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2670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6.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8页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docx

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817

项目名称:

广州市区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研究之四

所长:

贺崇明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审定:

贺崇明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审核:

邓兴栋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初审:

甘勇华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工程师

项目负责:

韦栋

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

工程师

技术负责:

林圣康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高级工程师

李健行

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主要参加人员:

韦栋

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

工程师

李健行

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常华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工程师

佘文晟

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张海霞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助理工程师

陈先龙

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

工程师

王桔丰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高级工程师

方英伟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高级工程师

胡光明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雷红尧

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生

牟振华

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生

胡思涛

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生

海珠区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研究

委托单位: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

主编单位: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

协编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广州市市政园林局

项目协调:

陆原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

副主任

黄锦荣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副支队长

孔桂清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副总工程师

刘京华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市政处

处长

何江敏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计划处

副处长

刘杰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计划处

博士

毛寨汉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计划处

博士

卢华彩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处

处长

武伟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处

副处长

前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广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高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立体化道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路网趋于完善,但作为附属设施的指路标志系统的完善和更新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路网功能的发挥。

指路标志系统是道路的语言,是沟通人、车、路的纽带,指路标志系统不完善,市民强烈反映存在“交通陷阱”,“路牌指乱路”,帮“倒忙”等问题。

指路标志系统是城市的“名片”,其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广州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市领导非常重视,指示开展指路标志系统系列专题研究,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加快广州市与国际化标准快速接轨,为2010年亚运会作准备。

根据广州市区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研究工作的开展思路,从2004年起按照“点”“线”“面”分阶段进行。

在2005年底前已经实施完成以“点”为特色的重点部门、大型公建及旅游景点指路标志系统布局方案,以及以“线”为特色的环城高速、内环及放射线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

2006年继续向市域片区推进,目前首先开展以“面”为特色的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研究。

该项目由广州市建委委托及管理,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及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负责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项研究在对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现状进行翔实调查的基础上,从“点、线、面”多层次展开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从使用角度方面,指路标志系统未能充分发挥道路网络功能,以及存在分岔处指示不清、缺乏单向交通组织指引、预告信息未与路网同步更新等问题。

(2)信息内容方面,存在信息选取缺乏统一方式;信息引导缺乏合理性,信息发布缺乏连续性等问题。

(3)版面表现形式方面,存在版面排版引起误解,版面颜色选取不规范,中英文对照不正确等问题。

(4)标志设置方面,存在部分交叉口缺少指路标志牌,以及相邻标志牌设置过近或树木遮挡等视认性问题。

本次研究加强对区域土地利用的分析,找出区域内主要的交通吸引点。

同时加强对路网结构、交通组织、交通特性的分析,通过对路网流量、OD分布等调查分析,科学地以OD分析数据指导指路信息的选取,确保指路标志的引导与路网功能相符合。

本研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以道路交通功能分析为基础,主要提出以下改善措施:

(1)优化指路信息的组成

①建立信息分级体系,并采用统一的选取方法。

该项目把指路标志系统传递的信息分为三类,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选取与所在道路的交通功能相匹配,按信息的分类对应选择,这种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引导信息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②加强信息引导路径的合理性。

结合整体路网的结构特点,从区域路网承担的交通功能为基础,以合理引导交通流行驶路径为前提,统筹考虑指路信息的选择。

③增强信息传递的连续性。

交叉口指路标志一旦出现的预告信息,必须在到达该预告道路起点或预告地点之前的指路标志上连续出现。

(2)增加道路预告信息方向性标识

针对大型立交指路标志不同方向的预告信息,增加相应的方向性标识。

(3)规范统一性改善

包括:

①规范信息数目及名称;②规范标志颜色;③规范中英文对照形式等。

(4)提高指路标志视认性

指路标志的设置充分考虑与道路沿线其它设施的协调性,在指路标志的清晰可视距离范围内无其它遮挡物。

现状共设454块标志牌(不含内、外环),本次改善方案在原标志牌上修改牌面310块,新增标志牌116块、新增钢结构87套;此外,计划在新开通道路上新增标志牌123块、钢结构115套。

为了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项目组多次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后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与完善,形成了本次研究成果。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广州市建委、广州市规划局等单位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年8月

附图目录

图1.1研究范围图

图2.1海珠区现状道路网络图

图2.2海珠区2010年道路网络图图

图2.3海珠区现状交通组织图

图3.1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现状总图

图5.1指路标志示范牌面设计图

(一)

图5.2指路标志示范牌面设计图

(二)

图5.3指路标志版面排版设计图

(一)

图5.4指路标志版面排版设计图

(二)

图5.5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总图

图5.6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一期分区索引图

图5.7~5.26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一期分区图及指路标志改善实施明细表

图5.27海珠区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二期分区索引图

图5.28~图5.30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二期分区图及指路标志改善实施明细表

附表目录

表2.1海珠区现状、规划道路指标与国标的比较

表2.2海珠区现状、规划道路指标一览表

表2.32010年前海珠区主要道路实施计划一览表

表4.1各级道路体系指路标志汉字高度的选用标准

表4.2各级道路体系指路标志清晰可视区域设置的最小距离L

表4.3交叉路口标志105系统和108系统比较表

表5.1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体系

表5.2一般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传递信息选用参考表

表5.3各级道路体系指路标志清晰可视区域设置的最小距离L

表5.4海珠区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体系

表5.5海珠区一般城市道路分类一览表

表5.6常用路名、地名通用名称列表

表5.7常用名词中英译写对照表

表5.8指路标志牌面常用规格一览表

表5.9海珠区指路标志设置数量改善前后对照表

表6.1工程量分类统计表

表6.2工程总价表

表6.3定额分部分项工程费汇总表

表6.4人工材料机械价差表

表6.5措施项目费汇总表

表6.6分类工程量及费用估算表

表6.7分类工程量及费用估算表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广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高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大型立体化道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交通拥堵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需求也迅速增加,新的城市交通问题随之而生。

今后,广州将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以道路交通为重点,在不断优化城区路网,改善交通节点,提高通行能力的同时,加快完善道路网络的有机衔接,形成连续、顺畅、便捷的快速交通系统,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

虽然广州市的道路交通网络逐渐取得完善,而作为道路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却相对滞后。

由于现状指路标志系统的设置是基于过去的路网布局进行考虑,并符合当时的设计要求,但随着城市道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原设指路标志系统无法适应道路系统的动态发展,出现了指路标志布设缺乏系统性,指示信息不连贯,信息不足,指示信息引导路径不合理,版面信息表现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指路标志系统对交通流的引导效率,降低了道路网络的整体服务水平。

根据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委托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负责开展广州市区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系列研究工作,针对广州市的实际情况,系统研究市区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助“申亚”成功的契机,完善现有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

继完成重点部门、大型公建及旅游景点指路标志系统布局方案研究,环城高速公路、内环及放射线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研究之后,继续向市域各片区推进。

考虑海珠区位于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前后围绕,是广州市相对独立,四面环水的岛区,且近年道路网络结构发展变化较快,因此本期首先开展海珠区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改善方案的研究工作。

1.2研究目标

基于海珠区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的现状,通过改善提高区域指路标志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区域路网的使用效率,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体目标如下:

●对现有指路标志系统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更具规范化、标准化;

●明确各条道路在区域路网中所承担的交通功能,确保指路系统与之相匹配;

●通过改善有效提高指路信息的准确性、系统性,有效引导交通流;

●通过改善有效提高指路标志版面文字、图案的清晰度和易读性。

1.3研究范围

广州市行政区划的海珠区作为本项目的整体研究范围,全区面积共90.45平方公里,研究范围详见图1.1。

主要研究对象是设置在城市高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上的指路标志系统,研究的主要道路详见图1.2。

1.4研究年限

按照《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年度实施计划)》,2010年前海珠区将有多项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工程先后实施,结合考虑海珠区土地利用发展趋势,确定本项目得研究基准年为2006年,研究年限为2006年至2010年。

1.5工作内容

(1)相关基础资料收集

●区域内现有指路标志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情况

●国内外关于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情况

(2)区域路网交通功能分析

(3)指路系统现状调研分析

●整体布局和系统性调查与分析

●信息连贯性调查与分析

●信息内容表现形式调查与分析

●指示牌面规格、支撑形式的调查与分析

(4)改善方案的制定

●改善原则

●改善准则

●区域内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的改善方案

(5)方案实施的投资估算

(6)方案实施保障措施与建议

1.6研究原则

●系统性原则

城市道路网络的快速发展致使交通指路标志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等问题,因此改善方案必须以道路网络整体功能为基础,对指路信息内容提出合理的分级体系,使改善后的指路系统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

●规范化原则

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和《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施工指南》,完善现有指路标志系统中牌面信息内容设置不规范、牌面规格不统一、版面图案不标准等问题。

●可操作性原则

切合现有指路标志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改善方案,并紧闭结合近期道路建设计划,确保与道路工程的实施相协调,同时还提出相应的实施投资估算和保障措施建议,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

●人性化原则

设置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的目标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因此改善方案的制定应充分体现人性化,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指路标志系统的信息选取、牌面设计等应充分体现实用、美观的效果。

1.7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系统分析

本次研究在对区域内道路指路标志系统整体布局进行充分调查的情况下,从“点、线、面”多层次综合分析,找出现有道路指路标志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有效可行的改善方案。

●定性分析

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为依据,并结合《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施工指南》全面分析现状情况,保证研究方案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定量分析

根据道路断面实测交通量进行全面分析,掌握区域内路网流量的分布情况,统筹考虑指路标志系统的布局和引导路径的合理性,有效组织交通流。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见下图:

研究工作技术路线图

1.8研究依据

●《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整体规划》,市规划局,市交通所;

●《广州市城市干道网深化方案》,市规划局、市交通所;

●《广州市城市支路网深化调整方案》,市规划局、市交通所;

●《广州市中心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MVA亚洲顾问公司、市交通所;

●《广州市海珠区分区规划》,市规划局;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交通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施工指南》,市交警支队;

●交通部[1996]《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

1.9项目组织

本项目由广州市建设委员会主持立项,并负责项目的委托、管理;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及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课题研究的主编单位;协编单位包括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交通学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项目组织框图如下图所示:

研究项目组织关系图

第二章区域路网交通功能分析

2.1概述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中部,珠江水系的前航道和后航道四面环绕,生态环境优美,是一个素有广州市“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

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

从珠三角发展格局和海珠区的区位特点来看,海珠区位于珠三角的中心区域,距离佛山、中山、东莞、深圳、珠海等经济发达城市的距离都很近,极具发展潜力。

2.2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

从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来看,海珠区的发展是广州市中心老三区(原荔湾、越秀、东山)发展的自然辐射过程,目前海珠区的政治中心、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主要集中在与老三区隔江相望的西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江南大道、工业大道沿线。

这一地区的现状土地利用性质主要以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为主。

近年来,随着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轨道二号线、三号线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以及房地产的发展,海珠区南部的南洲路一带、广州大道沿线、琶洲、赤岗等地区发展十分迅速。

海珠区东南部地区是号称广州市“南肺”的万亩果园,对于洁净市区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海珠区土地利用现状见下图。

海珠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根据《广州市海珠区分区规划》,海珠区西部(广州大道以西)除保留局部必要用地或一部分近期搬迁难度较大用地外,对于大部分工业用地、仓库用地、对外交通用地改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或广场绿地等生活用地,且要求西部土地存量优先满足道路交通、绿地、公共服务社事、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要求;海珠区东部(广州大道以东)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积极保护果树保护区,同时依托琶州会展中心重点发展琶州地区、生物岛、依托新城市中轴线和广州大道重点发展洛溪大桥北综合区。

海珠区土地利用规划见下图。

海珠区轨道项目主要包括轨道四号线(海珠段)、轨道二号线(江南西-新客站)、轨道三号线和广佛线。

上述轨道线网建成后,海珠区的重点发展地区基本都能提供轨道交通服务,海珠区的出行条件将大为改善。

根据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发展策略以及广州市近期发展规划和海珠区发展规划,海珠区主要交通吸引点有:

●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随着今后广州市春、秋交易会全面向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迁移,会展经济对海珠区的影响将逐步体现。

目前,为配套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琶洲地区开发建设日新月异,会展中心周边道路系统和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正在加速进行。

●广州大学城

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小谷围岛,毗邻海珠区,与海珠区的交通联系更为密切,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各区前往大学城均需途经海珠区。

海珠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重要政府机关单位

主要包括海珠区政府、广州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海珠分所。

●主要大型医院

包括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17医院)、广州市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军421医院、第一军医大珠江医院等。

●重点大学、本科院校

包括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商学院等。

●大型文体设施

包括宝岗体育场、燕子岗体育场等。

为配合亚运会的举办,海珠区将根据亚运比赛要求改扩建海珠体育馆、燕子岗体育场、中山大学体育馆等。

●其他重要项目

主要包括建设中的广州电视观光塔、赤岗新领事馆区、海珠区新政府办公区、新城市中轴线等。

2.3区域路网现状与规划

2.3.1路网结构概述

海珠区道路总长度351km,其中包括高快速路44.6km,城市主干道43.2km,城市次干道25.3km。

由于海珠区四面临水,越江桥梁的建设对于海珠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环城高速公路、内环路的建设,海珠区和周边地区的陆路交通已经十分发达,其中向北跨越珠江前航道的桥梁共计9座(人民桥、解放桥、海珠桥、江湾桥、海印桥、广州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东圃大桥),向南跨越珠江后航道的桥梁共计5座(鹤洞大桥、丫髻沙大桥、洛溪大桥、番禺大桥、南沙港快速大桥)。

海珠区的内部路网形态受到广州市整体路网架构“四环十八射”环型放射状网络形态的影响,“四环”中的内环路、环城高速、“十八射”中广珠东线高速、南沙港快速干线、华南路都有部分段位于海珠区。

根据广州市道路网络规划,海珠区道路网络形态由“三横五纵三个半环”的干道体系及其他道路组成。

●三横:

为宝岗北路(洲头咀隧道连接线)、昌岗路-新港路、南洲路。

●五纵:

为工业大道、江南大道、广州大道、江海大道、科韵路。

●三个半环:

为内环路南环部分、东晓路-新滘南路-华南路形成的快速半环部分、环城高速南环一部分。

其中,由广园西路、广园中路、广园东快速路、科韵路、新滘南路、工业大道和内环路西段组成的快捷路系统一期工程,工业大道、新滘南路、科韵路均位于海珠区。

2.3.2区域道路设施

近年来,随着穿越海珠区的环城高速公路、内环路、快捷路等高等级道路的建设和局部路网的不断完善,海珠区的整体路网体系初具雏形,道路交通可达性大大提高,海珠区和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越来越紧密。

1.现状道路情况

海珠区现状路网主要由1条高速公路、3条快速路、9条主干道、37条次干道组成,并通过14条过江桥与周边地区相互联系。

从总体上来看,受到地理特点、市域路网架构、越江桥隧分布影响,以及早期土地利用和路网布局的影响,海珠区的规划路网格局以自由式为主,部分新区,如琶洲等地为不规则的方格网形式。

目前,海珠区总体路网架构基本形成,上述“三横五纵三个半环”的骨架路网体系大部分均已建成,但贯通性还有待于完善,如江南大道还是断头路,南洲路作为海珠区“三横”之一,只在广州大道以西段达到城市主干道标准,以东段仅为双向2车道,有些路段路面状况很差。

新滘南路~科韵路组成的快捷路系统于2006年5月底前通车,内环路东晓路放射线高架部分正在建设中,江海大道北侧跨珠江前航道的猎德大桥和南侧跨珠江后航道的新光大桥正在建设。

另外,广珠东线高速公路的海珠区部分正在建设,洲头咀隧道及连接线也正在进行建设的前期论证工作。

海珠区现状道路网络见图2.1。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200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在道路密度方面的规定,海珠区现状高快速路的道路密度指标基本达到要求,主干路的道路密度处于比较接近的水平,次干路和支路的道路密度差距明显。

而且从道路级配上来看,次干路和支路严重缺乏,不利于不同等级道路之间分工的明确和各自功能的发挥。

另外,级别较低、通行条件较差的地方道路、村镇道路占大部分,其长度相当于其他支路以上道路的总和。

 

表2.1海珠区现状、规划道路指标与国标的比较

道路密度

高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支路以下

合计

国标(km/km2)

0.4-0.5

0.8-1.2

1.2-1.4

3-4

规划(km/km2)

0.7

1.9

1.7

3.1

7.3

现状(km/km2)

0.7

0.7

0.4

0.9

2.8

5.6

2.规划道路及近期建设情况

根据广州市道路网络规划,海珠区的路网规划情况见右图所示。

海珠区的规划路网除了继续完善“四环十八射”海珠区段和“三横五纵”的路网结构外,还进一步加密了支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

海珠区规划道路情况及与现状的对比情况见表2.2所示。

海珠区规划路网图

表2.2海珠区现状、规划道路指标一览表

项目

高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支路

以下

合计

长度

密度

规划道路长度(km)

43.4

117.4

106.4

194.4

461.5

7.3

现状道路长度(km)

44.6

43.2

25.3

59.6

179.1

351.8

5.6

从上表可以看出,海珠区规划高快速路基本上全部实施,主干路实施比例约为40%,但次干路和支路实施比例较低,而且海珠区存在大量未达标的支路以下地方道路和村镇道路。

目前正在开展的高快速路项目主要包括广珠东线高速公路海珠段(新洲立交以南)、猎德大桥-江海大道-新光大桥、洲头咀隧道系统工程、内环路东晓放射线、生物岛隧道等,对于完善海珠区路网格局,缓解洛溪大桥、广州大桥交通拥堵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广州市近期道路建设计划,2010年前海珠区除了完成上述的高快速项目外,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体系、填补区域空白、打通断头路等。

据统计,2010年前将新建或改建快速路、主干道及次干道29条,共计长度约53.67公里,详见表2.3。

到2010年,海珠区路网主要由1条高速公路、4条快速路、15条主干道、43条次干道组成,过江桥隧增至18座,具体见图2.2所示。

表2.32010年前海珠区主要道路实施计划一览表

道路名称

起止点

道路

性质

长度

(km)

宽度

(m)

建设

性质

开工

年份

完工

年份

1

东晓放射线二期

昌岗路~南洲路

快速路

3.6

45

在建

2005

2006

2

瑞康路

新港西路~新滘南路

次干道

1.45

40

在建

2005

3

滨江东路延长线二期

广州大桥~华南大桥

次干道

3.8

40

在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