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花卉摄影.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08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微距花卉摄影.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距花卉摄影.docx

《微距花卉摄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距花卉摄影.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距花卉摄影.docx

微距花卉摄影

发现细节之美评解微距摄影

及7款代表性微距镜头

在所有的摄影镜头里,微距镜头是十分必要但又常被大家忽视的一种。

说它容易被人忽视吧,是因为我们购买镜头时往往看准的是“三大元”什么的,许多只在各焦段镜头配齐以后,才去考虑购买微距镜头。

其实,在《日本摄影》杂志对众多日本摄影师进行的调查发现,无论是人像还是风光,人文还是花草摄影家,都喜欢在自己的镜头配置里加入一支成像优异的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一款例行的微距镜头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必须要做的功课。

  

  PART1 微距镜头的特性

  微距镜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镜头,它们是专为微距和放大摄影而设计的镜头。

其设计目的是不加装近摄镜或近摄接圈等附件,就能在非常近的距离处把细微的主体巨细无遗地呈现在眼前。

微距镜头也可以作为普通摄影镜头使用,在近距离拍摄时,这类镜头的像场非常平直、分辨率高、畸变像差小、影像对比度高,色彩还原好。

一般放大倍率都可达1:

1(有些镜头是1:

2,需要配备专用的增距镜或近摄附加滤镜才能达到1:

1)。

  在微距摄影中,有一个名词是必须要认识的,它就是放大率(Magnificat-lon)。

因为微距摄影其实就是指放大摄影,故放大率一直是购买微距镜头的基本参考指标。

放大率是由胶片或CCD表面所得影像和主体大小的比例来定义,从目前市场上的专业微距镜头来看,各产品都达到了1:

1的放大倍率。

  在使用专用微距镜头时,有效光圈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在近摄时,微距镜头的有效光圈会减小。

在一些品牌的机身上(比如尼康)会显示有效光圈,一些则不能。

对于使用TTL测光而言,可以不用关心这些光圈系数的变化,但是如果使用外接的非TTL测光设备(比如非TTL闪光灯),这个有效光圈的变化就必须考虑,否则会造成曝光不足。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每支镜头上都标记有最近对焦距离,这个距离是被摄体到胶片平面的距离,也就是包含了镜头长度和几乎全部的机身厚度在内。

在普通摄影中,由于镜头长度和机身厚度与拍摄距离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微距摄影中,镜头长度和机身厚度与拍摄距离就比较接近了,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此时考虑最近对焦距离的意义已经不大,重要的是镜头前端工作距离。

  TIPS

  如果镜头前端工作距离足够远,有以下好处:

  1、布光方便。

  2、不干扰活动或者敏感的被摄体。

  3、可以在镜头前端加入需要的附件,比如环形微距闪光灯、滤光镜等。

  微距镜头的多样他

  和其他类型的镜头不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专用微距镜头有四类焦距,既30—35mm、50—60mm、90—105mm、180—200mm。

也因此在选购中,许多摄影人会因为-焦段而倍受困扰。

其实,之所以有这四种焦段,是因为虽然同属微距,但它们的主要用途并不相同。

对于30—35mm焦距段的微距头来说,当安装到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机身上时,镜头的等效焦距变成了45—58mm,这正好就如同一个50mm标头。

由于焦距太短,这种微距头不太适合拍摄昆虫等生物之类的对象,而更比较适合拍摄花卉、工艺品或数码产品等之类的静物对象。

50—60mm微距镜头的传统拍摄重点为文件放大,其焦距接近标准镜头,视角和空间压缩更类似人眼所见,也由于这一特性,虽然其价格相对其他焦段的微距镜头便宜,但在户外微距摄影中运用相对较少。

90—105mm微距镜头是我们拍摄微距花草最常用的装备。

其特点是焦段合适,在最大放大倍率时镜头虽然已经很接近主体,但依然有回旋余地,布光的优势好过50mm微距。

另一方面该焦段多少可以兼顾翻拍与人像摄影。

180—200mm微距大多属于各厂家的专业微距镜头。

这类镜头的焦距长,布光容易,在生态摄影中可以不贴近主体而轻松拍摄,背景虚化和空间压缩能力也比其他焦段的微距镜头强,所以自然成为许多对微距和生态摄影情有独衷者的最爱。

总的来说,微距镜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镜头焦距越短,最近对焦距离往往越短。

依据该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合适的镜头。

  除了按焦段分,专业微距镜头还有两个特殊的种类,一种是以尼康PC-EMicroNIKKOR45mmF2.8DED和PC-EMicroNIKKOR85mmF2.8D镜头为代表的移轴微距,这种镜头不但拥有普通微距镜头的放大拍摄能力,还有独特的移轴拍摄能力,所以可以纠正畸变、任意控制景深,拍摄功能十分强大。

另一种则是以尼康AF70—180mmF/4.5—56DEDMicro为代表的变焦微距镜头。

由于拥有变焦拍摄能力,这种镜头在构图和布光方面的优势明显超越普通微距镜头,优异的成像质量则是普通70—200长焦镜头无法比拟的,不过,也许正是由于其性能影响到其他镜头的销售(目前广泛传播的说法),所以尼康已经停止了该镜头的销售,是为可惜。

  TIPS

  微距兼作人像镜头好么

  由于焦距的原因,很多人喜欢购买100Mm左右的微距镜头作为人像拍摄之用。

在他们眼中,微距平时可以拍摄产品和花虫,需要时也可代替人像镜头使用。

再加上微距镜头在最大光圈时分辨率往往远高于普通镜头,所以客串人像镜头毫无问题。

  其实,严格的说,微距镜头并不适合拍人像。

首先就设计而言,微距镜头重视“面”,而人像镜头重视“点”,因此用微距镜头拍摄人像时立体感远不如专业人像镜头。

其次,人像或一般镜头的最佳成像距离一般在50倍焦距处(100mm镜头最佳像质应在5m处)。

而微距头的最佳距离一般在10倍焦距处(100mm镜头最佳像质在1m处)。

  PART2 其他4种微距拍摄的方法

  其实,要进行微距拍摄,我们也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采用。

如果你不打算购买微距镜头,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拍摄微距图片。

  1.近摄皮腔+普通镜头

  连接方法

  这种方法与用近摄接环是一样的,也是将镜头取下,将近摄皮腔接至机身,再将镜头拧在皮腔上的卡口处。

不过两者区别在于一个是连续调节、另一个是有级调节。

  特点

  1、如果用原厂皮腔可以光圈连动,使用一些兼容产品光圈不连动。

  2、对焦时,如果放大倍率确定后,靠移动机身来粗调焦,用调焦环微调。

对焦时应将光圈全开,拍摄时再手动收光圈。

  3、放大倍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能达到1:

1以上。

  4、大光圈时有明显的场曲现象和桶形畸变。

  5、如果没有自动测光,拍摄时要在计算的曝光数据上作曝光补偿。

  6、这种拍摄的成像质量与镜头有关。

  7、在有的光圈下成像质量也比较差。

  

  2.镜头反接

  连接方法

  将镜头取下,用反接环接至机身,再将镜头拧上反接环的螺口上。

  特点

1、放大倍率固定调焦环基本不起作用,要靠移动机身来调焦。

  2、光固不连动,一些机型需要对焦时全开光圈,拍摄时手动收缩光圈。

  3、大光圈有明显的场曲现象。

  4、有枕形畸变。

  5、很廉价。

  6、像质差,光圈要收小后才可用。

镜头前加近摄镜片

  3.镜头前加近摄镜片

  连接方法

  像使用滤光镜一样,将近摄镜片安装至镜头前端。

  特点

  1、放大倍率可根据安装的不同镜片数改变。

  2、机内TTL测光起作用,光圈可连动。

  3、可根据需要加一个近摄镜片。

  4、对焦时,先移动机身粗调,再用调焦环微调。

如果要得到最大放大倍率,将调焦环置于最近处,移动机身。

  5、镜头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大,

  6、大光圈处成像差,但收缩光圈明显变好。

  7、较为廉价。

  8、成像质量受到近摄镜片的影响。

长焦镜头前加反接镜头

  4.长焦镜头前加反接镜头

  连接方法

  像使用滤光镜一样,用对接接环接到长焦镜头(正接头)上,再将其他镜头(反接头)接至对接接环上。

总的来说和镜头前加近摄镜片有点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摄影镜头来代替近摄镜片,前者成像要比后者好(但镜头的实际镜片直径小,所以只能用长焦镜头来做主镜头)。

  特点

  1、正接头上的变焦环和调焦环都起作用,变焦环不单起放大倍率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影响焦点。

对焦时也要移动机身。

  2、正接头上的调焦环起对焦作用,反接头的调节环基本不起作用。

  3、如果反接头是50mm,正接头的焦距不能短于150mm,否则会有暗角甚至只出现圆形像场。

反接头焦距越短,正接头的焦距就需要越长。

  4、对同样的反接头而言,正接头的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大。

  5、对同样的正接头而言,反接头的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大。

  6、由于放大倍率大,要精细调焦,这点很困难。

  7、收缩正接镜头光圈的效果不如收缩反接镜头的光圈好,所以推荐正接镜头光圈应设在最佳光圈处,再收缩反接镜头光圈。

  

  PART3 微距摄影运用技巧

  别看微距拍摄的对象只是很小的主体,当光线变化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它如名山大川一样,在阳光扫过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目——背景的层次和色彩在明显的变化着,但它又是瞬息万变的,所以逼得你不停的按下快门。

其实,由于自身的特色,微距摄影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东西与普通摄影有所不同。

但是尽管拍摄主体看起来小了,可现场光线、背景及光圈等因素对拍摄效果的影响却增加了!

光圈变化

  在光圈方面,和一般人想的不同,拍摄微距花草时,并不是光圈越大越好。

这不但由于在最大光圈时镜头的成像质量不是最好,也由于微距下景深太浅,我们需要收小光圈以获得足够的纵深。

  比如图1、图2在拍摄这朵花时,我们只要多加注意焦点的选择。

使用手动对焦,轻轻的转动镜头的对焦环,耐心的观察取景器里细微的变化,就会发现随着光圈大小的变动,整个画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其带来的图像变化远远超过了普通摄影!

  略微改变机位

  微距摄影中,在图片中不止一个可选主体时(比如拍摄朵花),将焦点落在哪、机位是否略微调整,是考验微距成败的关键。

事实上,很多时候只有多尝试才能明确机位的最终位置,所以遭遇这种情况,一定要多拍多试。

  比如图3,图4在这组拍摄中,虽然我们只略微的调整了机位,但画面呈现出了根本的变化。

在将机位略微上调以后,由于少了前景中树叶的遮挡,图像一下杂乱起来。

  注意背景的选择

  和其他拍摄有所不同,在微距拍摄中,无论我们选择的花草有多么漂亮,如果背景过分杂乱,特别是背景中出现了深色的线条时(其他花卉的枝干虚化后的效果),我们就很难既保证足够的景深,又获得干净单纯的画面。

  比如图5,在出发前我们可以随身携带几张单色的卡纸,在构图完毕后,将与主体色彩搭配的卡纸放到花卉的后边,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在卡纸上简单的画上一些色块,这样拍摄出的画面既不会过于单调,也不显杂乱。

  使用脚架

  在微距拍摄中,特别是使用大光圈时,由于景深极浅,稍微的移动就会出现焦点偏移,所以使用脚架是为必要。

  比如图7,在拍摄中,使用三脚架固定微距镜头避免了轻微的晃动,也避免了焦点的偏移,因此拍摄的图片更加经为耐看。

  当作普通镜头使用

  微距镜头由于成像质量很好,即使在最大光圈下也可放心使用,所以我们也经常将其作为普通的大口径定焦镜头使用。

  虽然像场较平,拍摄人像图片时立体感略显不足,但依然有很多人采用微距镜头拍摄人像。

此外,使用这类镜头拍摄产品也是非常不错的。

  依靠自己对焦

  不用说,现代的微距镜头都有自动对焦功能,但在微距拍摄中,我们最常用到的还是手动对焦。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微距条件下焦点稍微偏移就会使拍摄失败,虽然自动对焦的精度已经足够,但其对焦点覆盖范围较大,难免出现实际对焦位置和我们预想位置有所偏差。

而且微距拍摄时我们所需对焦位置与周围的反差往往较小,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动对焦的难度。

所以在实际拍摄中,使用手动对焦,并采用景深预测功能查看效果,是微距摄影的一大特点。

  比如图6,在拍摄蝴蝶时,如果焦点没有对准蝴蝶的眼睛,所拍的图片效果就会大为逊色。

在自动对焦点无法准确捕捉如此小的位置时。

手动对焦更为迅速和准确。

  PART4

  七款代表性微距镜头近距离解析

  这次参加专题的7款微距镜头分别是宾得DA35mmMacroLimited微距镜头,索尼DT30mmF2.8SAM微距镜头;奥林巴斯ZUIKODIGITAL50mmF2.OMacro微距镜头、尼康尼克尔AF-S60mmf/2.8GED微距镜头和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微距镜头(EF卡口):

佳能EF100mmf/2.8LISUSM微距镜头和图丽AT-XM100PR0D微距镜头(EF卡口)。

  镜头外观与实操手感

  和普通镜头一样,微距镜头的体积和各自的焦距大小也是成正比,其中宾得DA35mmMacroLimited和索尼DT30mmF2.8SAM两款微距镜头拥有7款镜头中最为小巧玲珑的身材,2款镜头的长度相差无几。

索尼DT30mmF2.8SAM的镜身直径比宾得DA35mmMacroLimited稍大一些。

显得身形稍胖。

但是镜头的重量方面宾得DA35mmMacroLimited要比索尼DT30mmF2.8SAM重很多,拿在手里DA35mmMacroLimited的镜身金属感非常强烈,而索尼DT

30mmF2.8SAM的镜身塑料感稍显强了一些。

  而50mm~60mm焦距段的3款微距镜头中奥林巴斯的ZUIKODIGITAL50mmF2.0Macro镜身长度要小一些。

而且镜身的粗细上也要更苗条一些,尼康尼克尔AF-S60mmf/2.8GED和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两款镜头的机身长度和直径都非常相近,仔细比较才能发现尼康尼克尔AF-S60mmf/2.8GED镜头要更长更粗一些。

三款镜头都无一例外地提供了对焦距离窗。

三款镜头拿在手里的扎实感和做工都还算良好,带有条形花纹的橡胶材质对焦环转动流畅,阻尼感适中,相对比较起来外观上尼克尔AF-S60mmf/28GED和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两款镜头因为采用了金色字体或圆环来凸显产品的品牌logo和型号。

显得更为好看,而ZUIKODIGITAL50mmF2.0Macro稍显寒酸了一些。

  在100mm焦段的佳能EF100mmf/2.8LISUSM微距镜头和图丽AT-XM100PROD微距镜头都比其他5款镜头要明显长很多,也粗很多和重很多。

相对比较起来,佳能的EF100mmf/2.8LISUSM微距镜头比图丽的AT-XM100PROD微距镜头要长一些,但在重量上二者并没有太大差距,看来用料都是真材实料。

另外两款镜头都提供了粗宽的对焦环。

而且上面覆盖着镂刻着条形或小方块形花纹的胶质蒙皮,表面非常精致细腻,转动对焦环时手感不错。

两款镜头在镜头前端都采用了一个有颜色的红线来表明镜头的定位,佳能EF100mmf/2.8LISUSM的是代表专业头的红圈,而图丽AT-XM100PROD微距镜头则是凸显高档的金色圆圈。

另外在两款镜头的镜身上也有7款镜头中最多的开关,其中2款镜头都有全程/有限对焦和手动/自动两种切换开关,图丽的T-XM100PROD的自动/手动开关采用了比较少见的拖拉对焦环的方式,除了这2个开关外,佳能EF100mmf/2.8LISUSM微距镜头还有光学防抖器的开关。

  放大倍率及最近对焦距离

  这两个指标可以说是微距镜头非常重要的2个性能指标,在放大倍率方面7款镜头中有6款镜头都提供了1:

1的放大倍率,而只有奥林巴斯的ZUIKODIGITAL50mmF2.OMacro微距镜头是1:

2的放大倍率。

而在对焦距离方面,焦距越短的微距镜头也同时拥有最短的对焦距离,其中宾得DA35mmMacroLimited微距镜头和索尼DT30mmF2.8SAM微距镜头最近对焦距离分别为0.139米和0.129米,相差只有1厘米的差距。

而50mm~60mm焦距段的3款微距镜头中尼康尼克尔AF-S60mmf/2.8GED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比较小,为0.185米,奥林巴斯ZUIKODlGITAL50mmF2.0Macro和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的分别为0.24米和0.23米。

而100mm焦距段的2款微距镜头的对焦距离完全一样,同为0.3米。

  对焦性能与光圈叶片数

  在对焦性能方面,佳能的佳能EF100mmf/2.8LISUSM微距镜头拥有着比较出色的对焦性能,不同于其他镜头通过全程伸缩镜头来确认焦点,它更多的是先对画面进行智能判断,然后会一挥而就地完成对焦。

另外尼康尼克尔AF-S60mmf/2.8GED微距镜头和宾得DA35mmMacroLimited两款微距镜头的对焦性能也比较突出,只要被摄对象具有一定的反差,基本上不会出现拉风箱的现象。

奥林巴斯ZUIKODIGITAL50mmF2.0Macro镜头的对焦速度也基本让人满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焦结果也是一蹴而就。

让笔者感到高兴的是这次两款副厂的镜头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和图丽AT-XM100PROD微距镜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虽然离佳能EF100mmf/2.8LISUSM微距镜头有一定的差距,但应该说不是很大,图丽AT-XM100PROD对焦时的声音稍微大了一些,索尼DT30mmF2.8SAM镜头的对焦由于需要几次伸缩来确认焦点,因此影响了对焦速度。

另外这也可能是索尼a500的机身的拖累,它并不是索尼最顶级的数码单反相机。

  在光圈叶片数方面7款镜头中有5款都采用了9片光圈,只有奥林巴斯ZUIKODIGITAL50mmF2.0Macro微距镜头和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微距镜头采用的是7个光圈叶片,一般来说光圈叶片的数量越多,光圈形状就越趋于圆形,焦外光斑的表现会相对好些。

  实际拍摄

  为了能更好地深入了解7款镜头的实际效果。

我们特别征集了4款数码单反相机的机身来试用这7款镜头,这次试用微距镜头所使用的数码单反相机机身为佳能EOS1DsMarkIII、尼康D80,索尼a500、奥林巴斯E-30、宾得的K-7款数码单反相机,其中由于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和图丽AT-XM100PROD两款镜头采用的是EF卡口,因此使用佳能的EOs1DsMark…机身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款镜头也都有适合尼康数码单反相机的F卡口。

存储卡使用的是雷克沙16GB的300x速度CF卡和松下6GB的SDHC卡。

  样张的拍摄在摄影棚内完成,拍摄对象是一枚军用六二式指南针。

7支镜头加机身在全手动模式下拍摄,快门速度设置为1/125秒,光圈大小设置为F16~F22,白平衡模式设为闪光模式,ISO感光度采用各自数码单反机身最低的ISO指标。

从7款镜头实拍的样张来看,它们都具有很强的细节解像力,所拍摄的样张在细节表现的清晰度和锐利度上比较突出。

而在最近对焦距离上宾得DA35mmMacroLimited,奥林巴斯ZUIKODIGITAL50mmF2.0Macro,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和图丽AT-XM100PROD四款镜头比较小,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放大被摄对象的细节。

而佳能EF100mmf/2.8LISUSM和索尼DT30mmF2.8SAM两款镜头所拍摄的画面内容比较接近。

让人稍感意外的是尼康尼克尔AF-S60mmf/2.8GED的最近对焦距离比较远,因此在画面上被摄对象显得比较小。

 在色彩还原方面佳能EF100mmf/2.8LISUSM和尼康尼克尔AF-S60mmf/2.8GED的表现比较突出,最为准确地还原了指南针上的红色刻度和白色表盘等,而且色彩的饱和度和鲜艳感比较突出,白平衡的效果出色。

而宾得DA35mmMacroLimited、腾龙SPAF60mmF/2DiIILD[IF]MAcRO1:

1和图丽AT-XM100PRO三款镜头在色彩原上中规中矩,色彩还原也是比较准确自然,只是鲜艳亮丽感稍弱了一些。

而奥林巴斯zuIK0D1GlTAL50mmF2.0Maoro和索尼DT30mmF2.8SAM所拍摄的照片在色彩空间上稍偏一些暖色调,相对来说奥林巴斯ZUIKODIGITAL50mmF2.OMaero的样张要更严重一些。

  最深效果对比

  这部分的拍摄对象选择的是一款天梭手表,把镜头的光圈设置为各自最大口径的光圈值,对焦点选择天梭表的商品logo,从拍摄的样张来看。

腾龙龙sPAF60ramF/2DiIILD[IF]MACRO1:

1、佳能100mmf/2.8LISUSM和尼康AF-S60mmf/2.83款镜头的浅景深效果非常明显,表盘下部的虚化效果比较突出,奥林巴斯的ZUIKODIGITAL50mmF2.0Macro的浅景深效果也不错,与前三款镜头相比只是稍微弱一些。

图丽AT-XM100PROD和宾得DA35mmMacroLimited两款镜头的浅景深效果与其他四款镜头要弱一些,表现一般,相对来说索尼DT30mmF2.8SAM所拍摄的样张浅景深效果是最弱的。

  总结

  用微距镜头放大你的眼界

  对于微距摄影,应该说是一种其乐无穷的拍摄方式,而且实现微距拍摄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通过本专题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使用微距镜头是最为方便直接的方式,而且微距镜头的拍摄效果也足以让一般摄影爱好者,甚至是专业的广告静物等商业摄影师感到满意。

另外就是对于像30mm、60mm等微距镜头,安装在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则可以变成近乎50mm、100mm的标准焦距,用户完全可以把这些微距镜头当成高解像力的标头来使用,拍摄一些如人像、雕塑和小型建筑物等类型的题材。

可以说微距镜头对于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并不是一支可有可无的镜头,而是都应该考虑拥有的一支镜头,用微距镜头来放大广大摄影爱好者自己的眼界。

  PART5

  微距镜头产品推荐

  从目前市场来看,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及单反相机的普及,微距镜头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普通摄影爱好者的生活,也因此,无论是专门的相机/-家还是专业镜头厂家,近年来纷纷推出了大批新型的微距镜头。

在这些镜头中。

除了装备有防抖、超声波马达、内对焦、新型镀膜涂层等技术的产品,还有专为APS-C画幅相机设计的EF-S60mmF/2.8MacroUSM。

也正因此,目前我们在购买微距镜头时的选择性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虽然近几年来APS-C相机大行其道,但在微距镜头依然是全幅产品的天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全幅毕竟是发展的方向,作为设计要求十分高的微距镜头。

设计难度也非普通镜头所能比拟,与其设计一支非市场主流的产品在以后被淘汰,不如设计一支经典产品,达到一劳永逸。

  

  索尼SAL50mmF/2.8Macro

  参考价格:

2300元

  SAL50mmF/2.8Macro采用双浮动结构,宽大对焦环对焦舒适,对焦限定的使用方便。

它的成像锐利、焦外柔和,层次很出色,色彩也非常浓郁,是一支十分好用的镜头。

它也是哈苏实验室测出的最好20支135镜头之一。

不过该镜头没有超声波马达,对焦慢。

做工上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