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63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docx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模拟练习题

第一部分哲学

单选

1.人们可以想象未来事物的状态,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做出科学预见,说明()

A、人的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意识决定物质

C、预见都具有科学性D、所有预测都是人脑根据客观事物而做出的超前反映

2.“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3.曾把感觉、灵魂比作“蜡块”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泰勒斯

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

5.“过犹不及”在哲学上符合()的辩证关系

A、内因和外因B、量变和质变C、认识和实践D、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

6.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

A、时间、空间无限性原理B、时间、空间有限性原理

C、时间、空间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的原理D、时空可知性和不可知性统—的原理

7.“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不承认意识形式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内容D、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双选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命题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

C、承认事物绝对运动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辩证法B、康德的先验论

C、培根的经验论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人的大脑是()

A、思维的物化表现B、意识的源泉

C、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D、意识的物质器官

多选

1.辩证法发展经历的基本形态有()

A、古代朴素辩证法B、主观辩证法

C、近代唯心辩证法D、唯物辩证法

2.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

A、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B、世界的本原是气

C、世界的本原是无限者D、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3.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

A、日月星辰和山川河流B、阶级斗争

C、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D、镜中花,水中月

是非

1.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

2.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哲学学派。

答案:

单选DBCCDBC双选CDADCD

多选ACDABCDABD是非对对

单选

1.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金无赤足,人无完人D、满招损,谦受益

2.贝克莱说()

A、太一是世界的本原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D、我思故我在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反映的哲理是()

A、意识不能反映物质,因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B、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因立场、观点、思维方法以及知识构成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C、山的形态、高度因人们观察它时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D、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可能是相同的

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5.人工智能的本质是()

A、建立完全彻底替代人的思维活动的机器系统。

B、用机器延伸了的人类智能活动,是超越控制的人类智能。

C、仅是建在机械、电子元件等结构基础之上的机械物理过程,与人的思维无关。

D、对人的思维活动的部分模拟,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6.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其()

A、辩证法B、唯物主义C、反面教材D、认识论

7.“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D、二元论观点

双选

1.意识是()

A、社会的产物B、人脑的特殊分泌物C、自然界的产物D、人脑的产物

2.凡是唯物主义者都主张()

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

C、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3.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重大作用B、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和物质原因D、没有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多选

1.唯物主义发展经历的基本形态有()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古代自发辩证法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A、葵花向阳B、石头风化C、雄鸡报晓D、击物有声

3.人离不开社会,这是因为()

A、社会制约着人的存在,规定着人的本质

B、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受着社会本身必然性的支配

C、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的发展,引起人的本性的不断变化

D、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非

1.柏拉图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

2.价值评价中必然引进主体尺度,所以,价值评价无法确定其合理性。

答案:

单选BBBCDAA双选ACADCD

多选ACDABDABCD是非错错

第二部分经济

一、单选

1、如果纸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流通速度为8次,那么8000亿元商品成交,发行的纸币数量应为()

A、1000亿元B、8000亿元C、5000亿元D、2000亿元

2.价值规律具有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B、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D、价格和供求的相互作用

3.中共十五大对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作了科学界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应该包括()

A、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

B、一切能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

D、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4.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

A、国家计划作用实现的

B、市场调节作用实现的

C、政府行政调节实现的

D、国家法律手段实现的

5.马克思说: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筑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这说明()

A、股份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

B、没有股份制也就没有现代工业的发展

C、我国企业都应该实行股份制改造

D、股份制是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6.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根本区别是()

A、后者指为生产服务的部门

B、后者为社会创造财富,前者不为社会创造财富

C、后者是重要的生产部门,前者是次要的生产部门

D、后者的劳动创造有形的物质产品,前者主要是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劳动

7.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与该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分别被称之为()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

C、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意值

D、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

8.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否适当,主要是看()

A、能否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

B、能否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C、能否恰当处理生产和建设的关系

D、能否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9.在我国,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种。

增值税的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从事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公用事业、娱乐业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和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10.转帐支票和汇票在使用上的主要区别是()

A、转帐支票载明一定金额、一定日期,而汇票没有

B、转帐支票是非现金结算手段,而汇票是一种现金结算手段

C、转帐支票是办理同城转帐结算的,而汇票主要用于外埠结算

D、转帐支票用于公司之间的结算,汇票则用于银行之间的结算

11.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中国银行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建设银行

12.某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区别是()

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仅是一种债务凭证

B、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C、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关系不同

D、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13.如果物价总体水平上涨10%,而居民家庭收入没有增加,那么,同样多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就减少近10%。

这说明()

A、物价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B、控制消费品价格上涨是维持家庭正常消费的有效途径

C、降低物价是提高人们家庭消费水平的最有效的办法

D、收入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14.世界贸易组织是()

A、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超国家的经济组织

B、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加入的国际组织

C、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D、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15.我方先以赊购的方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再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这种贸易形式属于()

A、对等贸易B、加工贸易

C、补偿贸易D、“三来贸易”

16.1936年的凯恩斯革命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这一年出版了凯恩斯的代表著作()

A、《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D、《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17.一国在平衡国际收支时,可以从哪一机构中获得“特别提款权”()

A、世界银行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联合国

二、双选

1.列宁说: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

”这句话说明了()

A、税收具有强制性B、税收具有无偿性

C、税收具有固定性D、税收具有随意性

2.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在保证国家重点项目资金需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支持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新模式,其中包括与中小商业银行合作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除国家开发银行外还有()

A、中国农业发展银行B、中国光大银行

C、华夏银行D、中国进出口银行

3.公民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参加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

A、都以获得利息为目的

B、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

C、都是具有较大风险的投资行为

D、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

4.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它们的收益和风险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收益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公司债券、金融债券、政府债券

B、收益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政府债券

C、风险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政府债券

D、风险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公司债券、金融债券、政府债券

5.价值规律具有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B、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D、价格和供求的相互作用

6.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两种研究方法是()

A、均衡分析法B、案例分析法

C、规范分析法D、实证分析法

三、多选

1.在商品服务市场上,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交换关系

C、互利关系

D、竞争关系

2.如果人们在购买或消费商品和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有()

A、直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B、请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C、请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处理D、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为1。

67亿美元,1979年也仅有8。

4美元,到2002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28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如此雄厚的外汇储备,有利于()

A、增强我国的外债清偿能力B、增强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

C、保持我国汇率的稳定D、增强我国内债的偿还能力

4.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说明()

A、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金银不是唯一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D、货币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5.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有利于()

A、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B、提高企业资本的运作效率

C、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D、发挥劳动和资本的整体效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6.下面对于股票的正确说法是()

A、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

B、持有股票就是该股份公司有股东

C、股票是股份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D、股票代表着社会财富

7.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时,能够采用的手段有()

A、财政手段B、货币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

四、是非题

1、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危害,通货紧缩、物价水平降低则是好事。

2、征收关税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应当提高关税。

3、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就是因为通货膨胀。

4、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

第三部分国情

一、单选题

1、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决定将()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A、10月20日B、9月25日C、9月20日D、10月25日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图形为中国传统印章图形中的一种“肖形印”,其正式名称为

A、中国印.运动的北京B、肖形印.运动的北京

C、肖形印.舞动的北京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4、我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

A、经济利益B、政治利益C、.根本利益D、长远利益

5、邓小平理论抓住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D、.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

二、双选题

1、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C、重视人口老龄化D、实现人口负增长

2、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基本战略,因为:

A、世界格局正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C、任何国家都必须在加强对外经济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D、当代世界仍然存在着战争危险

三、多选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自已的路就是要()

A、从自已的客观实际出发B、认识自已的矛盾普遍性

C、把握自已的矛盾特殊性D、制定自已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E、主要依靠自已的力量

2、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基本内容有()

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消耗低D、环境污染少

E、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非题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参考答案:

单选题1.C2.D3.B4.C5.A双选题1.AB2.BC

多选题1.ACDE2.ABCDE是非题正确

一、单选题

1、2004年9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颗返回式卫星。

A、19B、20C、21D、22

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分化与组合B、和平与发展C、一体化趋势D、多极化趋势

3、一切从实际出发,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B、四个现代化建设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

4、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争取和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

C、实现四个现代化D、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双选题

1、回顾巳经过去的20世纪的历史,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A、一B、二C、三D、四

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突破上:

A、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B、突破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

C、突破了西方经济理论D、突破了古典经济理论

三、多选题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党不断提高()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为此必须做到:

A、坚持以质取胜的方针B、统一内外贸政策法规

C、改善出口商品结构D、做到出口市场多元化

E、实现贸易形式多样化

四、是非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参考答案:

单选题1.B2.B3.C4.D5.A双选题1.CC2.AC

多选题1.ABCDE2.ACDE是非题正确

第四部分法律

一、单选题

1.胡某陪同其12岁的女儿胡红到某公司购了一架钢琴,逾期没有支付价款,现公司要解除合同。

该解除合同的书面通告于什么时候生效?

()

    A.在送达胡红时生效B.在送达胡某时生效

    C.在送达胡红并胡某时生效D.在送达胡红并告知其转交胡某时生效

2.某厂司机不慎撞伤某甲,甲经抢救无效死亡。

为此,某厂赔偿甲家属5万元。

甲家属料理了后事后,分割了甲的遗产。

引起上述侵权赔偿关系、财产继承关系产生的分别是()。

A.行为、行为B.事件、事件C.行为、事件D.事件、行为

3.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

A十五日B一个月C二个月D三个月

4.小玲与有妇之夫王某同居2年,并生有一子。

现小玲欲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并要求分割同居期间财产,要求王某承担儿子的抚养费。

法院会怎么处理?

()

A.受理并判决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处理同居期间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纠纷

B.不予受理,因为小玲当初是明知王某为有妇之夫而自愿与其同居的

C.不受理解除非法同居的起诉,只受理解决同居期间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纠纷的起诉

D.只受理解除非法同居的起诉,不受理解决同居期间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纠纷的起诉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或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A.张三经李四(精神病人)父母同意而收养李四

B.甲乙根据合同法建立合同关系

C.甲年满10周岁时向乙购买价值1000元的自行车

D.小刘与赵某约定选择法院管辖

6.乙向甲借款9万元,丙、丁、戊三人为连带保证人,借款期届满,乙无力偿还债务,丙代为偿还了该9万元,丙由此取得了一些权利,但有一项权利没有,请指出()

    A.可以请求乙偿还该9万元

    B.可以请求丁、戊偿还其各自应承担的3万元

    C.可以先请求乙偿还,不足部分再向丁、戊请求偿还

    D.可以请求丁、戊偿还其各自应承担的3万元,并可同时请求乙偿还3万元

7.甲欲枪杀乙,不料乙与丙同行。

甲自知有可能射中丙,但他不愿放过这次杀乙的机会,遂抱着“打死乙最好,打死丙也罢”的念头开了枪,结果打死了丙。

甲对杀死丙的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双选题

8.年已15周岁的学生李某非常喜爱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元的计算机元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

对甲应当()。

A.追究刑事责任B.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从轻、减轻处罚D.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9.李某在林区行走,遇猛虎侵袭,危及生命,李某用随身携带的猎枪将虎打死,李某的行为属于()

A.非法狩猎罪B.正当防卫C.紧急避险D.合法行为

10.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在()等方面例外。

A.司法B.立法C.国防D.外交

三、多选题

11.生活中使用默示形式的情况很多,下面哪些是默示形式?

()

    A.行人向出租车招手,出租车司机将车依靠在行人旁边等候行人上车

    B.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或接受继承

    C.租赁期届满,承租人继续支付租金,出租人也予以接受

    D.要约中附有说明:

如果受要约人10天内不作出否认表示,即视为同意。

10天过去,受要约人未表示,即表示同意。

12.民法所称的(),包括本数。

A.以上B.以下C.不满D.届满

13.某甲在国外经商多年,1992年回家乡定居。

1993年甲立自书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在自己身后归侄子乙继承。

后甲与乙关系恶化,甲想撤销这个遗嘱。

甲可以采用何种方式。

()

A.声明原遗嘱无效B.出售遗嘱处分的财产

C.抛弃遗嘱处分的遗产D.立新遗嘱

四、是非题

14.某甲考上大学,因家境贫穷无力支付学费。

某乙看中某甲家的祖传之物,乘机以极低价购买,某甲十分无奈。

某乙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

()

15.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其内容也完全一样。

()

参考答案:

1.B   2.C3.D4.A5.C6.C7.B

8.BD9.C.D.10.CD11.ABC12.ABD13.ABCD

14.(错)应为:

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5.(对)

一、单选题

1.小刘在一起斗殴事件中同时引起了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追究,请问小刘首先应该承担哪一种责任?

()。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财产责任

2.冯某有房屋2间,租给陈某居住,约定的租赁期限是5年。

在第三年的时候,冯某不幸去世,该两间房屋由其子冯忠继承。

冯忠()。

    A.有权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因为冯忠是房屋的新所有人

    B.有权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但应当给陈某以适当补偿

    C.无权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因为陈某依原租赁合同的承租使用权对新房主继续有效

    D.无权收回房屋,应当与陈某再签定房屋租赁合同

3.张甲和厨师李乙商量开餐馆,张甲说,我负责资金,你负责炒菜,利润三七分成,我七、你三。

李乙应允。

第一年,饭店获利30万,张甲得21万,李乙获9万。

第二年饭店出现中毒事件,顾客索赔70万元。

顾客应向谁索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