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082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docx

高中政治步步高第一轮必修1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

[考点展示] 1.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1.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活动中货币执行其基本职能的是(  )

①书店中现代汉语词典标价26元 ②某学生购买一件衣服当场支付200元 ③某职工上缴个人所得税600元④某国向另一国提供500万美元的国际援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①②符合要求.③是支付手段;④是世界货币.

2.下列对于欧元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欧元的本质是货币 ②欧元的发行量以欧盟决定为依据 ③欧元的使用是强制的 ④欧元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①错误,欧元属于纸币;②错误,欧元作为纸币,其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结算方式是(  )

①债券结算 ②银行转账 ③外汇结算 ④现金结算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D

4.下列关于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成反方向变动,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B项正确.

核心考点一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提醒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产生

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

一般等价物

态度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提醒 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固定”,即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并不固定.

图示

3.货币的职能

职能

作用

关键词语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表现商品的价值

“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

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

支付手段

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

“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4·全国Ⅱ,12

2014·全国大纲,24

以商品的基本属性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质量、价格等为素材,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以现实生活中货币的使用为背景,考查货币的本质,辨别货币的职能.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

考向1 商品的基本属性

典例1 (2014·全国大纲)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流通实现“惊险一跃”的原因,题眼是“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其中商品—货币的过程,即卖的过程被称为“惊险一跃”,商品如果卖不出去,就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而卖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故A项符合题意.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B项说法错误;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C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当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就通过货币表现出来,D项说法错误.

跟踪训练1 天津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假冒箱包案,该实体店长期销售、批发假冒名牌箱包,涉案金额上亿元.对于这些假冒名牌箱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如果能交易成功则是商品,不成功则不是商品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生产中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有价值则是商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答案 B

【解析】 一种物品是否成为商品,不是以是否成功交易为标准的,A错误;一种劳动产品,若没有用于交换,则其价值未实现,认为无价值,故不是商品,C错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存在的,D错误.

 辨别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

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2)属性法:

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3)领域法:

必须在流通领域.

考向2 货币的职能

典例2 某日报报道,“国际金价继4月12日暴跌4.1%后,4月15日再次出现断崖式跳水,纽约黄金期货价格最低探至每盎司1356美元,跌幅超过9%”.文中“每盎司黄金1356美元”表示(  )

A.美元的含金量

B.美元在执行计价单位的功能

C.美元充当着黄金交易的“中间人”

D.黄金作为货币在流通

答案 B

【解析】 盎司是计量(重量)单位,每盎司黄金1356美元,是指黄金的标价,因此美元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故选B项.

跟踪训练2 下表是小张8月的收支账单.从账单中可以看出,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时间

项目

金额(元)

8月1日

工资月收入

5000

8月8日

购买月饼一盒

100

8月15日

交房租

1500

8月26日

从银行取出利息

500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B

 判断货币职能的技巧

(1)价值尺度:

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

(2)流通手段:

常用“购买”“买卖”等标志词,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3)支付手段:

常用“还债”“支付工资、利息、水电费、租金、税款”等标志词,即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

失分点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区分不清

提醒 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

矫正训练 王先生在家电超市看中了一台标价5999元的液晶电视,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了5000元人民币.这里的“5999元”和“5000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易错选B,最终支付“5000元”是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不能看到题干有“支付”字样就理解为支付手段.

核心考点二 纸币及其流通

1.纸币的产生和本质

产生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

优点

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本质

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职能

纸币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提醒 纪念币包括金属纪念币和纪念钞(纸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可以与其他流通的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其面额计入市场现金流通量,成为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

2.纸币的发行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提醒 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由纸币的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共同决定的.

(3)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6·全国乙卷,15

2016·北京高考,30

2016·天津高考,4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量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考查影响时一般同时考查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知识,有时也与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结合进行考查.

考向1 货币流通规律

典例1 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

A.5万亿元B.6万亿元

C.7.5万亿元D.10万亿元

答案 B

【解析】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30÷(20÷4)=6(万亿元),正确答案为B.

跟踪训练1 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0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提高20%,实际发行货币25万亿元.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国物价水平(  )

A.上涨25%B.上涨20%

C.下降20%D.下降25%

答案 A

【解析】 由题中条件可计算出今年该国需要的货币量为100×(1+20%)/(100÷20)×(1+20%)=20(万亿元).设该国今年物价变化率为X,则可以列出等式:

20×(1+X)=25,计算出X=25%,故选A.

考向2 纸币发行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典例2 (2016·全国乙卷)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

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产能利用率不足意味着产能过剩,对应①;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会使企业投资减少、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下降,对应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减少使消费低迷、消费品价格走低,对应②;消费低迷使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引发通货紧缩,对应③.答案为A.

跟踪训练2 (2016·北京高考)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

①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 ②改变了用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 ③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 ④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三个国家的方案都体现了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所以①当选;“一元券硬币化工程”减少纸币的磨损,“无现金社会”减少现金使用,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0,减少货币发行,都有利于方便交易,且都可以降低货币使用成本,所以④当选;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没有改变商品价格,且与稳定物价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故②③排除.

失分点1 错误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实质

提醒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即供过于求.

矫正训练1 (2016·天津高考)2016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息5000元,同期二人所在的国家通货膨胀率为7%,这意味着(  )

A.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B.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C.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

D.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

答案 D

【解析】 通货膨胀为7%说明价格上涨,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A不选;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这与民间借贷无关,B不选;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把这个公式变一下就可以得到: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即一年前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需要107000元才能买到,而M先生收到的本息是105000元,所以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故答案选D.

失分点2 混淆通货膨胀率与纸币贬值率

提醒 

(1)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2)其变换形式分别为:

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价-原价)/原价;纸币贬值率=(现价-原价)/现价.

矫正训练2 假定2015年9月用10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0件甲商品,但此后物价一路上涨,到2016年9月,用1000元人民币只能买80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货币贬值________,物价上涨________(  )

A.25% 20%B.20% 20%

C.20% 25%D.25% 25%

答案 C

【解析】 2015年9月甲商品价格为10元,2016年9月甲商品价格为12.5元.货币贬值率=(12.5-10)/12.5=20%,物价上涨率=(12.5-10)/10=25%.

核心考点三 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结算工具:

信用卡和支票

信用卡

支票

功能

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

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种类

一般信用卡和银行信用卡

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优点

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减少商品贸易中大量现金结算的麻烦,促进商品贸易,保证结算安全

适用范围

日常生活消费

商品贸易结算

提醒 信用卡作为先进的支付工具,可以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支票作为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不可以用于购物消费,不能执行货币的职能.

2.外汇和汇率

(1)含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快速判断汇率的升降

外币

外汇汇率

本币

本币汇率

单位外币兑换本币增多

升值↑

升高↑

贬值↓

跌落↓

单位外币兑换本币减少

贬值↓

跌落↓

升值↑

升高↑

提醒 同种同向(同一种货币的币值与汇率呈同向变动),异种反向(不同货币的币值与汇率呈反向变动).

(3)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影响

3.人民币的国际化

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积极影响

①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②减少外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③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消极影响

①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②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③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6·全国甲卷,13

2015·全国Ⅰ,15

2013·全国Ⅰ,13

常常以人民币币值及汇率变动为背景,考查汇率的变动方向及对我国生产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影响,或综合考查汇率与结算方式的知识,或以计算题形式综合考查汇率与通货膨胀等方面的知识.人民币的国际化是近两年考查的又一热点.

考向1 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典例1 (2015·全国Ⅰ)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相对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故①符合题意;人民币贬值不利于进口,会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是消极方面,不符合题意“积极的方面”,故③排除;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提升我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故②符合题意;美元升值,不一定能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而且不利于中国“走出去”,故④排除.答案选A.

跟踪训练1 王某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答案 A

【解析】 人民币持续升值,意味着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购买力提高.所以对此产品应该延期购买,并用信用卡结算,这样会节省费用,故排除B、C、D,答案为A.

考向2 有关汇率的计算

典例2 假设2015年2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6.15元人民币,2016年2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6.39元人民币.同期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75%,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为0.75%.小清持有1万美元,于2015年2月26日采用定期一年的方式存入银行,到期后她使用美元存储会比使用人民币存储(  )

A.多收益1188元B.少收益1188元

C.少收益186美元D.多收益199美元

答案 A

【解析】 如果使用美元存储,到期小清获得的本息合计为10000×0.75%×1+10000=10075(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为10075×6.39=64379.25(元);如果使用人民币存储,先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为10000×6.15=61500(元),到期小清获得的本息合计为61500×2.75%×1+61500=63191.25(元).因此,小清使用美元存储比使用人民币存储多获得收益64379.25-63191.25=1188(元).若兑换成美元,用美元存储比使用人民币存储多获得收益1188÷6.39≈186(美元).答案选A.

跟踪训练2 M国货币一年中对内贬值8%,对美元升值4%(年初汇率为1∶6),则一件一年前国内标价10元的商品,现在(  )

A.国内价格为9.20元,国际市场标价1.59美元

B.国内价格为10.87元,国际市场标价1.73美元

C.国内价格为10.80元,国际市场标价1.87美元

D.国内价格为12.50元,国际市场标价2.17美元

答案 B

【解析】 国内价格为10÷(1-8%)=10.87元,对美元升值后的汇率为1∶6÷(1+4%),所以,国际市场价格为10÷[6÷(1+4%)]=1.73美元.

 汇率(币值)变化涉及的相关计算

(1)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是m∶n.

①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

②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y%).

③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1+y%).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是m∶n.

①若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升值(贬值)x%,则M国与N国的汇率为m∶

.

②若M国货币升值(贬值)x%,N国币值不变,则M国与N国的汇率为

∶n.

考向3 人民币的国际化

典例3 (2016·全国甲卷)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  )

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 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一种,意味着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地位提升,答案为A.影响汇率与外汇储备安全的因素很多,③④夸大了人民币入篮的作用.

跟踪训练3 (2015·山东高考)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0.51万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6.55万亿元.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  )

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答案 A

【解析】 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不仅可以简化手续,而且由于不存在外币折算,又可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A符合题意.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而自身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故B错误.人民币结算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但认为会加快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则夸大了人民币结算的影响;人民币结算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但人民币的国际市场购买力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不是人民币结算带来的影响,C、D不符合题意.

失分点1 移动支付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提醒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移动支付会使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但不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矫正训练1 (2016·海南高考)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

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②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③货币周转次数减少 ④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移动支付的出现,将会减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①②正确;移动支付可直接支付到位,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进而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加,③错误;移动支付并不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

失分点2 把本币汇率与外币汇率混同

提醒 汇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币单位叫本币汇率,二是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币单位叫外币汇率.外币汇率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反向的.

矫正训练2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

2016年9月25日,100美元兑换638.16元人民币;2016年10月25日,100美元兑换662.47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 C

【解析】 相对于2016年9月25日,2016年10月25日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增多了,美元汇率升高,即美元升值,人民币汇率跌落,人民币贬值,C项正确.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汇率方面的政策相对稳健.2016年2月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时,李克强重申对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承诺:

“人民币不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