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京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173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腔京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京腔京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京腔京韵.docx

《京腔京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腔京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京腔京韵.docx

京腔京韵

第三单元京腔京韵

教学内容:

1.听:

《京调》(笛子与乐队)、《门前情思大碗茶》、《京剧锣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唱:

《甘洒热血写春秋》、《梨园英秀》

3.动:

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歌表演《梨园英秀》、露一手“京剧身段表演”

4.拓展:

西皮、二黄;京剧脸谱欣赏

教学目标:

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歌曲、戏曲、乐曲。

能有兴趣地聆听本单元所欣赏的一些戏曲、乐曲。

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并尝试表现出来。

3.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独特表现力。

教学重点:

以“京腔京韵”为主线,通过欣赏、学唱与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并带孩子们尝试、模仿,走进不常涉猎的祖国戏曲艺术宝库,唤起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材分析:

1.《京调》(笛子与乐队)

这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队。

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乐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引子+ABABA+尾声。

2.京剧锣鼓

京剧锣鼓的基本乐器包括:

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

鼓板在京剧乐队中是起指挥作用的乐器。

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都离不开它。

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用来加强节奏,制造气氛。

“急急风”是京剧常用的一种锣鼓点,常被用来表现人物的奔跑、战斗、撕打等急促紧张激烈的场面。

3.前门情思大碗茶

这是一首具有京腔风格的创作歌曲。

它通过归国华侨回忆儿时在北京生活时的往事及对大碗茶的情思,表达了远方游子祖祖辈辈对祖国故乡北京的无限爱恋之情。

歌曲的旋律吸收了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运用大鼓,吐字运腔的装饰手法,体现说唱风味,字正腔圆,声声入耳。

在伴奏中使用电子合成器模仿三弦、琵琶等音色,使歌曲京味十足,韵味无穷。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在原歌的基础上,渗入京剧的音调改编的创作歌曲。

这种创作者借用或化用戏曲音乐作为素材创作而成的歌曲称为戏歌。

它保持了原歌的特征音调,又打破了歌曲规整的节奏,以抑扬长短的错落,加入京剧“西皮腔”的乐汇,戏曲化地倾吐人民对共产党的热爱。

5.京剧唱腔

京剧唱腔是板腔体,“西皮”是腔(旋律),“流水”是板(节拍),西皮腔,京胡用6、3定弦,上下句结构,旦腔落在6、5上。

“西皮”和“二黄”本是京剧中两种不同的声腔。

“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西皮流水曲调流畅,旋律琅琅上口。

西皮的主要板式有:

导板、慢板、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等等。

而其中的“流水”是快板的一种,为西皮腔下有板无眼的板式,结构紧凑,叙说性强。

这段西皮流水是传统戏《苏三起解》中的一个旦角唱段,脍炙人口,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6.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故事取材于曲波的同名小说《林海雪原》。

侦察排长杨子荣主动请命乔扮土匪胡彪,以献联络图为名打入威虎山匪窟。

这个唱段是杨子荣在百鸡宴上胜利前的演唱,唱出了信心与英雄气概。

《甘洒热血写春秋》属于老生行当的唱腔,与旦角唱腔旋律不同,上下句落音在2、1上,用大嗓唱,加上锣鼓伴奏烘托,更显刚强有力。

此段为“快二六”,这也是快板的一种,一气呵成,犹如蓄势后拉开闸门,将戏曲推向高潮。

课时安排

课时

拓展

第一课时

《京调》

(笛子与乐队)

我的创造:

填词演

唱西皮流水旋律

西皮、二黄

第二课时

《门前情思

大碗茶》

《甘洒热血写春秋》

第三课时

《京剧锣鼓》

《梨园英秀》

京剧脸谱欣赏

第四课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露一手:

京剧身段表演

第五课时

复习、综合测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京调》(笛子与乐队)

2.动:

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3.拓展:

西皮、二黄

教学课时目标:

1.通过听、动的音乐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京剧中“西皮”、“二黄”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起源于形成的历史知识。

教学难点:

认识“西皮”、“二黄”声腔与板式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听:

《京调》(笛子与乐队)

1.导入:

老师唱京剧选段问学生,老师唱的是什么戏曲种类?

——京剧。

2.讲述:

简介京剧知识。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乾隆帝祝寿。

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

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

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

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3.听《苏三起解》的伴奏音乐,感受京剧的韵味。

4.讲解:

“西皮”、二黄”知识。

(西皮、二黄是京剧中两种不同声腔。

西皮定弦为“6-3”;二黄定弦为“5-2”。

西皮唱腔脱胎于梆子腔,故而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

二黄唱腔源于南方剧种,其南方音乐特色较为突出。

板式决定唱腔的节拍和速度,西皮有原版、慢板、流水、快板、导板、二六和散板。

流水和快板都是1/4拍,快板比流水快一点。

西皮流水的旋律比较流畅,比较容易上口。

5.听:

播放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京调》。

简介,乐曲的音乐源自《苏三起解》这个唱腔。

6.对比京胡与竹笛音色的差别、演奏风格的差别。

7.逐段听赏:

听辨不同段落的情绪、色彩。

第一部分主题:

曲笛吹出清脆明亮的京剧曲牌,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第二部分主题:

笛子模仿唱腔,舒展、柔美的音调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第三部分主题: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三.学唱《西皮流水》

1.视唱:

跟着老师一道进行“西皮流水”旋律的视唱。

反复几遍,开始速度可放慢一些。

然后再试着跟伴奏音乐唱一唱。

2.我的创造:

试着在有色快的乐谱上填写歌词,唱一唱,并起个名字。

(建议起名:

“京剧艺术源流长”)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门前情思大碗茶》

2.唱:

《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课时目标:

1.通过欣赏《门前情思大碗茶》,让学生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魅力,激发学生

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热爱之情。

2.学唱京剧唱腔《甘洒热血写春秋》,增强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巩固所学习的京剧知识—西皮

教学重点:

感受京腔京味的《门前情思大碗茶》。

教学难点:

学唱京剧唱腔《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听:

《门前情思大碗茶》

1.导入:

“寻找老北京”介绍北京的民俗、民风。

(旧时北京最热闹的地方有前门、北海、琉璃厂…….这里有卖豆汁、窝头、大碗茶的,还有玩杂耍的、说书的、聊天的、遛鸟的、卖杂货的……。

2.结合课件,播放歌曲《门前情思大碗茶》,请学生说说听后和看后的的感受。

(书中插图左右分别为民间艺术---京韵大鼓、双簧。

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描

述了前门旧时情景,今天海外归来的心情。

3.讲述:

歌曲韵味隽永,旋律有着京韵大鼓的特点,曾有多位歌唱家用民族、通俗等不同的演唱方式演绎过,已成为海内外中国人怀家乡、念故土、爱家园的一首著名歌曲。

4.再听一遍,进一步感受“京腔京韵”的魅力。

三.唱:

《甘洒热血写春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京剧知识,今天让我们再学唱一段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唱腔《甘洒热血写春秋》。

简介剧情。

(《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六场“打进匪窟”中杨子荣所唱的一段西皮快二六。

《智取威虎山》大概情节是:

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某团参谋长少剑波率小分队进剿盘踞于威虎山的座山雕匪帮。

威虎山地势险恶,侦察排长杨子荣主动请命乔扮土匪胡彪,以献联络图为名打入匪窟。

在百鸡宴前夕,只剩栾平,巧送情报,最后与参谋长率领的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匪徒。

2.听:

播放唱段。

请学生说说唱段的角色是京剧中的什么行当?

唱段表现了角色怎样的形象?

(唱段角色:

是京剧中“武生”行当。

表现了杨子荣沉着镇定、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

3.学唱: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要让学生多听、多读,掌握京剧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要特别注意长音拖腔时值的控制,学会自由反复记号的运用。

4.露一手:

向学生演示唱段中的笑声,让学生来模仿表演。

(笑声-要由慢到快充满必胜的自信心。

5.唱:

唱《西皮流水》。

回味传统唱腔的韵味。

6.对比:

引导学生说说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区别。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京剧锣鼓》

2.唱:

《梨园英秀》

3.动:

歌表演《梨园英秀》

4.拓展:

京剧脸谱欣赏

教学课时目标:

1.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

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

2.通过京剧脸谱欣赏,引导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听赏《京剧锣鼓》,对国粹京剧艺术能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唱说唱形式的京歌《梨园英秀》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听:

《京剧锣鼓》

1.结合课件介绍:

京剧打击乐器,讲述它们在戏剧中的作用。

戏曲中的打击乐器:

板鼓、板子——是乐队的指挥,声音非常清脆,没有余音。

在锣鼓谱中念作“打”、“八”;

镗锣、钹——音色明亮,有余音;

大锣——音色低沉,余音很长。

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唱、念、做、打都离不了它。

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作用是加强节奏,营造气氛。

京剧中有许多“锣鼓经”,分:

开唱锣鼓、身段锣鼓和开场锣鼓。

“急急风”一般为演员上场前的开戏锣鼓,十分有特色。

2.听:

聆听锣鼓“急急风”音响效果。

3.念:

念一念“急急风”的锣鼓经。

(八大|仓才|仓才|仓才|仓才|……|八大.|仓‖)

三.唱:

《梨园英秀》

1.导入:

《梨园英秀》是一首融合了京剧元素的儿童歌曲,由著名作曲家孟庆华作词、作曲。

歌曲融合了锣鼓经、数板、西皮音调等诸多元素。

2.初听:

静心聆听,寻找曲中京剧的特点。

(京剧特点:

锣鼓经、西皮风格旋律、数板。

3.学唱: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将锣鼓经拎出来专门念一念,数板部分也要跟上节奏。

在唱中体味京剧的韵味。

4.露一手:

学几个戏曲的基本动作,练一练数板的技巧,边唱边表演。

四.拓展:

京剧脸谱欣赏

1.看:

展示京剧脸谱。

让学生对京剧脸谱有直观的认识。

2.介绍:

有关京剧脸谱知识。

(1)生行 ——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妆为俊扮为其特点。

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种类。

 

(2)旦行 ——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3)净行 ——指那些面部勾画脸谱的男性形象,有正净、副净、武净和毛净之分。

(4)丑行 ——指那些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的人物,有男性也有女性。

男性多在鼻眼间勾画豆腐块状脸谱,故又称“小花脸”。

有文丑、武丑、女丑之分。

 

3.动: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脸谱画一画。

(省略)

五.课堂小结

课后记录: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唱:

复习《甘洒热血写春秋》、《梨园英秀》

3.动:

露一手“京剧身段表演”

教学课时目标:

1.通过欣赏戏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

2.通过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感受京剧中的独特表现力。

教学重点:

听赏戏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难点:

学习“京剧身段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听: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导入:

听、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再听戏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师问:

这首歌曲与我们刚才唱的同名歌曲有什么不同感觉?

猜一猜由什么戏曲的曲调演变而来。

3.讲述:

简介戏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一首汲取了京剧旋律风格的一首戏歌。

它借用或化用戏曲音乐作为素材创作

而成的歌曲。

4.听唱:

反复听赏,轻声跟唱,直至学会。

5.小结:

简述戏歌特点。

戏歌是一种新型的歌曲表现形式,是创作者借用或化用戏曲音乐作为素材创作而

成的歌曲。

与我们熟知的歌曲〈美、民、通〉相比,戏歌既有浓郁的地方戏曲韵味,又不失时代流行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三.复习《甘洒热血写春秋》、《梨园英秀》

1.复习巩固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2.复习巩固戏歌《梨园英秀》

四.动:

露一手“京剧身段表演”

1.讲述: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表演由唱、念、做、打四个方面组成的。

作为一个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和语言都必须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所

扮角色的性格和内心情感。

2.示范:

老师示范几个虚拟性的表演动作。

3.模仿:

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后记录: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音乐知识”。

2.综合测试

教学课时目标:

1.通过整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

2.再次欣赏本单元涉及到的京剧片段,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教学重点难点:

以“京腔京韵”为主线,通过进一步欣赏、学唱与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走进不常涉猎的祖国戏曲艺术宝库,唤起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了解音乐知识

1.结合课件,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1)京剧——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

角色可分为: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2)京剧的角色根据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在京剧专门名词里称作“行当”。

行当

类别

小生老生武生

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

正净副净武净

文丑武丑

生行:

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行:

是扮演女性的角色,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净行:

俗称“花脸”,一般扮演男性角色,分正净、副净和武净。

丑行:

又称“三花脸”,多演伶俐幽默或阴险狡猾的角色。

3)身段——是传统戏曲中的专有名词,是传统戏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戏曲唱、念、做、打的“四功”中,不论哪一功都有由内而外、通过形体来表现情节、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外部动作。

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都蕴含着极丰富的舞蹈动作,这些都称之为身段。

(看图片)

4)数板——戏曲曲式的一种板式,只念不唱,有节奏,以板击拍伴奏,念词的句式、韵脚与唱词基本相同,篇幅长短不定,在戏曲中一般由丑角使用,有时在唱段中也夹用数板,之后再接唱腔。

(练节奏)

5)现代京剧——是在京剧的基础上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了宣传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所特地编排的宣传先进文化的精神武器。

在当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宣传作用。

(听录音片段)

6)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律两地。

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

(听录音片段)

6)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艺名兰芳。

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

他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

(看视频片段)

三.综合测试

1.听辨:

连一连

给学生听音乐片段,给答案连一连:

京韵大鼓京剧锣鼓现代京剧

2.看图片,说出身段名称挂画、水袖、兰花指、上马、架舟

四.课堂小结

课后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