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6917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docx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钢架焊接方案

目录

1.0编制依据……………………………………………………

2.0适用范围……………………………………………………

3.0工程概况……………………………………………………

4.0参加焊接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5.0焊材材料保管与发放………………………………………

6.0施工工艺及作业程序………………………………………

7.0质量标准……………………………………………………

8.0质量检查记录………………………………………………

9.0焊缝返修……………………………………………………

10.0焊接注意事项及要求……………………………………

11.0安全措施…………………………………………………

 

1.0编制依据:

1.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

1.2《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

1.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1.5<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6《火力施工质量检测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

1.7本公司《焊接工艺评定证书》;

1.8甲方提供的图纸及技术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水泥有限公司9000KW余热发电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

3.0工程概况

3.1AQC锅炉及SP锅炉钢结构焊接。

4.0参加焊接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4.1焊接技术工作应在责任工程师主持下进行;在焊接工程开工前,根据焊接方案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焊接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知道焊工焊接方案中规定的参数进行焊接。

4.2焊接检验人员负责本工程焊接质量的检查、监督和验收评定工作。

4.3参加本工程的焊工须经过焊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并按照《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合格后上岗,持证项目盈余所施焊项目一致。

4.4焊工应具有较高的执行焊接工艺的意识,能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焊,并接受焊接工程师、检验员的指导和监督。

5.0焊接材料的保管与发放

5.1焊接材料的管理

5.1.1焊接材料库(包括一、二级库)必须每日记录温度和湿度相对参数,必须具备有去湿装置和远红外灯泡,以保持库房内温度大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60%的标准。

5.1.2焊材库房必须有专人负责,焊接材料入库前,必须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入库后的焊接材料必须分类、分牌号、分规格存放,并做好标识。

5.1.3焊条的烘燥必须按质保书或规定的要求进行,且重复烘燥次数补充二次(如烘燥次数超过二次,焊条应降级使用或作报废处理),并做好烘燥记录。

5.2焊接材料发放

5.2.1焊接材料的领用、发放均凭焊条领用单或材料领用单(指分承包方),且焊条领用单必须填写施工项目、材质以及焊接材料批号,并有施工班组长签字。

5.2.2焊条头必须在当天下午下班之前自己交回焊条库,如当日晚上加班,则可于次日领用焊条时交回,否则,焊条库管理人员应拒发焊条并上报工地处理。

焊条库应保存好焊条回收记录。

6.0施工工艺及作业程序

焊接工艺包括含铅准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焊接操作的最佳选择等。

焊接工艺评定是焊接质量保证的关键,施工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及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施工。

6.1焊前准备

6.1.1材料要求

6.1.1.1施工现场应配有符合要求的固定焊条或流动焊条库。

6.1.1.2焊材必须具有资历证明书或材质合格证,焊材的保管、烘干、发放、回收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焊条的烘干工艺按生产厂家说明书提供的参数进行,否则应按以下图(图1)所示参数进行烘干,并在保温烘箱中保温,随用随取。

6.1.1.3焊接材料的选用,首先应满足图纸及专用工艺文件的要求。

在图纸上未作规定时,由焊接工艺人员参照表1选用。

材质

焊条

焊丝牌号

型号

标准号

牌号

Q-235A

EA303

GB5117

J422

6.1.1.4焊丝使用前,应去除表面的油脂、锈等杂物。

6.1.1.5保温材料性能应符合预热及其处理要求。

6.1.2机具要求

6.1.2.1焊机应保证性能安全可靠,电流表、电压表只是灵敏,且在校准周期内。

6.1.2.2焊工所用的焊条保温筒、刨锤、钢丝刷等工具应齐全。

6.1.3环境条件

试焊前应确认环境符合下列要求

6.1.3.1环境温度:

进行焊接操作时的最低环境温度,因焊接母材材质不同而不同。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规定:

A-Ⅰ类为-10℃;A-Ⅱ、A-Ⅲ、B-Ⅰ类为0℃;B-Ⅱ、B-Ⅲ为5℃;C类不作规定。

本工程中的焊口焊接时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如下:

1)Q-235A、20/GB3087、20g、20G/GB5310碳素钢属A-Ⅰ类,允许施焊的最低环境温度为-10℃;

6.2焊接操作及方法

6.2.1焊接操作

6.2.1.1焊工应遵循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任意更改或取消作业指导书上的内容。

焊工焊接时的焊接工艺参数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的焊接参数施焊。

6.2.1.2为减少焊接变形和接头缺陷,容器及钢架焊接时,宜采用逆向分段法并对称进行。

6.2.1.3焊接技术员及质检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作业指导书及工艺规范的执行情况,有权制止违规现象,对于严重违反工艺纪律的焊工,可以会同有关人员做出重新联系、降级使用、停止焊接工作直至吊销焊工合格证的处分。

6.2.2焊接方法

6.2.21规定的焊接方法不可以随意更改,如遇到特殊情况必须更改时,应满足如下条件:

①有相应的工艺评定报告。

②审批手续齐全。

③经过考试合格的且具有施工经验的焊工担任焊接工作。

④有焊前练习记录。

6.2.3点焊

6.2.3.1采用根部点固焊时,应对焊缝认真检查,如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手工焊点焊缝的尺寸见表3:

表3(单位:

mm)

焊件厚度

焊缝高度

焊缝长度

间距

≦4

<4

5-10

50-100

>4

≧0.75且≦6

10-30

100-300

6.2.4焊接施工程序见图2(★:

当有要求时)

图2

6.2.5组队质量要求

6.2.5.1偏折度:

要求距焊缝中心200mm处偏折量≯2mm。

7.0质量标准

7.1焊缝外观成型要好,焊缝边缘应圆滑过度到母材,焊接管读以盖过坡口边缘2mm为宜。

焊缝表面不得低于母线表面,焊缝余高Δh≤1+0.2b(b为组对后的坡口宽度),且不大于3mm;角焊缝焊脚高度符合设计规定。

焊缝外形允许尺寸见表4.

表4焊缝外形允许尺寸单位:

mm

焊接接头类别

结构形式位置

对接接头

焊缝余高

平焊

0~2

0~3

0~4

其它位置

≯3

≯4

≤5

焊缝余高差

平焊

≤2

≤2

≤3

其它位置

≤2

<3

<4

焊缝高度

比坡口增宽

<4

≤4

≤5

角接接头

贴脚焊

焊脚

δ+(2~3)

δ+(2~4)

δ+(3~5)

焊脚尺寸

<2

≤2

≤3

坡口焊接

焊脚

δ≤20

δ±1.5

δ±2

δ±2.5

δ>20

δ±2

δ±2.5

δ±3

焊脚尺寸差

δ≤20

<2

≤2

≤3

δ>20

<3

<3

<4

注1: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深度大于1mm的尖锐凹槽,且不允许低于母材表面。

注2:

搭接角焊缝的焊脚与较薄侧部件厚度相同。

注3:

δ为较薄部件的板厚。

7.2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飞溅存在。

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连续长度不应超过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焊缝表露缺陷允许范围表见6.

表6焊缝表露缺陷允许范围

质量要求

焊接接头类别

缺陷名称

裂纹、未熔合

不允许

根部未焊透

不允许

深度≯10%焊缝厚度,且≯1.5mm,总长度≯焊缝全长的10%。

氩弧焊打底焊缝不允许

深度≯15%焊缝厚度,且≯2mm,总长度≯焊缝全长的15%。

气孔、夹渣

不允许

咬边

不要求修磨的焊缝

深度≯0.5mm;焊缝两侧总长度:

管件≯焊缝全长的10%,且≯40mm;板件≯焊缝全长的10%。

深度≯0.5mm;焊缝两侧总长度:

管件≯焊缝全长的20%;板件≯焊缝全长的15%。

深度≯0.5mm;焊缝两侧总长度:

管件≯焊缝全长的20%,且≯40mm;板件≯焊缝全长的20%。

要修磨的焊缝

不允许

根部凸出

≯2mm

板件直径≥108mm的管件:

≯3mm

管件直径<108mm时以通球为准,要求是:

管外径≥32时,以管内径的85%

管外径<32mm时,以管内径的75%

内凹

≤1.5mm

≤2mm

≤2.5mm

7.3焊缝的无损检验方法、比例及合格标准执行文件、《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要求,达到符合JB4730-2005Ⅱ级标准为合格。

7.4当射线探伤的结果不合格时,除应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尚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类焊接接头增做不合格数的双倍复检;当复检仍有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同类焊接接头全面做探伤检查。

8.0质量检查记录

8.1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检验

8.1.1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检验分为:

焊工自检;工地复检与初评;公司抽检与验评三级进行。

8.1.2焊接接头完成后,焊工应立即对自己所焊的焊缝进行清理和修整,并打上本工程所用钢印代号,根据《火力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中有关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标准认真进行外观检查,经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自检记录表(见表7)。

焊工自检记录表应在分项工程焊接接头完成后两日内填出交工地质检员。

表7自检记录表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类别

焊件

钢号

焊接材料

焊丝

规格

焊条

焊工钢印代号

焊口(缝)总数

检查记录

焊口编号

接头清理

焊缝尺寸要求

缺陷及处理情况

检查日期

注:

“接头清理”和“焊缝尺寸符合要求”时,以“√”表示,“未清理”和“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时”以“×”表示。

班组长;

8.1.3工地焊接质检员根据班(组)提交的焊工自检记录(表7)进行复检,并以表8的标准为依据,对焊接接头表面质量进行初步评定,在分项工程焊接接头完成后三日内填出质量检验评定表交质检部门评定。

表8分项工程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验评定表

施焊焊工的

钢印代号

焊缝成型

8.1.4质检部门根据表8的规定,将焊接接头表面质量等级、严密性试验等级和实验部门提供的各项实验报告等级填入下表(表9),并初步评定出其焊接综合质量等级,松公司(处)质检部门评定。

重要我项目或合同中规定的项目可请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一同参加评定。

表9分项工程焊接综合质量等级评定表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类别

序号

验评项目

总焊口数(个)

实验焊口数(个)

抽检率(%)

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

单位质量

评定等级

验评项目

合格

优良率(%)

分型工程焊接综合质量评定等级

优良

备注

建设单位代表:

工地(队)技术负责人:

公司(处)之间代表:

验评日期:

工地(队)质检员:

8.1.5工地质检员应深入施工现场,抽查焊接质量情况,对焊接接头的焊渣未予清理;焊缝表面有超标缺陷及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及时通知焊工进行整改,否则应停止其焊接工作。

8.1.6外观检查不能流于形式,要一级对一级的负责,上一级检查人员查处的缺陷,下一级人员要无条件执行,并督促整改。

8.1.7公司(处)抽检和验评。

8.1.7.1质检部门对工地(队)提供的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和综合质量初评结果,按表7进行抽检。

8.1.7.2会同工地(队)及有关人员共同评定分项工程焊接质量等级。

8.1.7.3按分项工程评定后的焊接综合质量等级评定表的结论,由公司(处)质检部门焊接专职检查员按表10的要求,填写焊接综合质量等级签发评定结果通知单。

表10焊接质量等级签发评定结果通知单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类别

焊接质量等级

严密性实验结果

公司(处)质检部门(公章)

焊接质检员:

签发日期:

9.0焊缝返修

9.1焊缝返修应由持证、且有相应合格项目的焊工担任。

9.2焊缝返修前应查明、确认待修复部件的钢材牌号,在进行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9.3返修前应分析缺陷性质、缺陷的长度和宽度,确认缺陷的部位。

9.4清除缺陷可采用砂轮机磨削。

队根部缺陷,磨削的宽度应在4-5mm以内,缺陷清除后,应对返修部分进行破口修理,磨槽两侧的角度不得小于25°,磨槽两侧的角度不得大于45°。

9.5焊缝返修过程中,为控制焊件变形,可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分段退焊等减小变形的方法施焊。

9.6返修的焊接工艺与正式的焊接工艺相同。

焊接返修后,应按规定进行100%无损检测。

同一部位修复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9.7焊接修复工作应遵循安全、环保规定。

9.8对于经焊接修复引起结构尺寸变化或对应力水平有怀疑时,应该进行残余应力测试或结构应力分析。

10.0焊接注意事项及要求

10.1除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外,每个焊口必须一次连续施焊。

10.2有热处理要求的焊道,焊接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外观检查,且合格后进行热处理。

10.3承插焊必须两边成型。

10.4焊接完成后,及时清理焊缝表面,进行焊缝外观检查,达到质量标准后,在离焊缝20-50mm处打上焊工钢印(本工程所使用的钢印号)。

10.5焊接材料应有专人负责进料、烘烤、发放及回收工作。

10.6焊条筒内不可存放不同牌号焊条,谨防焊接材料用错,焊条在保温筒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

10.7焊接过程中,应注意起弧处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

层间焊接接头应错开,层间清渣要彻底。

10.8要严格控制好电弧,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

10.9焊接作业场所应搭设防风、雨(雪)及防寒设施。

冬季焊接作业,当环境温度低于相应钢材材质允许施焊的最低环境温度时,应停止施焊。

如果为了保证工程进度确实需要施焊的,焊接区域必须做好防冻保温措施。

必要时,采用双层保温措施(即工作面外围用彩条布密封,焊接区域用彩条布再次围挡),并根据环境温度设置取暖设备,环境温度在最低许可温度以上方可施焊。

焊接完成后,用岩棉或硅酸铝等保温材料做好焊口的保温工作,防止焊口降温速度过快而影响焊缝质量。

11.0安全措施

11.1焊工着装符合安全规程。

11.2焊工使用工具应装在工具代里。

11.3电加热器表面有可靠的防烫措施。

11.4高空作业的架设应符合安全规程,位置应适合焊接操作。

11.5电动工具接线箱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11.6使用砂轮机应戴好防护镜。

11.7进入冬季施工,恶劣天气比较频繁,在遇到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一律停止室外作业。

恶劣天气过后,及时清除施工现场的积水、积雪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消除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