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791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为政以德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政以德教案.docx

《为政以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政以德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为政以德教案.docx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

第一、二课时

“为政以德”讲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德治”,与之相应的是社会上所流行的“法治”。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首先疏理字词,概括各段要义;然后分析孔子“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最后将“德治”与“法治”相比较。

二、分析各章内容

(一)总起:

“为政以德”的作用

2.1为政以德

1.成语:

众星拱北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

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后因以比喻四方归向一处。

2.分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李零《丧家狗》:

西方最早的乌托邦,是柏拉图的哲人王;我国最早的乌托邦,是孔子的道德王。

它们都是幻想,人类最古老的人文幻想。

2.3以德为政,以礼为政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状语后置

2.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

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

古义较今义宽泛。

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

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

但在古代不能自学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贪污腐败,甚至富贵子弟家道中落沦为劳动者都叫“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父母宗族蒙羞。

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3.格

《礼记·缁衣篇》:

“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较为可信。

此处“格心”和“遁心”相对成文,“遁”逃避的意思。

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4.分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思考:

免而无耻确实不好,问题是有耻且格后能免吗?

小结:

2.12.3是全篇的总起部分,主要讲“为政以德”的作用

(二)在这些章节中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什么措施?

(13.912.711.1712.9)

13.9富民、教民

1.庶:

人多。

2.又何加焉

3.富:

使动

4.分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

这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

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孔子主张“先富后教”,孟子、荀子也都继续发挥了这一主张。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孟子梁惠王上》

(赡(shàn):

足,及。

奚:

何。

暇:

空闲时间。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治国篇》

12.7富民

1.足:

使动用法,使……充足

2.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

民无信指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3.分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富民、正己思想。

4.思考: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这二者有没有矛盾?

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这个问题是汉代王充在《论衡·问孔》篇中提出来的。

学生对此看法可以不同,但不注意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它材料结合起来看。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

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本章因子贡善问,推理至极,遂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之说。

然子适卫,告冉有:

“既庶矣,当富之。

既富矣,当教之。

”与本章足食在前,而兵与信次之同意,可见为政者首以使民得食能保其生为先。

惟遇不得已,则教民轻食重信,一处常,一临变,读者须于此善体,不可徒认自古皆有死之单辞,遂谓为政者可以不顾民命,而高悬一目标以强民之必从。

此亦一义命之辨。

为政者首重民食是义,宁去食是命。

立身立群同是一理,立身有舍生取义,导群亦有去食存信,此与“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各申一面,不相害。

(李泽厚《论语今读》)

11.17

1.鸣鼓而攻之

敲起鼓来声讨他。

后这个词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2.分析

这与当时的田赋制度有关。

孔子反对对贵族有利、对百姓有害的新财政制度,所以大发脾气。

反对强征暴敛,主张藏富于民,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传统之一。

孔子对季氏“聚敛”,极为痛恶,除了上面讲到的一点,还因为“季氏富于周公”本身就与礼相违,还要“聚敛”,这就更不合理了。

此处孔子说的“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也反映了“为政以德”的一个方面,即举贤去恶。

孔子爱学生,但更爱礼义。

12.9富民

1.如之何

2.君孰与不足

3.分析:

《朱注》:

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

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这一章,可以联系上一章来看,讲得都是富民问题。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当以人为本,而有若的这一番高论也正体现了这一理念,怪不得西方社会亦主张学习儒家经典。

儒家的民本思想。

思考:

有若与哀公的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儒家与统治者的分裂。

“抑哀公斯问也,其将丧邦乎?

年饥,不忧民之饿莩,而忧己之不足,此岂君道哉?

”(李光地《论误札记》)

小结思考:

1、13.912.711.1712.9这些章节的关键词是什么?

富足

2、儒家提出了哪些“富民”政策?

富与教:

主张先富后教,不是只富不教

富与信:

去食留信

民富与君富:

藏富于民

3、“藏富于民”是否意味着“民富于君”或“与君同富”?

(结合16.1回答这个问题)

均无贫

16.1

1.古今异义:

(1)有事

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

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

(2)以为

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

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3)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是使动句,“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为代词,指代上文的“远人”。

意为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现代只是借用字面的意思,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句子成了主动句,“之”也已经完全虚化,只有填被音节的作用。

2.成语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季孙之忧

谓忧患将发生在内部,而不在外部。

(5)陈力就列

陈力:

贡献才力。

就列:

担任职位或官职。

谓根据自己的才力就任相应的官职。

(6)开柙出虎

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7)大动干戈

干戈:

古代两种兵器。

原指进行战争。

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3.均寡二字

“寡、贫二字传写互易,此本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贫以财言,不均亦以财言,财宜乎均,不均,则不如无财矣,故不患贫而患不均也。

寡以人言,不安亦以人言,人宜乎安,不安,则不如无人矣,故不患寡而患不安也。

下文云“均无贫”,此承上句言。

又云“和无寡,安无倾”,此承下句言。

观“均无贫”之一语,可知此文之误易矣。

《春秋繁露·度制篇》引孔子曰:

“不患贫而患不均。

”可据以订正。

”(俞樾《群经平议》)

4、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朱熹《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的原意的。

“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

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

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

“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5、再次小结孔子的“富民”政策

富与教:

主张先富后教,不是只富不教

富与信:

去食留信

民富与君富:

藏富于民均无贫

6、“藏富于民”思想的作用?

反对强征暴敛,主张藏富于民(“庶之富之”),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传统之一。

它对政府过头的财政搜刮、苛征重赋,有时可起某种缓冲、制衡的作用。

尽管“百代皆沿秦制”(毛泽东),政制和政策基本上的中央集仅的绝对专制的皇权体系,以强制性的剥削、强迫为特征,但儒学的温情脉脉,强调“爱民如子”“宽徭薄税”总是作为

这一体系的补充、制衡、解毒而起着某种平衡作用。

(三)12.7章节中提到“民无信不立”,那么除了“富民”,怎样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1.5

这一部分,孔子谈的是为政者正己的问题。

此处的正己包括三个方面:

1.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并且守信用。

2.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

3.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性,不妨其生业。

13.6

1.虽:

即使

2.分析

这一章讲的是正己。

言教不如身教,自古而然。

我们须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

司马迁为李广父子作《李将军传》,描写李广这个人,嘴很笨,好像乡巴佬,但身先士卒,忠勇可感,其中就引用了这段话。

李广带兵,与程不识不同,靠的不是军法军令,严加管束,而是身先士卒,有个人魅力。

12.19

1.无道,有道:

形容词作名词,不守道义的人,道德高尚的人。

2.就:

靠拢,接近。

3.风,草:

名词作动词,好比风,好比草。

4.成语:

风行草偃

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

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5.分析

这一章,孔子强调的仍然是正己、教民的问题,这里他指出政治责任在上而不在下。

不主张“杀”,而主张端正自己,从而教化百姓,“子欲善而民善矣”。

杀人的政治不得民心,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的秦始皇,外国的希特勒,均以杀戮为手段推行其政治,最终都留下千古骂名。

2.20

1.劝:

努力

2.忠以劝:

以,而,并且

3.临之以庄:

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4.善、不能:

形容词作名词。

优秀的人,能力差的人。

这一章谈到的是正己、教民、举贤的问题。

要使百姓敬、忠并且劝,即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为政者应该“临之以庄”,即用庄重的态度面对百姓,作为统治者能恭庄严肃地对待百姓,百姓自然也会敬其上,这是人心美德相互间的感应。

其次,为政者应该“孝慈”,即对父母孝顺,对幼小慈爱,这样百姓自然也是忠于上,对统治者尽心竭力。

最后,为政者应该“举贤而教不能”,即先用优秀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这都体现了统治者爱民、正公的一面,那么百姓自然会劝勉努力,以奉其上。

这三个方面,重在指出为政者教民,首在于正己,举贤。

也就是前一章讲到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5

1.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主谓倒装。

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主谓倒装的作用是表达强烈感情。

2.分析

孔子为什么赞扬南宫适?

南宫适托古代的事来问孔子,中心思想是当今尚力不尚德,但按之历史,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

因之孔子称赞他。

这部分讲的还是正己。

强调领导者的德行,逞力量者,穷兵黩武,常自食其果,南宫适之言深合孔子之意。

3.南宫适

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论语·公治长》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公治长》

译:

孔子评论南容说:

“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

”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先进》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诗·大雅·抑》

孔子之兄叫孟皮,此时孟皮已死,孔子替他女儿主婚。

【注释】

白圭:

白圭指《诗经·大雅·抑之》的诗句: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

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

”的诗句。

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

儒家从孔子开始,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

因为,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去,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

希望人们言语要谨慎。

这里,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表明他很欣赏南容的慎言。

16.1

这一章讲的也是正己问题。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这是论语中非常有名,字数最长的一篇。

小结:

13.613.92.20这三章讲的都是“正己”的问题。

1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19“子欲善而民善矣.”

2.20“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14.5尚德不尚力

第三课时

探讨问题:

一、归纳孔子的德治思想

1.正己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

正己也可以包括几个方面:

(1)身正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

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格物,就是接触万事万物、投身实践;

致知,是学习、理解和掌握反映万事万物之理的知识;

诚意,是把知识转化为意识与信念;

正心,是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修身,就是自我完善或全面完善自我;

齐家,是家庭和睦与兴旺;

治国,是为民、为国作贡献;

平天下,是建设一个祥和、昌盛的社会与太平的天下。

在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目”的全过程中,前“四目”格、致、诚、正,是“内修”,是内修于己以达到自我完善“内圣”的过程;后“三目”治、齐、平,是“外修”,是外施于人、于家、于国、于社会,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外王”的过程。

这就是一些学者概括的“内圣与外王“的成熟过程”。

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

”(12.19)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20)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6.1)

孔子主张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

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

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

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

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

(2)守信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7)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

(3)尚德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12.19)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14.5)

2.富民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

”(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6.1)

3.教民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13.9)教什么?

教之以礼、信、孝悌。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

在这方面,孔子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相传他弟子三千,其中贤者72人。

4.举贤去恶

当冉求为季氏搜刮民财增加他的财富时,他们召集他的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此刻孔子认为冉求是个恶人,须去恶,才能实施德政。

在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中,孔了强调“举善而教不能”,也反映了他的举贤思想。

二、思考:

“德治”与“法治”的区别?

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补充资料: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

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

隐栝之道用也。

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

何则?

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

何则?

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

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韩非子·显学》

译文: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

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

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

定要依靠自然挺直的箭杆。

几千年也造不出箭来;定要依靠自然长成的圆木,几万年也造不成车轮。

自然长成的直杆和圆木,既然千年万载也没有一个,那为什么大家还都能有车坐、还都能射箭打猎呢?

因为应用了加上木材的工具和方法。

虽然也有不经过加工就自然合用的直杆和圆木,但好工匠是不看重的。

为什么呢?

因为要坐车的不是一个人,射箭打猎也不是只发一箭。

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

为什么呢?

因为国法不可丧失,而所要统治的也不是一个人。

所以有办法的君主,不随和偶然的天生善行,而推行必然的政治措施。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利用本课“拓展资料(四)”的材料,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与孔子这里的德治思想作简要对比。

春秋战国是礼坏乐崩。

礼坏乐崩,结果是政刑繁苛。

秦代政刑繁苛,结果是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造反。

秦政之失,是只讲硬道理,不讲软道理,硬梆梆、赤裸裸。

汉代尊孔,不是放弃硬道理,而是除了硬道理,也讲软道理,懂得如何用软道理包装硬道理,改变形象。

阳儒阴法,软硬兼施,是硬在前,软在后;硬在里,软在外,不能反过来讲。

硬道理还是政刑,法若凝脂。

软道理分四种,一是礼乐,二是道德,三是学问,四是宗教。

皇家有礼仪,文武百官靠道德学问选,老百姓,烧香磕头,也有地方拜。

汉以来的儒术,还有后来的释、道,都是用来弥补政刑之不足。

光有政刑,不能消灭无耻,没有政刑,更不能。

(李零《丧家狗》)

 

三、知识归纳:

(一)古今异义:

1.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

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

古义较今义宽泛。

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

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

但在古代不能自学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贪污腐败,甚至富贵子弟家道中落论为劳动者都叫“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父母宗族蒙羞。

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2.节用而爱人

节约用度,惠爱百姓

3.有事

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

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

古今均为词组。

区别在于“事”所指范围不同。

今天为泛指,可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课文的“事”为特指,只指祭祀、战争等军国大事。

4.以为

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

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课文是“以之为”的省略,在句子结构中,“以”与“为”不直接发生关系。

“以”是介词,把、拿的意思,与后面的“之”组成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为”是动词,做的意思。

现代“以为”是词,认为的意思。

5.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是使动句,“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为代词,指代上文的“远人”。

意为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现代只是借用字面的意思,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句子成了主动句,“之”也已经完全虚化,只有填被音节的作用。

6.分崩离析

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

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

分崩,破裂。

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7.祸起萧墙

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

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8.鸣鼓而攻之

敲起鼓来声讨他。

后这个词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二)成语

1.众星拱辰(或“众星拱北”)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

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后因以比喻四方归向一处。

2.节用爱人

节约用度,厚待生民。

3.陈力就列

陈力:

贡献才力。

就列:

担任职位或官职。

谓根据自己的才力就任相应的官职。

4.开柙出虎

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5.既来之,则安之

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来”、“安”都是使动用法。

“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

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6.分崩离析

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

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

分崩,破裂。

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7.大动干戈

干戈:

古代两种兵器。

原指进行战争。

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8.祸起萧墙

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

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9.季孙之忧

谓忧患将发生在内部,而不在外部。

10.鸣鼓而攻之

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11.风行草偃

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

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三、词类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

“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

2.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二)名词作动词

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2.草上之风

“上”,加

(三)使动用法

1.富之:

使他们富起来。

2.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

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