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0834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4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docx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

诗歌知识点汇总

一个思路:

语言-意象-意境-主旨(情感)

一个方法:

从原作中找根据。

一个口诀: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一、解题要点及鉴赏术语:

⒈了解格律知识:

对仗、押韵、平仄、词牌、曲牌、句式。

⒉诗歌体裁:

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现代诗歌。

⒊依题材分类:

咏史、咏物、送别、爱情、讽喻、边塞、山水田园、思乡怀远、哲理。

⒋了解:

作品背景、作者经历、风格流派。

⒌诗歌内容:

何人、何事、何景、何情。

6、把握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常见意境):

清新明快(自然)、幽静萧瑟、恬静淡雅(恬淡闲适)、凄楚哀婉、生机勃勃、高昂、低沉

二、诗歌语言风格:

平淡自然、清新淡雅、明快浅显、工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雄浑悲壮、雄奇、奔放、豪放、婉约、诙谐、讽刺、口语化。

三、表达技巧(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

1、分析表现手法:

对比(对比反衬)、衬托、渲染、烘托、比兴、细节描写、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事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心理刻画等。

[情感角度的变化,常见于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也叫对写法。

如高适的《除夜》、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排比、顶真)。

3、把握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描写:

实景、虚景、远景、近景、正面、侧面、动景、静景、乐景、哀景、工笔、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观察角度的变化。

视觉角度: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

空间角度:

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等。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用典抒情、叙事抒情)

4、行文构思(结构特点):

一句一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象相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欲扬先抑、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铺垫、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①情景交融:

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中寄予着诗人的情感。

对比烘托: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③虚实相生、想象联想: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实际相结合。

象征:

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手法。

⑤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⑥细节描写:

细微之处(动作、神情、情节等)真实、准确、传神。

比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⑦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⑧用典:

使用典故使诗歌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使用叠词:

增加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修辞手法主要有:

①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②借代:

以简代繁,以特征代其物,③比拟:

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④夸张:

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⑤对偶: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⑥反问:

加强语气。

⑦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⑧双关: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

⑨比兴: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三、内容分类

(一)怀古咏史之作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2、多将当时的国势或个人身世遭际写入

3、词上阕多写景起兴,后为抒情议论;诗多写景对比

4、(手法:

借古讽今或用典,对比等5、风格多雄浑悲壮或沉郁顿挫

(二)思乡怀人之作

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

“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

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意象:

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写情感的方式:

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三)赠友送别诗

【文字特征】:

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

【意象特征】:

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杨柳”、“行舟”、“劳歌”等词语;

【情感特征】:

多抒写离情别绪,抒发别离的孤苦,表达对朋友或亲人的依恋;或对人间种种美好情感的珍惜;或同病相怜,互相勉励;也有的还借机表明心志。

【表达技巧】:

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

(四)山水田园、闲适隐逸诗之作

“田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本特征:

【意象特征】:

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情感特征】:

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

【技巧特征】:

或融情于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白描,或渲染,或动静结合,或远近结合,或视听结合。

“闲适隐逸诗”

“闲适隐逸诗”常见意象:

田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等。

【常见情感】:

平和安宁的氛围,悠闲详和的心态;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生活情趣;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热爱。

【常见技巧】:

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

语言质朴清新。

(五)边塞诗

【意象特征】:

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塞下”、“边城”、“烽火”、“羌笛”、“关山”、“月”、“大漠”等词语;

【情感特征】:

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和对家人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击。

【表达技巧】:

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风格或悲壮或凄苦或豪迈。

(六)忧国伤时之作

诗人多一腔炽热的爱国情怀,他们忧愁国事,感伤时局,鞭挞黑暗,呼唤光明,同情弱者,抨击奸邪,带有明显的批判现实味道。

[多见于陆游、辛弃疾的部分诗词,杜甫的大部分诗歌]

(七)伤春悲秋、抒发个人怀抱之作

【意象特征】:

“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

【情感特征】:

表达的或是人生多艰、命途多舛的悲叹,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或是豁达大度、从容开阔的胸襟、伤春悲秋。

【表达技巧】:

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

(八)托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与作者所需表达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之间有一定得相似性。

如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写作技巧整体上说是托物言志,局部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

(九)哲理诗

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

内容上通俗易懂,但寓意较深刻。

1、借景说理2、即事说理3、托物说理

★诗歌常见的意象及其相关的主题

①送别诗

例: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特征(意象):

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

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②爱情诗

例: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

特征(意象):

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

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

③哲理诗

例:

《题西林壁》(苏轼)《观书有感》(朱熹)等

特征:

宋诗议理较多。

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④边塞诗

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

特征(意象):

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

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⑤田园山水诗

特征(意象):

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

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⑥行旅诗

特征(意象):

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

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⑦咏史诗(怀古诗)

特征:

古迹、古人

表现要点:

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

⑧咏物诗

特征(意象):

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

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四、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格律体诗,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2、词: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3、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诗歌鉴赏复习思路说明

1、熟悉诗歌形象分类、了解诗歌意境(1课时)

2、掌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1课时)

3、掌握诗歌不同题材分类(1课时)

4、诗歌鉴赏艺术手法(2课时)

5、诗歌鉴赏题型解答思路与技巧(2课时)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

请看下面的几首诗,说说分别塑造了什么形象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答案:

人物形象:

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荆轲的形象.

答案:

抒情主人公形象:

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的形象.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答案:

生性高洁,啜饮清露,居高自声远的蝉的形象.

考纲解读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求感受、理解诗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

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

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无论是别人,还是景或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考查鉴赏这三种形象的试题都出现过。

考纲梳理

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即诗人本身的形象,也包括诗人之外的人物形象,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例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后者例如《观猎》中的将军的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解题指津

1.思路点拨。

(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还有正面、侧面描写。

(3)要结合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5)对于诗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

2.答题步骤。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2】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

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解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

联系第三句诗对道路坎坷的交代,注释中对写诗背景的交待,可看出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被贬后不避坎坷、超脱旷达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练习1《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陆鸿渐:

即茶圣陆羽。

问: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练习2、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

(1)俭梳妆:

奇形怪状的穿着打扮。

“俭”通“险”,怪异。

(2)压金线:

用金线刺绣。

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卷十六),近人俞陛云指出:

“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

”(《诗境浅说》)试分析贫女的形象

•要点:

整首诗流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

(1)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寒士举荐无人的苦闷;

(2)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

(3)“谁爱风流高格调”两句,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

(4)“为他人作嫁衣裳”两句则抒发了寒士久屈人下、不为世用的不平。

练习3(10福建卷)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

山坳。

②山翁:

此处指隐者。

(1)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

《访隐者》

答案:

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题型二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

这些形象有的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有的通过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备考锦囊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解题方法

解题指津

诗歌的事物形象是被诗人人格化的描写对象(如松、梅、竹等)。

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物象的描写来曲折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所以多为咏物诗,即托物言志。

1.思路点拨。

(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包含的感情。

2.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志。

【例3】(2008·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 芙 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

 

[思路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

[参考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步骤一、二)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

(步骤一、二)前者是傲然独立、挑战困难、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步骤三)

练习4:

(2009·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

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②箨(tuò):

笋壳。

③帙:

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

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

答案:

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析:

因为咏物诗往往寄寓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断。

这种题的答案不求一致,但求合理。

就像对《诗经》中“窈窕淑女”的理解一样,她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借喻理想,这里也不求一致。

答案:

示例一:

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

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

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题型三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主要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以及色彩描写等。

传统的审美意象:

1)望月怀远。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词;

(2)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3)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4)折柳送别,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永“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5)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6)听梧桐而心悲凉,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

常见意象

花草树木类:

①菊花:

隐逸、高洁、脱俗。

②梅花:

坚强、不屈不挠。

③竹:

气节、正直,谦恭、虚心。

④杨柳:

送别、伤感。

⑤梧桐:

凄凉、凄苦。

⑥芭蕉:

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⑦草:

卑微、荒凉或希望、顽强生命力。

 飞禽走兽类:

①子规(杜鹃):

凄恻、思乡。

②猿猴:

哀伤、凄厉。

③鸿鹄:

理想、追求。

④孤雁:

思乡、孤独寂寞、飘零。

⑤沙鸥:

漂零伤感。

⑥蝉:

高洁,悲秋。

⑦斑马:

惜别。

⑧鹧鹄:

离愁别绪。

⑨哀鸿:

哀伤痛苦,流离失所。

 风霜雨雪类:

①江水:

流逝、伤时、愁苦、怀古。

②秋水:

盼望.烟雾:

情感朦胧、惨淡。

③西风:

落寞、惆怅、衰败。

④浮云:

游子、飘泊。

⑤露、霜:

人生易老、环境凄苦。

⑥冰雪:

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其他类:

①月:

人生圆缺悲欢、思乡念亲。

②夕阳:

失落、消沉、人生短暂。

③夜半:

愁思怀旧。

④古迹:

怀旧、感慨昔盛今衰、明志。

⑤乡村、山水间:

厌俗思归、纯朴隐逸。

⑥仙境:

飘逸自由、高洁厌俗。

⑦天地山川:

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⑧双鲤、尺素:

书信。

⑨西楼:

闺怨。

⑩南浦:

水边送别。

⑾长亭:

路上送别。

⑿精卫:

不畏艰难。

⒀抱柱:

坚守信约。

⒁南冠:

囚犯。

⒂西楼:

闺怨。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时间+地点+特征)

意境的常见类型: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悲壮苍凉、悠远宁静、激越豪壮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备考锦囊

1、鉴赏景物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要求:

(1)“诗中赏画”——看画面的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解题指津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

1.考查意象类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第二步,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2.考查意境类

(1)意境含义。

意境是诗歌通过形象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