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7729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说课稿14.docx

小学科学说课稿14

小学科学说课稿

精选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五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1

  说教材:

  这是《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这两种机械,并通过用测力计测量、比较的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

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所以《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必须由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探究验证,从而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总结结论,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观察到,(现在建筑工地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课前要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科学概念: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动滑轮作用与定滑轮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说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法的选择必须对学生有启发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根据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2、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渗透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制定的三维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

你注意到了吗?

升旗手轻轻拉动绳子,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高空?

(学生回答:

有滑轮)

  2、(出示课件)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原来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你知道这个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吗?

(板书:

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3、(出示课件)定滑轮的定义:

像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科学探究

  

(一)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学生猜测)

  2、请小组长领取实验器材。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请各小组参照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讨论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各实验组汇报实验方案,全班分析讨论并改进,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

如下: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时所需的力的大小

  链接定滑轮,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测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较两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实验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6、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学生用数据分析总结多叫几个小组汇报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7、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

(结论: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动滑轮

  1、(出示课件)提问:

“图片中的这些滑轮是定滑轮吗?

”(不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指导学生从定义去认识并判断滑轮的种类

  2、动滑轮的定义:

那他们是怎样转动的?

(板书:

随重物一起移动)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常使用这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你能给取个名字吗?

(板书:

动滑轮)

  3、猜测:

你认为动滑轮的作用和定滑轮的作用相同吗?

(不同)会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猜测)

  4、反问学生:

你们猜得就对吗?

(学生说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概括。

  

(1)组装动滑轮。

将细线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重物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2)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

  6.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完成书中表格

  7、交流发现: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用数据说明)

  小结: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8、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定滑轮优点:

改变用力方向

  缺点:

不能省力

  动滑轮优点:

省力

  缺点: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三、学以致用,寻找生活中的科学。

  1、谈话:

同学们你能举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吗?

  2、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动滑轮?

(搬运较重的货物时就选择动滑轮,想站在地面上把较轻的物体搬运到高处就选择定滑轮。

  3.引申的问题:

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运到5楼的建筑物上,你会用什么样的滑轮?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请各小组组长迅速把器材分类整理好归还老师。

(教师清点器材,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2

  一、我对课标及教材理解

  《热起来了》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

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即:

热胀冷缩现象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关于冷热现象,学生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如根据天气的冷热增减衣服;把压瘪了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重新鼓起来;喝太烫的水加一些凉水等。

这节课是热单元的起始课,从“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话题开始,让学生讨论,我们的身体从周围获得热量的途径和方法。

让学生重点展开对“衣服是否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自主探究活动,并由此引发学生探究热及热现象的兴趣。

  本课围绕“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设计了二个对比实验,二个实验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层次,第一个实验探究书和衣服对比,衣服能否产生热量?

采取“扶”的策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毛衣和书一样不能产生热量。

第二个实验探究被衣服包住的书和被衣服包住的身体对比,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衣服不能生热,只是起保温作用,防止热量散发”。

每次实验后让学生交流,形成解释,构建起加穿衣服会使身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会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让学生经历了“生活情境�D�D提出问题�D�D实验验证�D�D解释问题”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会如何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我对学生基础及特点的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已经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以及五年级上册的“光”单元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热的知识。

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心里有想表现的欲望,但是可能不好意思,但同时又希望能被肯定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另外,“冷热现象”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是不一定会去研究,更不会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三、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及依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设计本课时,我关注了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整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问题”的教学模式,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驱动学生的好奇心,根据生活经验对该教学情境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猜测,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有目的地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再利用答案,解释相类似的生活问题。

整节课让学生处于不断的猜想设计验证当中,思维不断地激活,过程不断地完善。

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帮助他们运用各种思维的技巧来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我的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和学生握手,感觉手很凉,你们有哪些办法能让老师的手热起来?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使手热起来的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层次推进,再次思维碰撞。

老师身体也很冷,你还能想些办法让我的身体热起来吗?

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想起了生活中使身体变热的种种方法,学习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3、提出问题。

师顺势引导,这些办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一一分析解释用热水袋、烤火、开暖气、晒太阳等是外界物质传递热量使身体热起来,吃热食物是食物吃进身体中产生热量让身体热起来,跑步、打羽毛球等运动是运动加快产生热量使身体热起来的,最后留下加穿衣服、盖被子�D�D这些方法是怎么使身体热起来的呢?

是衣服也可以产生热量吗?

  4、思维论证。

让学生猜测。

学生一种观点,多穿衣服就感觉热起来了,说明衣服可以产生热量。

另一种观点,衣服不能生热,只起保温作用。

师引导学生思维,假如衣服能增加热量,那衣橱里挂满了衣服,衣橱的温度会不断上升,上升到一定的温度后,衣橱里的衣服就会燃烧起来了,事实是这样的吗?

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

早上醒来,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

这说明了什么?

  5、实验验证。

衣服到底能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吗?

让学生说实验方案,并进行猜测-可能会发生怎样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又能说明什么。

根据学情分析,我预设了一个实验记录表:

  让学生通过这两组对比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证明衣服不能生热,加穿衣服身体热起来的原因是衣服能起保温作用,能阻止热量散发,防止冷气进入。

  6、提出新的问题,促进思维。

既然实验结果证明了衣服本身是不能提供热量的,那为什么我们多穿衣服还是感觉更热了呢?

让学生在弄明白一个问题的同时,又能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热爱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3

  一、教材分析

  《油菜花开了》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一课。

本课安排了三个活动:

观察一棵油菜;观察一朵油菜花;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从这三个活动内容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这节课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来设计的,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先观察一棵油菜,然后以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花”为研究载体,自然过渡到对油菜花的构造和生长过程的探究。

本课内容既是本单元学习的引子,又要为后面几课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开花植物花的构造组成;“十字花科”植物的特点。

  能力目标:

能用解剖的方法辅助观察花的各部分组成及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能预测植物未来的生长。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观察油菜花各部分的构造;难点:

学会使用镊子解剖植物,了解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

  四、教学策略

  教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从内心想探究的活动,融入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分组合作、大胆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境和学生的特征即兴发挥。

  学法: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运用的解剖的方法辅助观察;能用分类、总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掌握观察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课,揭示课题

  为了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我会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春天的见闻;用美丽的图片吸引学生,让学生入情入境。

我想:

当学生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时,他们会被深深吸引,很想走进那一片片摇曳着的金黄,去欣赏、去观察那一朵朵盛开的油菜花。

  

(二)新课探究,凸现个性

  这个过程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

观察一棵油菜

  这项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油彩花的各个器官,内容相对简单,我采用了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

  1、看一看:

我给学生出示一张油菜花的完整植株图片让他们观察,培养学生全面、有序的观察习惯。

  2、说一说:

经过仔细观察,让学生到屏幕前面,指着屏幕上的图片依次说明油菜花的各个器官,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

  3、想一想:

让学生再想想自己为什么能够区分油菜的各个器官。

经过思考,学生会发现他们的根据主要来源于对旧知的回忆。

从而,让学生明白“温故知新”的道理。

  活动二:

观察一朵油菜花

  这项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准备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1、选择讨论题目:

围绕教材内容,我给学生设计了四个讨论题。

分别是:

想想用什么办法观察油菜花,为什么用这种办法;通过观察,分类总结油菜花有几部分组成;辨认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试着填写“油菜花观察记录表”。

  2、实施讨论过程

  

(1)自学准备

  在讨论开始之前,让学生针对题目独立思考,进行分析判断,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

  

(2)分组观察

  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全班同学分组,选出一名小组长。

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对讨论题目进行逐个讨论,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看法的机会。

在讨论结束后,组长还要负责记录本组的观察结果。

  老师在教科桌上给学生摆放好油菜花、放大镜、镊子等若干。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需要什么,老师尽量提供什么,做好服务工作。

同时,还要相机引导,给学生指引一个正确的观察思路。

当学生取走油菜花,告诉学生要珍惜这弱小的生命;当学生取走放大镜,问问他为什么要用这种工具;当学生取走镊子时,要教给学生正确使用的方法。

然后在各组之间来回走动,可以点头、微笑示意,也可以加入他们的活动。

当观察活动即将结束时,再给每组提供一张“油彩花观察记录表”,通过看表中列举的五项内容,来提示学生用多种方法和感官进行观察,学生可以试着填写。

  (3)集中讨论

  在分组讨论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讨论,各小组长汇报观察讨论的情况。

由于观察过程中,方法和态度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这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我们可以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让他们用辩论的方式,组际之间互评,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我觉得当学生一各个各抒己见、据理力争时,正是知识深化、细化、内化的关键时期。

这时候,老师需要做的不是体现自己的权威身份,而是应把课堂交给学生,以保护学生争论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4)教师小结

  我首先对讨论题目进行小结,用图片展示油菜花的构造组成,通过看图片学生能够更直观、立体地认识油菜花的构造,使知识点掌握更教牢固,为后面几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然后,从油菜花的构造特点,抽象概括出“十字花科”概念的认识,这个内容也通过图片来展示,学生可以边看油菜花图案,边阅读“十字花科”植物的特点,通过对照学生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

最后还须充分肯定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

  活动三:

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为了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油菜花的录像资料,让学生的精神得到适当的调节。

这段录象在教学中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我准备采取“问题抢答”的竞赛方式。

  1、收集问题:

让学生自由阅读“活动三”的内容,看看教材中提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将这些问题用纸条的形式送给我,目的是保密。

我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为比赛做好准备。

  2、进行比赛:

将男女同学自然分成竞赛双方,我来出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热情,活跃学生思维。

此时,学生的答案可能还很有创意,比如在推测花蕾未来变化时,用了画画的方式,省去了许多繁琐的语言,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新颖而且有创意。

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定要给予高度赞扬,使学生的心情更加振奋。

比赛结束时,会有胜负之分,这时还需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胜不骄,败不馁”,学会正视成功和失败。

  (三)教师点评,深化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开花植物的认识更加深入,学会了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研究植物,但是科学探究的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细致严谨的探索精神;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还要加强欣赏他人、快乐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拓展知识,延伸思维

  为了让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基础上,将知识范围延伸到了课外生活中。

我准备设立了一个“十字花科报名处”,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十字花科的其他植物,利用课余时间,扮演其中的一种到我这里报名,介绍这种植物的特点。

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赠送一张“十字花科”植物的精美图片,作为鼓励。

  六、教学评价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教学实际,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联系性。

站在育人的角度,尽量做到尊重和超越教材的和谐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造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特色。

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又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的多种评价方式,达到增强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象版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的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学。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三部分:

食物中的七类主要营养成分;通过实验掌握鉴别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方法;了解食物中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

这节课是在学生前一节课调查、统计一天中吃过什么食物的基础上,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教学的。

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更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将食物的图片直接呈现给学生,以便了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接下来的两课是指导学生探讨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因此这节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大胆好问,但毕竟这类的知识有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营养方面的知识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

所以课前还需要查阅资料来帮助他们。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年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的七种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探究所吃食物中的营养搭配。

  四、教学重难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用实验的方法鉴别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五、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游戏激趣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

以游戏激趣展开这节课的教学,暗示引导;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的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法,指导学生掌握食物中的各类营养成分,并能通过实验加以鉴别。

  六、说学法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力,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

  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让他们在看一看、议一议和做一做一系列活动中感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七、教具学具准备

  脂肪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

棉签、水。

  学生准备:

白纸、肥肉、花生。

  淀粉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

滴管、试管、碘酒。

  学生准备:

熟蛋白、米饭、淀粉。

  蛋白质鉴别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

镊子、酒精灯。

  学生准备:

鸡蛋白、瘦肉。

  八、说教学流程

  一、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

入境始于亲。

一个好的开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通过做游戏的方法自然的导入新课。

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是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达到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的目的。

  我对学生说: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游戏的名字叫《蹲萝卜》",学生可能会踊跃参加,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也为了下一个环节做下了铺垫。

  当学生还在回味刚才游戏乐趣的时候,我会抓住这个机会话锋一转继续问:

"刚才呀,在做游戏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非常的累,那老师就要有个问题问你们了,我们每天都在做大量消耗体力的活动,但是什么支配我们的身体呢?

"在此引出今天的新课,并板书课题《食物中的营养》。

(用时5分钟)

  师讲解:

科学研究发现,食物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头发、指甲、内脏、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的基本材料。

(板书七类主要营养成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我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是食物的能量和营养支配着我们的身体。

可能有的学生回答的还不够完整或正确,但我也不会当时就给他们总结或指出。

反而,为他们刚才精彩的回答"奖励"他们一些丰富的食物。

"同学们刚才总结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

你们看……!

"出示几组图片,吸引学生。

让学生边看边想对于这些食物他们还想知道哪些信息,在他们回答的时候,我会着重抓住"营养"二字进行教学。

  二、指导实验,深入了解(实验共用时30分钟)

  实验1、检验"蛋白质"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吗?

我们又该怎样鉴别它们呢?

请各小组讨论并制定检验蛋白质的方案。

"

  

(1)小组汇报并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说出方案设计的理由)

  

(2)师指导:

"请各位同学用镊子夹起一块瘦肉或鸡蛋白,然后点燃酒精灯用火烧,闻闻有什么气味?

(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实验结束后,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总结出来的结论。

在他们原有的结论上加以指导和纠正。

  (4)师生小结:

在烧蛋白或瘦肉时,能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这就是蛋白质燃烧时特有的气味。

所以,我们可以用烧、闻气味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较多的蛋白质。

  实验2、检验脂肪

  师:

"刚才呀,同学们做的非常好。

但我们知道不同的食物含的营养成分都不同,那你们能不能再用不同的方法检验出食物中含有脂肪的营养成分呢?

"

  

(1)小组汇报并确定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说出方案设计的理由)

  

(2)师指导:

"请同学将花生米放在白纸上,用铅笔压碎,观察白纸上有什么出现?

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有什么感觉?

"(可能有的学生认不清这是水还是油?

所以我会让学生用棉球蘸水在白纸的另一端涂抹,并将白纸举起对着亮光,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4)师生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