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828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降落(jiàng)     接载(zǎi)

撤离(chè)蒙蒙细雨(méng)

B.港督(dū)旗帜(zhì)

号角(jiǎo)面色凝重(níng)

C.赠言(zhèng)油漆(qī)

停泊(bó)世人瞩目(zhǔ)

D.紫荆(jīn)汽艇(tǐng)

悬挂(xuán)冉冉升起(rǎn)

解析:

A项,“载”应读“zài”;C项,“赠”应读“zèng”;D项,“荆”应读“jīng”。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阳新区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B.奥维公司公布的全国家电零售额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月家电行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惨淡经营状况,零售额同比下降31%,空调名列下降榜首。

C.错误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对于别人曾经加诸你的伤害,如果没有犯而不校的气度,没有既往不咎的胸怀,是难以锻炼出一个人的。

D.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声绘色,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解析:

A项,“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使用对象不当。

B项,“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

不用来形容萧条,不景气。

C项,“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D项,“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使用对象错误。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说法引发了人们高度关注,住建部要求各地进一步取消或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

B.北约秘书长指责俄罗斯张牙舞爪炫耀核武力是没有道理的,将造成地区的“不稳定”,是极其危险的。

C.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D.德国人认为,阅读关乎国家未来,经常性的大量的阅读,能够使青少年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解析:

B项,有歧义;C项,句式杂糅,改为“是由于……”或“是……的结果”;D项,语序不当,“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与“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调换。

答案:

A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微博的用户数是庞大的,这些用户可能是企业的现有受众,也可能是企业的潜在受众;可能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是企业的竞争对手。

在微博上进行活动的数据都是可测量的。

微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          。

这些数据形成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A.拥有企业进行商业活动所需的多种数据资料

B.企业进行商业活动所需的多种数据资料存在其中

C.多种数据资料是企业进行商业活动所需的

D.企业可以从中获取所需的多种数据资料进行商业活动

解析:

从横线前的语句看,陈述的对象是“微博”;从横线后的语句看,要落脚在“数据”上。

答案:

A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5·8不是“战败日”,是“解放日”

——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

郭洋 唐志强

70年前的5月8日,纳粹德军在柏林东郊一座军官学校内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今天这里已成为卡尔斯霍斯特博物馆,以展览、演讲、放电影等形式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必须正确认识历史

“对我来说,1945年的5月8日是解放日……没有那一天,我今天也不会站在这里。

”在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前,20岁的莱昂哈特讲述对70年前那段历史的看法。

莱昂哈特生在犹太家庭,他的高祖母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死在毒气室,高祖父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被射杀,曾祖母和祖母因受“雅利安人”曾祖父的保护而幸免于难。

博物馆馆长莫尔说,1945年5月8日对德国人来说意味着战争结束,也意味着苏联红军将德国人从纳粹独裁统治中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历史对德国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德国重获欧洲民众接受的唯一途径。

人人值得拥有和平

当晚,在纳粹德军签署投降书的大厅里,德国文化和媒体事务专员格吕特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驻德国大使和民众共同为和平举杯。

格吕特斯说,战争刚结束时,很多德国人认为这里是“战败之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将这里视为“解放之地”。

为感谢苏联红军解放德国,韦尔德夫妇每年都到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前献花。

80岁的韦尔德太太回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本土德国人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后来归国的德国士兵向家人讲述了德军在其他国家的所作所为,人们才意识到战争的残酷。

在博物馆的苏军坦克和战亡将士纪念碑前,从小在柏林长大的埃勒尔停留许久,1945年战争结束时她刚11岁。

“5月8日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

战争结束了,不再有枪林弹雨,却仍有饥饿与寒冷。

为什么有战争?

战争对谁有好处?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和平。

永远不要发动战争

博物馆的纪念活动吸引不少战争亲历者前来,和平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克林内尔特1936年出生在奥珀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家人被迫南迁。

他说,博物馆举办纪念活动非常好,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时刻保持警醒。

86岁的柏林人温策尔回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只能用“太可怕了”来形容,他的父母和6个兄妹均在空袭中丧生。

当被问及想对现在的孩子们说些什么时,他的回答很简单:

“永远不要发动战争。

(2015年5月10日《新民晚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之际,记者选取了展览、演讲、放电影几个典型镜头,表达了民众认识历史的勇气和态度。

B.本新闻由三个小标题组成,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的厌恶,这三个小标题也有逐层深入的意思。

C.70年前的5月8日,是纳粹德军的“战败日”“投降日”,德国民众现在却说这是“解放日”,可见他们对历史的深刻认识。

D.记者在这篇新闻中引用大量的有名有姓的人物语言,写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或者战后对历史的反思,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E.对纳粹的厌恶,对和平的珍惜,是德国人在战后对历史的正确态度,这一态度让他们被别人接受,决定了他们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解析:

A项,“选取了展览、演讲、放电影几个典型镜头”错,“展览、演讲、放电影”是纪念活动的形式。

E项,“决定了他们永远不再发动战争”说法不当,不是“决定”,而是他们的“决心”。

答案:

AE

6.为什么说5月8日对德国人来说,不是“战败日”,而是“解放日”?

解析:

要注意“战败日”是从纳粹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解放日”是对普通民众和反法西斯阵营而言的。

参考答案:

①1945年5月8日,意味着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苏联红军将德国人从纳粹独裁统治中解放出来;②能够正确认识历史,说明了德国民众思想得到了“解放”,他们并没有被战败的阴云笼罩;③德国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换来了自身的真正解放。

7.这篇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请概括说明。

解析:

从文章结构看,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从表现手法看,有大量的引用;从写作重心看,围绕卡尔斯霍斯特博物馆的活动展开。

据此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①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结构清晰;②大量引用被采访者语言,让战争的亲历者表白,真实典型;③围绕卡尔斯霍斯特博物馆的活动展开,有现场感。

8.这篇新闻写于德国民众纪念纳粹投降70周年之际,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解析:

这是一个对新闻背景进行探究的题目。

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及当今日本右翼掩盖战争罪行等背景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①从思想内容上说明了德国民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赞美了他们正视历史的勇气;②与当今社会,尤其是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歪曲历史的思潮和行为形成鲜明对比;③有利于表达珍爱和平、厌恶战争、促进发展、共同进步的时代主题。

三、语言运用

9.请以“网上订票”开头,将下面几个句子重组为一个长句。

要求重组后的长句包含两个分句,两个分句之间为递进关系,不得改变原意。

拥堵的网络使得网上订票已不仅成为一项“体力活儿”,更成了一项“技术活儿”,为了能抢到一张春节期间的火车票,网民们斗智斗勇,各种订票攻略、外挂软件也应运而生。

解析:

解答本题,要着重分析原句的层次,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

同时,要分析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

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以“网上订票”开头,重组后的句子的两个分句之间为递进关系。

参考答案:

网上订票因网络拥堵已不仅成为一项“体力活儿”,更成了网民们为抢到一张春节期间的火车票,靠各种应运而生的订票攻略、外挂软件等斗智斗勇的一项“技术活儿”。

10.阅读下面的新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本报杭州9月23日讯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浙商成长基金9月23日在杭州正式成立。

该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浙商成长基金目标管理资产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轮封闭规模约80亿元,其余部分将于半年之内募集到位。

该基金是由沪上知名浙商企业——复星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一只产业母基金。

该基金定位于嫁接复星的海外投资能力与浙商的产业落地能力,目标是成为引导基金,发展成为浙商返乡投资的资金池,积极参与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的投资。

在首轮封闭中,浙商成长基金汇聚了政府引导资金,海内外知名浙商商会、浙江省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以及国内顶尖的金融机构。

(节选自2015年9月24日《浙江日报》)

(1)给这个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0字)

(2)根据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浙商成长基金”。

(不超过60字)

解析:

(1)题,拟写新闻的标题要关注导语和主体的内容,一般用一个主谓句表达。

在导语中“浙商成长基金9月23日在杭州正式成立”是关键信息。

(2)题要抓住导语和主体部分的关键词,用下定义的方式表述。

参考答案:

(1)浙商成长基金成立

(2)浙商成长基金是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产业母基金。

(或:

将“母基金”改为“引导基金”)。

课时练

(二)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   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3)还有一些参观者   着毒气室和焚尸炉。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心智   竟然   注视

B.心志竟然凝视

C.心志居然凝视

D.心智居然注视

解析:

“心智”,思考能力,智慧;“心志”,意志。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吃惊的程度比“竟然”重;“竟然”,同“竟”,表示出乎意料。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横跨东西的沪昆高铁,将以其高速度、大运力,突破中部、东部、西南地区的交通瓶颈,成为提高东西部区域经济共进的“金钥匙”。

B.各成员国强调,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在国家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发展。

C.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有不安定因素,如问题蔬菜、地沟油、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D.木偶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键点就是它要靠操作者的技巧来塑造木偶形象,而每种情绪如何用动作表现都经历了几代人的摸索。

解析:

A项,搭配不当,“提高……共进”不搭配。

B项,结构混乱,把“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改为“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协调作用”或“要使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

C项,不合逻辑,“问题蔬菜、地沟油、毒生姜”并列不当,“问题蔬菜”和“毒生姜”概念有交叉。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决定性瞬间”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理论的核心,是世界上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

    。

    。

    。

    。

    。

    。

 

①认为再小的事物也有伟大的主题

②这本书集中收入了他126张摄影作品

③它讲求的是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某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达意的画面

④书中所有照片,都作为布列松自己实践的案例,来支撑这一摄影美学观念

⑤在该书的前言中,布列松引用“世上万物皆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⑥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布列松1952年出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

A.③⑥②⑤①④      B.⑥③②⑤④①

C.②⑥③①⑤④D.③②④⑤⑥①

解析:

③句紧承上文,阐述“决定性瞬间”的具体内涵,⑥句开头“这一概念”紧接③句,②句开头“这本书”紧接⑥句,①句开头的“认为”紧接⑤句的结尾“观点”,④阐述“论证”放在最后。

答案:

A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奥斯维辛集中营逃狱记

中国网1月9日讯 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战时纳粹德国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曾经关押了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只有144人,波兰人卡齐米尔兹·皮乔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已91岁高龄的他讲述了70多年前成功逃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以及自己不同寻常的生活。

1942年6月20日这一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出口处负责路障的一个党卫军士兵正战战兢兢,不知所措,因为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就在他的面前。

车里有4个全副武装的党卫军,其中一名少尉正朝他大喊大叫,骂骂咧咧。

“清醒一下,你这个家伙!

”那个军官喊道,“赶快放行,要不我打死你!

”那个卫兵吓坏了,连忙升起路障,让这辆马力强大的汽车过去,开远了。

然而,要是这个卫兵走近一点看,就会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

汽车里那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因害怕而变得灰白。

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党卫军,而是穿着偷来的制服、开着偷来的汽车的波兰囚犯。

而行动的策划者——那名“少尉”,就是皮乔夫斯基。

皮乔夫斯基说:

“我们是被送到那里的第二批人,被迫参与集中营的修建。

”囚犯们每天必须工作12至15个小时,在隔壁建造一座大型的新营区。

皮乔夫斯基回忆说:

“在开始的3个月里,我们全都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

”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

从1940年6月到1941年6月,纳粹党卫军不断地杀害囚犯——用警棍将他们殴打致死,这是解决集中营拥挤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饥饿、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将集中营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所有这些如今都记录在案。

但是皮乔夫斯基记忆中的细节仍然令人震惊。

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不仅用于吃喝,还要在晚上当尿盆使用。

“如果谁的勺子丢了,就要像狗一样就着碗吃;如果碗丢了,那就一点汤都喝不到了。

”他说。

有时候,德国卫兵们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假期而杀人。

皮乔夫斯基说:

“当卫兵们感到无聊时,他们会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

当囚犯跑过去时,他们就朝他开枪。

然后声称该犯人试图逃跑,被他们阻止,于是为此得到三天的休假。

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如何应付这样的生活?

皮乔夫斯基说:

“有些人祈祷,但是那些在他们到来之前被关进集中营就曾祈祷的人会说:

‘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

’”

有6个星期的时间,皮乔夫斯基被分派运送处决后的尸体。

“死亡墙位于10号和11号楼之间。

卫兵们让囚犯们排成队,然后从背后朝他们头部开枪。

”随后,就会有一堆脱光了衣服的尸体,由皮乔夫斯基抬着脚踝,另一个人抬着胳膊,扔到手推车上,再送到火葬场。

“有时一天是20具,有时是100具甚至更多。

这其中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

”他重复说:

“还有孩子。

一天,一个名叫尤金尼厄斯·本德拉的乌克兰朋友来找皮乔夫斯基,本德拉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在集中营的汽修厂劳动。

他告诉皮乔夫斯基,德国人准备处死他(本德拉),已经列入死亡名单。

皮乔夫斯基说:

“这一下我彻底绝望了。

”于是,逃跑的计划萌发了。

1942年6月20日,早上在仓库干活时,皮乔夫斯基暗中拧掉了一个锁门的螺栓,因此他们可以爬进去。

他们来到二楼的储藏室,破门而入,换上了军官的制服。

同时,本德拉用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开了一辆汽车过来。

他们开着汽车前往出口,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

到了路障处,由于极度紧张,汽车内的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苍白。

皮乔夫斯基说:

“这是最富戏剧性的时刻,我开始叫骂。

”党卫军士兵服从了命令,升起了路障,汽车向着自由驶去,他们成了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屈指可数的144人之中的4个人。

(节录自中国网军事,2014年1月9日)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概括,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A.奥斯维辛集中营在二战时期曾关押过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比例极低,成功者之一皮乔夫斯基回忆了集中营的严格管理。

B.一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本德拉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了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是成功逃脱的重要原因。

C.在皮乔夫斯基的回忆中,纳粹对关押在集中营的“囚犯”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有时仅为了得到几天的休假就可随意杀人。

D.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造成了大量的“囚犯”死亡,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

E.从皮乔夫斯基回忆的情况看,殴打、屠杀是集中营中最常见的事情,在被屠杀的人中,竟然还有孩子,可见法西斯的残暴。

解析:

A项,文章的内容不是写集中营的管理情况的,故“管理”一词不准确。

B项,“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不准确,原文是“同时,本德拉用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

D项,“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不正确,原文是“行动的策划者……就是皮乔夫斯基”。

答案:

CE

5.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

此题考查新闻的写法,可以从文章的材料安排和表现手法的使用角度分析。

在材料安排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表现手法上引用、细节描写突出。

参考答案:

①从新闻的主体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从具体内容看,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这样能更好地揭露法西斯的惨无人道;③从叙述的手法看,多引用新闻当事人的话,更真实,更客观。

6.怎样理解“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一句话的含义?

解析:

理解这句话,可以结合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人间地狱,这里的统治者没有怜悯、仁慈,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上帝”;被关押进奥斯维辛的“囚徒”是上帝都无法拯救的。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无人道的高度概括。

这里的纳粹根本没有怜悯、仁慈和同情心,他们无法无天,任意杀人;这里的“囚犯”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随时会被处死,让人怀疑上帝的存在。

7.细节捕捉生活的真实。

在这篇新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几个细节?

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这几个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至少需要两个)

解析:

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能找出其中最让你震惊的两个细节,结合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你的理解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如“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的细节,让人感到在法西斯的监狱中,人不如狗,生不如死,人的尊严被践踏殆尽。

如“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的细节,让人真实地看出了法西斯的反人类,嗜杀成性,毫无人性。

再如“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可见法西斯的疯狂已经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

三、语言运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5字以内)

据新华社电 英国10多年前发射的一颗火星登陆器一直联系不上,本以为已坠毁火星。

孰料,最新图像显示,这颗探测器竟是成功降落火星表面,且几乎“完好如初”。

2003年6月2日,由英国研制、欧洲第一颗火星登陆器“猎兔犬2号”搭乘欧洲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赴火星。

同年12月19日,“猎兔犬2号”脱离“火星快车”,独自向火星进发。

然而,就在它按计划于同月25日着陆火星时,地面控制中心与其失去联系。

之后,欧洲和美国科学家通过火星探测器、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手段搜寻“猎兔犬2号”,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猎兔犬2号”计划由此被认定失败,并引发一些争议。

然而,10多年后,英国航天局于2015年1月16日宣布,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最新拍摄的高分辨图像中,“猎兔犬2号”竟然出现在火星表面,处于半展开状态。

解析:

这则新闻有一个简短的导语,可就此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英登陆器失踪10余年现身火星,几乎“完好如初”。

9.点评就是用简练的语言来评述阅读的内容,好的评语往往有启人深思的艺术效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

请从下面两副对联中选出一副,就其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选择一个角度,进行点评,要求角度新颖、语言简练、层次清楚,不少于60字。

①自勉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

②灰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志华日月,信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神州天。

(挽周恩来)

解析:

点评可以从内容入手,也可以从形式、手法入手,指出其优缺点,揭示其特别处。

这两个小题都是对联,可以从对联所写的人、所用的手法、表露的志向情感等角度点评。

参考答案:

①此联化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作者反其意而用之,一反原诗失落、伤感的情调,透露出一股青春不老的情怀。

全联对仗虽然不是极其工整,但内容积极健康,因此不失为一副含意深刻的佳联。

②这副对联用朴实的语言对周总理进行了高度评价:

上联对总理将骨灰洒向大江给予高度评价,其中蕴含了人民无比沉痛的思想感情;下联以夸张的手法高度赞扬总理德配天地、浩气长存的崇高品质。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xx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xx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从阅读量来看,xx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xx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xx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

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xx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

据林克艾普大数据,xx年至xx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xx年的58.1%上升至64.0%,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

据统计,xx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xx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

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

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可以预见的是,未来“00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xx年最新

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 xx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xx年增加了3.4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xx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xx年上升4.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