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8123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docx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0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

浅谈基础教育的目的与检测形式内蒙古商都县实验小学许斌我们进行教育的目的,是要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应该是具备优良的品德,有真才实学,有创新能力,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工作、能劳动,具有超前的观念的人才。

教育的检测形式应该与教育目的保持一致,通过检测去发现和选拔符合教育目的的优秀人才,让这些人才为我们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发达去做贡献。

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是整个国家教育教学行为与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国家的教育目的保持一致。

中小学担负着基础教育的任务,属于前期教育,非常重要。

因此,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检测形式也同样重要。

我们单拿教学这一环节来看,按道理小学教学平时的检测形式是以学生的品德状况、健康状况、学生对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具有的特长这些方面为准绳的。

而目前许多地方在小学生毕业时的综合检测内容是以学生进入中学之初所具有的知识、智力、学习习惯等基础状况为准,小学教学的最终检测形式是小考(小学入初中的各科考试)。

中学教学是以中考和高考为目标的。

因为检测目前在教学中是起着导向的作用,所以许多地方的中学,在学生刚上高一时就实行了文、理分科教学,他们根据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状况结合学生的志愿,把他们分到文科班或理科班。

这种做法与目前国际盛行的加强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和知识之间相互穿插的教育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这却是应付现行高考,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取得较高成绩的最有效的办法。

这种做法对学校的名声很有利,但对于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对于家长的期望、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创新、成才是极为不利的,对于社会的人才需求也是极其不利的。

目前的高考是以书面答卷为主要形式,实行的是3﹢x的测试结构。

因为高考的形式与内容,时刻对中、小学的教学起着指挥棒与标准框架的作用,所以各个地方的中、小学都必然会围绕这个3﹢x去组织教学,去分配人力、物力、时间、课程等资源。

3﹢x中的语文占150分,数学占150分,外语占150分,理科综合占300分。

那么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每门只占100分。

理、化、生明显地比语、数、外每门都少了50分。

同样,文科综合也占300分,平均每门也只占100分,史、地、政比语、数、外每门也都少了50分。

这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这六门学科相当于每门都减掉了一半的分数。

许斌认为这一做法必然会消弱理、化、生、史、地、政这些学科的教学力度,学生投入到这些学科上的精力也会大打折扣。

这样,必然会打击、埋没这些学科方面的突出人才,严重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与科学进步。

学生们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为了能够进入好一点的大学,不得不在每一科的得分上进行权衡,导致重视语、数、外,轻视理、化、生、史、地、政。

这样,势必使物理、化学、生物等科遭受冷落,这也是我们这几年出不了杰出的科学人才,而只出一些秀才、举人、状元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3﹢x的高考方式是极其错误的。

我认为高考中的各学科,若要按100分计算,就各科都按100分计算。

若要按150分计算,就各科都按150分计算。

如果需要以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来考试的话,理、化、生综合就应该按照450分计算,文科综合也应按450分计算,这样才算公平合理。

不至于打击和埋没各学科的突出人才,学校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也不至于有所偏废。

从考虑我国科学进步的角度看,物理、化学、生物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应该轻视。

从创新的角度看理、化、生、史、地、政方面的学习更具有实践性、研究性和创新性。

我们的现代工业、农业、国防、环保、生态、空间技术等科学技术中,那一项不是这些学科在唱重头戏?

3﹢x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必然会逐步导致理、化、生等学科的教学日渐削弱,继而导致科学技术教育与科技进步受到影响,创新性人才减少。

反映在基础教育上的结果是师生对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逐渐趋于淡化,小学的科学课也会显得无足轻重。

我国要想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新,使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要想在世界获得领先的地位,就不能再沿用3﹢x的高考模式了。

高考应该各科都考,平等计分,以促使中、小学的学生去学习更全面、更广泛的各类知识。

博学多才,才能有所创新。

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有必要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一、废除3﹢x式的高考模式,建立大综合式的高考模式,各门学科的考试计分要平等一致。

二、各地区除了升学考试以外,平时应该取消或尽量减少对中小学生的各类统考,每个学期或学年应该由学校自主实施对学生各科学业成绩的期中与期末考试。

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规定并督促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集体劳动,激励学校组织一些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校外活动。

到后来如果没有新的内容,下一届学生重复上一届学生所进行过的活动内容即可。

四、各地区、各学校应该加强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科技实践活动。

但绝不能以某种升学考试加分的方式作为奖励或刺激,这种刺激只能成为造假的温床。

应该遵循教育理论,并以这一理论对教师进行培训。

五、各地应该多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集体劳动、节日庆祝活动,各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野游活动、参观活动、考察活动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在能够保证正常教学与学习的同时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与实践机会。

基础教育的检测形式还应该是以知识与智力的考试为主,但一定要结合品德考察、各类比赛情况考察、校内的各种活动考察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衡量。

学生虽然要参加考试,但不能以分数论成败,需要全面衡量、多元评价。

应该清楚:

智育不合格的学生是次品。

体育不合格的学生是废品。

德育不合格的学生是危险品。

美育不合格的学生是伪劣品。

劳动教育不合格的学生是装饰品。

我们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我们所干的教育事业,是在完成国家与民族赋予的对各种优秀人才的培养任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有用人才,而不是需要只会考试的秀才。

我们的教育也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望,家长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无一技之长、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工作能力、成不了才。

每个家长都在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

因此,我们的教育检测形式必须得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各学科、各方面的杰出人才。

只有这样才算不辜负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才算不辜负家长的期望。

内蒙古商都县实验小学许斌2010年10月简要说明一般论文讲究的是格式正规、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具体、数据真实可靠、论证清晰合理、结论正确精辟。

这些要求也是就论文言论文的传统规则。

其实,我们有时候出于某种实际需要,并不一定硬要按这些套路来写。

我认为在闲暇无事的时候应该按论文的正规套路、四平八稳地去论述。

但是有时候情况特殊、如需要直入主题、或为了突出阐述效果、时间紧,比较忙、或论述的内容不止一个时,就应该以能说清楚、能被众人理解、能达论到述目的的方法去写。

只要道理说得很清楚,具有逻辑性,大家都能理解,能达到论述目的就行。

本文中我所用的论据有许多是大家都能看到或知道的,虽然不详细,但是足可以说明问题。

论证也不是深入浅出、细致透彻的,只是点到为止。

论述形式也不是那么严格、正规的,我以为只要能说明问题,达到写作目的,起到预期效果就行。

因为论文本来就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可以拿来使用,不可以被其束缚。

发挥教案的作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别人的文章)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展,关于如何备课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的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备课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境地尴尬,矛盾日益突出。

我们都知道,教案是教学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有序的教学策略,会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检查教案是教育管理的手段,教案是为检查而写,检查是为评比进行。

写教案已成为教师的负担。

学校要求教师每年都要写教案,而且要求这样那样的格式,不准教师用旧教案,为防止教师用旧教案,又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

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用旧教案,如果教材不变,完全可以在旧案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这样教师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用于教学和对个别学生的辅导。

据我所知,北师大附小就要求教师可以在旧案的基础上修改、增补。

形式应当为目的服务,形式只是一种手段或是途径,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要对教案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对教师而言,一方面由于所任课时数多,科目多,许多教师一天埋头伏案忙写教案。

试想一学期要写那么多教案,每天还要上3、4节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能有多少时间认真备课,只好抄,完成假教案任务。

另一方面,辛辛苦苦写好的教案,有的只是等待检查。

多少教师教案仅仅是为了凑节数、凑字数,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了事?

(1)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相结合。

课题计划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师用书分配给本课题的时数,包括好几节课的一种计划,它适用于不大的课题如2-5课时。

有些教师认为课时计划比课题计划更重要,就可以在对整个课题加以深思熟虑的思考后,做一些初步的记号,只写每节课的课时计划。

(2)书上备课与编写教案相结合。

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创造性进行教学设计,把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东西备在书上,而在教案中重点突出程序与环节的设计、教法与学法的运用。

(3)详案与略案相结合。

可以针对某一篇课文或某一节甚至单元教材,抓住重点课与关键知识点详备教案,而次要的、简单的则可简单拟出程序环节。

对任教课程多、科目多的教师可突出详备主要科目,对其他科目则采取写略案或备在书上的作法。

(4)经验丰富、对教材烂熟于胸的教师可适当使用以前的教案,但要求在教案上做增添删改,而且最多只能占总教学时的50%,其余的也须编写教案。

(5)形成了一定教学体系、有一定特色的教师,可要求其备在书上,或只在教案本上简书程序。

这样的教师,即使不要求其写教案,他们也会在课前翻阅资料,博采群书;在课中关注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在课后反思教学,不断改进。

(6)集体备课与个人独立备课相结合。

集体备课有两种形式:

一是同年级同科目教师一起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共同使用,每位教师在使用教案时针对本班实际而作适当变化;二是同年级同科目教师可各自备一些内容,备好后相互交流,相互参阅,取长补短,借鉴别人优点并作补充、删减,针对实际使用。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提倡教师个人多独立备课,独立设计教案。

(7)新教师或对教材不能烂熟于胸的教师,应当写好教案,写详案。

这既是在备课,也是在上课之前试上课,是进一步熟悉教材的过程。

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实验中,教师们更应该备好教案,这将是一个对新课程深刻的思考过程、实践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积极思考,发挥备课的作用。

作为学校要给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及空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变,解放教师的手脚,为教师教学和教科研搭建研究平台,使教师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真正达到科研兴校的目的。

几点做法:

1、开放式备课:

即学校对教师备课不作过深过细的要求。

要求教师的备课带有开放性,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教师既可以旧案新备,也可以使用卡片式备课,对教学经验较丰富的老师实行教案免检制度,这样就使教师从繁重无效地重复备课,应付检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教师自修、研讨,反思提供可靠的保证。

2、保证教师有大量的自修时间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利用图书室、自修室、微机室等有利的物质条件,学习先进的科学教育理论及掌握教科研信息,从而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就可以视野上占据教育制高点,自上而下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有目的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3、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解决自身、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不仅是完成任务而且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的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经验日趋丰富,并时刻触发灵感,从而轻松地进入教科研领域。

4、保证对集体备课模式有效利用。

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促进研与教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方式既可以是课前讨论,也可是课后研讨,或者是集体备课,或者课题研究、学习交流、教学反思等。

给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及空间,为教师搭建研究平台,使教师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其实,现代的教学设备,如网络可以为我们的集体备课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利用校园网论坛,设置多个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交流室,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有什么新的方法、有什么有价值的资源,我们都可以拿上去交流,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十分可行。

建议的可行性:

1、开放性:

开放式备课为教师教学拓宽了广阔的空间,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灵活性,打破了条条框框的束缚,使教师的教学更带有个性化的色彩,激发了教学的生命力。

2、发展性:

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面向全体教师,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师要求,使所有教师都能得到发展。

3、人本性: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个性特征,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并使教师有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4、实效性:

使教师从繁重无效的重复备课、应付检查的桎梏中解决出来,减少了无效的劳动,保证了教师自修及教科研的时间,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注重了实际效果。

5、针对性:

针对教案改革,目的性强,方向明确。

总之,教案是多元的、多样的,没有唯一形式,如果现在就盲目取消写教案,放弃写教案,把备课简单化、模糊化,只能导致教师的教无序,学生的学无章,那么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是非常不现实的,是有害的。

教案的改革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切忌一拥而上,只能区别对待,让每位教师选择最适宜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形式去编写教案。

只有这样,教案改革带给教育的、教师的才会是福音,带给新课程改革的才会是一片希望、一缕清风。

对教案的评价在过去的教学中,教案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师在教学之前熟悉教材内容、整理教学思路、针对学生选择教学方法的一种极好的手段。

使教师在不受限制的时间内,能够仔细、认真地设计一堂课的整体教学,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

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有序的教学策略,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之后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能胸有成竹地进行高效的教学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设施的变迁,现在已有了更先进、更优越的整理教学思路、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驾驭教学过程的新事物产生了,这就是教学课件。

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法选择、学生情况、教学结构、活动步骤等等提前制作成课件,在教学活动中直接与学生共同使用,做到资源共享。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效果的确很好。

1、它可以达到图文并茂、音像齐全,有利于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2、它可以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使板书、讲解、学生理解更便捷、更迅速、更有效。

3、它可以时刻让教师能够看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内容,不至于产生教学过程中的偏差与遗漏。

4、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教师可以随着课件顺序进行灵活的教学,它会把整个教学程序一点不差地再现出来,起到了教学提纲的作用。

5、教师们所制作的课件便于交流、便于保存、便于复制、便于修改、便于资源共享,是一种真正的教师智慧财富的集合。

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况看,写教案的备课方式已经落后,是该淘汰的时候了。

现在,教师们每天所写的教案几乎无用,好多教师一边完成教案的抄写,一边另起炉灶制作课件。

多么可笑的事啊。

浪费大量的纸张、笔墨、时间、精力的书写教案的方法,是该退出教学舞台的时候了。

现实情况则是,虽然大家都知道每学期重复写教案是一种人力、物力的浪费,但大家还是在明知故为;因为这是上级的精神。

检查教案是当前各地区、各教育部门、各学校教育管理的手段。

教师的教案是为学校检查而写的,学校检查教案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进行。

写教案已成为教师没必要的负担。

各层上级不时地来学校检查(人们称下基层旅游的恶习),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都要写教案,而且遵照上级指示要求这样那样的格式,不准教师用旧教案,为防止教师用旧教案,又采取了每学期收缴教案的措施。

对教师而言,一方面由于教学任务繁多,许多教师使用不少时间忙着写教案。

每天还要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能有多少时间去认真备课?

大家只好抄,完成假教案。

另一方面,辛辛苦苦写好的教案,其作用只是等待检查。

这些教案仅仅是为了凑节数、凑字数,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了事。

许多教师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用旧教案,如果教材不变,完全可以在旧教案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这样教师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用于教学和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岂不更好?

在一些极个别思想陈腐、甘愿守旧的教育部门领导心里,教师越是忙得不可开交,就说明他们的教育工作抓得越有成绩。

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事实上是你越给教师更多的思考时间,他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与研究成果不就是在当时的石油公司起步的吗?

每天都找不着北地忙着抄写东西的教师不会有什么新的建树与创新成果的。

不是吗?

商都县实验小学许斌2019年11月2日三亚的政府有关人员哪去了?

三亚的公安局警察干什么去了?

难道海南的这些国家机器就等着案件硬塞进手里以后才会问津么?

那些城管不是很活跃么,大街上明摆的事怎么就看不见了呢?

难道我国的纳税人花钱养了一群猪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