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8877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docx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明亡。

清兵入关,清王朝统治开始。

顺治十八年(1661),清灭南明政权。

清初,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为“虞山诗派”领袖,作有诗《后秋兴》104首等,其散文标志着明末清初文风的转变。

吴伟业为“娄东诗派”领袖,作有七言长篇叙事歌行《圆圆曲》、《永和宫词》等,继承元白“长庆体”而有所发展,被称为“梅村体”。

明末清初以后,才子佳人小说逐渐流行,其早期作品有《玉娇梨》(张匀)、《平山冷燕》(张匀〔?

〕)、《好逑传》(署“名教中人”)等。

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

长篇弹词《天雨花》(陶怀贞)约作于本年前,为较早的弹词代表作品。

公元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

侯方域卒(生于1618年)。

侯方域与魏禧、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

侯方域作有《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李姬传》、《马伶传》等。

魏禧作有《江天一传》、《大铁椎传》等。

汪琬作有《陈处士墓表》等。

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

金人瑞(圣叹)卒(生于1608年)。

金人瑞曾评点《水浒传》、《西厢记》等,与毛宗岗评点的《三国志演义》同为清初评点派小说戏曲理论代表著作。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约撰于本年至次年间。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杜濬、钱澄之、归庄、吴嘉纪、魏禧等。

均为清初的明遗民作家,创作中普遍存在着反清的民族思想或民主思想。

顾炎武作有《日知录》等。

王夫之作有《黄书》、《噩梦》及《薑斋诗话》等。

公元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

兴庄廷鑨私修《明史》狱,次年结案,杀70余人,株连近200人。

有清一代、“文字狱”接连不断,较历代为烈。

顺治至康熙初期诗坛,施闰章与宋琬齐名,时号“南施北宋”;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齐名,后称“岭南三家”。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

李玉卒于本年后(大约生于1610至1620年)。

李玉与朱鹤(素臣)等改革传奇创作,使之符合演出要求,形成“苏州派”。

李玉于明末作有《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人永占”),入清后作有《千锺禄》、《清忠谱》《与朱□等合撰)等。

朱鹤作有《十五贯》等。

公元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

朱彝尊于本年编成《词综》,其创作开“浙派词”端绪。

清初以来,一变明人不重视词作的风气,词坛渐趋兴旺。

公元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

李渔卒〔?

〕(生于1611年)。

李渔作有传奇集《笠翁十种曲》(《风筝误》等10种),又撰有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等。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约于本年前后基本写成,此后不断有所修改,为清代短篇文言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

褚人获的长篇小说《隋唐演义》约写成于本年前后。

公元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

陈维崧卒(生于1625年)。

陈维崧开创“阳羡词派”;又与毛奇龄同为骈文作家。

骈文自唐以后趋于衰落,至此复振。

  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钱彩的长篇小说《说岳全传》约写成于本年或乾隆九年(1744),为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纳兰性德(满族)卒(生于1655年)。

纳兰性德词自成一家,作有〔长相思〕(山一程)、〔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等。

  公元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

洪昇撰成传奇《长生殿》。

次年因在皇后丧期内演出,洪昇被革除国子监生员籍,观剧者赵执信被革职,查慎行被除籍。

查慎行为康熙年间“宋诗派”代表诗人,作有《金陵杂咏二十首》等。

  公元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孔尚任撰成传奇《桃花扇》。

孔尚任与洪昇齐名,时号“南洪北孔”,同为清代戏曲代表作家。

  公元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

叶燮卒(生于1627年)。

叶燮撰有《原诗》,倡“才、胆、识、力”之说,为清代诗话的代表著作。

  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洪昇卒(生于1645年)。

洪昇还作有杂剧《四婵娟》等。

  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王士禛卒(生于1634年)。

康熙时期,王士禛编有《唐贤三昧集》,推崇唐诗,提倡“神韵说”,流行一时。

其论诗之语后被辑为《渔洋诗话》、《带经堂诗话》。

其诗歌作品有《秦淮杂诗》等。

兴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

方苞被株连入狱,后作有散文《狱中杂记》。

  公元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蒲松龄卒(生于1640年)。

蒲松龄还作有俚曲《墙头记》等14种。

  公元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

孔尚任卒(生于1648年)。

孔尚任还与顾彩合作有传奇《小忽雷》等。

  公元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沈德潜的《古诗源》编成于本年。

沈德潜又编有《唐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撰有诗话《说诗啐语》,提倡“格调说”,于雍正、乾隆年间流行一时。

  公元1736年(清高宗乾隆元年)

乾隆前期,郑燮诗文自成一家,作有诗《私刑恶》、文《家书》等。

  公元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

厉鹗所编《宋诗纪事》于本年刊行,收辑宋代3800多家诗人诗作及有关资料。

  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方苞卒(生于1668年)。

方苞提倡“义法”,开创“桐城派”古文。

袁枚辞官居江宁小仓山随园。

其论诗提倡“性灵说”,流行一时。

所著《随园诗话》(刊行于1790年)为清代影响最大的诗话之一。

同时稍后,主“性灵说”的诗人赵翼撰有《瓯北诗话》(成书于1802年)。

袁枚、赵翼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又称“前三家”)。

乾隆至嘉庆年间,骈文创作继续发展,逐渐形成与桐城派古文对立的骈文流派,其代表作家乾隆前期有胡天游等,乾隆中期以后有袁枚、汪中(作有《哀盐船文》等)、洪亮吉等。

藏族作家才仁旺阶的《勋努达美传》约产生于公元18世纪中期,为藏族第一部长篇小说。

柯尔克孜族长篇史诗《玛纳斯》约产生于公元16至18世纪(一说公元9至11世纪,一说公元7至9世纪)。

  公元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

吴敬梓卒(生于1701年)。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约写成于乾隆初期,为清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九年)

曹雪芹卒〔?

〕(生于1715年?

)。

曹雪芹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于其生前已开始传抄,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程伟元首次刊行,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红楼梦》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高峰。

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于本年刊行,与蒋士铨的《四弦秋》同为杂剧发展至晚期的作品。

  公元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

翁方纲的《石洲诗话》初撰于本年,后于嘉庆二十年(1815)修订刊行。

翁方纲推崇宋诗,提倡“肌理说”。

“肌理说”与“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为清代前期诗歌理论的四大流派。

  公元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

刘大櫆卒(生于1698年)。

刘大櫆继方苞之后发展了桐城派理论,撰有《论文偶记》(刊行于1796年)等。

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于本年成书。

  公元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

乾隆三十七年(1772),诏修《四库全书》,开“四库全书馆”。

至本年,纪昀等撰成《四库全书总目》初稿,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写定刻版。

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倾向于“性灵派”的诗人有黄景仁、张问陶、舒位、孙原湘、王昙等。

舒位、孙原湘、王昙继袁枚、赵翼、蒋士铨后被称为“后三家”。

长篇弹词《再生缘》(陈端生作,梁德绳续)约产生于乾隆年间。

  公元1797年(清嘉庆二年)

张惠言所编《词选》于本年刊行。

张惠言论词主“比兴寄托”,开创“常州词派”。

张惠言又与恽敬主张合采散文、骈文之长,于桐城派之后开创“阳羡派”散文。

  公元1798年(清嘉庆三年)

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本年,纪昀陆续写成短篇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

长篇小说《施公案》约于本年前成书,标志着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

  公元1804年(清嘉庆九年)

“宣南诗社”(初名消寒诗社)在北京成立,参加者有陶澍、朱□等,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

  公元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

姚鼐卒(生于1732年)。

姚鼐继方苞、刘大櫆之后成为桐城派古文集大成者,作有《登泰山记》等。

  公元1821年(清宣宗道光元年)

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约成于道光初。

道光年间,宋诗派发展成为“宋诗运动”,倡导者相继为程恩泽、祁□藻及曾国藩等,参加者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

道光年间,桐城派古文出现“中兴”局面,代表作家为姚鼐门下四弟子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及曾国藩等。

  公元1826年(清道光六年)

魏源于本年编成《皇朝经世文编》,次年刊行。

魏源与包世臣、龚自珍均提倡经世致用之文,开启近代经世思潮,同为中国近代改良主义启蒙思想的先驱者。

  公元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

年底,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成为当时抗战派领袖。

林则徐为道光年间代表作家之一。

  公元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

龚自珍本年辞官归杭州,复北上接眷属,于往返途中作《己亥杂诗》,至次年春共得315首,为其诗歌代表作品。

  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

鸦片战争爆发。

本年后,反帝爱国诗篇大量涌现。

魏源作有《寰海》11首等,张维屏作有《三将军歌》等,贝青乔作有《咄咄吟》120首等,姚燮作有《惊风行》等。

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以来,经过长期发展,至鸦片战争后,京剧逐渐形成并趋于兴盛。

此后,昆腔的地位逐渐为京剧所取代,传统的杂剧、传奇趋于衰落。

  公元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

龚自珍卒(生于1792年)。

龚自珍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明良论》、《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病梅馆记》等。

长篇弹词《榴花梦》(李桂玉等)约成于本年前,共4838000字,为弹词及古代小说中最长的作品。

维吾尔族诗人尼扎里的《爱情长诗集》约作于本年至次年间。

  公元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

陈森的《品花宝鉴》刊行,为近代最早的狭邪小说。

其后,魏秀仁于咸丰年间作有狭邪小说《花月痕》等。

文康(满族)的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成书于本年后。

  公元1851年(清文宗咸丰元年)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

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刊行。

咸丰前后,蒋春霖的词作于浙派和常州词派之外自成一家,作有词集《水云楼词》等。

  公元1853年(清咸丰三年)

俞万春旨在“尊王灭寇”的长篇小说《荡寇志》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咸丰元年(1851)经其子修订润色后于本年刊行。

  公元1857年(清咸丰七年)

长篇弹词《笔生花》(丘心如)于本年刊行。

  公元1859年(清咸丰九年)

洪仁玕所著《资政新篇》于本年冬刊行。

洪仁玕任太平天国文衡总裁,主管文化教育,为太平天国代表作家。

  公元1862年(清穆宗同治元年)

咸丰、同治年间,曾国藩继续提倡桐城派古文并形成“湘乡派”。

其后至光绪前期,“曾门四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为此派代表作家。

咸丰、同治年间,冯桂芬、王韬等早期改良主义作家反对桐城派古文,主张打破陈法,为近代文体解放的先声。

  公元1868年(清同治七年)

黄遵宪于本年所作《杂感》诗中提出“我手写吾口”的主张,要求诗歌创作口语化,已开后来“诗界革命”的先声。

  公元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

刘熙载的文学理论著作《艺概》于本年刊行。

  公元1875年(清德宗光绪元年)

同治至光绪年间,王闿运、邓辅纶等标榜汉魏六朝古诗,形成“汉魏六朝诗派”。

王闿运的代表作品有长篇歌行。

同治至光绪年间,樊增祥、易顺鼎等标榜晚唐诗,形成“晚唐诗派”。

樊增祥的代表作品有长篇歌行前、后《彩云曲》等。

  公元1877年(清光绪三年)

黄遵宪任驻日本参赞,在日本五年间,作有《日本杂事诗》(1879年刊行,共154首,1890年重加增删定稿,共200首)、《日本国志》(始写于1879年,成书于1887年)等;其后历任驻美、英等国外交官,作有《今别离》4首(分咏轮船火车、电报、相片、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等,诗中开始出现新的内容。

  公元1878年(清光绪四年)

谭献编选清词集《箧中词》成书,辑评清人词作590余首,主常州词派词论。

光绪年间,狭邪小说流行。

俞达的狭邪小说《青楼梦》于本年刊行。

  公元1879年(清光绪五年)

光绪年间,侠义公案小说流行。

石玉昆的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于本年刊行。

  公元1883年(清光绪九年)

本年至光绪十二年(1886)间,郑孝胥、陈衍等标榜“同光体”,后形成诗派,系由宋诗派演变而来。

其中包括以郑孝胥、陈衍为首的闽派,以陈三立为首的赣派,以沈曾植为首的浙派等。

陈衍后撰有《石遗室诗话》(1929年出版)。

  公元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撰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刊行,主常州词派词论。

  公元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

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卒(生于1837年)。

尹湛纳希曾继其父撰成《青史演义》。

侠义公案小说《彭公案》(杨挹殿)于本年刊行。

  公元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狭邪小说《海上花列传》(韩邦庆)刊行。

  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四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

五月,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十八省在京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上书,要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变法维新运动开始。

爱国诗文大量产生。

黄遵宪作有诗《悲平壤》、《马关纪事》等。

孔广德编选《普天忠愤集》,广泛辑集了当时的爱国诗文。

  公元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开始试作“新体”诗,倡导“诗界革命”。

文廷式因赞助变法维新被革职。

文廷式词近常州词派而又自成一家。

王鹏运、况周颐等在京结词社,本年朱孝臧加入。

王鹏运、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并称“晚清四大词家”,除词作外,致力于整理词集和词学研究,其持论承常州词派而有所发展,不囿于门户。

况周颐后撰有《蕙风词话》。

  公元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就义。

梁启超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旬刊,继续宣传变法维新。

翻译文学兴起。

本年严复所译《天演论》刊行。

次年,林纾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刊行,为近代第一部翻译小说。

此后,林纾依靠他人口述,用文言文翻译欧美小说共180余种。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殷墟甲骨卜辞。

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唐五代时藏书窟,内有大量民间文学抄本及少许刻本,被称为“敦煌文学”。

  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

此后出现大量反映这次战争的诗文及小说作品。

  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半月刊),其所作新体散文时号“新民体”,代表作品有《少年中国说》等。

《新民丛报》连载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并发表维新派诗人作品,以黄遵宪为“诗界革命”旗帜,将“诗界革命”推向高潮。

  公元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月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倡导“小说界革命”;同时倡导“文界革命”。

谴责小说兴起。

本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开始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开始在《新小说》上连载,刘鹗的《老残游记》开始在《绣像小说》上连载,金天翮的《孽海花》第1、2回在《江苏》月刊上发表(后由曾朴续写成书),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上海《苏报》发表邹容的《革命军》、章炳麟的《革命军序》,并摘登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章被捕入狱,报馆被查封,时称“《苏报》案”。

  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陈天华的通俗文学作品《猛回头》、《醒世钟》在上海刊行。

陈去病在上海提倡戏剧改良,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为最早的戏剧专门刊物。

  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近代最早的戏剧团体“春柳社”本年初在日本东京上演根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其后,“春阳社”在上海成立,在国内演出《黑奴吁天录》,为中国话剧之始。

女诗人、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作有诗《宝刀歌》等。

  公元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上年写成,本年发表,首次介绍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发表,标举“境界”说,为近代诗歌理论批评代表著作。

  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

近代诗歌社团“南社”成立,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主要成员还有苏曼殊、马君武、宁调元、吴梅、黄节等,次年创办《南社丛刊》。

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

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

次年,中华民国成立。

 

清朝:

努尔哈赤(太祖)

年号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卒于沈阳,终年68岁。

  

皇太极(太宗)

年号天聪,1627年登基,在位10年,卒于沈阳清宁宫,终年52岁。

福临(世祖)

年号顺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卒于北京养心殿,终年24岁。

玄烨(圣祖)

年号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卒于北京畅春园,终年69岁。

 

胤祯(世宗)

年号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卒于北京圆明园,终年58岁。

 

弘历(高宗)

年号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卒于北京养心殿,终年89岁。

 

永琰(仁宗)

年号嘉庆,1796年登基,在位25年,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1岁。

 

绵宁(宣宗)

年号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卒于北京圆明园,终年30岁。

 

奕宁(文宗)

年号咸丰,1851年登基,在位11年,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8岁。

 

载淳(穆宗)

年号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卒于北京养心殿,终年19岁。

 

载恬(德宗)

年号光绪,1875年登基,在位34年,卒于北京瀛台,终年38岁。

溥仪

年号宣统,1909年登基,在位3年,卒于北京,终年61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