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2948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docx

第五期创新思维建设园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

 

创新思维建设园区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发展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调查

 

近年来,****坚持用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理念抓农业,把建

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推进、连片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

要载体,在全市规划建设了以九岭蔬菜产业园、西屏獭兔生态养殖

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布局合理、基础完备、要素集聚、科技先进、机

制灵活、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

这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顺应了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和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要求,以其巨大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促

进了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其有利于冲

破旧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农村改革;有利于激活农村生产力,促

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有利于更好实施“两个反哺”,加速农村工业

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积极意义。

目前,****

已发展成为农业部蔬菜重点发展区、四川省畜牧产业基地强县、特

色产业基地 20 强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

一、****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把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

1

 

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是****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推动“三

农”工作的一个创举。

2008 年,****抓住恢复重建的重大机遇,认

真分析****资源、区位优势和农业发展特点,结合几大特色优势产

业发展规划,建立了九岭蔬菜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西屏獭兔

生态养殖园、方水白玉水果产业园、河西附子产业园、大康蔬菜产

业园、武都香葱产业园、新安水果观光产业园和厚坝生姜产业园等

八个特色产业园区。

各园区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突出产业主体和特色,高起

点、高水平制定发展规划,努力整合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支

撑,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作为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走城乡互动、

三次产业协调、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成为了资源配

置优化、基础设施高效共享、产业优势突出、规模效益明显、农民

生活优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统筹城乡发展

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区”。

这些园区既是对农村发展空间的合理布局,更是特色优势产业发

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它赋予了****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更强的现

实可操作性,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目前,以中和村、景云村为核心,核心区占地 2500 亩,集

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科技服务等于一体的九岭蔬菜产业园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完成投资 1.2 亿元,示范区涵盖 5 个乡镇、

辐射****全市。

被国家标准委命名为“国家级獭兔标准化养殖示范

2

 

区”的西屏獭兔生态养殖园,已建成标准笼位 20 万孔、在建 10 万

孔,年出栏商品獭兔 100 万只、产值 8000 万元,成为了四川省白

獭兔品种选育基地。

地处丘区的新安水果观光产业园,已引进业

主 8 家,流转土地 3000 余亩,初步建成了 1600 亩梨、500 亩葡萄

和 1800 亩猕猴桃等“三大主题公园”。

方水白玉水果产业园已发展

优质果园 15000 余亩、农家乐 21 家。

大康蔬菜产业园已发展绿色

蔬菜基地 2100 亩、青黛特色种植基地 1300 亩、莘荑花观光基地 1

万亩。

河西附子产业园已发展种植基地 5000 亩,武都香葱产业园

和厚坝生姜产业园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均有望于今年底突破 5000

亩。

二、****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的主要做法

(一)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这个中心,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加强组

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园区建设,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

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

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工作领

导小组”和由市委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指挥

部”,负责园区建设的领导和指导,研究解决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每个

园区所在乡镇成立党工委、管委会,与党委、政府合署办公,两块牌

子一套人马”,具体承担园区建设任务。

市委、市政府赋予园区所在乡

镇一定的跨区域统筹协调能力,并配套建立乡镇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增强其推进园区发展的能力和压力。

相关乡镇党政围绕园区建设和

经济发展,相应调整机构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为园区发展营

造良好环境。

3

 

(二)以全市产业发展和村镇建设规划为统领,高水平编制园

区发展规划,提升园区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发展现代农业园区

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园区发展作为农村发展与建设大局的核心组

成部分和实现形式,将其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村镇体系建设

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农保区规划衔接起来,不仅每个园区制定了《总体建设规划》,还细

化、制定了年度建设规划。

规划编制时,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

注重特色”,既重视沿江、沿路优势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亮点打造,

又注重边远山区优势挖掘、资源开发,做到了山、丘、坝兼顾;坚持

专家指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兼顾,确

保了农业园区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和新村建设的巨大作用得以充分

发挥。

(三)以改善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园区对经济的承载和吸

引能力为目标,狠抓资源整合投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按照“用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提高农业园区吸引力”的思路,****积

极整合财政、农业、畜牧、国土、水务、林业、交通、农机等涉农项目

资金向园区倾斜,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整治,各园区生产

功能区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的格局。

目前,各园区

正陆续开始配套建设育种、农机维修、统防统治、测土配方、动植物

医院等现代农业服务系统和先进设施,努力实现良田(地)、良种、

良机、良制、良法配套。

据调查,仅支持九岭蔬菜产业园(现代农业

示范园),已落实的涉农项目(含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就达 1.45 亿

元,其中支持苏溪村折耳根产业基地建设投入就达 2400 余万元;

4

 

支持新安水果观光产业园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 11 个、资金

5000 余万元;支持大康蔬菜产业园建设,仅 2010 年整合投入的涉

农项目资金就达 2225 万元。

(四)坚持开放建园理念,积极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

持续发展后劲。

坚持将财政资金投入与培育经营主体、吸引工商资

本投入相结合,引导大资本大财团、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种养大

户等参与园区建设,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了园区建设主体。

从目前

规划建设的八个园区来看,社会投入达到了政府财政投入的几倍,

甚至十几倍。

新安水果观光产业园引入了开心农业公司、伊顿农业

(中国)有限公司等 8 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外来业主,仅伊顿农业(中

国)有限公司一家计划总投资就超过了 1 亿元。

方水白玉水果产业

园已有 23 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那里扎根发展,带动当

地群众每年增加劳务收入 100 多万元。

(五)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带动

能力,提升产业园区对周边发展的辐射影响能力。

坚持政策引导、

资金扶持与协调服务三措并举,把带动农民参与经营和受益作为财

政扶持的前提,在园区里培育了一批带动农户能力强、产业支撑能

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

引导龙头企业、专合

组织与农户建立合同订购、保底收购、二次返利、代养寄养、股份合

作、多方合作+保险”等紧密的利益风险联结机制,使农民真正成为

了园区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

例如,西屏獭兔生态养殖园组

建了 5 个产业化龙头企业、1 个兔业协会,1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入社农民达 1550 户,带动群众过万人。

九岭蔬菜产业园的苏溪村,

5

 

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种植折耳根,成为了全市为数不多的

“万元村”,同时辐射带动周围 9 个村 2000 多农户增收致富,真正

“把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让小农户进入了大市场”。

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显示出诸多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农业园区是用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的一种成功实践,园区按照

“企业集中、资本集聚、土地集约、产业集群”的原则进行建设,整合

提高了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快了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步

伐,有利于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它通过现代生产方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不

仅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而且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

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目前,****农业园区所在的九岭、西屏、武

都等成为了全市城镇化率较高、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乡镇。

(二)有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和现代化水平。

现代农业园区在一个区域内实行强有力的规划和

政策引领,综合采取兴建水利设施、开展土地整理等有效措施不断

优化生产条件,科学布局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专业化生产区

域,有利于促进关联产业集聚开发,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更好地将规模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目前,****八个园区里单个产

业成片规模最小的都在千亩以上,九岭蔬菜和白玉水果规模均突破

了 10000 亩,畜禽集中养殖规模大的达到了上百万,较好地实现了规

模效益。

随着园区内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富集,农业发展理念得

到了创新,农业产业链条得到了延伸,农业开发的空间得到大幅度

6

 

的拓展,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几个园区单位面积产出比周

边同类产区至少高出了 20%以上,苏溪、扎营等个别地方甚至高出

了 5 到 6 倍。

通过密切园区内的各种关系联结,有利于创新生产形

式、组织形态和利益分配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共享率,实现合

作共赢。

(三)有利于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连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

范片建设。

现代农业园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规模连村成片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向基础条件和公

共服务更好的地方相对集中居住。

这与省委“整体连片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高度吻合。

目前,****八个园区主导产业占农

业总产值的比例均达到了 7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 60%以

上,村社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达到了 95%,新民居率达到了 92%,生

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 95%,农民培训率达到了 88%,群众对村

两委班子的满意率全部达到 95%以上。

通过园区带动,绵江沿线 63.6

平方公里区域的产业连片规模、农民生活水平、村容村貌及乡风文

明程度走在了全市前列,成为了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四)有利于引进投入、承接“反哺”,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合

组织,更好地实现“两个带动”。

现代农业园区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

施、发展设施农业、加速科技推广、加快机械应用、建立规范的农民

专合组织等,吸引优势龙头企业入驻,广泛地将农民群众组织进入了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当中,既能快速带动推进一定区域特色产业实现

集中连片发展,又可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八个园区内农

户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的达到了 75%,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

7

 

面达到了 88%,园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至少高出了全市平均水平 30%

以上、个别片区甚至高出了 100%以上。

以九岭蔬菜产业园的苏溪村

为例,全村 90%的农民参与到了折耳根种植当中、95%的耕地改造成

为了标准化种植基地,2010 年该产业带动种植户人均增加纯收入

6200 元;少数没有参与种植的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每亩地在过去的

基础上也增加了 300 元收入。

武都香葱产业园,仅德太葱业合作社入

社农户就达 218 户,连片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 2890 亩,2010 年社员

人平增收 3300 元。

(五)有利于更好发挥经济规律的作用,促进农村改革深化,不

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涉及的大规模土

地流转、金融支持和群众自治等问题,对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金

融、民主管理等制度提出了变革要求,促使其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作

出了许多有益探索,为推进面上改革积累了经验。

****组建鸿飞农

业投资担保公司破解园区融资难题,九岭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等做法,都是****推进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进程中探索出来的改革成功经验。

同时,园区所在各乡镇大力

推进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公

共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资经

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销售等专业化服务,在探

索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上率先迈出了步伐。

(六)有利于建立种植与养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生产与

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促进生态文明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园区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和绿色农业,

8

 

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农业产业体系,实

现物质能量在产业间、区域间的合理循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

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屏獭

兔生态养殖园将沼气工程、獭兔养殖场、莲藕基地、蔬菜和制种基地

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

獭兔养殖场粪便经

干湿分离后,废水用于制取沼气,沼液用于浇灌莲藕、蔬菜和水稻,

沼渣和粪便用于制造生物有机肥。

目前,该生态循环产业链已带动全

乡 5680 户农民发展莲藕 5000 余亩、水稻和蔬菜制种基地 3500 亩、

蔬菜基地 5500 亩,2010 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6697 元。

四、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积极作用的几点认识

(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必须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建立强有力的

服务型组织领导机构。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搞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各级都应建

立一个规格较高、运转高效、服务意识强的组织领导机构,从规划编

制、产业定位与布局、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群众发动等方面加强领

导、提供服务,为园区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二)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必须找准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一园一产

业,走专业化、规模化的路子,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园区建设必须坚

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气候环境等因素,

选准确立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科学安排园区产业发展重

点。

园区的产业内容、经营管理方式等要符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能够最广泛、最有效地带动当地群众参与生产并从中受益。

园区的发

展方向、产业定位必须与上一级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协调一致,这不仅

9

 

是园区顺利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现代农业园区能够不断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内在要求。

(三)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必须切实抓好资源整合,巩固基础、完善

条件,大力提升吸引承载生产要素的能力。

园区建设要切实抓好涉农

部门政策和项目资源整合,大力支持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对社会工商资本的吸引力。

要扎实推进土地综合

政治,整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益。

同时,还要抓好旅游、人才、

科技、组织等资源的整合,促进园区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的参

与积极性。

要通过思想发动、政策引导、利益联结等方式,将农民群

众有效组织起来,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园区建设当中,成为真正的参与

主体和受益主体。

要引导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教育

推广单位、农民专合组织和种养大户等投资、参与园区建设,并引导

各类建设主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投入

机制、建设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五)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必须充分发挥其作为区域发展中心、城

乡联系纽带的示范带动作用。

园区的设立应当选择产业发展基础较

好,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流向明晰,干群觉悟较高的地方,要注重依

托历史形成的重点乡、重点镇和重点村社开展建设。

在支持园区不断

发展壮大的同时,要努力创新体制机制,赋予园区核心乡镇、村更大

的跨区域统筹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

边地区产业发展、群众致富。

应努力冲破行政辖区对建设和发展的制

约,将建设有形园区和无形园区结合起来,拓展园区的影响力和带动

10

 

面,做到“建成一个园区,带动一方发展”。

 

绵阳市委政研室:

唐光 姚德行

2011 年 9 月 21 日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