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2914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docx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

必备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1

  说教材:

  这是《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这两种机械,并通过用测力计测量、比较的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

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所以《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必须由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探究验证,从而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总结结论,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观察到,(现在建筑工地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课前要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科学概念: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动滑轮作用与定滑轮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说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法的选择必须对学生有启发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根据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2、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渗透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制定的三维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

你注意到了吗?

升旗手轻轻拉动绳子,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高空?

(学生回答:

有滑轮)

  2、(出示课件)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原来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你知道这个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吗?

(板书:

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3、(出示课件)定滑轮的定义:

像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科学探究

  

(一)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学生猜测)

  2、请小组长领取实验器材。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请各小组参照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讨论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各实验组汇报实验方案,全班分析讨论并改进,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

如下: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时所需的力的大小

  链接定滑轮,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测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较两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实验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6、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学生用数据分析总结多叫几个小组汇报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7、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

(结论: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动滑轮

  1、(出示课件)提问:

“图片中的这些滑轮是定滑轮吗?

”(不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指导学生从定义去认识并判断滑轮的种类

  2、动滑轮的定义:

那他们是怎样转动的?

(板书:

随重物一起移动)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常使用这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你能给取个名字吗?

(板书:

动滑轮)

  3、猜测:

你认为动滑轮的作用和定滑轮的作用相同吗?

(不同)会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猜测)

  4、反问学生:

你们猜得就对吗?

(学生说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概括。

  

(1)组装动滑轮。

将细线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重物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2)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

  6.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完成书中表格

  7、交流发现: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用数据说明)

  小结: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8、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定滑轮优点:

改变用力方向

  缺点:

不能省力

  动滑轮优点:

省力

  缺点: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三、学以致用,寻找生活中的科学。

  1、谈话:

同学们你能举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吗?

  2、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动滑轮?

(搬运较重的货物时就选择动滑轮,想站在地面上把较轻的物体搬运到高处就选择定滑轮。

  3.引申的问题:

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运到5楼的建筑物上,你会用什么样的滑轮?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请各小组组长迅速把器材分类整理好归还老师。

(教师清点器材,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冀州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科学教师王春铭。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19课《地震》,它与《地表探秘》、《火山》、《岩石》共同组成了《地表剧烈变化》这一单元,在学生了解了《地表探秘》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来自地球内部的信息。

  我的电子教案的结构安排如下:

(出示课件)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认识,教材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其中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和避震演习,了解地震知识及危害。

难点是弄清楚地震形成的原因,通过有层次的学习,对地震有真实的感受,并真正的学会一些避震常识。

  因为我国刚刚经历四川汶川大地震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学生对地震这一现象可以说还是刻骨铭心。

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新课标课程标准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分析),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质疑猜想—观察实验—结论应用”,以激趣导学为主线,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网上现有的资源把抽象的、学生倍感陌生的现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并利用资源适时的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创设合理的模拟情境游戏让学生乐学、爱学。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动手实验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实验结合自己的推理想象能力,自主探索地震的形成。

因此选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课件出示),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的教学安排如下: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猜想,感知地震

  上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地球”、“美丽的汶川”和“5。

12大地震”图片资料并配上声音,使教学媒体真正成为激励学生情感的工具,我从听觉、视觉入手,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陌生的地震现象再现于他们眼前,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地震时会有什么现象,会带来什么灾难?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是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从地震这种现象中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也充分体现出科学这门学科问题多样性和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学生的疑问是多样的,对于这些疑问师生共同梳理筛选出适合本课研究的内容(课件出示5个问题),通过师生交流,把探索地震带来的灾害作为研

  究的重点。

  二、实验探讨,推想地震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身边随时可以找到的物品,如托盘、书本、铅笔盒、积木、橡皮泥等和我为他们准备的薄、厚不同的木片,让他们根据这些材料去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遇到困难可以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讨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实验氛围。

有的小组仿照课本搭建模型,有的小组折断薄木片,有的小组折断厚木片。

有了这些感性的体验,我进一步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分层讨论,(课件出示讨论题)这是一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讨论题,让学生由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思考,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思维的训练中。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很顺利地实行了地震形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认识到了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课件出示)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科学品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信息加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三、科学演示,认识地震(播放多媒体片)

  我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图、文、音、动、色的功能,为学生准备了“地震的成因”和“地震的危害”的课件,学生在欣赏自己的想像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和地震形成的原因。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利用计算机直观演示的功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对地震危害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地震的纪录片,再次直观感受地震的情景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地震危害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地震:

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地震。

成功的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四、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把教材知识与生活、生产及科学技术的运用联系起来,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行实践活动。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查阅和相互交流来完成。

我为学生准备了资料库,方便学生查阅,有地震预报、地震前的征兆、避震知识等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上去点击相关的标题,查阅相关的内容,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统一提出问题,统一解决问题的课堂模式,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来实现了教与学的多元化。

  在学生了解了避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室内避震演习,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随即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进行避震小游戏的练习(课件出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设计了以下的思考练习(课件出示),练习的设计是对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综合培养,体现了铃声止而思维不止,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为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把地震的危害作为板书的主线(课件出示)。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既遵循了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又符合学生想获取知识,努力去探究,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心理活动规律。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主动的探索,能动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本次教学一些粗浅的理解,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抨指正。

谢谢。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3

  【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时间单元。

这一单元主要研究的是人类对于钟表发现的进步历程,让学生们了解从古到今人们经历了从天体计时—工具计时—钟表计时的过程。

而工具计时为本单元的重点,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工具有日晷、沙漏、蜡烛钟、水钟、摆钟等。

通过用各种工具计时,使学生们认识到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

正是因为这点人类在不断追求精确的过程中才让我们的测量工具向前发展。

这样才会有古代的计时工具发展到现在的计时工具,从而有了现在非常准确的机械手表、电子表、石英表、和更为先进的原子钟。

本单元通过制作计时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缩小误差是使科技和工具进步的内在动力。

  2、课程分析

  本单元关于摆的’内容有《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调整钟摆》三课。

这三课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

《用摆计时的钟》对《测量摆的快慢》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而《调整钟摆》是针对于前两节课的一个检验应用和拓展。

这三课体现了学生们认知的循环过程。

从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

  摆在本单元当中很重要,因为本单元前几课的计时工具用来计量时间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误差,摆的出现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用摆来计量时间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测量摆的快慢》这一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猜想—验证—分析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对猜测与摆的快慢有关的三个因素:

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摆线的长短进行了验证,通过验证得到摆的快慢只与摆长这一个因素有关,只得到这个结论不是最终的目的。

而从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数据的分析、误差分析等方法。

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学情分析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

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

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

认真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都是学生们极其感兴趣的。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亮点。

也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向。

  【教学目标】

  1.经历改变摆锤的重量、摆动幅度、摆线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初步意识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

  3.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猜测。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摆线,钩码,铁架台。

记录单。

  学生准备:

秒表或电子表,米尺或长尺,量角器。

  记录单是我为学生事先准备好的。

  【教学设计】

  本课的总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以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系展开了三个活动。

从活动中学生们记录了大量的数据,并做了详细的分析。

本课除了通过实验得到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这一结论之外,还要赋予学生们分析误差的意识。

误差的分析是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

  活动分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就内容来看,三个活动之间存在着并列的关系。

但我认为三个活动之间也具有梯度,这个梯度体现在误差方面。

无论先研究哪一因素,学生对误差的认识都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自主探究减小误差的方法。

  接下来我对教学流程进行说明:

  一、复习导入

  帮助学生回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

  研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研究方案的制定:

明确本课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摆10次的时间。

  预设:

研究摆的快慢学生能想到两种方法1、一分钟摆多少次。

2、摆10次测量多少时间。

  引导学生分析采用哪种方法误差更小。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1、明确研究的问题,2、确定研究方法。

  二、主要活动

  活动一、研究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2、实验和记录过程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控制变量。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的结论。

教师直接教会学生误差分析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猜想——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有关系吗?

  ②设计——你打算怎么通过实验来验证?

  ③变量控制——如何改变摆锤的重量?

如何保持摆幅、摆长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得到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会导致误差?

  本环节预设1:

学生不会控制摆长、摆幅的问题。

  解决策略1:

告诉学生摆长的概念,从物体的重心到摆线固定点的距离。

学生就会注意钩码的悬挂方式,不能把钩码挂成串形。

摆的幅度保持不变,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位置出发。

还有一些细心的学生想到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更精确。

量角器的出现也为下面研究摆幅做了铺垫。

  预设2:

学生无法从数据中发现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

  解决策略2:

引导学生发现摆的重量增加2倍,3倍,但测量后的时间非常的接近。

  预设3:

学生不会分析误差。

  解决策略3: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因素——空气的阻力、停表的方法、操作上的问题。

  活动二、研究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2、实验和记录过程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学生通过实验得到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

且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

  的越快的结论。

根据前面帮助学生分析误差的方法,教师不能告诉学生如何分析误差,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摆长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呢?

  ②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③如何改变摆长?

如何保持摆幅度、摆锤的重量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导致误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环节预设1:

有的学生认为控制摆的幅不变的方法可以从同一个位置出发。

  解决策略1:

如果在改变摆长的情况下,使摆从同一位置出发,摆的角度就会改变。

  预设2:

把摆长改变2倍后得到时间相差2秒左右或者2秒以上认为是误差。

  解决策略2: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测量原来摆长的时间大概10秒左右,但相差2秒。

也就占了总共时间的1/5。

所以并不是误差导致的。

分清误差与数据的区别。

所以摆线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系。

  预设3:

误差分析有局限。

  解决策略3:

如果钩码掉了,重新系在线上就会改变摆长。

  活动三、研究摆幅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2、实验和记录过程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通过数据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一个角度临界内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与无关,如果超出这个界限摆的幅度就会影响到摆的快慢。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之间有关系吗?

  ②根据前面活动一、活动二的研究方法。

请你说说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③如何改变摆的幅度?

如何保持摆线长短、摆锤的重量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这个活动中导致误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环节的预设和解决策略:

  预设1:

学生都愿意把摆从角度大的位置出发,因为摆的次数比较容易数出,最后得到结论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有关。

  解决策略1:

让认为有关系的学生汇报自己都选择了多少角度来测量的。

然后我来在课堂上演示研究摆幅的实验过程。

我选择角度小于10度的2个角度来测量时间,时间的平均值十分接近,分析摆的角度与摆的快慢无关。

  预设2: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解决策略2:

除了前面分析的误差,还应该注意使用多次测量的方法可以使误差减小、工具产生的误差,比如用量角器、用尺子、用秒表。

  三、小结以及拓展。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摆的快慢与摆重,摆长,摆幅之间是否有关系。

进行了三组实验,从数据中我们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

我们可以从数据中获得很多的收获。

我们可以知道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差。

我们想办法去减小误差的因素。

使得到的数据更精确。

同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课下想想关于摆你还有哪些可以研究。

能不能做一个一分钟摆60次的摆。

  【板书设计】

  摆的快慢

  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的幅度无关

  摆线的长短有关。

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摆线越长,摆的越慢。

  针对着摆一工具测量时间一课,学生们推测出可以跟几个因素有关:

  1.摆锤的重量。

  2.摆线的长短。

  3.摆的幅度。

(学生想到的是摆的角度)。

  4.操作上的问题。

(如在实验过程中碰到了摆等因素)

  5.空气的阻力。

  这几个因素孩子们认识到前3个因素很容易控制。

操作上的错误可以解决,但空气的阻力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一些误差的存在。

  测量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自己亲身组装,观察,认识,使用摆这钟工具。

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计算摆的次数,进行探究,为下面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了铺垫。

学生在测量一分钟的摆动次数时,有的小组测量的是一分钟的次数,有的是测量半分钟的次数。

有的人就认为时间是一半,所以次数就应该是一半的关系。

有的人进行了反对,由于误差的存在,所以时间成倍数关系,次数一定不能成倍数的关系。

我想这是孩子们定性的分析,这时我说你可以再来做做看看到底是不是成倍数的关系。

这也是让孩子们不能仅仅靠自己的猜想,估计来当成是真理。

而是通过量的得出,进行定性的分析。

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这一点。

我想这一课孩子们不仅仅是会玩了摆。

本课更有效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实验发现了摆计量时间存在着误差,可能在那些方面。

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己进行实验的数据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过程发现的。

而次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猜测下摆的快慢跟那些因素有关。

对下面的各种因素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它由4个活动构成:

比较冷热程度不同的水、观察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是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教材进行举例,重点区别零上和零下。

指导学生准确使用温度计属技能训练。

它与后一课时测量水温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方法适用范围更广。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搭建知识的结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探究知识,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的乐趣,达成了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本教学在以学生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

  遵守这些规定。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经历比较观察温度计的过程。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记录温度是难点(特别是零下的温度),要增加一些几组温度加以训练,运用模型等方式,尽量结合运用,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效益。

  五、说教学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