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2640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docx

广东中考考情详尽分析及备考方向建议

考情趋势与有效备考

——2015年中考考情简析及2016备考建议

总趋势:

考情在3-4年里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

综述

考试用时120分钟。

全卷满分120分。

整卷难度0.65左右。

2014年与2015年试卷概况如下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考查内容

题量

分值

题型

选择

非选择

一、基础

(24分)

古诗文默写

1

10

1

字词积累

1

4

1

词语运用

1

3

1

修改病句

1

3

1

仿写句子

1

4

1

二、阅读

(46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3

10

1

2

课外文言文阅读

3

9

1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3

10

2

1

文学类文本阅读

4

17

4

三、写作

(50分)

作文

1

50

1

附加题

(10分)

推荐名著阅读

3

10

3

 

一基础

☆考纲复制1

考试内容和要求

能力层级

类别

细目

识记

理解

运用

 

1.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

2.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

3.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4.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

5.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6.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7.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8.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诗经·蒹葭》1

《生于忧患》1

《诗经》1

《观沧海》1

《次北固山下》2

晏殊《浣溪沙》1

《桃花源记》2

《破阵子》1

《醉翁亭记》2

《山坡羊·潼关怀古》2

《归园田居》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终南别业》4

《闻王昌龄》4

《钱塘湖春行》4

 

1.题型特点:

⑴文1+词(曲)1+诗(律诗、绝句、乐府诗)3;

⑵尽量错开了朝代、年级,唐宋和各个朝代组合;且有空格提示了字数;

⑶第5小题默写四句诗;

⑷有一道2分的理解默写题。

①“理解名句”类默写(近三年):

如2013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诗句是□□□□□□□,□□□□□□□□□!

”2015年“《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②“理解运用”类默写:

如2012年“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

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010年“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

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③“理解比较”类默写:

如2011年“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2.汕头市近5年默写题得分情况(《中考年度》)

2014:

6.86分

3.备考建议:

把握考情遵循规律有效训练

 

(二)拼写词语(4分)

题号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倔强

妖娆

崎岖

拮据

宽恕

踌躇

迁徙

和煦

沉湎

风骚

销声匿迹

相形见绌

因地制宜

月明风清

鲜为人知

无与伦比

迫不及待

根深蒂固

随声附和

十拿九稳

1.题型特点:

⑴近五年都是双音节词语和成语各两个,且都出自于初中课文中(课下注释+“读一读,写一写”);

⑵近5年不重复考查;词语分散到不同年级,以动词、形容词为主;针对方言区的实际,一般不考“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儿化、声调”等特殊词语。

⑶词语都有个别字易于混淆,即常写常错,必须弄清其音形义,才能保证全对。

2.2014-2015平均分2.96/

2.备考建议:

⑴平时坚持字词教学,弄清词语的音形义。

在程度一般的班级,可以引导学生逐篇梳理,生僻词会认读,常见词会识记其音形义,常用词必须掌握“音、形、义、品、用”

⑵逐篇课文挑出含有重要的词语(含动词、形容词和成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熟句子,熟记关键词语的音形义。

⑶周而复始地进行“识记——过关——强化”练习。

七下

生僻词

常见词

常用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桑葚菜畦

蟋蟀书塾

攒拗脑髓盔甲蝉蜕

秕谷倜傥相宜

确凿鉴赏臃肿轻捷方正博学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爸爸的花儿落了

咻咻掸子

玉簪花麻渣骊歌花圃

肿胀叮嘱恐惧

丑小鸭

木屐

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

诗两首

荒草萋萋

瞬息幽寂延绵

黄河颂

狂澜屏障九曲连环

澎湃哺育

最后一课

郝叟

喧闹肃静懊悔磨损祈祷惨白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逼狭亦复如是

崎岖阻抑回环曲折

土地的誓言

标直嗥鸣谰语亘古镐头田垄蚱蜢

炽痛斑斓怪诞默契污秽

邓稼先

宰割筹划彷徨仰慕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望闻问切弥高漂白

群蚁排衙

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

音乐巨人贝多芬

磐石

杂乱无章含蓄踌躇巴望重荷愁苦深邃锁闭惹人注目不见天日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社戏

惮踱棹归省凫水行辈絮叨蕴藻撮楫

撺掇委实依稀悠扬

安塞腰鼓

狂舞闪射

火烈飞溅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搏击烧灼奔突翻飞大彻大悟

戛然而止叹为观止

竹影

撇蘸

朱砂口头禅

幽暗惬意疏密包罗参差不齐

观舞记

颦蹙

嗔视咿哑

本色当行粲然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惊鸿清扬静穆端凝变幻多姿

离合悲欢低回婉转浑身解数高视阔步息息相通

伟大的悲剧

拽与其……毋宁吞噬告罄遗孀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语无伦次羸弱无垠凛冽销蚀步履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夜不成寐精疲力竭闷闷不乐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精打细算

在沙漠中心

犁铧乙醚虫豸硌噎

辐射筛糠幻影躯壳脐带

疲倦协奏真谛卷土重来芸芸众生死得其所

登上地球之巅

砭骨履践崔巍

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晕眼花腰酸背痛勇往直前

真正的英雄

阴霾

建树疆域迫不及待刚毅不屈

红绫

污涩怂恿怅然蜷伏悲楚惩戒妄下断语

斑羚飞渡

咩苍穹肌腱

进退维谷悲怆娴熟略胜一筹逞能恍惚甜腻一尘不染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华南虎

箜篌项鬣

不羁铰沟壑

抽搐石破天惊劝诱叽叽喳喳

庇荫觑犷野颚骨

剽悍慷慨以赴窥伺羁绊疮痍阔绰观瞻遒劲妒忌相得益彰疆场驯良勇毅迎合枉然妍丽畸形有过之无不及

(三)运用词语(3分)

1.题型特点:

⑴近两年:

都要求选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且前二项是课文中的双音节词语,后二项是时文中的成语。

“不恰当”体现为不合乎上下文语境。

2014年: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词义混淆——不胜其烦)

2015年:

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搭配不当——跌宕起伏)

⑵可能考查:

考纲示例——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在校运会百米决赛中,高翔一马当先,轻松夺冠,为我班增添了光彩。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2)传统书信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B.焕发承载凝聚

C.焕发承担凝结D.散发承担凝聚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对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B.所以因此只要

C.因为因此如果D.所以但是如果

⑶词语失误常见设题点:

①理解不全,误用本义。

例:

在扬州见面后,小张要北上北京,小李要南下广州,于是就在扬州分道扬镳了。

②局部尚可,不合全句。

例:

正因为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先进的医疗技术既有可能解除病人的痛苦,也有可能对病症束手无策。

③观念不当,用词失误。

例:

为了制裁班上的不正之风,我们对班级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正,希望班上那一小撮严重违纪违规的同学能够改过自新。

④语法没错,但太矫情。

例:

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最终支持着她在饱经生活的各种历练后,在芸芸众生中开出了那么一枝属于她自己的芳香四溢的花。

2.备考建议:

⑴逐篇课文挑出含有重要的词语(含动词、形容词和成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其音形义,进而能灵活运用。

理解词义,达到“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的程度。

⑵通过反复练习,教会学生辨析近义词的技能,如:

☆词义角度

①轻重。

感动——激动——振奋

②着重点。

丰富——富裕

③范围。

事情——事件——事变

☆色彩角度

①感情色彩:

褒义、贬义、中性。

成果——后果——结果

②语体色彩:

口头、书面。

爸爸——父亲

☆用法角度

①搭配对象:

赡养——抚养——扶养爱戴——爱护

②语法功能:

公然——公开

⑶归纳成语误用的几种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①望文生义;告辞时他一定要送给我几颗珍珠,真是大方之家。

②张冠李戴;尽管他在最后冲刺时不慎跌倒,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

③色彩误用;日本某些右翼政客就侵略问题推陈出新大做文章。

④意思颠倒。

及时复习往往能收到事倍功半的记忆效果。

⑷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复句关系,理解并识记常见关联词语,能以熟练的选择题解题技巧(如求同法、筛选法、代入法……),确保选择项的准确度。

(四)纠正语病(3分)

1.题型特点:

⑴近5年一直稳定地考查“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难度明显高于“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类试题;四个选项兼顾不同病句类型。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A

重复啰嗦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重复啰嗦

B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重复啰嗦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C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

D

语序不当

句式杂糅

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

语序不当

⑵考查的是“纠正常见的句子的语病”,每个病句只有一处错误,错误比较典型,且句子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体现出学以致用的趋势。

⑶可能考查:

下面是一份倡议书的部分内容,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深刻认识到,(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一治理一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

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C)中山陵园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方案。

作为中学生,(D)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2.备考建议:

⑴训练考生熟知常见病句的类型、特征。

⑵通过周而复始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语感,熟练掌握相应的纠正方法。

☆常见病句的类型、特点及其修改方法。

(1)搭配不当(主谓、动宾、修中、关联词)换

(2)成分残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限制语)增

(3)重复多余(语意啰嗦、语法成分重复)删

(4)语序不当(多层修饰语、语言习惯、先后次序……)调

(5)句式杂糅换

(6)句意歧义换

(7)不合情理(前后矛盾、顾此失彼、违反常理……)换

(8)用词不当(词义、词性、色彩、关联词语……)换

☆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和修改原则

(1)基本方法

①语感法②缩句法③分解法④聚焦法

(2)修改原则

①保留原意②多就少改

(3)不放过关键词语

①介词例:

通过(经过)…使(让、令,叫)…在(从)…中…

②否定词例:

禁止、杜绝、避免、缺乏、防止……不能不

③两面词例:

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

④关联词例:

不但他喜欢……,而且也喜欢……

⑤并列词例:

注视和倾听质量和数量

⑥动词例:

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⑦表数量、范围、程度的词例:

平均都在95分以上下降了两倍

☆循序渐进地强化训练

(1)先分类后混合地进行病句的修改训练。

要求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讲明病因,总结规律,力求“知其所以然”。

(2)不同题型的过度训练(150%),力求形成语感,内行地应试。

(3)仿真模拟,形成较高准度和效率。

⑶能以熟练的选择题解题技巧(如求同法、筛选法、代入法……),确保选择项的准确度。

(五)句子仿写(4分)

1.题型特点:

意在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对应考点6、7。

赋分4分,题型为填空题,语境材料一般贴近中学生生活,富于正能量,要求思想内容与语言文采并重。

设置了情境。

情境示例:

口头:

开学、毕业、班会、文艺晚会、体育比赛、宴会(如寿宴)……的发言(开场白、致辞、祝酒词、主持人串词)。

必须是比较正式的场合)

书面:

贺卡、信札、卷首语,补齐对联、诗歌、歌词,寄语、赠言、阅读感言……

一般题型有四种:

⑴结合语境仿照指定句式补写。

——限定思想内容+限定言语形式

①嵌入式仿写。

(2014年)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

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

(1);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雪,

(2),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

考纲示例:

1.下面是学校文学社刊《晨曦》创刊词。

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在全校师生的期盼中,晨曦文学社成立了。

晨曦文学社旨在为同学们搭建一个发挥特长的平台,提供展示个性风采的又一课堂。

这是一块升起梦想的芳草地,这是一片展示才华的天空,,。

愿你的心情,在笔尖上流淌;愿你的青春,在《晨曦》中绽放!

2.下面是某同学为毕业晚会准备的开场白,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充完整,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怎能忘却初入校园时的好奇与激动?

时光飞逝,我们长成了翩翩少年;蓦然回首,我们从起点来到了终点。

在这告别同窗、告别恩师、告别母校的时刻,让我们尽情倾诉,让我们放声高歌,让我们敞开心扉吧!

②续写式仿写。

(2015年)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

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1)___,___,___;

(2)___,___,___。

⑵限定话题仿写指定句式。

——限定思想内容+限定言语形式

依照例句,请以“你希望成才吗”或“你渴望理解吗”作开头另写一句话。

例句: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仿句:

⑶不限话题仿写指定句式。

——半限定思想内容+限定言语形式

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例句:

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仿句:

,。

⑷对联式仿写。

——结构相同+词性一致+词义相同或相反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

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2.备考建议:

⑴指导学生牢固掌握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⑵熟练掌握解答仿写类试题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旧瓶装新酒)

①审准题干,明确要求。

②研读例句,把握信息。

言语形式——修辞手法、句式结构

思想内容——上下文意、话题主题

③合理联想,灵活仿写。

④检查验证,推敲锤炼。

(语意连贯,文脉相通)

⑶集中突破与分散训练相结合。

集中——两三课时弄清“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办”等问题;

分散——每周至少两次的训练

二阅读

☆考纲复制2

考试内容和要求

能力层级

类别

细目

识记

理解

运用

文言

9.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10.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11.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12.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一)题型特点:

2015年试题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以其境过清()(3)不可久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2014年试题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孰视之()

(2)臣之妻私臣()(3)时时而间进()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

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人深,说服力强。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

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

1.选文源自考纲推荐的24篇。

总分10分,分为三道题。

第6题以填空方式考查3个文言词汇;第7题考查两句翻译;第8题以四选一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综合理解。

2.文言词汇多考查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和一词多义。

3.选择题的考查涉及关键语句的理解、主要人物的评析、写作特色的赏析、重要内容的分析、行文思路的概述、写作意图的把握和比较阅读。

不仅有“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还有“怎么写的”。

(超纲)

干扰项:

局部调换顺序;有意扩大范围——似是而非

4.考纲示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何间焉间:

参与B.小大之狱狱:

案件

C.忠之属也属:

属于D.望其旗靡靡:

倒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分)

彼竭我盈,故克之。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4分)

①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选择题可能用于考查词汇,基本内容和写作意图可能用简答题。

(二)备考建议:

1.逐篇熟读成诵,中下层学生要求背诵精彩段落和名句。

2.逐篇课文梳理常见文言词汇,并在理解基础上熟记;

(1)古今异义词

(2)通假字(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

(5)典型虚词(6)其他常见文言词汇

3.掌握翻译的方法,逐篇课文筛选可能翻译的重点句子,逐句过关。

(1)熟练掌握翻译策略。

①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②方法:

字字落实,留补删调。

③程序:

观察揣摩,串译检查。

(2)聚焦解决重点句子。

①重点:

主旨句、特殊句、精彩句、整齐句。

②理解:

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整句译文

③记忆:

熟读——口译——笔译——勘误——考试

4.逐篇整体把握基本内容和写作意图。

(1)关键内容——主要事件、人物特点、语句理解、思路线索、篇章结构、详略安排……

(2)思想情感——歌颂赞美、明志崇德;揭露讽刺、呼吁愿望;阐明哲理……

(3)艺术特色——写作技法(托物言志、正面侧面、反向立意、叙议结合、修辞运用、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设例譬喻……)、语言特点……

5.通过反复训练、自编试题、过关测试等方式复习透彻。

会做题——会改题——会讲题——会命题——会评价

人教版初中课内文言文内容概要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考点

要点梳理

文言

名句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7.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常见

词语

1.词汇比较:

⑴有:

邹忌修八尺有余(通“又”,表零数)欲有求于我也(与“无”相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表零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表示存在)

⑵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乃重修岳阳楼(修建)讲信修睦(培养)

⑶朝:

朝服衣冠(早上)乃入朝见威王(朝廷)皆朝于齐(朝拜,参拜)朝而往暮而归(早上)朝晖夕阴(早上)能谤讥于市朝(朝廷)

⑷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周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哪一个)

⑸私:

私我也(偏爱)不宜偏私(偏爱)私心杂念(个人的,自己的)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