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772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知道毫米、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单位进率。

  2.能够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3.能选用适当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能估测出具体实物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辨别分析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利用表格式的题目渗透统计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种活动,调动感官参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好品质,在合作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热爱求知,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三、教学难点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1分硬币、电话卡、学生尺及文具。

  五、教学过程

  1、认识毫米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师:

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

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

(1米=100厘米)

  师: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

1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

你知道你学习的最亲密伙伴是谁吗?

(书、文具盒、削笔刀、橡皮、铅笔等)你知道他们身高是多少吗?

他们有多厚吗?

现在请你为他们建立一个小档案。

用直尺测量它们并且将记录写在本上。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采用小组(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

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

  师:

多一点,少一点,究竟是多少呢?

能不能用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新朋友:

长度单位毫米。

  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

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的长度。

  在1厘米长度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有许多小格)

  2.你们发现的每一个小格就是1毫米。

(电脑演示每一个1毫米)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它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

?

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教师分别出示电话卡、储蓄卡、自动笔的笔芯、光盘、降雨量等说明: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注意一般测量要从零刻度开始。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2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是关键。

要通过丰富而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强化已经形成的表象。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数学日记导入

  师: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每天都在坚持写数学小日记,淘气最近也在向我们班的同学学习,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数学小日记。

谁来读一下:

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

走进卫生间拿起2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的洗脸、吃早餐。

吃完早餐后我背着书包去学校,来到教室,我拿出语文书,在7厘米高的课桌上认真的早读。

  师:

老师看到好多同学都在笑,你们在笑什么?

  学生说出单位出现了错误。

  师:

那谁能告诉我1厘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师:

淘气日记中出现的单位到底该怎么改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分米

  1、初步认识

  PPT出示铅笔盒。

  师:

铅笔盒是同学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学习工具,你们知道它的长边和短边分别是多长吗?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和这个铅笔盒一样大小的纸片,同学们估一估它的长边和短边的长?

  师:

你能量一量吗?

看看你估计的准不准。

  师:

这个铅笔的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

  指出像10厘米、20厘米这样的长度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来表示。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分米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可以用字母“dm”表示。

(板书)

  追问:

这个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

宽呢?

  2、认一认

  让学生拿出直尺,按照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看看有多长。

  提问:

从直尺上看,1分米是几厘米?

  指出:

从直尺上可以看出,1分米正好是10厘米,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10厘米。

(板书)

  提问:

你能用手比画出1分米有多长吗?

先试一试,在于同学交流。

  3、画一画

  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

你是怎样画的?

请同学们互相检查一下,再看看1分米的线段有多长。

  4、找一找

  提出要求:

找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同桌互相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进一步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

  5、数一数

  让各小组的同学轮流在直尺上数一数,看1米有几分米。

  三、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有几厘米,冰河同学交流。

  提问:

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要准确表示它的厚度,怎么办?

你有什么想法?

  提示:

直尺上1厘米中间1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板书)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长度单位,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请大家观察直尺,并在直尺上指一指1毫米,看看一毫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明确:

直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2、数一数

  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

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板书)

  3、看一看

  出示一些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品,说明他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然后让学生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量一量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再让同桌同学相互比划1毫米的长。

  提问:

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四、巩固提升

  1、改正淘气的数学小日记

  2、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各是多少毫米。

  提问:

你是怎样知道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各是几毫米的?

  再问:

你认为怎样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想想做做第二题

  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的边,说一说怎样测量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

  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和填空,并交流测量的结果,以及自己的发现。

  出示平行四边形图,让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和填空,并组织反馈。

  提问:

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你有什么发现?

  4、想想做做第三题

  完成测量后,让学生说说课桌和板凳的高各接近几分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想想做做第四题

  让学生分别估计数学书和讲台的宽,说一说估计的结果,以及为什么估计数学书的宽要用厘米作单位,而估计讲台的宽度要用分米做单位。

  让学生分别测量数学书和讲台的宽,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提问:

数学书的宽正好是整理米数吗?

比18厘米多几毫米?

可以怎样表示?

  再问:

讲台的宽正好是正分米数吗?

可以怎样表示?

  比较:

估计时,一般不需要得到十分准确的结果,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表示,而测量得到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可以用几厘米几毫米或几分米几厘米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6、阅读“你知道吗”,并进行交流。

  五、交流反馈,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接受的较快,讲解的'页较为流程,学生的反应也很积极。

我通过数学小日记的方式进行导入,即建立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在新授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交给学生。

在评价的部分,我非常注重评价的时效性,给予学生及时肯定的评价,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出来我也会给予一定的引导。

在练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将厘米和毫米两个单位混淆,在巡视指导时分别进行了个别指导。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测量系列的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及简单估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千米、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面积的基础。

  本课的数学本质是: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和硬币的厚度,使学生感受引入新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画、量一量、画一画、测一测、比一比和估一估,认识分米和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单位长度的线段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合理选择使用长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估计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课前调研:

  1.你知道分米、毫米吗?

知道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吗?

  2.填空:

200厘米=()米

  3.请用尺子画一条长度大约为10厘米的线。

  4.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

  结果:

  1.不知道的占90.9%。

  2.正确的88%

  3.正确的64%。

  4.桌子长10人,铅笔长6人,门高12人,不知道5人。

共33人。

  结论:

  学生知道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部分知道分米和毫米,但对实际意义不理解,也不知道关系。

  后测(考试)情况:

学生对45厘米=()毫米,这一题的错误较多,原因是对45个10是多少有些陌生。

  成功案例:

  活动一:

制造疑问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吗?

那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出示课件)

  请你们猜一猜哪条绳子长?

为什么?

  生:

第2条绳子长,因为它拉直以后就长了。

  2.我这还有两条线段,你们想不想猜猜它们的长短呢?

(教师出示2条线段的课件)

  蓝色红色

  猜一猜这两条线段闪烁的地方哪个长、哪个短?

  生1:

蓝色的线段长

  生2:

红色的线段长

  用什么办法能准确的知道这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生:

用尺子量

  请每个同学量一量,结果如何呢?

  生:

一样长。

  活动二:

认识1分米、1毫米有多长。

  1.量一量

  动手量一量,把数据写在表上。

  (汇报时请个别上台展示)

  小朋友量出了这两条线段都是10厘米

  通过这两次估测,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要想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要用尺子量。

  你们知道10cm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是什么呢?

  生:

分米,你对分米有什么了解吗?

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在数学上,10厘米我们也说是1分米。

  分米也可以用dm表示。

  谁能用字母来表示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生:

1dm=10cm

  2.找一找。

  小朋友都带有尺子,快拿出来用手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然后说给同桌听。

  生:

从1厘米到10厘米之间这段

  生:

从4厘米到14厘米之间这段

  ……

  小朋友们已经能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有多长了,现在请你估计然后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学习用具中哪些大约有1分米。

(自己不好测量的可以找同学帮帮忙)

  生:

手的长度

  生:

衣服上扣子之间

  生:

头发的长度

  ……

  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很多大约长1分米的东西。

  3.小组讨论找关系。

  老师有个问题请小朋友思考:

1米是多少分米?

可以看看米尺,动动脑筋想一想看!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帮拿尺子数给大家看)

  生:

1米=10分米

  用字母又怎么表示呢?

  生:

1m=10dm

  同学对分米认的很清楚了,能不能用的很清楚呢?

(出示练习课件)

  铅笔盒长2(分米)

  操场跑道长200(米)

  教室门高2(米)

  一支钢笔长约12(厘米)

  1分硬币大约厚1(毫米)

  方案一:

呦,这位同学用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你能向大家介绍毫米的有关的知识吗?

  1毫米有多长?

在尺子上找一找,拿一分硬币体会一下,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1mm特别特别短,你们可别看它短,在很多精密的零件上可都用到1mm长的物体。

  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1厘米=10毫米1cm=10mm

  方案二:

学生没有说出正确的单位

  这个单位就是我们今天要新学习的单位,它叫毫米(出示课件)

  在尺子上这样的一个小格就是1mm

  1)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1毫米都在哪?

指给同组同学看

  2)毫米有多长?

在尺子上找一找,拿一分硬币体会一下,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3)1mm特别特别短,你们可别看它短,在很多精密的仪器上可都用到1mm长的物体做零件,它们的用处可大着呢!

  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1厘米=10毫米1cm=10mm

  活动三:

实际测量:

  同学们,通过你们努力和动脑筋的思考,咱们已经学会这么多知识了,那你们想不想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呢?

你们可以测量桌面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也可以测量你手中的物品

  要求:

  1)先估计你想测量物体的长度,填在表中

  2)进行实际测量,写出准确的长度

  3)拿出信封中的表格

  小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新的长度单位?

  生:

今天我学会了分米和毫米

  成功案例二:

  

(一)复习旧知

  通过“猜身高”的游戏复习“米和厘米”的知识。

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设计意图】教师先以游戏、谈话的方式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回忆起认知结构中对于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解释。

从而为后面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除了这两个长度单位外,你还知道有哪些长度单位?

(毫米、分米、千米、微米、公里等)

  1.认识毫米。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先研究毫米mm。

设疑:

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

(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

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在了解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

创造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使探究活动成为一种需要。

从而加深对“1毫米”的直观体验。

  ③告诉学生:

科学家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④思考:

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⑤请学生想一想: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进一步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⑥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

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毫米太短了;两个手指头都差点碰到了。

  【设计意图】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有机结合。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再次在尺子上找1毫米的长度、理解与上位知识“厘米”的关系、举例生活中1毫米长的物体以及动手测量电话卡的厚度、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毫米”的理解,从而深刻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表象。

  

(2)理解引入长度单位“毫米”的来由。

  ①设疑: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有“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吗?

(学生思考、讨论)

  ②在大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

除了一些物体因太短而需用“毫米”作单位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也需要“毫米”作单位。

(通过测量光明牛奶盒子宽度的实验来加深体验。

  【设计意图】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不仅明确了引入“毫米”的意义,而且为展开精确测量、读准测量结果的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3)读准测量的精确刻度。

  ①现在有‘毫米’来帮助,你能不能读出这个光明牛奶盒子的精确宽度?

(5厘米6毫米)

  ②提问:

你怎么这么快就读出来了?

你是怎么读的?

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来是5厘米多6毫米啊?

(引出在尺上的半厘米数刻度线。

  ③追问:

在尺子的相邻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中间都有一条略长点的刻度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样有什么好处?

  ④估测数学书的厚度。

再用尺子测量验证。

  (4)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相互检查、交流)

  【设计意图】巧妙地引入了“半厘米数刻度线”,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牢牢抓住“半厘米数刻度线”这一有效的学习资源,不仅展开了读准精确刻度的方法研究,而且延伸到了估测与测量,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了“毫米”。

  2.认识分米。

  

(1)介绍分米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

再请学生先谈谈对分米的了解。

  

(2)引出1分米=10厘米,请学生先想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3)再到尺子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

再来用手势表示一下。

  (4)估计我们的1张课桌长大约是几分米。

然后用手势去比一比。

最后用米尺来测量验证。

(不断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和体验。

  【设计意图】传统的数学学习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总是被简单枯燥的条文所取代。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大胆展示自己的思维,与应答性学习环境进行对话的平台,使学生对于“分米”的认识过程既快速有效、又生动有趣。

从而为后面的“整理”这一环节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基础。

  3.整理四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设疑:

现在我们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有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也有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还有分析他们之间的进率等。

  (三)巩固练习

  1.阅读明明的一则日记。

  2005年3月16日星期三天气: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吃完早饭上学去。

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毫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1)学生看完后哄堂大笑,教师装傻:

笑什么?

  

(2)请学生把认为不恰当的单位进行改正。

  2.思考题:

  电脑情景:

小明想去测量铅笔盒的宽度,但现在手上只有一把断尺,怎么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注重了综合性、生活性,而且也突出了趣味性和挑战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四个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深刻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学好数学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