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50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docx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届高三份考试高三理综物理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

高三理综物理

一、单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5.0分,共25分)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

B.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

C.用力推一个物体,没有推动,原因是物体的惯性太大了

D.高速公路上要限速,是因为车速越大惯性越大

2.在2011年东京体操世锦赛中,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勇夺吊环冠军.其中有一个高难度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两根吊带均处于竖直方向,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两根吊带对称并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如图所示,最后运动员静止不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运动员两手间距离增大过程中,两根吊带的拉力均增大

B.在运动员两手间距离增大过程中,两根吊带拉力的合力增大

C.运动员静止不动时,每根吊带所受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运动员重力的一半

D.运动员静止不动时,每根吊带所受的拉力大小都小于运动员重力的一半

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

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行驶完剩余

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那么汽车在前

路程内速度的大小是(  )

A.25km/hB.34km/hC.35km/hD.38km/h

4.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悬挂于O点.现在两个小球上分别加上水平方向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球上的力大小为F、作用在a球上的力大小为2F,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下列哪幅图(  )

A.

B.

C.

D.

5.如图1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2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图1

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

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小题6.0分,共18分)

6.(多选)2012年6月18日,由林州籍刘洋等三人乘坐的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B.如果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D.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7.(多选)人造地球卫星可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对于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近地点速度一定等于7.9km/s

B.近地点速度一定大于7.9km/s,小于11.2km/s

C.近地点速度可以小于7.9km/s

D.远地点速度一定小于在同高度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8.(多选)F1、F2合力方向竖直向下,若保持F1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保持F2的大小不变,而将F2的方向在竖直平面内转过60°角,合力的方向仍竖直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一定大于F2B.F1可能小于F2

C.F2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D.F1的方向与F2的方向成60°角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9.现利用图示的装置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已知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关系为Ep=

kx2.在图甲中,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有一固定的弹簧P,一物块A(上面固定有一遮光条,总质量为0.1kg)在导轨上,向左推A使其压缩弹簧至某一位置释放,A向右运动,通过气垫导轨上方的一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气垫导轨上固定有刻度尺可读出A的位置坐标.

(1)通过刻度尺可读出弹簧的形变量x=5cm;

(2)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遮光条宽度d=________mm

(3)根据光电门记录的时间t=1.195×10-4s,可知A向左运动的速度v=________(用d,t符号写表达式)

(4)可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Ep=________;

(5)根据关系式Ep=

kx2,可求出劲度系数k=________.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较粗的铜丝和铁丝相隔较近距离插入苹果中,制成了一个苹果电池,现在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来测定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好合适的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记录多组U,I的数据,填入事先设置的表格中,然后逐渐增大铜丝和铁丝插入的深度,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按照插入深度逐渐增加的顺序,利用相应的实验数据,在U-I坐标系中绘制图象,如图乙中的a,b,c所示.

(1)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1.5mA,内阻不计);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1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0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0~5kΩ),该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选填“R1”或“R2”).

(2)某同学根据正确设计的电路将图甲中实物图连接出一部分,请将剩余部分连接起来.

(3)在该实验中,随电极插入的深度增大,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图线b对应的电路中,当外电路总电阻R=2k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W(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的水平向右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时,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这一临界角θ0的大小.

 

12.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该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

 

【物理选修3-3】15分

1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

D.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上端封闭的三通细玻璃管中用水银与活塞封闭了两段温度相同,长度分别为lA=25cm和lB=30cm的理想气体A,B,竖直管中两段水银柱长均为h=15cm,水平管中水银柱足够长,右端和大气相通,大气压强p0=75cmHg.现缓慢抽动玻璃管下端的活塞,使A,B两部分气体体积相同,求活塞下移的距离.

 

【物理选修3-4】15分

14.

(1)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O点开始向正方向运动,经t=0.2s,O点第一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处,某时刻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横波的波速为5m/s

B.质点L与质点N都运动起来后,它们的运动方向总相反

C.在0.2s的时间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1m

D.在t=2.6s时刻,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

E.图示波形图可能是t=1.2s时刻的

(2)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是玻璃砖的横截面,

,BC的长为L,E为BC边的中点。

一束平行于AB的光束从AC边上的某点射入玻璃砖,进入玻璃砖后,在BC边上的E点被反射,EF是该反射光线,一且EF恰与AC平行。

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

②该光束从AC边上射入玻璃砖后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物体惯性大小是由质量量度的,与速度大小无关,选项A、D错误;战斗机甩掉副油箱后减小了质量,减小了惯性,运动状态易改变,提高了灵活性,故选项B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知,不论质量大小,只要合力不为零,则必有加速度,推物体而不动是因为存在摩擦力,故选项C不正确.

2.【答案】A

【解析】运动员两手间距离增大过程中,两吊带拉力的合力始终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G,所以B错,如图,

当两拉力夹角为θ时,拉力F=

,当两手间距离增大过程中,θ增大→cos

减小→拉力F增大,故A对,当人静止时,两拉力夹角达最大值θ.由于

>1,所以F=

>

,拉力大于重力的一半,故C错,D错.

3.【答案】C

【解析】设全程的路程为x,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全程和后

的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

t=

,t2=

则行驶前

路程所用时间为

t1=t-t2=

所以v1=

=35km/h,选项C正确.

4.【答案】C

【解析】设每个球的质量为m,oa与ab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

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甲,根据平衡条件可知,oa绳的方向不可能沿竖直方向,否则整体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

由平衡条件得:

tanα=

,以b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乙,由平衡条件得:

tanβ=

,则α<β.故C正确.

5.【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该同学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增大到2m/s用时t1=

=1s,在加速时间内通过的位移x1=

at

=1m,t2=4s,x2=vt2=8m,已过关卡2,t3=2s时间内x3=4m,关卡打开,t4=5s,x4=vt4=10m,此时关卡关闭,距离关卡4还有1m,到达关卡4还需t5=0.5s,小于2s,所以最先挡住他前进的是关卡4,故C正确.

6.【答案】AB

【解析】卫星本来满足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由于摩擦阻力作用卫星的线速度减小,提供的引力大于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故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即轨道半径将减小,故A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v=

,得轨道高度降低,卫星的线速度增大,故动能将增大,故B正确;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对悬绳或支持物体的压力为0,而地球对他的万有引力提供他随天宫一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C错误;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天宫一号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

7.【答案】CD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星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必须具有的线速度,而对于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在近地点时的线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无关,可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也可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此时的“近地点”离地面的距离较大,不能看成是地面附近),故A,B错误,C正确;卫星在远地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在同高度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否则不可能被“拉向”地面,D正确.

8.【答案】AC

【解析】由于合力始终向下,可知F2与F2′的水平分力相同.故F2与F2′关于水平方向对称.所以F2与水平方向成30°角,设F1与竖直方向成α角,如图所示.对各力进行分解可得:

F1sinα=F2cos30°.①

F1cosα>F2sin30°.②

由①2+②2得:

F

>F

.即F1>F2.

9.【答案】

(2)1.195 (3)

 (4)5J (5)4000N/m

【解析】

(2)由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可知,读数为:

1.0mm+19.5×0.01mm=1.195mm;

(3)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可视为该点的瞬时速度,则有:

v=

(4)物体获得的动能Ek=

mv2=

×0.1×

2J=5J;由能量守恒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物体的动能,即Ep=5J;

(5)由题意可知5=

kx2;

解得:

k=4000N/m.

10.【答案】

(1)R2;

(2)如右图;(3)不变,减小;(4)5×10-4。

【解析】

(1)因为水果电池的电阻较大,故选用电阻值较大的R2来当外电路的电阻;

(2)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分担的电压很小,可以忽略,所以用伏安法测水果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时,电流表采取外接法误差较小,电路的连接如图所示;

(3)由图乙可知,图线与电压轴的交点不变,故电源的电动势是不变的;而插入得越深,图像为a,b,c,则对应的短路电流变大,故电源内阻减小;(4)对于图线b而言,电源的电动势为1.17V,在其上选一点,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6mA时,电压为1.00V,故电源的内阻为r=

=283.3Ω,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

p=

==5.24×10-4W。

11.【答案】

(1)

 

(2)60°

【解析】

(1)“恰能匀速下滑”:

满足mgsin30°=μmgcos30°,解得μ=

.

(2)设斜面倾角为α,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Fcosα=mgsinα+Ff

FN=mgcosα+Fsinα

Ff=μFN

解得:

F=

当cosα-μsinα=0,即

=μ时,F→∞,

即“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此时,临界角θ0=α=60°.

12.【答案】

(1)F=

  

(2)tanθ0=λ

【解析】

(1)拖把头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

根据平衡条件有:

竖直方向上:

Fcosθ+mg=N①,水平方向上:

Fsinθ=f②,根据公式f=μN③,联立可得F=

(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Fsinθ≤λN⑤,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得sinθ-λcosθ≤λ

⑥,当F无限大时,有sinθ-λcosθ≤0⑦,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⑧,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tanθ0=λ.

13.【答案】

(1)BD 

(2)13cm

【解析】

(2)当B部分气体的长度达到lB′=lA=25cm时,气体A,B的体积相同,设下端水银柱长度变为L,对B部分气体

初状态:

p1=p0+h,V1=lBS

末状态:

p2=p0+L,V2=lB′S

由玻意耳定律得:

(p0+h)lBS=(p0+L)lB′S

代入数据解得L=33cm

则活塞下移的距离为x=(lB′+L)-(lB+h)

代入数据解得x=13cm.

14.【答案】

(1)ADE

(2)①

;②

【解析】

(1)t=0时刻,O点开始向正方向运动,经t=0.2s,O点第一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处,可知周期为0.8s,由图可知:

波长λ=4m,该横波的波速为5m/s,故A正确;当质点L在波峰时,N在波谷,这两点的速度都为0,不能说它们的运动方向总相反,故B错误;在0.2s的时间内(也就是T/4内),M通过的路程不可能是1m,它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随波运动的,故C错误;波从O点传到M点所用时间t0=3/5s=0.6s,所以在t=2.6s时刻,M点运动了2s,也就是运动了5T/2,故在t=2.6s时刻,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正确;图示波形图,波传播的距离可能是6m,所以可能是t=6/5s=1.2s时刻的,故E正确。

(2)①作出光路图,

光线在AC面上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则折射率

②因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所以光线在在F点发生全反射,在E,H点不能发生全反射。

该光束经一次反射后,到紧接着的一次射出玻璃砖发生在H点,则时间为

联立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