。

挖土顺序为先中间后周边。

其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

按标出的十字线吊线检查空中位置和孔径,然后进行井壁钢筋绑扎、支定型钢模板和浇筑砼,循环作业至设计要求深度。

为保证桩的垂直度,要求每挖一层,就应该核该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

(3)钢筋绑扎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鳞锈等清理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均应调直;预制构件中的主钢筋均采用对焊、焊接并按照有关规定抽样送检;钢筋接头应互相错开,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钢筋绑扎时,其交叉点应用21#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电焊焊牢。

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

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

(4)立井筒内模和支架

井壁模板采用加工好的定型钢模板,按井径分块拼装,安装之前应涂刷脱模剂,安装时用U型扣件连接及固定,沿模板底打短钢筋加固,拼装中留一道接缝夹一根Φ48钢管,以便拆模;必要时采用Φ48钢管加固支撑对顶。

(5)浇捣井筒混凝土

模板和支架工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捣。

为缩短施工工期和保证工程质量,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可将输送管的软管支架放入浇捣段,距离浇捣面1米左右,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混凝土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离开钢筋,但应防止混凝土振捣不匀和振捣过密而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

混凝土在振捣时应注意和随时检查模板受力和钢筋受力的情况,防止模板因混凝土振捣的原因而跑模。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还应做好混凝土的试块工作,保证质保资料的完善。

(6)养护和拆模

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法。

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混凝土。

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至少养护5天以上。

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

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

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2~3天内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不利的;拆模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小心谨慎,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

(7)以上工序循环施工至底部。

(8)封砌预留孔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和封砌各种预留孔。

井点安装及降水

(9)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

在封砌砼完成后,就可在其上绑扎底板钢筋。

钢筋在绑扎时,应保证底板钢筋的连接、上下两层钢筋的间距。

底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确保其表面不露白,并应防止阳光及温度的剧烈变化,以免底板出现收缩裂缝,影响井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

在浇筑砼之前,先沿顶进得方向平行预埋轨道(30钢轨制作),作为顶管导向用。

(10)绑扎钢筋、浇捣后背混凝土

然后施工后背墙,后墙高度尺寸2.5米,配筋形式为双层双向钢筋,横向为Φ16@150mm,纵向配筋为Φ16@150mm。

(二)逆作法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在开工前,将现场踏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要保持现状的交通,采用独个桩孔围护施工,采用封闭式施工,每个井口用护栏独立围护,并设置工作门,工作门专门给作业工人及机械出入,以及做进口出料。

2、护横杆采用Φ60钢管@600mm,立杆采用Φ60钢管@2500mm,每支立杆用Φ60钢管以60°支撑,并采用膨胀螺丝机电弧焊焊接固定。

高度为2.2m,栏板采用胶合板,并挂安全标示牌。

栏板下用砂灰砖砌400mm高120厚。

3、交叉路口部分井口,设专人指挥交通,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4、挖井时,采用独节进深方法施工,每一节深度为900mm,在地质较差部分,每节深度应为300~500mm,每挖一节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井壁。

地面节浇灌混凝土井壁应高于地面0.3mm,地面水才不会流入井内和地面上的杂物、泥土掉落井内,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5、井下施工采用安全行灯照明,电压不高于36伏,供电给井下的用电设备的线路必须加装漏电保护设置。

6、开挖井口2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杂物,井口和四周围要装设护栏栅,井周围平台上发现有杂物要及时清除。

7、井深挖至操作人员高度时,在距挖土面2米处设置安全保护挡板,吊筒上下时,井下人员应避于护板下,护板位置应随孔深增加,随作业面下移,在孔内上下递物和工具是严禁抛和下吊,必须严格用吊索系牢,孔口应设置活动安全板盖,下班后必须盖好盖板,并安全示警灯。

8、吊桶上下要扶正、牢固,并在摇动不大的情况下起吊或下放、吊桶沟的保险装置必须完好、牢固、吊桶内不装满,防止砂、石坠落伤人。

9、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不准赤脚或穿拖鞋,必须带好安全帽,上下井必须扎好安全带。

(2)井挖深至4米以下,需用可燃气体测定机,检查孔内是否有沼气,应立即妥善处理后,方可下井作业。

(3)下井前应对井内气体抽样或放小动物检查孔内是否存在有害气体,若发现有害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时,应将有害气体排出后,并不在产生毒气时,方可下井作业。

(4)上班前采用鼓风机向井底送风,必要时(井底过深)应适当送氧气,然后再下井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通风。

(5)井上、井下人员必须随时保持有效、可靠的联系,每井节放一条软梯供施工人员从井上至井底用。

严禁用手脚爬踩孔壁或乘吊渣桶上下。

(6)井下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以免漏电伤人。

10、井下作业必须在交接班前或终止当天当班作业时,用手钻或不小于直径16mm钢钎对孔下作业不少于三点的品字形查探,正常作业时,应每挖深500mm检查一次,待无异常情况时,方可继续下挖。

11、作好单井开挖、成型、井壁、井底岩层(土层)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记录和汇总。

12、挖井过程中如遇意外,急需进行安全抢救或技术处理时,必须严密组织急救工作,要有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

13、井口上电路的电缆必须架高2.0M以上,严禁拖地或埋入土中。

引进井孔内的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防潮、防断等的防护措施。

14、施工用电必须一孔一个箱。

15、施工作业照明应采取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工作灯,并应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16、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规定每月由项目安质部长牵头对工地进行两次安全检查,安质部要不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专职安全员必须天天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隐患要做好文字记录,并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完毕,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必须立即整改。

对每项要整改的问题整改完毕后都要由安全员进行验证。

我公司组织每月一次的安全、消防、文明施工大检查,对工地安全状况进行监督。

4.3顶管工程施工

(1)、顶进设备选型及安装

主顶千斤顶:

它是顶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

为安全起见,顶力设备配置要小,以利间距平行顶进。

根据顶力估算,顶管主站拟配备(BZ32∕25型)2000KN油压千斤顶,按左右对称布置。

主油缸的油压由电动油泵供给,千斤顶行程1000mm。

其他设备:

包括导轨、千斤顶台架、顶铁、分压环、后承压壁、操作平台、爬梯等。

(如图)

当工作井底板完成后,设置好安全围栏和爬梯,然后由工作井边的起重机将上述设备吊入井内按要求的精度安装

(2)、井地面设备选型及布置

气压系统:

包括空压机、空气过滤器、贮气罐、气压管路、单向阀、调压阀、气压表、安全阀等。

该系统除了向机头气压舱提供压缩空气外、亦为管道内提供通风。

本工程顶管工作井拟配置1台6.0㎥空气压缩机。

为防止空压机的噪音,拟采用噪音较小的电动空压机,并安装在双壁隔音集装箱内。

液压系统:

包括高压油泵、控制阀、溢流阀和油管油箱等,其作用是对主顶千斤顶和机头纠偏千斤顶组提供压力油。

本工程配置一套液压系统,高压油泵为31.5Mpa。

油泵流量18L∕min。

压浆系统:

包括泥浆池、搅拌机、注浆泵、管道及各种闸阀等。

起重设备:

该设备以考虑吊装单节DN1000砼管为主,单节管子自重约1.6t,选用3t单轨葫芦吊。

(3)管前挖土

管前挖土是控制节顶方向和高程、减少偏差和重要工作,是包证顶管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装的关键。

(4)下管

挖土之前应先下管,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检查管子

下管前应对管子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检查管子有无破损及纵向裂缝:

端面要平直;管壁无坑陷或鼓泡,管壁应光洁。

检查合格后的管子方可用起重设备吊到工作坑的导轨上就位。

b、检查起重设备

起重设备以检查、试吊,确认安全可靠方可下管。

下管时工作坑内严禁站人。

当距导轨小于50cm时,操作人员方可进行前工作。

c、管子就位

第一节管子放到导轨上,测量管子中心前端及后端的管底高程,确认安装合格后方可顶进。

第一节管子作为工具管,顶进方向与高程的准确,是保证整段顶管质量的关键。

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此项工作。

(5)管前挖土的长度控制

可程进度,每班两个人,轮流开挖。

土方可在管内才用电瓶车进行,也可采用人力斗车进行运输。

土方在工作坑采用电动葫芦进行垂直运输。

在一般地段,土质较好,挖土可超挖30-50cm,并随挖随顶。

(6)管子周围超挖的控制

在不允许土下沉的顶地段(如上面有重要建筑物或其它管道),管子周围一律不得超挖。

在一般顶管地段上面允许超挖1.5cm,但在下面135°范围内不得超挖,一定要要保持管壁与土基表面吻合。

(7)顶进

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高程及轴线→铺顶管导轨→设置顶进后备→安装顶进设备及吊放管节→挖土顶进→测量及纠偏→再次挖土(管中土)顶进→测量循环作业直至完成。

采用2台200t∕台的液压千斤顶做为主顶,顶进开始时,就缓慢进行,待个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速度顶进。

正常顶进施工程序如图所示。

顶进若发现有油路压力突然增高,应停止顶进,检查原因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8)施工过程中注浆减阻

本工程污水管旁边有建筑物等,对地面有沉降要求,且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为防止顶管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等病害,确保工程施工队周围环境影响减到最低、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采用管端前注浆固结措施进行土体加固处理后,再继续顶进。

a.压浆孔的布置

每一压浆断面设置4个压浆孔,按圆周90°布置。

压浆孔应在工厂加工好。

注浆断面的位置,拟在机头及其后面每隔10米均设置。

b.压浆方法

在每次顶进中必须对顶管机头后的第一个注浆断面上压足量的泥浆,以使其形成完整的泥浆套,其他断面则按依次顺序作定压定量的跟踪补浆。

c.浆液配置

触变泥浆是由膨润土、水和掺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施工现场按重量计的触变泥浆配比为:

水:

膨润土=8:

1膨润土:

CMC=30:

1

本工程拟购置膨润土袋装复合材料,在施工现场加水拌和。

4.4、顶管测量、纠偏技术

(1)顶管测量

测量必须按照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井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的地点,并加以保护,在施工期间应进行定期校核。

在顶管工作井内的后部设置测量平台,其临时水准点由地面水准点引入,在交接班时进行仪器高程的校对和调整。

顶管轴线由设计管道轴线通过经纬仪引入工作井内,然后对中观测。

机头出洞前,必须准确测定机头刃口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数据及时反馈,对机头安装的态势进行最后的调整。

管道是否沿着设计管轴线顶进,靠测量进行检查。

管道轴线偏差采用经纬仪用支导线法测量与控制,高程偏差采用水准仪测量。

测量频率:

一般每顶进500mm测量一次,特殊情况依次数应增加。

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相对高程。

(2)顶管纠错

纠错是指机头偏离设计轴线后,利用设置子机头后部的纠错千斤顶组,改进机头端面的方向,减少偏差,目的是使管道沿设计轴线顶进。

机头纠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顶管施工的质量。

顶进纠错是采用调整2台纠偏千斤顶组的办法,进行编组操作,若管道偏左则千斤顶采用左伸右缩办法,反而亦然,如果同时有高程和方向的偏差,则应先纠正偏差大的一边,顶进时必须严格控制机头的走向,随时纠偏,控制好管道的线形。

纠偏时应做到在顶进中纠偏,采用小角度分次逐步纠偏,勤调微纠。

纠偏工作尚应在仿真分析的指导下进行。

在顶进中顶管机头发生旋转时,可采取在管内的相反方向增加压重块或在中间站提供旋转纠正力距等办法,直到正常,以防止偏转增大,影响出土和测量等工作。

4.5、人工出土

本工程管内为人工出土,管内为机械装土运出。

集中堆放再外运至公路外的弃土场。

4.6、通风照明措施

顶管内通风,如果需要进去危险设备等,进管之前需要通风,采用压入强制性通风措施,用风机通过1.5英寸钢管向顶管工具头压风。

照明及用电施工用电主干线采用380V三相五线制,接通地面、工作井、管道内、工具头、管道照明采用12-24V低压电源供电。

4.7、其他附属施工方法

(1)施工围壁

本工程部分工作井、接受井井位在四周,采用弧形彩色压型钢板围壁。

(2)工作井周围安全护栏

工作井周边布置安全护栏,安全护栏以钢筋作为骨架,高度为1.2m,下面18cm用木板密封,上面挂安全网。

(3)工作井内上下行扶梯

工作井内设上下行扶梯,扶梯用角钢L75×75×10与钢筋踏级(直径20mm,间距30cm,L=500mm)制作

(4)工作井平台

在工作井口布置工作平台,供运土、工具的垂直运输,用四条30#工字钢(L=10m)作为梁,其上铺15*15木方,再铺厚度10mm钢板。

4.8、检查井施工

顶管施工完毕,即可进行检查井的砌筑施工。

检查井施工基本在原有工作井、接收井位置,施工时,我司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

对不同形式的检查井、接受井采用不同的办法施工。

本工程检查井为砖砌结构检查井。

检查井施工时,要求检查井采用MU7.5砖砌,基础采用C10砼垫层基础,检查井内壁用水泥砂浆批荡。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井室砌筑

流槽与脚窝

踏步安装

井筒砌筑

抹面勾缝

井环及井盖安装

井环及井盖安装

井环采用C30混凝土预制,下铺1:

3水泥砂浆座底。

井盖采用型号为球墨铸铁型防盗井环盖,为了保证井盖与道路路面的平顺,我司将按照路面设计高程、纵横坡度,在路面面层施工钱完成井环和井盖的安装。

4.9、回填收尾

回填收尾工作根据相关要求及规范施工。

五、监测

监测主要有三项:

井筒位移、周围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地下水位。

主要是支水平及沉降位移。

本工程监测建议由资质的单位实施,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方面人员研究解决。

本次施工监测主要遵循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和文件如下:

《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BJT8-97)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5.1测点布设

(1)沉降、位移测点布设

根据监测内容和目的在道路两侧设置基准点,在每个工作井、接受井设4个沉降、位移监测点。

沿管路走向每15米设一个路面沉降观测点。

(2)基准点的设置

水准点(又称监控点)事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本工程要求精度较高,拟布设深埋砼结构水准基准点4个,其为埋设的永久性标志,形成监控网。

基准点设置在距所观测施工部位50m的沉降影响变形区以外;(在建筑区内,点位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且附近相同距离范围内也无其他在施工或沉降为稳定的建筑物;工作基点距离拟建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5-2.0倍,工作基点与联系点也可在稳定的永久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设置,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小于30m,要求埋设于车辆、行人少,通视情况良好便于保存的地方(具体位置应与甲方协商现场确认)。

基准点埋设深度应达到原状土层,具体深度以勘察报告或实际揭露为准。

采用专用钻机钻孔,直径为15cm,浇注混凝土,中间埋设直径Φ25mm左右的螺纹钢筋。

混凝土浇注养护稳定后方能开始引测基准点标高,并进行首次联测。

5.2基准点保护

(1)监测点是一切测试工作的基础,因此特别加强对各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完善检查、验收措施;

(2)在每个监测点埋设完成后,应立即检查埋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确认埋好后,埋设人员应及时填写埋设记录,并准确测量,作为开挖时监测的参考;项目负责人应进行实地验收,并在埋设记录上签字确认;

(4)对于所有预埋监测点的实地位置应做精确记录,露出地坪的应作出醒目标志,并设保护装置;

(5)加强与施工单位的联系,做好双方的配合工作;

(6)详细了解施工动态,预先做好预埋件的保护;

采用仪器设备;

序号/名称/精度/作用/产地

1蔡司精密水准仪∕0.01mm∕路面、桥梁测量沉降∕德国

2铟钢尺∕路面、桥梁测量∕沉降

本次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观测随现场施工进度进行。

自顶管施工开始值顶管施工完毕后,沉降稳定为止,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每天进行监测,顶管施工完成后,减少观测频率,当连续2周沉降速度小于0.2mm∕d时,则判断为沉降已经稳定,可以结束观测。

具体安排随工程进度。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竣工测量测出各管口高程及水平位置的数据,入竣工资料。

顶管施工外观质量标准检查项目规定如下;

(1)目测直顺、无反坡、清洁、不积水、管节物裂缝。

(2)顶管施工如遇塌方或超挖,土壁与管壁之间的空隙必须进行压浆、补实处理。

2、建立健全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3、落实岗位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各负其责,达到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4、严格控制材料的进货渠道,进场材料都必须要有合格证,重要材料进场时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必须全部亲自到场检验,确定合格才可入场使用;

5、顶进施工时,顶进记录必须真实、清晰、完整。

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

当交接班时,当班负责人必须向接班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在顶进操作中所出现、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情况。

6、提高施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在顶管施工中的动态管理。

顶管施工必须认真执行施工方案及有关规定。

7、严格按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施工,及时收集施工资料。

施工资料要做到真实、准确、及时。

附表一

顶管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中线

D<1500

≦30

1

测量并检查记录

2

位移

D<1500

≦50

3

D<1500

+10

-20

1

水准仪测量

4

D≧1500

+20

-40

5

相邻

管间

错口

D<1500

≦10

每个

接口

1

用尺量

6

D≥1500

≦20

7

对顶时管节错口

≦30

对顶

借口

1

用尺量

附表二

 

顶管工作坑允许偏差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工作坑直径

不小于设计规定

 

 

2

挂中线用尺量

2

垂直度

0.1%H

1

用垂线与角尺

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

0.1%L

1

3

导轨

高程

+3.0

1

用水平仪测

中线位移

左3,右3

1

用经纬仪测

8.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保证达到设计要求,达到合格标准。

9.工作坑拆除

9.1拆除工作坑时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拆除工作坑支撑时设专人指挥,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并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及时回填,在下层完成填土前严禁拆除上一层支撑。

9.2拆除工作坑支撑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坑内。

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目标:

不发生重大事故,不倒塌、不中毒,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安全保障体系:

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包括施工人员、安全员、技术员、班组长参加的现场安全管理小组,坚持施工现场及班主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并对违反人员进行处罚。

在开工前,将现场踏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要保持现状的交通,采用独个孔桩围护施工,采用封闭式施工,每个井口井护栏独立围护,并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