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843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docx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

学习笔记——审计应知

审计监督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的经济监督。

我国的审计监督,是以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为主,以部门审计、单位审计的内部审计机构为助手,以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审计为辅助力量,构成了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这份材料,是根据本人从事注册会计师执业期间,学习的心得,加以整理所成。

供有兴趣的同仁参考。

审计。

原始的意义是查账,审查会计账目有无差错和舞弊,以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真实。

现代审计已不局限于传统的查账而扩展为,管理审计,如:

经济效益审计、内控制度的审计、工程建设项目审计、违反财经纪律和经济犯罪案件的审计等。

现代审计。

现代审计是以“风险导向审计”为核心的对传统审计方法的重大改进。

现代审计的三大基石是:

审计重要性概念、内控制度评估和审计抽样技术。

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

重要性水平的计算一般分为:

变动比率法和固定比率法两种。

(一)、变动比率法按计算的依据不同分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

按总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依据国际一些著名的会计公司的计算方法计算重要性水平。

表格1本表数据是一些著名的国际会计公司计算重要性水平所使用的。

高于

但低于

重要性

差额

0

30,000

0+0.05900

0

30,000

100,000

1,780+0.03100

n-30,000

100,000

300,000

3,970+0.02140

n-100,000

300,000

1,000,000

8,300+0.01450

n-300,000

1,000,000

3,000,000

18,400+0.01000

n-1,000,000

3,000,000

10,000,000

38,300+0.00670

n-3,000,000

10,000,000

30,000,000

85,500+0.00460

n-10,000,000

30,000,000

100,000,000

178,000+0.00313

n-30,000,000

100,000,000

300,000,000

397,000+0.00214

n-100,000,000

300,000,000

1,000,000,000

826,000+0.00145

n-300,000,000

1,000,000,000

3,000,000,000

1,840,000+0.00100

n-1,000,000,000

3,000,000,000

10,000,000,000

3,830,000+0.00067

n-3,000,000,000

10,000,000,000

30,000,000,000

8,550,000+0.00046

n-10,000,000,000

30,000,000,000

1000,000,000,000

17,800,000+0.00031

n-30,000,000,000

1000,000,000,000

300,000,000,000

39,700,000+0.00021

n-100,000,000,000

300,000,000,000

82,600,000+0.00015

n-300,000,000,000

注:

N——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

按上表资料,计算资产总额为21,348000元的重要性水平如下:

重要性水平=85,500+0.00460×(21,348,000-10,000,000)=137,701元

通常取整数137,000作为重要性水平。

在报表层次之间分配,可按经验判断进行分配。

二是:

按下表简化计算法确定重要性水平。

表格2

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

百分比%

<2,500000

4

<25,000,000

2

<75,000,000

1.5

<125,000,000

1

>125,000,000

0.7

按上表资料计算营业收入为60,000,000元其重要性水平如下:

重要性水平=60,000,000×1.5%=900,000元。

(二)、固定比率法计算重要性水平如下:

表格3

项目

百分比%

适用范围

净利润

5—10

流通企业

资产总额

0.5—1

工业企业

净资产

1

其他行业

营业收入

0.5—1

流通企业

审计风险。

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工作,未能发现会计报表中存在的某些重要反映失实,而签发无保留意见报告的风险。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

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

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它账户或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它账户或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它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错报——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或漏报;

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关系如下: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或AR=IR×CR×DR

根据上述公式在即定的审计风险下,检查风险可推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或DR=AR÷(IR×CR)

实例:

设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为60%,控制风险为40%,计算检查风险如下:

DR=5%÷(60%×40%)=20.8%

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下表

表格4

可险

接的

受评

的估

对检

固查

有风

风险

最低

较低

中等

较低

中等

较高

中等

较高

最高

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亦称“遵循性测试”、“依据性测试”或“依从性验证”。

是指,针对执行内控制度的情况和程度所进行的测试。

用以研究有关控制制度是否得到遵循,遵循程度以及效果如何,以便确定有关业务数据可予信赖的程度,确定深入审查重点,进行实质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的主要方法是:

抽样检查业务证明文件,根据规定的制度重做验证,实地观察制度的遵循情况等。

符合性测试可分为“经济业务测试”和“功能测试”两种。

经济业务测试。

经济业务测试亦称“经济业务实验”或“经济业务验证”。

是“符合性测试”的一种,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各项重要的经济业务所进行的抽查。

抽查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对经济业务从开始到终止进行审查,从而验证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是否相符。

控制功能测试。

控制功能测试亦称“控制机能试验”、“控制功能实验”是“符合性测试”的一种。

是指查明某一控制程序或其关键控制点的实施功能的一种测试,借以考察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的发挥作用。

实质性测试。

亦称“实证性测试”、“实证性试验”、“证实验证”、“大量验证”等。

是指根据“符合性测试”确定的审计重点进行更为深入的验证,搜集确切证据,以便审计人员据以作出审计结论的一种测试。

实质性测试的重点是验证制度所产生的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及合法性。

其主要方法有:

实物盘点、向第三者询证、复算;详细检查某项业务的账户及其余额,进行账账、账证、账表之间的核对;对帐户数字和余额进行分析比较;对重要的比率和趋势进行分析等。

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分析性复核的重点是:

——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比率和趋势;

——核心是通过对上述对象的分析,调查被审计单位的异常变动与差异。

分析性复核的方法:

——简易比较法;将本期金额或比率与以前年度的相关数据或其他相关数据进行的比较;

——比率分析:

是对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项目与其相关的另一项目相比所得的值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要先算出比率,再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构百分比分析:

先计算会计报表各构成要素占有关总额的百分比,再与以前年度或其它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趋势分析:

是对连续若干期会计报表某一项目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其增减变动幅度的分析。

内部控制。

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内部控制包括工作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要素。

(一)、良好的控制环境。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风范;

——企业的组织机构;

——用人政策;

——内部审计机构;

——其他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外部因素。

(二)、健全的会计体系。

——内部凭证制度;

——簿记制度;

——核对制度;

——预算制度;

——资产盘点制度;

——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

(三)、完善的控制程序。

——职责的恰当分离;

——必要的审批手续;

——凭证记录的设计与使用;

——资产和记录的保管;

——业务的独立检查。

内控制度的评价内容和重点。

重点一:

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的程度;

重点二:

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的有效程度。

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评价组织机构有无合理的职责分工;

——评价会计账户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制度和规定,是否能合理有效记录有关经济业务,并便于统驭管理;

——评价会计信息流向是否能使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在会计报表上得到恰当反映;

——评价人员素质,包括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否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风险水平。

审计抽样。

与传统审计相比,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

抽样审计,是指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审计抽样按决策依据不同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按涉及具体范围不同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审计抽样用于“符合性测试”为属性抽样,用于“实质性测试”为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

是从被审计单位的账目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查,以尽可能使样本中的质的特征接近总体中质的特征。

其样本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n=t2×p×(1-p)÷△2

式中:

n——抽查样本数量

△——样本的误差范围

P——预计差错率

t——概率度

上述公式演化为△=tp(1-p)÷n

影响属性抽样三因素:

——预计差错发生率P:

一般用预备抽样法取得的,可在总体中抽查100份样本根据100份样本的差错率确定。

在100份样本中无差错时可按1%确定。

——样本的误差范围△:

预计差错与实际差错之间有一定误差,称为“样本的误差范围”按经验考虑一般预计差错发生率在6%时,误差范围在4%~8%之间,即误差范围在±2%。

保证程度%:

一般在90%~95%之间。

t(概率度)值与保证程度的关系如下表:

表格5

保证程度%

T(概率度)

68.27

±1.00μ

90.00

±1.65μ

95.00

±1.96μ

96.45

±2.00μ

98.00

±2.33μ

99.00

±2.58μ

99.73

±3.00μ

99.90

±3.30μ

抽样风险:

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符合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

抽样风险包括以下各项:

——信赖不足风险。

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

——信赖过渡风险。

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赖的可能性;

——误拒风险。

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并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误受风险。

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的可能性;

——非抽样风险。

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误解审计证据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

——可信赖程度。

预计抽样结果代表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百分比;

——可容忍误差。

是指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所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

样本数量确定后,可选择以下三种方法选取样本:

——随机选择。

是指审计对象总体所有项目按随机规则选取样本;

——系统选择。

是指首先计算选择间隔,确定选择起点,然后按照间隔,顺序选取样本;

——随意选择。

是不考虑金额大小、资料取得的难易程度及个人偏好,以随意的方法选取样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