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350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docx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DOC

镍氢电池充电电压

发表时间:

11-09-05

日常使用的1.2V镍氢电池,其充满电压通常为1.4V,放电终止电压是0.9V。

   这就意味着,镍氢电池在放电到0.9V时已经不便使用,应该充电了。

因此,0.9V既是放电时的终止电压,也可以看作是镍氢电池充电的起始电压。

实用中,因为0.9V之后的镍氢电池还有一些小电流存在,所以,有的镍氢电池将起始电压设置为0.8V也是可行的。

   镍氢电池充满后的电压在1.4V左右,这可以视为其最高电压,但个体电池也要视具体充电方式而定。

   一种情况是以恒压充电,比较老式的充电方式仍然这样设置,一般都是设置为1.4V,但这样的后果有可能是电池到达1.4V可能还没有充饱,在这种情况下,镍氢电池充电终止电压就不是镍氢电池饱和电压。

   上述缺陷主要是由充电电流引起的,大电流充电有可能在1.4V时并未满电。

从充电曲线上来看,有些以1C充电的镍氢电池容量到达100%的电压可以达到目的1.53V,然后,然后在这一电压下转头向下再恢复到1.4V附近,因此,1.53V成为充电最高电压,镍氢电池充电器往往通过这个特点,把拐点电压出现设置为充电截止时间。

   大电流与小电流充电对充电电压的比较是:

小电流在较低电压值就可以充满电,而且在满电后的充电仍能缓慢地提升电压,相反,1C以上的大电流在满电状态下继续充电,电压不升反降。

所以,在电压达到一定高度(如1.36V)后,采用0.3C左右的小电流充电是较为合理的。

   恒流充电法采用了温升速率法作为充电结束的判断依据,比如,在0.3C充电条件下,每分钟温度上升2℃就会停止充电,这时的镍氢充电电压一般都在1.4V左右。

镍氢电池电压

根据镍氢电池所处工作阶段,镍氢电池电压分为:

充满电压、额定电压、最低电压,或者说是饱和电压、工作电压、截止电压。

   镍氢电池的额定电压是1.2V,这也是镍氢电池正常工作时的平均电压值,通常,合格的镍氢电池工作电压比较平稳,如果是一直在用的话,会表现为以一个比较稳定的频率形成电压下降过程。

   镍氢电池截止电压为0.9V,有的镍氢充电电池实际可用到0.8V,电压降到0.8V以下,则说明镍氢电池被过放,电池需要修复,如果电池经过修复(通常用0.2C充电1小时的方法修复)仍然未能达到0.8V说明电池失效。

   到达截止电压后应给镍氢电池充电,普通型镍氢电池饱和电压值会因充电电流不同而略有差别,相对小的电流在到达同样电压值时,容量(也就是电量)补偿会多一些,通常,镍氢电池充满电压在1.4V左右。

试验中,因电流不同,镍氢电池充满电时的高电压会出现1.5V,低的也有1.38V。

镍氢电池充电电流

11-09-06镍氢电池充电,如果电流不同,充电效果和对电池的影响都会有比较大的区别。

   表示充电电流大小的是倍率概念,在数值上等于充电电流与电池容量的比值,计量单位是mA。

如标称容量为2000mAh的镍氢电池,如果用1000mA电流充电,充电倍率为0.5C,如果用400mA电流充电,充电倍率为0.2C。

   以单体电池为例,通常认为:

   镍氢电池充电分小电流、标准电流、大电流三种方式,以0.1~0.3C为标准充电电流,小于0.1C是小电流,大于0.3C是大电流。

通常,充电电流不能大于1C。

   小电流充电的好处是保护电池,有轻度过充,但对电池无太大影响;不足是充电时间很长;

   大电流充电的好处是充电时间短;缺点是持续大电流对电池有损伤,影响使用寿命。

   标准充电模式的优点是充电电路简单,充电时间稍长,但这种模式在设计复杂性和照顾电池充电时间上取得了平衡,得到业内的认同。

   镍氢电池组在充电模式的选择上,镍氢电池厂家会有自己的物色产品,有的关注于时间,有的则关注满电程度,还有的从安全角度出发设计小电流充电。

镍氢电池充电注意事项

镍氢电池的不正确充电会对电池性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更加有效地使用镍氢电池,应在充电时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充电的温度,这是所有充电环节中最关键的因素,通常应在镍氢电池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温度(0~45℃)环境中充电,低于规定温度会使电池内部充电不正常,导致电量恢复性能持续下降。

而在高于规定温度的状况下,会出现电池发烫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产生漏液,流出淡黄色的液体;

   2、对电池恒流充电时,开始尽量避免涓流充电,自始至终用涓流充电模式会影响电池特性,特别是导致以后的大电流放电无法启用。

但恒流充电后应该设置涓流充电方式,进行补充充电,以达到完全激活因子,补充损失电量的目的;

   3、单节镍氢电池一使用完最好立即充电,不要先行与其他电池一起充电,因为放完电的镍氢电池放到一定时候容易造成电池过放电,形成极板短路,造成电池永久损坏;

   4、对电池充电最好选择能控制充电电流与时间的智能充电器。

如果是非智能充电器只有靠自己控制充电时间(因为不设置控制措施的普通充电器极易形成过充)。

新电池头三次充电时间一般为:

充电时间=(电池容量/充电器充电电流)×1.5,日常使用的镍氢电池充电时间则为:

充电时间=(电池容量/充电器充电电流)×1.2,因为头三次要完全激活电池因子,故时间长些;

   5、因为普通镍氢电池月自放电率达20~30%,所以,每三个月最好充一次电,意义同上述第3项一样,以免过放的损害;

   6、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电池不能混合充电,充电器与电池充电特性不匹配的也不能混合充电。

镍氢电池第一次充电

镍氢电池出厂后的第一次充电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不要先充电再使用,二是充电多久合适。

   一般情况下,新的镍氢电池只含有少量的电量,这是与镍氢电池较高的自放电速率密切相关的,假如镍氢电池出厂时的带电量为40%,在月自放电率高达30%的情况下,一月后的电量仅有10%,再长一些时间,有些电池就会处于放电态(即没有充电的状态),而且,镍氢电池还有一个特点,即,容量越高,其自放电速率也越大,这样,即使出厂时带电量大一些,经过一定时间后的电量仍然很小。

因此,新电池使用前必须进行首次充电。

   然而,另外一种情况也可以先用后充,2005年开始有低自放电镍氢电池推出市场,国内目前也有一些厂家生产低自放电电池。

但是,由于低自放电镍氢电池的结构复杂,造价要比普通型的贵出很多,因而民用市场上的低自放电镍氢电池比例很小。

正宗品牌的这种电池如果出厂时间较短(如一个月以内),通常带电量还很足,因为充电电池带电量如果在30%以上都可以正常使用,所以,镍氢电池在第一次充电前可以先使用。

   镍氢电池充电一旦开始,就要选择用什么方式充电。

通常认为,第一次充电前的镍氢电池电量很小,所以,应以小电流恒流充电方式为宜,大多数用0.1C倍率充电12~14小时,小电流充电对电池没有负面影响,即使有可能出现一点过充电也没有太大关系。

同时,也可保证电池在充电电压范围内使电池容量100%的得到恢复。

第一次充电也必须充满才能使性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镍氢电池放电放电是向外电路输出电流的过程,镍氢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伴随有电压下降和容量减少现象。

   考核镍氢电池放电效果的是其输出功率占输入功率的比值,也可以近似地换算成输出容量与输入容量的比值。

按照正确方法使用的镍氢电池放完电的总输出功率正常都可以达到输入功率的95%以上,放电效果的差别是因为不同电流和温度下,电池的内、外阻与放电特性会有一定的区别。

   实验显示,镍氢电池放电效率明显受电流和温度影响:

   1、镍氢电池具有良好的低温放电特性,在这方面甚至好于锂电池,即使在-20℃环境温度下,采用大电流(以1C放电速率)放电,放出的电量也能达到标称容量的85%以上。

在4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容量损失可能会达到5~10%。

镍氢电池虽然有良好的低温放电特性,但其工作温度还是在0~40℃之间为宜,毕竟,超出这个温度范围后,电池容量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按照IEC标准,镍氢电池容量是以标准充放电计算的,在这个标准计算中适用的电流是0.2C。

实际上,以0.2C的小电流放电要比用1C放电的容量多出10%以上。

   如果上述两个标准应用的不恰当都会使电池放电时间减少,比如,在上述过低的温度环境下只能放出85%的电量,而电流过大也会使放电效率降低,从而使放电时间缩短。

当然,如果电池在正常工作环境下放电时间明显过短,则要检查是不是电池未被充满电,那就是追溯到镍氢电池充电的问题上了。

镍氢电池过放电

电池放完内部储存的电量,电压到达终止电压值后,继续放电就会造成过放电,镍氢电池也不例外。

   镍氢电池过放的出现一是在使用中,如对镍氢电池持续以较大电流放电就会造成这一现象,这与一些使用者把镍氢电池记忆效应看的过于严重有关,以为电量放的越彻底越好,这是一个误解,镍氢电池记忆效应的存在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容量损失不大,而且可以通过周期性的(比如三个月)完全充放电来进行修复,但是电池使用中的长期过放则会破坏电池结构,使得以后的充电无法进行,相比较而言,过放的这种伤害比记忆效应所造成的部分容量损失对电池的伤害更大。

   另一种过放场景出现在储存过程中的自放电,镍氢电池是所有自放电中最大的,每月自放电率可达20~30%,虽然如此巨大,但由于这时电池体内电流很小,因而不会伴随使用过程中过放电可能出现的发热、发烫现象,电池结构可逆容量的破坏总的来说小得多。

   从电化学原理上来说,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活性物质不可逆使得电池容量明显衰减。

因此,预防镍氢电池过放电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使用效率。

对此,一定要设置好放电终止电压,使镍氢电池在电压下降到0.9V时自动停止放电。

镍氢电池自放电电池不与外电路连接时,由内部自发反应引起的电池容量损失就是电池的自放电,在所有的电池类型中,镍氢电池自放电最大,普通镍氢电池达到30%的自放电率。

   影响镍氢电池自放电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温度影响:

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自放电越大;反之,温度越低,自放电越小;

   2、与电池的带电量有关。

通常,镍氢电池充得越满,自放电率也就越高,这里说的是平均值,当较高电池容量降到较低容量时,它与同等较低容量的其他电池自放电率是一样的;

   3、存放条件的影响。

镍氢电池处在一个导体环境中可能会产生微电流,加快电池的自放电进程,意外原因造成的瞬间大电流通过甚至可能会造成短路。

   电池自放电会造成容量损失,这种损失大部分是可逆的,通过充电行为能够得到补充,可怕的是因此导致的过放电,过放电实际是电池处于少量带电或不带电情况下的储存与工作方式,往往会表现为电池低电压或者零电压,从而形成部分容量的不可逆损失。

   减小自放电是提高镍氢电池性能的重要内容,针对引起自放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

   1、温度环境:

按照IEC规定的规范化的镍氢电池,其储存温度以20±5℃为宜;而其工作温度一般在0~40℃较为理想;

   2、电池应带电储存,因为普通镍氢电池的自放电率高达30%,所以尽量使电池在80%的容量下储存,至少要有40%的电量,因为电池在40%容量下的自放电率会小许多。

如果容量不够,很容易因为忘记补电而使镍氢电池处于过放当中;

   3、存放环境应干净整洁,以防灰尘中含有导体物质而使电池自放电加快。

从机理上讲,自放电大小与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它受热后的不稳定性,易自我分解有关,所以,镍氢电池自放电是由其结构决定而不可避免的,但控制自放电在可逆的范围内则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正确使用而达到,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改善措施外,要及时充电补充自放电造成的电量损失,以使自放电不会发生不可逆反应。

   市场上有一些低自放电镍氢电池,造价较高,但可以在一年后仍保持80%的容量,因而充电次数可以显著减少。

镍氢电池容量镍氢电池与其他充电电池一样,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就是容量。

通常意义上的电池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至截止电压时放出的电量。

IEC61436标准规定了镍氢电池在20±5℃环境下,以0.1C充电16个小时后以0.2C放电至1.0V时所放出的电量为电池的额定容量,这种方法以C5表示,即以5小时率放电模式。

镍氢电池容量单位:

mAh(毫安时)/Ah(安时)。

   镍氢电池容量是由其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上述IEC标准规定的额定容量只是理论容量,在理论容量已定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任何方式都不可能使其超过既有容量。

就特定电池而言,随着电池使用时间和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池容量不可逆转地逐步下降,对于这种容量下降,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不能达到理论容量。

   电池结构相同的镍氢电池具有相同的比容量,比容量是指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电池所给出的容量,分别称之为重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

这就是同一品牌镍氢电池不同型号之间体积越大则重量也越重,容量也越高的缘故。

   例如,某一品牌的5号aa镍氢电池总可以比7号aaa镍氢电池的容量做的更大。

市场上有一些号称高容量的电池,其中有真假之别。

不同品牌同样型号的镍氢电池中,真正的高容量电池应该表现为总输出功率(电流与电压乘积)比普通电池大许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高功率电池采用了高分子材料,其电极结构主要由AB2构成,这里的A表示钛和钒元素,B表示锆和镍等,区别在于稀土元素的减少,而普通镍氢电池电极结构由稀土为主要元素的AB5构成。

   可见,如果没有高分子材料的加入,电池理论容量是无法提高的,市场上有些并未改性的镍氢电池也自称高容量,其实是以初始容量代替了额定容量。

可能的情况是:

在电极材料中多了增加初始容量的材料,但却以减少电极稳定用的材料为代价,结果就是,初始容量高的电池经过循环几十次使用之后容量迅速衰竭,而初始容量低的电池依然表现出良好性能。

这就是为什么用总输出功率比较进行容量才是科学对比的原因。

   在民用市场上,日系镍氢电池容量仍然比国内的高,有一些国内镍氢电池厂的技术也出现比较大的发展,部分电池产品性能可与国际先进水平。

就单节镍氢电池而言,常用的5号镍氢电池容量可以达到1400mAh,最大的可以达到1600mAh,7号镍氢电池普遍可以达到900mAh。

镍氢电池的应用

镍氢电池应用领域的开拓与镍氢电池技术发展和镍氢电池市场容量的变化结伴而行。

   镍氢电池在日美德等国率先进入产业化,早期镍氢电池的用途主要是在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领域取代镍镉电池,但从1990年代锂离子电池商品化以来,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锂离子电池已经取代镍氢电池占领了便携式电子设备市场;在通讯领域里也迫使镍氢电池基本退出。

   不过,目前镍氢电池的价格低于锂离子电池,而且安全性能也较锂电池优越。

因此,部分笔记本电脑开始重新使用镍氢电池,也因为这两个优势,镍氢电池在电动工具、数码相机、电动车、移动电话中继基地用不间断移动电源等领域也开始部分回归。

   在适用性上,镍氢电池低温性能优越,也适于大电流放电,因此常被装配成镍氢电池组用于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需求。

这方面的应用领域几乎涵盖各行各业。

如:

便携式打印机、移动工具、数码产品;医疗设备、远程通信设备、液晶电视机;通讯仪器、激光器仪器、仪器仪表以及电动玩具等。

   镍氢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大功率、无污染等综合特点也使其适用于作为动力电池使用,一些镍氢电池厂以此开发出动力汽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镍氢电池用途。

这一特点还被延展到军事领域,应用于通信后备电源、空间技术、机器人和潜水艇等。

   在中国,镍氢电池获得更快的发展,2006年,我国生产镍氢电池13亿支,超过日本成为第一生产大国,这是因为我国拥有世界70%的稀土储量,而稀土是镍氢电池负极储氢合金的主要原料。

在上述的应用领域中,镍氢电池的用途体现在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向是移动通信、手提电脑、电动工具和汽车用电池组领域。

镍氢电池规格

规格一词用在镍氢电池的意义不同于日常理解的物理形状,而是对某款镍氢电池全部或部分必要性能与特征的说明,这与镍氢电池参数的功能有些接近。

从实际运用上来看,一方面,有些参数并不必然反映在电池规格上;另一方面,一些需要用试验语言而非数据描述的性能要求,如耐过放、安全性等要体现在规格设计中,就没有相应的参数表达。

规格与参数有个交集。

   一般来说,需要用参数说明的规格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这一部分被统称为规格参数。

   根据上面的定义,对于镍氢电池规格的说明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而镍氢电池厂家的规格书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的。

   一、产品类型:

即什么产品的规格,就镍氢电池而言,一般会以型号、容量、电压等作为限定词,也有的是从产品应用角度,以用电器具为限定词。

这部分通常体现于规格书的开始部分,以《范围》或者《试用范围》作为标题。

如以下描述:

“该承认书适用于镍氢充电电池及其组合电池。

型号H-AAA800mAh(尖头),尺寸:

AAA型”。

就是一种典型的AAA镍氢电池规格表达方式。

   二、规格参数:

通常,厂家会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参数罗列上去,但对于决定电池性能的参数则是必须罗列的,虽然,在规格参数中也包括尺寸、重量等物理性状,但又已经突破了物理性状的范围,这些必须罗列的规格包括:

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内阻、循环寿命、充放电终止电压和充放电最大电流等参数。

   三、试验性鉴定:

在规格书中表现为对上述规格参数测试条件及测试结果的规定,以及不在上述规格参数之列的其他性能及特征的规定。

有些标准及规定可以用参数表示,有些则只能用试验语言进行描述。

如,过放不变形,湿度试验与温度试验无漏液,高空跌落时外观与电池性能正常等。

   由上可知:

镍氢电池规格不仅限于形状大小甚至也不仅限于物理性状,而是客观描述镍氢电池特征与性能的概念,上面三个方面的内容都在《镍氢电池规格书》中得到了体现。

镍氢电池激活

镍氢电池激活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新电池容量激活,二是旧电池去内阻激活。

   对于新电池的激活论述较多,首先要明确,新电池激活的目的是通过激活电池中的活性因子而激发电池活性。

原因在于,镍氢电池的自放电较大,长期中转过程中电量会逐步丧失,从而使电池活性降低,进入休眠状态,如果不进行几次完全的充放电,因为镍氢电池的记忆效应,输出容量是达不到标称容量的。

   具体做法上,通常都是进行3次完全充放电,其中,充电模式以0.1C为宜,这是因为电池未激活而带电量少的情况下,大电流充电会造成对电极的伤害。

从理论上说,第一次充电时,如果电池带电量大于40%(厂家一般是按照出厂日期来进行说明的)可以先用后充,反之,小于40%则先充后用。

实际应用中,新出品电池都有使用说明,可按厂家指导操作。

容量完全达标可能要经过至少3次的完全充放电,有的被要求长达5次,因为第一次充电后可用电量或许只有标称容量的1/3。

   在用的旧镍氢电池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容量会有下降,同时,影响容量有效输出的还有内部电极产生氧化层使电池内阻升高,容量下降是不可逆的,因而减少电池内阻是激活旧镍氢电池的关键,否则,旧镍氢电池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启动大电流的用电器具了。

   对这种内阻已经升高的镍氢电池使用大电流放电即能激活,实用中通常进行短路试验。

在短路中,电流会由小变大,镍氢电池也会慢慢发热,当电池体达到40℃时停止放电,待温度恢复正常,再次短路放电,经过这种循环,直到电池电压降到1.0V时完成短路放电过程。

有些内阻不是很大的镍氢电池可能经过一次放电就能正常使用了,因而不需要循环短路。

   需要指出的是,激活新旧镍氢电池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而,千万不能把短路实验用于新电池激活。

镍氢电池保养

镍氢电池保养的目的是通过科学方法提高电池总输出功率,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电池使用效率。

镍氢电池保养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有效使用,二是日常维护,三是正确储存。

   一、有效使用:

   1、新电池须激活:

新电池需要进行3-5次的完全充放电才能激活内部因子,激发电池活性,使电池释放出最多的能量,这种多次的完全充放电行为就是激活;

   2、慎选充电器,避免过充,不要混用不匹配的充电器和镍氢电池;

   3、严守电池操作规程,杜绝过放;

   4、使用长久的镍氢电池也要重新激活,以克服不断增加的内阻;

   5、充电和工作时不要混用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镍氢电池。

   二、日常维护:

   1、尽量不使电池发生磕碰或者其他硬伤;

   2、长时间不用的电池要记得及时补电,因为,镍氢电池的自放电是所有电池中最大的;

3、基于与上述第二条同样的理由,在决定电池准备长期存放之前,应充好电,最好有40~60%的带电量;

   4、多加爱惜,勤加擦拭,避免电池锈蚀或腐蚀,延缓电池老化过程。

   三、正确储存:

   1、储存温度:

0~40℃;

   2、储存条件:

   干净,避免灰尘及导体接触,防止短路;干燥,应按IEC规定的标准,将电池周边的湿度保持在65±20%的范围以内;专区、专柜保管,甚至充电时也最好设置专区,充电专区的意义在于营造一个有效的散热环境。

   上述三个阶段的保养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可以多个保养措施并用,只要能够认真实施起来,就可以达到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提高镍氢充电电池使用寿命的保养目的。

镍氢电池型号及尺寸

镍氢电池型号是从镍氢电池类别、规格和大小的角度对电池作出说明的概念,它回答了镍氢电池是什么样的问题。

   例如,3A镍氢电池包括了三个意思:

1、aaa规格型号;2、镍氢电池;3、其公称尺寸为:

高度43.5mm,直径10.0mm。

   可见,在确定镍氢电池身份后,从感性上对其描述离不开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字内容,二是数字内容。

aa镍氢电池也可以说成为五号镍氢电池,二者都是用文字进行描述的,只是一为英文,一为汉语。

而公称尺寸就是所谓的数字内容了。

   镍氢电池的基本型号有七种,它们分别是根据电池使用的钢壳外径和高度来加以区分的,具体如下:

   1、AAA型:

43.5mm(高度)*10.0mm(直径)

   2、AA型:

50.0mm(高度)*14.0mm(直径)

   3、A型:

50.0mm(高度)*17.0mm(直径)

   4、SC型:

43.0mm(高度)*23.0mm(直径)

   5、C型:

50.0mm(高度)*26.0mm(直径)

   6、D型:

60.0mm(高度)*32.5mm(直径)

   7、F型:

90.0mm(高度)*32.5mm(直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用电器具的不同,镍氢电池被要求制作成不规则型号,这些不规则型号有上千种之多。

   例如,2/3AAA镍氢电池的标准尺寸是:

高度为43.5×(2/3)=29(mm),直径不变。

但这个高度却会因应用的需要而成为30mm或更高,也可以28mm或更短,从而形成千差万别的电池形状,不过,有一点是不变的:

直径只被允许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

镍氢电池种类

镍氢电池可以根据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类,除了标准型或者通用型镍氢电池外,从特殊的使用效果来看,既有高倍率型,也有高容量型,还有低温和高温型。

一般来说,上述镍氢电池种类放到一块,就构成了镍氢电池的性能分类。

   1、标准型:

具有镍氢电池的一般标准,这些标准由以下特点组成:

(1)、使用寿命应在500~1000次之间,

(2)、密封防漏,使镍氢电池成为免维护电池,同时,在使用和储存的正常状态下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3)、性能稳定,可以在很宽的湿度和温度范围内使用,电池内阻低,大电流放电后仍然有稳定的电压,(4)、适用范围:

应急灯、无绳电话、便携电话、遥控器、电子辞典、玩具等,无特殊要求的移动电源几乎都可使用。

   2、高容量型(S型):

除了具有标准型电池的特点外,由于是选用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构成电池,采取了严格的生产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