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850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2019年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陈涉世家》

1、字词

1、尝与人佣耕(曾经)

2、辍耕之垄上(停止)(去,往)

3、怅恨久之(失望)

4、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7、或以为死(有人)

8、会天大雨(适逢)

9、度已失期(估计)

10、等死(同样)

11、扶苏以数谏故(因为)(原因,缘故

12、上使外将兵(派)(带领)

13、楚人怜之(爱戴)

14、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15、固以怪之矣(本来)(通“已”)

16、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使)

17、吴广素爱人(向来)

18、广故数言欲亡(逃走)

19、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难道)

2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如果)

21、比至陈(等到)

2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着)

二、句子

1、起义的直接原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3、起义的策略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4、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起义做的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罾书鱼腹,篝火狐鸣)

3、翻译下列句子。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2、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四、课文赏析

1、结合课文分析陈胜人物形象

陈胜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富有谋略、机智勇敢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的农民起义领袖。

2、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

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

《唐雎不辱使命》

1、翻译下列字词。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对……说)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3、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4、大王加惠(给予)

5、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如此)

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出使)

7、故不错意也(通“措”)

8、岂直五百里哉?

(仅仅)

9、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10、臣未尝闻也(不曾)

11、以头抢地耳(撞)

12、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13、若士必怒(如果)

14、秦王色挠(屈服)

15、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16、寡人谕矣(明白)

2、翻译下列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样再好不过了。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虽然是这样,但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仅仅这五百里的土地呢?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墙上撞罢了。

6、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7、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8、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结合课文,分析秦王和唐雎的人物形象。

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存在,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隆中对》

一、翻译下列字词。

1、亮躬耕陇亩(亲自)

2、时人莫之许也(承认,同意)

3、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

4、由是先主遂诣亮(就)

5、孤不度德量力(估计)

6、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7、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8、以弱为强者(由,从)

9、利尽南海(全部取得)

10、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11、总揽英雄(广泛招揽)

12、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用)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

3、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4、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然而曹操之所以能打败袁绍,从弱小变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还有人的谋划得当。

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是否有占领它的意思呢

6、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7、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老百姓谁敢不拿着饭和水酒来欢迎将军您呢?

8、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

3、文章理解。

1、诸葛亮认为(荆州)和(益州)可作为蜀国的根据地。

2、诸葛亮认为刘备成就霸业具有哪些优势?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3、诸葛亮针对“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一政治蓝图,提出了怎么样的战略方针?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课文后面提到“鱼水之情”有什么作用?

《出师表》

1、翻译下列字词。

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2、不宜妄自菲薄(应该)(过分看轻自己)

3、引喻失义(说不恰当的话)

4、陟罚臧否(奖惩功过好坏)

5、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6、悉以咨之(全都)(咨询,询问)

7、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8、未尝不叹息痛恨(从没有)

9、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10、猥自枉屈(降低身份)

11、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奔走效劳)

12、至于斟酌损益(除去)(增加,兴办)

13、恐托付不效(成效,效果)

1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15、以彰其咎(过失,过错)

16、以咨诹善道 (询问)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过分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8、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

3、课文赏析

1、课文表明诸葛亮志趣过人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写出创业艰难,并进一步告诫刘禅用心理政的句子是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诸葛亮此次出师为了后方的稳固,给后主刘禅提了几条建议?

分别是什么?

三条,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4、此次出师的目标是什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总汇训练

第一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反映当时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语句是:

“,。

”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4、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诸葛亮《出师表》)

5、把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下片默写完整。

,!

,?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二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李清照《武陵春》)

3、“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

鬂微霜,又何妨!

”,还是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4、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默写下面白居易《观刈麦》空缺的部分。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第三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2、鬂微霜,又何妨!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

,。

4、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

,。

第四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从感受角度写边塞萧瑟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

4、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5、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上片写完整。

醉里挑灯看剑,

,。

,。

第五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作者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的语句是:

“,?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下片默写完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

可怜白发生!

第六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毛泽东《沁园春·雪》)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李清照《武陵春》)

3、温庭筠《望江南》一词中,反映了女主人公孤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的语句是:

“,。

4、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晏殊《破阵子》)

5、把李清照《武陵春》默写完整。

,。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第七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白居易《观刈麦》)

3、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愁苦浓重的语句是:

“,。

4、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5、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默写完整。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

第八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4、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上矣。

(诸葛亮《出师表》

5、把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默写完整。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

,。

第九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刘方平《月夜》)

4、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直接表现刈麦者在艰苦环境下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

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浣溪沙》)

第十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5、将温庭筠《望江南》补充完整。

梳洗罢,,。

,。

第十一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4、,只有香如故。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5、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6、,。

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浣溪沙》)

7、刘方平《月夜》中描绘春气萌发,春天脚步已近的两个句子是:

,。

第十二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莫道不消魂,,。

(李清照《醉花阴》)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庶竭驽钝,

,,。

(诸葛亮《出师表》)

3、李清照《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

4、,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把王磬《朝天子咏喇叭》默写完整。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

第十三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3、,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5、薄雾浓云愁永昼,。

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第十四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2、,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把刘方平《月夜》默写完整:

更深夜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4、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白居易《观刈麦》

5、,只有香如故。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第十五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第十六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3、为报倾城随太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现作者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的句子是:

,。

5、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古人有关离愁别恨的一句诗句:

,。

6、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含有“风”的诗句两句:

,。

,。

7、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含有“雨”的诗句两句:

,。

,。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总汇训练

第一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反映当时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语句是: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4、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5、把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下片默写完整。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鬂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二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酒酣胸胆尚开张。

鬂微霜,又何妨!

”,还是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4、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默写下面白居易《观刈麦》空缺的部分。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第三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2、鬂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第四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从感受角度写边塞萧瑟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5、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上片写完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第五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作者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的语句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下片默写完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第六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温庭筠《望江南》一词中,反映了女主人公孤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的语句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4、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划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5、把李清照《武陵春》默写完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第七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3、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愁苦浓重的语句是: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5、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默写完整。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第八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4、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上矣。

(诸葛亮《出师表》

5、把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默写完整。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九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4、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直接表现刈麦者在艰苦环境下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浣溪沙》)

第十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5、将温庭筠《望江南》补充完整。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第十一套: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池上碧苔三四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